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之难,不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 管理
学生不是字母,而是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世界上有相同的字母,但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单词。
学校不是由一个一个字母组成的,而且是由一个一个单词组成的。单词组成的是文章,而不是字母表。
这就是学校的特殊性之所在。
不能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外来理念、制度、标准
在现实中,学校要怎么办,给校长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小。教育行政部门有堆积如山的文件,有多如牛毛的机构在管着;家长的眼睛如点点繁星,无所不在,也无所不管。历史的教训,现实的经验,制度的条文,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在长期的职业经历中,逐渐积累了许多应对的“套路”和“规矩”。按这些套路和规矩来办学校,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获得高度的赞誉,成名成家的也不在少数。
曾经一时口快说过一句不妥的话“其实要想当个规规矩矩的校长,办一所规规矩矩的学校,也不难,日子也是蛮好混的”。当即遭到一位同行斥责,直指不懂校长的艰难,不了解学校管理的真谛。对于校长的艰难甚至痛苦,我当然有切身体会。我的真实意思是说,当校长的难处不在应对外在的要求和标准。
这就是我所说的校长的第一种当法:按套路来,依规矩办。总之是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外来之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但是,学校之所以和其他所有机构、组织、单位不同,就在于:学校不能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外来之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这样的学校是违反人性的,是违反学校的真谛的。
有品质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人性理想
什么是学校?学校是什么?有一句话大家似乎说滥了:学校是培养人的。但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似乎没有人深究。最近细读了一回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才透彻地明白到一个道理:自近代以来,统治世界文明轴心的就是一句话: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就是世界的尺度之所在,人就是世界的价值之所在,人就是世界的目的之所在。这就是所谓人文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学校就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人就是世界的中心,那“以学校之身来适应学校之外的任何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都是违反人性,也是违反教育真谛的。除非你根本不承认“人是世界的中心”这个观点。
基于这样的意义,一所有品质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人性理想。每一所学校,第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校要能定义,并且能描述,你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在你们学校成长,今后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学校的其他所有问题,都是由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来,随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变的。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虚,可一所学校又时时受处处这个问题的影响。实际上,每一所学校,不管她有没有意识到,不管她有没有以何种方式表述过,都是有自己的人性理想的。曾有一个时期,有所名校每一间教室里都挂着两双鞋子,一双草鞋,一双皮鞋。意思是说,努力学习,就穿皮鞋,不努力学习,就穿草鞋。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穿皮鞋的人,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办一所“皮鞋学校”。这个办学理念所暗含的人性理想是:穿皮鞋的人就是最好的人。
前段时间有段视频很火,清华的一名博士生,本科的时候念法律,硕士念金融,博士念传播,然后去参加节目问高晓松、蔡康永、马东三位名人,“我本科硕士博士念的不一样的专业,那毕业后该干点什么好?”结果被三人一阵猛批。我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从那位博士生的话“反推”出了清华的办学目标及人性理想:我要培养一个能找到最好工作的人。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就看他做一份什么工作。这就是钱理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很多大学,就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学校暗含的人性理想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好!
校长之难,不在办事管人,难在要有灵魂
回到之前的问题,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暗含的人性理想,她来自哪儿呢?既然否决了她来自学校之外的任何其他理念、制度、标准和要求的正当性,那就只能来自学校自身了。那么,是来自学校自身的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早有答案: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校长,应该是提出学校的人性理想的人。这才是“灵魂”二字的实际含义。
校长,难在哪儿?不在办事管人,而难在要有灵魂。
现实中,也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但仔细揣摩那意思,他实际上是说,校长是学校权力最大的人,或者说,校长就是学校任何人都要听他话的那个人。这明显不是“灵魂”的含义,这恰好是“不要灵魂”的意思。
校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甚至可以大胆说,一位好校长也可以成为好总统。为什么呢?因为校长的工作思维与当总统的思维是一样的。他主要不是对上级负责,而是对下(即自己的学生)负责。
一位好校长,也可以成为好理论家。要么不当校长,如果当了校长,你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并且必须有明确的答案:你想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直抵教育的根本问题,直抵哲学的元问。做校长的人,自己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并有自己的论证过程。这就是理论家要做的工作。
