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印度管理”看中国教育 | 斌斌有理

2017-10-02 李斌 新校长传媒



最近读“澎湃新闻”作者汪涛先生写的文章,“印度管理”会成为超越中国的秘密武器吗?这篇文章给我很多触动,今天分享给您。


文章说,当今的中国是靠拼命埋头苦干、追赶世界科技巨头而崛起。但是当中国人感觉快要追上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评论着身后被甩到越来越远的印度人时,却突然匪夷所思地发现:被中国企业所追赶的哪些世界科技巨头,一个个地被印度人给“接管”了:印度人成了这些世界科技巨头的CEO和其他高管


如果说,在制造业和工作效率上,中国人算得上甩出印度十万八千里远的话,那么在管理能力上,印度人也称得上已经甩中国人十万八千里。所以汪涛先生说,如果印度真有机会超越中国,机会点,就在管理能力上


这话还真不是吓唬人的:美国的500强企业外籍CEO今天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人。中国香港人和中国台湾人分别有1位,中国大陆则榜上无名。除了谷歌、微软,还有摩托罗拉、百事可乐、诺基亚、软银、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这些在中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的国际巨头,其CEO级别的高管居然都被印度人给拿下了!而谷歌董事会的13位高层,有4位是印度人;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人;硅谷中高层管理者15%是印度人。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现任院长、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前任院长等,都是印度人。


部分国际知名公司的印度裔高管


所以相比起来,中国人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获得的管理岗位不仅凤毛麟角,而且还在全线溃退。能去美国的从中国顶尖高中、顶尖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绝大多数很遗憾地充当着纯打工的工程师、架构师等角色……


而最要命的,并不只是中国与印度在管理发展上这样巨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整个华人群体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输在哪里。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一个人打球打不过对手,原因就是打球的能力不如对手......那么做管理做不过印度人,原因依然是,中国人自己的管理素养不足。


汪涛先生曾担任过中兴印度公司CEO,他亲自招聘过大量的印度本地员工。然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本地员工的所有简历,在教育经历方面,他们无论学科专业是什么,都同时还有一个MBA学历。


怎么会是这样呢?于是他向本地资深员工请教:为什么每个高校的印度学生全都学习MBA呢?得到的答案竟然是,MBA已经是印度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就有意思了——事实上,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立即就把“发展管理能力”作为印度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就建立了两所国立精英教育学院,统一的名称都叫印度管理学院。今天,这样的学院在印度有20多所。与此同时,印度每一所大学,MBA都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


反观中国,尽管我们也有MBA教育,也有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等专业,但其中的一类,是“成功人士”花几十万元才能参加的MBA教育。这样的学习,通常以认识到什么人,形成什么圈子为主要目标。而另一类呢,是高考后直接进入经济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学习的本科生,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学,直接就以管理为专业了。


由此就清楚了,为什么中国人在硅谷,从管理能力上会被印度人逼到这么惨痛的地步呢,原因就在于,MBA教育,印度远远强于中国甚至欧美。彼此重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管理专业人士不太懂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专业发展。但是,印度的MBA是所有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就使得印度毕业生具有其他所有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专业和管理全都懂


道理非常简单,当一个学生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时,即使做一个普通研发者,他也会有巨大的优势,做管理者就更是如此。我们以沟通能力为例来说明一下。


印度人管理上强于他人的核心能力,就是强大的沟通能力。从技巧上说,沟通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倾听。可是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技术和专业,再会听,你能听得懂吗? 


所以对沟通来说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倾听,而是倾听以后能“理解”。并且听和理解只是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表达”。你都不理解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怎么能把产品的优点表达出来呢?而要想表达清楚这些,不仅要理解具体的专业技术,概念原理,同时还要对市场、客户、行业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才是杰出领导力的秘密。


总结以下,今天我们的第一个结论是:中国人在管理上输给印度人,关键在于,对于“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呼吁,中国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早就存在了,但如何才能“复合”?直到今天,包括专家和实践者们都没有完全明白。


第二个我们要讨论的点是:学校教育如何才能转型升级,适应时代发展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教育人要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要致力于培养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当你既懂专业,也懂管理,无论教师、校长还是局长,做到这两点,再加上教育这个职业固有的成全之心,爱人之心,就具备了一个杰出教育人的稳固三维支撑。


这就是今天的斌斌有理,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叙。


斌斌有理”栏目

期待来自您的支持、分享、主张和建议

 总编邮箱:1046384469@qq.com 


责编 | 张磊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打开栏目更多精彩

001期 教师节  | 002期 远去的校长 | 003期 中国最校园

004期 北大附中改革 | 005期 如何面对坏同学 | 006期 自我领导

 007期 管理经典 008期 顺应身体 | 009期 校长为什么存在




/ 一本十年才可能出现的管理经典 /

/ 学校领导力课程 /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