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的存在究竟是为什么? | 斌斌有理

2017-09-25 李斌 新校长传媒





早上好各位同仁!今天我们聊一聊学校最关键的角色——校长。一起梳理一下,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我想,在学校发展史上,曾经无数的人给出了不少显而易见的答案,但有一点几乎被所有人忽略,那就是校长的存在是为了保持必要的“角色张力”,为了向学校与社会发出不同角度的声音,彰显不同维度的价值。


怎么理解呢?我想起几年前在英国剑桥大学看到的那只“吃时间的虫子”。剑桥大学有一台古老的巨钟,钟的顶端有一只长相有点凶猛的虫子,不停地张开嘴吞吃时间;钟摆形状也如同西方的棺材,每到整点就会重重一响,仿佛在提示全体剑桥人,我们每一个人,又距离死亡近了一步。钟下还铭刻着剑桥的校训,那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


你看这多讨厌!不管你愿不愿意,每时每刻这台钟都在敲打你的心灵:人生短暂,使命重大,你在干嘛呢?快点放下手机、放下酒瓶、暂别花前月下,让我们此刻就跃马扬鞭,向着世界与众生一骑绝尘。所以在很多剑桥青年看来,这所学校有两位校长,一位就是这台“吃时间的虫子”,剩下的才是那位在各种典礼上庄严肃穆、不解风情、显得有些刻板的校长先生。


不过站在这台巨钟之下,我却渐渐有些领悟,因为站位不同,所以担当有别,这不正是所有领导者包括校长,在一个组织、一所学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吗?


我们发现,在几乎所有卓越甚至伟大的学校,在它的发展史上总是有人担当这个角色:他以特定时候的庄严,去秒杀所有年轻的叛逆,维系学校的底线,同时也善于用柔和与包容,去兜住每一分年轻的尊严,并鼓励他们在校园的生动里释放创造力;


在这样的学校,总是有人持守一种风范、深度,在不经意之间敲击一颗颗自满自傲的心灵,同时他也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们显得有些柔弱的生长潜力。


当然在这样的学校,总是要有人去对话那些皓首穷经的教授们、老师们,提醒他们,读这个世界的经典当然会使人有学问,然而同时兼读这个世界本身才使人有智慧。两者平衡统一的最大难处是,习惯读经典的人不太习惯读世界,习惯读世界读人不太习惯读经典。


同样在这样的学校,也必须有人向年轻的学子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比如在他们热烈地崇拜一个人的时候,泼半瓢冷水,告诉他们如何保持一份积极平常心,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一个人;在他们狂热追求完美事物时,告诉他们用“完美的范式”来改变世界,从一开始就误解了世界的本质。


亲爱的校长,以及那些想当校长的老师们,是不是感到这差事太苦了?是啊,你的存在必然承受这样的代价:因为教育和世界的复杂性,遇见了每一个人的有限性,校长存在的理由,和所有组织领导者被筛选出来的结果一样,挨骂、被埋怨、遭受各种不理解,承受各种没有道理的委屈,是校长从上任第一天就必须接受的宿命与本分。至于本分之外所获得的理解、赞誉,却只是命运对你具备高超领导艺术的额外奖励。


所以说,校长的存在究竟是为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看到他们没有看到的,思考他们来不及想到的,坚持他们不能坚持的;是为了坚决不向人性的败坏妥协,不向世界的黑暗妥协,不去说“伟大的废话”,不去做毫无营养的“指示”……也是为了在大家时不时从内心涌起“驱逐这只虫子”的冲动里,悄悄地存在,悄悄地远离,悄悄留下一份精神,被人咀嚼回味。


这就是今天的斌斌有理,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叙。



斌斌有理”栏目

期待来自您的支持、分享、主张和建议

 总编邮箱:1046384469@qq.com 


▼ 

责编 | 赵方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打开栏目更多精彩

001期 教师节 | 002期 那些校长

003期 中国最校园 | 004期 北大附中改革

005期 新生综合症 | 006期 自我领导

007期 管理经典 | 008期 顺应身体智慧



/ 学校领导力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