而校长与真正的理论家的区别是:理论家想清楚,论证完善,然后说出来。校长想清楚,论证完善,然后做出来。区别只在这里而已。但是他们都是要求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并且完善地论证出来,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需要有灵魂的人。
比起办企业,办学校有个最大的特殊性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曾写下那个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把这句话反过来说:不好的学校都是相似的,好的学校各有各的好。
学校是最需要个性的地方,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曾遇到过跟我同有理论癖的同行质疑,他说: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一点我承认,但若干学生聚合成一所学校,整体来看,学校之间是大体相似的。如果将学生比作A、B、C、D、E……他们各不一样,但A、B、C、D、E……组合成学校,就都是26个字母。在这个层面,学校其实是一样的。
我认为这位同行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学校以外的其他组织与学校有一点,存在非常大的不同。
学校以外的组织,也是由个体聚合而成,但是聚合起来后与组织之外的人发生关系,其目的在组织之外。例如一家公司由员工组成,组成公司之后再与她的客户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但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指向客户,肯定不是指向自身员工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说,我的价值就在我自己,我就是为我自己服务的。
学校与公司恰好相反。学校也是由一个个学生聚合而成,但学校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学生就是学校之所在。学校聚合了不同的学生,最终又服务于每一名学生。这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这句名言的真正含义之所在。学校的价值指向要返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去,她不应该也不可能抽离每个具体的学生,然后以脱离(或者超越)学生利益的组织利益来作为学校的利益。学校的价值全在学生,离开一个个学生,学校就是空壳子,是没有意义的组织。而一家企业的价值在哪儿呢?现代管理哲学早就告诉我们了,企业的价值在客户。
因此,我就用这个理论回答了同行的质疑:
也许学生不是字母,而是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世界上有相同的字母,但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单词。学校不是由一个一个字母组成的,而且是由一个一个单词组成的。单词组成的是文章,而不是字母表。这就是学校的特殊性之所在。
校长正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出他自己的路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在前面我讲到的那种“按套路来,依规矩办”的校长之道,不能说是正道。校长的正道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出他自己的路。我要说,这才是校长这个职业让人激动的真正原因。
一个悟透了校长正道的人,他每一天走在校园里,都能感受到,今天,学校的太阳是新的。也许,其他人感受不到这一点。一个外来的人,早几天已经来过,前几个月也来过,他看不出这所学校有什么变化,房子还是这几幢房子,老师也还是这几个老师,学生也没有新的成果出来,课表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切都似乎没有什么新气象。
但可能这个学校的校长感受不一样,他知道学校的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涌动。气氛变了;师生心里的某个想法变了;某个方面可能正在积蓄着力量;某项工作可能就要走到关键之处,到了那个点就会显出变化来了……校长知道,我前一阵做的某件事,今天开始起作用了;校长知道,今天学校的某个方面的变化,其实是我前一阵做的某件事的结果。总之,太阳是新的。
当校长的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去参观别人的学校,觉得办得不错。但是当想着如何把这个学校的某些方法举措挪到自己的学校时,又觉得有诸多的不合适。过去,我们觉得这是因为对别人的经验理解得不到位、领悟得不深刻。其实不一定。
也许,对学校来说,别人的经验恐怕本来就只是让你看的,不是让你学的。而且你的学校跟别人的学校根本不一样,也学不来。校长管理学校,面对具体问题,只能在学校自身的情境中,综合具体因素,用具体的知识才能真正走进问题核心,走出困境。这就是我所说的校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他自己的路”的具体含义。不是为了跟别人不同而故意要选择走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而是你只能走你自己的路,别人的路你走不通。办学校,就应该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校长的最大挑战:职业之路不可模仿
我经常听专家校长做报告,听到最后我替专家总结一句话,就是:我是这样办学校的,你如果不是这样办学校的,就是错的。我也经常被人请过去做报告,到最后我总是有这样一句话:我是这样办学校的,所以你就不要再这样办学校了,另想办法吧。我的意思 47 31324 47 14745 0 0 2041 0 0:00:15 0:00:07 0:00:08 293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走他自己的路。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你如果不走自己的路,那别人也就无路可走;如果别人也不走自己的路,那你也会无路可走。
这就是校长这个职业最大的挑战。其他任何职业都是可模仿的,其职业之路都可重走。但校长的职业之路,不可模仿,不可重走。曾看过一本书提到,校长是高度依赖个人经验的职业。当时不太清楚,猜想是不是说校长这个职业没啥理论?后来才明白,它其实是说校长这个职业的个别性和一次性。
所以,如果你当了校长,就认命吧,你别无选择,必须想新法子,在一片原生态的土地上走出自己的路。别人的路别人走通了但你不能走,你自己的路又不确定是否能走通畅。一切都不确定,却无法停下来,必须走下去。面对不确定,这就是校长这个职业最大的冒险,同时,也能给予校长最大的激励。
原创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
作者 | 李海林,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
图源 | Google 搜索
责编 | 张磊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管理”相关内容
/ 聚焦新学习盒子/
点击图片,打开盒子更多精彩 ▼
/ 一本十年才可能出现的管理经典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