查看原文
其他

【雨季特刊】武汉亲友如相问 我亦帝都在看海

2016-07-29 讯哥儿 律商联讯 律商网法律热点话题


今天,小编从新闻中看到一篇报道,说是在26号那一天,在四川达州的一个鱼塘里,因为高温,3万斤鱼被水活活烫死,从而使得鱼塘变鱼汤。看到这,小编不由的感同身受。为什么?因为也是从26号那天开始到现在,身在帝都的小编,每天头顶烈日当空,脚踏高温水泥,上蒸下煎,没有七分熟差不多也有三分了。



原来“水深”和“火热”,也不过是一周时间的距离。只是,两者都是痛啊。一周之前,那场开启了帝都看海模式的暴雨,让不会游泳的我,差点就华丽变身为套着游泳圈“落汤小编”了。



是的,聪明的你一定猜到了,小编是一个十足的“旱鸭子”。一不会游泳,二不会划船。所以,面对开启了看海模式的帝都,小编真的好想在家认(痛)真(快)办(玩)公(耍)!因为小编真不知道该如何从家去到公司上班。


为此,小编苦思冥想之下,写好了一份请假条。全文如下:


尊敬的老板,至此北京暴雨之际,作为一个不会游泳、不会划船的旱鸭子,我怕迷失在帝都的大海中,所以想向您请假一天,在家苦练游泳、划船技术。——小编


可是,这篇“情真意切”的请假条最终没有发出去,因为作为一名灰(真)常(的)敬(很)业(穷)的好员工,这点儿大风大浪怎么就能阻止小编向往公司的脚步呢?说不定,在去公司路上万一出点儿小意外,还能按照工伤处理呢……(关于工伤认定,此处省略一万字,详情可参考律商网PG劳动法)


几番纠结和挣扎之下,在那些个暴雨如注的早晨,小编还是义无反顾的走出家门,划(地)船(铁)上班。唉,真是人生不易……



前世今生,扒一扒北京城的内涝历史

其实北京的暴雨古来有之,作为帝都的北京,自古就存在水利不堪、水害为祸的情况。别看现在的北京城内涝严重。搁在清朝,也是一样,每到雨季,汪洋一片。


清末震钧撰所著的,专门介绍北京风土掌故杂记的《天咫偶闻》中记载,“刑部地最洼下,长夏淫霖,大门以内,水入车箱,各司皆以木床为甬路,而后可入。大理寺、都察院亦然,相传谓之“水淹三法司。”——顿时一种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既视感有木有?



而由清末陈康祺撰写的主要纪录清代政治、经济、文苑、典制、社会习俗等方面史事的《朗潜纪闻》,则写到,“刑部白云亭地形最低,夏秋雨后,辄排几案作桥,亭中水深至一二尺。阮吾山司寇诗云“十八曹司水际浮”者,今尚然也。”


由此可见,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其位于帝都如今的二龙路附近——在雨季时居然都能被水淹,而且,还要搭桥来上下班,可想而知,对于帝都内的其他低洼地带,尤其是那些普通百姓的居住所在地,雨季所带来的影响要远远不止如此。


大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燕京杂记》中记载,“阴雨则污泥满道,臭气蒸天,如游没底之堑,如行积秽之沟”——由于此处画面太具震撼,具体场景请自行脑补!



直至民国期间,彼时尚叫北平的帝都水患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每逢雨季,大雨如注后的结果往往是水漫京城。当时,周作人就曾写过《苦雨》一文,表达了对帝都雨水的不满,他在文章中很实在地描述的下雨之苦,“夜里听着雨声,心里胡里胡涂地总是想水已上了台阶,浸入西边的书房里了。好容易到了早上五点钟,赤脚撑伞,跑到西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水浸满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这才叹了一口气,觉得放心了;倘若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一看却没有水,恐怕那时反觉得失望,没有现在那样的满足也说不定。幸而书籍都没有湿……”。比照今天的情况,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解放前,彼时的北京城内,还是非铺装路面的天下,一到雨季,市内的积水问题还不是像今天这样,动辄导致交通瘫痪。但也同样存在着大雨过后,污水横流,路面泥泞不堪,臭不可闻的可怕情景。


如今,一场大雨,顿时让一座具有三千年建成历史的帝都,成为一片汪洋,瞬间开启“看海模式”。而这也难怪很多人调侃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能陪你去帝都看海。更有甚者,还有组团来看海的。想来,夏季到北京来看海,会成为帝都旅游的又一大热门路线吧?



