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学校是如何用“考评”实现开放与多元的(附考评表)
来荷兰十年有余了,期间对这个海拔低于海平面国家的教育体制也小小地探究了一下,发现原来荷兰是个"考评国度",啥都讲究个证书(certificaat)。评估,测试,调查问卷更是家常便饭,让我着实为到底什么成就了荷兰人的"开放与多元"迷惑了一番。
▷▷文 | 查查
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
第一次解惑是一位职高教师到我们家里做客,她喜欢聊自己班里的学生。也许是她稍稍夸张了一些,但听起来各个都是生龙活虎,有着十八班武艺,更让她骄傲的一点是班上大多是学生都考5.6分(注:在荷兰,考5.6分四舍五入为6分,即及格)。
“啥子?!” 我大喊 “5.6分有什么好骄傲的嘛?10分才有面儿呀!”
她理解地看着我,甚至有点同情地解释说:“你知道这些学生有多忙吗?他们有的兼职,有的搞创意,有的办社团,有的开公司。学校的科目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按照重要程度分配时间给各样的事情,而他们分配给我科目的时间是以过关为目的的,5.6分就是过关,他们达到了目的,难道我不应该为他们骄傲吗?”
我听完后受到极大冲击,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
第二次解惑是初为人母后送Rebecca去幼儿园,老师正正经经地嘱咐我:家长要配合我们观察孩子的成长情况,每半年我们会约你做一次成长评估。
我对考分这个东西仍心有余悸,一听“评估”,心里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荷兰人不都是5.6分万岁吗,及格,及格就好。
评估那天终于来了,我纸笔伺候着去见Rebecca的老师,以为老师会说:Rebecca同学的打分结果是x,“拼图”没有及格,拉了均分,回家多多练习。
不想老师先拿出了三本书,介绍说:我们幼儿园用的是“就是这样”的观察方法对孩子进行成长评估,评估的三个方面分别是:
- 就是这样做(zo doe ik):情感/社交能力成长
- 就是这样动(zo beweeg ik):动作/运动能力成长
- 就是这样说(zo praat ik):语言/表达能力成长
每个方面有相应的“观察清单”,包含很多细小的问题,通过填写这些清单,并加以分析,便可以得知孩子的成长情况如何。老师拿出填好的Rebecca的三份“观察清单”和她写好的对Rebecca的个人认识开始讲起来。
老师讲得起劲,没有注意到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用了多长时间填写这些清单,也很难想象她不时地,比做母亲的我还细致地观察Rebecca并记录下那些点点滴滴。老师说:“Rebecca很喜欢唱歌,唱歌前她会说‘请你们不要打扰我,让我集中注意力’,她是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孩子。”
我本来想问老师,为什么评估中没有“智商”以及“学习能力”这样的项目,但最后没问,因为真的没必要了。
第三次解惑是Rebecca小学入学,入学前一个星期,老师给了我一份表格让我填写,填完后希望可以约我谈话。
我哪敢怠慢,回家就开始动笔,一填就是一个多小时。这表格有点搞情报调查的意思,涵盖成长各个方面不说,还细致入微;我翻译出来,附在文章下面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看。
表格填完,检查了三遍后,拿着去找老师谈话,没想到老师并没有对表格的填写内容做任何评价!我忍不住问:“那你让我填这么长一张表格做什么哪呀!” 老师回答的相当镇定:“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她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有她擅长的与不太擅长的方面。我们让家长填写表格,并不是拿她与同龄的孩子做比较,更不是来评判孩子的能力高低;而是帮助她标定一个‘起点’,让她的成长轨迹更加清晰,也让我们和家长都对孩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引导她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听了老师这番话,我受到极大启发:原来是自己和自己比啊!本想给Rebecca的老师鞠个躬,但有点尴尬,只握了握手作为谈话的结束。
XX小学,学生入学情况调查表
入学年龄:4岁
学生姓名:
出生日期:
基础信息:
您的孩子是否有兄弟姐妹?
如果有,他们相处得如何?
你对养育孩子有什么样的普遍感受?
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是否有寻求过帮助?
如果有,请简单描述是什么样的帮助。
您的孩子是否有住院史?
如果有,是什么原因住院的?
您的孩子喜欢自发性地和别人交流吗?
您的孩子是否有结巴的情况?
您的家里是否有说第二种语言/方言?
如果有,是哪一种语言/方言?
您的孩子是否对某个/些发音表现出困难?
有困难的发音是?
您的孩子是否去拜访过语音教师?
如果有,是哪位语音教师?
学习了多长时间,效果如何?
我们是否可以联系这位语音教师?
您的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
如果有,您的孩子是否有接受治疗?
您孩子现在的听力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您的孩子是否还需要听力治疗?
您的孩子是否有视觉障碍?
您的孩子是否戴眼镜?
您的孩子是否需要视觉治疗?
您的孩子认识哪些颜色?
您的孩子认识那些字母?
您的孩子是否自己玩拼图游戏?
如果是,拼图块数是多少?
请在对应的格子中打×
自理能力:
活动/运动能力:
以下形容词,哪些可以用来描述您的孩子?
教育相关信息:
您对学校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建议?
您在家中的教育方法中,有什么特别实用的?
您的孩子有去过托儿所,幼儿园吗?
如果有,请注明幼儿园名称和入园出原时间。
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何?
您的孩子是否期盼上学?
您的孩子是否容易和您分别?
您认为您的孩子上学后身体上是否吃得消?
下面的表格中左边个右边各有一个描述,每对描述意思相反。
请您判断那个描述符合您的孩子。如果描述非常符合或者不符合,请在<<或者>>的格子中打×;如果描述一般性的符合或者不符合,请在<或者>的格子中打×。
在符合您孩子的项目后面打×:
在家族历史中,是否出现过以下情况:
最后几个问题:
除了学校例行的教学项目外,还有哪些方面是您希望看到学校为您孩子提供帮助的?
在这些方面当中,有什么针对您孩子的特殊的需求吗?
您还有其它问题吗?
如果我们有疑问,您愿意对该表中的问题做相应的解释吗?
您愿意在开学前和学生导师单独谈话吗?
作为家长,您如何可以给学校出一份力?
您希望学校通过什么方式与您交流孩子的成长以及学习情况?
日期:
家长签名:
目前,中国的教育还不能,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脱离“分数考评”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让考评更加多元化,不再采取“应试成绩独霸天下”的态度。全面而科学的考评,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每个人都不一样,为何要把他们教育成一样呢。
▼
来源 | 微蔻 weikoko(ID:WeiKoMagazine)
图片 | 网络
责编 | 小新君
本文已获“微蔻 weikoko”授权
相关链接
/ 新刊 /
点击下图,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