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黄金不避险,而是搞错了风险

程宇 看懂经济 2021-08-25

作者|程宇

看懂经济专栏作家(TA已经入驻小程序)


题记:美元指数的强劲和黄金以及十年期美国国债价格的下跌,其实,已经说明了本次金融灾难的直接原因是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而非发生了大面积违约的信用风险。

近期黄金跟随全球股灾暴跌。在这种史无前例的滔天巨浪面前,似乎黄金的避险功能不复存在了。很多人似乎都信誓旦旦地说,黄金只是一种商品,没有避险功能。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在我看来,是我们搞错了黄金所避的那个“风险”。

就市场风险而言,至少包含两种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缺钱”。而信用风险,用一个常见的词来讲,就是“违约”。而且是大面积的违约。大面积的违约,也就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大面积恶化。而黄金因为其稳定的化学属性和稀少的产量,是一种只要保存得当,就永远不会质量恶化的资产。所以,黄金避险所针对的是信用风险。而正因为黄金是一种高质量资产。而金融机构肯定需要高质量的资产,所以,黄金在金融市场里几乎不存在需求问题。很容易变现。所以,黄金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属于高流动性资产。所以,黄金属于高质量,高流动性资产。那么,当金融机构缺钱但资产质量又没有大量恶化的时候,她一定会先卖出高流动性资产来换钱。那么,黄金就被排在最先被抛售的行列。因此,黄金对于流动性风险毫无抵抗力。在单纯的流动性风险面前,非常容易价格下跌。因此,黄金是避险的,但他所避的是信用风险,但却对流动性风险毫无抵抗力。

而当前的市场风险恰恰就是高流动性风险,却没有信用风险。这一点,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对与黄金同为终极避险产品的“美国十年期国债”的对比分析,得以印证。

目前,诱发金融市场动荡的因素是肺炎疫情在全球泛滥和油价暴跌。但是,无论从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结构特征还是周期特征来看,都与信用风险的逻辑不匹配。

●风险结构不匹配:美国十年期国债价格下跌远大于企业债。肺炎疫情和油价下跌毫无疑问将重创企业的利润率,对企业的债务安全形成严峻挑战。信用风险可定会上升。无论是市场投资者还是美联储都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应该是这样的。那么,按照这个逻辑,美国企业的债券价格应该暴跌,而作为终极避险产品的十年期美国国债价格应该上涨(收益率应该下降)。于是我们选取Dow Jones Equal Weight US Corporate Bond指数作为企业债券的参照,来对比美国十年期国债走势。Dow Jones Equal Weight US Corporate Bond指数,从3月6日的最高点134.21下降到3月13日(上周五)的125.16,降幅6.74%。而同期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767%上涨到0.944%(对应的是价格的下跌)。降幅为23.08%。作为风险风口浪尖上的美国企业债价格下跌幅度竟然远远小于作为终极避险产品的美国十年期国债价格。按道理信用风险更大的美国企业债没有被抛售,反而没信用风险的美国十年期国债被市场抛售。这与信用风险的逻辑完全相反。

●风险周期不匹配:美国十年期国债下跌,三个月期国债上涨。而肺炎疫情是当下正在发生的风险,并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那么,从风险周期来讲,应该是眼下的短期信用风险要远远大于未来的长期信用风险。那么,投资者应该抛售短期资产,买进长期的避险资产。那么,从避险资产的周期分布上讲,应该是短期美国国债的跌幅大于长期美国国债的跌幅。因此,我们选取美国3个月期的国债与十年期美国国债价格作以对比。同样是3月6日到3月13日。美国3个月期的国债收益率从0.445%下降到0.277%,降幅37.75%。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对应的是价格的上涨。也就是说,美国三个月期的国债价格上涨了37.75%。而同期美国十年期国债的价格却下跌了23.08%。也就是说,市场的实际走势是“短期美国国债上涨,而长期美国国债下跌”。再次与信用风险的逻辑相反。那么,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可能只是缺钱:美元指数强劲。从不同类别和不同周期的资产价格走势来看,都与信用风险的逻辑完全相反。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市场根本没发生实质性的信用风险。也就是说,疫情风险至少还没有使公司的债务形成大面积不可逆的违约。只是强烈的风险预期导致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的突然逆转,造成了资产价格的大规模踩踏。而疫情这种明确而强烈的风险信号,也是促成做空的绝佳时机。当资产价格的踩踏叠加做空的推波助澜,必然会砸碎上涨阶段累积的大量资金杠杆。并造成公共基金的赎回浪潮。而赎回浪潮又加重资产抛售,与资产价格下跌形成相互强化的循环。导致对现金的强烈渴求。产生了强烈的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美股连续熔断的时候,美元指数却不断地上涨。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是全球风险事件引发的金融灾难,但抛售的却是避险资产?因为无论十年期美国国债还是黄金,都是流动性仅次于现金的资产。极容易变现,他们在流动性风险面前是极其脆弱的。

因此,综合来看,美元指数的强劲和黄金以及十年期美国国债价格的下跌,其实,已经说明了本次金融灾难的直接原因是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而非发生了大面积违约的信用风险。美国企业债指数的走势说明,至少目前,美国企业债市场并没有发生大面积违约,没有信用风险。所以,真正的金融风险并没有发生,大家只是缺钱。那么,既然没有信用风险,手头又紧,那么最容易变现的黄金,当然就会被抛售,而同时又保留目前无风险却收益更高的企业债类资产了。所以,就目前来看,市场上只是有流动性风险而没有信用风险。那么,这就不是黄金发挥避险作用的时候。所以,不是黄金不避险,而是根本没“风险”。至少现在还没有让黄金发挥作用的那个“信用风险”。


程宇在看懂经济上发表的文章



1、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时间长短决定一切

2、从央行、联储资产负债表看中美贸易战的根源
3、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一:利率与楼市

4、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二:人民币汇率与香港经济的关系
5、从经济现实看待中美贸易协议中的汇率部分

6、对中国消费及经济动力源的探寻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jianniangyi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微观世界的全球战疫,或将逆转全球化趋势

2、现在是抛弃“唯GDP论”的最佳时机!币当立!

3、石油美元已死,口罩人民币当立!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