取长补短,看一看古今中外的排水设施

其实,城市内涝,一直都是一座城不能回避的话题。毛爷爷曾经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每逢雨季,对于如瓢泼,如倾盆的大雨,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人们就必须要用自己的智慧来与天作斗争。


就在前两天,彼时的暴雨还在帝都的上空肆无忌惮的“滚滚而下”。而此时,故宫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几幅暴雨中故宫的照片,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根据故宫官微上的照片可以看到,在城内各处内涝成灾,积水成海之时,故宫内的积水也仅是微乎其微。很多网友都在质疑这几幅照片的真伪。直到故宫方面出来证实,这几幅图片确实是暴雨时故宫内的场景。此言一出,故宫再一次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人们都在议论,为什么一座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皇宫,却从未有过被淹的记录。



后来,根据沈阳一位古城建筑专家介绍,故宫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它拥有传说中的避水珠,而是它拥有非常完善的明暗两套排水系统。也正是有了这么完善的排水系统,方使得故宫这座具有六百年悠久历史的皇宫从未被水淹过。


写到这里,小编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点32个赞。



其实,除了帝都内的故宫,在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着许多建筑物,因为其强大的排水系统,立于“不涝之地”。


江西赣州,号称“千年不涝之城”,其有一套始建于宋朝时的排水系统,叫做“福寿沟”,至今已经为赣州城的水涝危险排除保护了900多年。


                           

山东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水淹的城市,虽然台风来临时,也会存在市内积水,影响人们出行。但是,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相比,青岛的排水系统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基于德国耗费十七年打造的底下排水系统,又加上解放后,青岛市政府因地制宜的逐步完善,使得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成为全国最不怕暴雨的一座城市。



而在和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



至于时尚之都巴黎,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浪漫的巴黎人民甚至将他们的下水道系统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防微杜渐,聊一聊城市内涝下的权益保障

古往今来,每一次天灾的发生,都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暴雨,这个城市内涝的元凶,也同样不会例外。


据报道,根据民政部网站消息,上周的强降雨导致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6省35市131个县(市、区)173.1万人受灾,13人死亡,62人失踪,6.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200余间房屋倒塌,43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95.6千公顷,其中绝收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4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天灾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作为每一个个体,当暴雨来临之际,如何保障自身的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暴雨中,家中的房子进水,房子的墙体剥落,由此造成的损失是不是全部由房屋所有人自己承担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小编认为,在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去找物业来核实,明确下责任主体。如果是房屋质量问题所致,而且房主对房屋装修没有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没有擅自移动、更改原有的设备安装,或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的问题,则由开发商来承担。如果业主装修,破坏了原有建筑结构,则由业主承担后果。

其次,假如受灾业主投保了相应的财产险,那相应的损失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核实、理赔。此外,业主还可以根据合同权益,向开发商主张赔偿。


第三,如果是因为小区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地下车库或一楼住户被淹,物业公司需要承担部分责任。因为业主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须承担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对小区下水管道定期清理疏通和维护,也是他们的义务之一。因此,假如地库被水淹,物业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内涝中,机动车是最容易遭到损失的。不管是停在楼下、车库里,还是在行驶过程中,车子在暴雨天比较容易出问题,遭受损失。



暴雨中车辆受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车子处在静止状态时,被淹或者被冰雹砸了;

2.车子行驶过程中熄火被淹;

3.车子涉水熄火后再次启动。


小编认为,针对第一种情况,购买了车损险的车主,完全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全损进行赔偿。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车辆的电子元器件、内饰等没有投保车损险的话,这些零件受到损害,保险公司不会赔偿。


而针对第二种情况,车主必须购买“涉水险”,才能获得保险公司对发动机损失的全额赔付。因为涉水险是车主为发动机专门购买的附加险,是要另外购买的!


而第三种情况,即便是购买了“涉水险”,如果车主在发动机进水,车辆涉水熄火之后,还强行点火,造成发动机更大损伤的,则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所以,小编要重点强调下,车子涉水熄火后千万千万不要再次启动了!

而不管怎样,当车辆发生事故时,都应马上停在原地,然后拨打保险报案电话,记得保护现场,拍照保留相关证据,以便于理赔。


唉,不说了,妈妈喊我学游泳去了……


法律的条文中并不只有表面的冰冷,其字里行间之下还有更延伸的含义;

法律的实务中并不只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其一招一式之下还有独门秘籍;

那么,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见解?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实务秘籍?

不如,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可好?

稿件一经采用,将刊登于律商联讯在线平台

投稿邮箱:China.Content@lexisnexis.com

点击批阅往期文章:
【旅游季】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之囧途不囧

【毕业季】一个法律老男孩的小自白

【涨姿势】明朝员工比我苦——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特刊】七月暑期档,玩的就是你——游戏改编影视的那些“坑”【特刊】法律小编的NBA漫谈【毕业季】职场无所畏,知法不可少【端午特刊】粽叶飘香话“非遗”,龙舟竞渡有说“法”【六一特刊】跟着我,左手一个童年回忆,右手一个法律变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