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学校如何建设,怎么样发展?教育部发布了新规划! | 趋势

2017-10-27 梅森 新校长传媒


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为我们描绘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学校。该计划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行动》确立的核心任务,聚焦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对这些阶段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畅想,并对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验给出可行的建议。


什么是未来学校?


之前新学说推出的文章《科技感?云技术?未来学校建设的三层境界》提出未来学校建设有三层境界: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流程再造;《HTH学校|颠覆与回归,我们只是科技的搬运工》也提出与常规学校不同理念,打造小而精,设施开放,提供个性化咨询,注重综合且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化学校。


但是,对于未来学校的定义,至今没有权威答案。此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计划》,对未来学校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


《计划》认为,具有以下内在特征的学校可以称之为未来学校:


1.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

2.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

3.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

4.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

5.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

6.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



这表明,未来学校硬件教学设备应是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学校的教与学是高度开放与灵活的,未来学校教育技术上是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正如《计划》所说,未来将迎来灵巧教育时代,未来学校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做到灵活,开放及高度智能化。


例如,大型学校从中央控制转向智能集合,基于互联学习的小型或分布式学校,中央人工智能支持型的学习中心,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微型学校,幼儿园向儿童发展中心的转变,大学和职业院校智慧学习工场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学校从传统的梯级刚性封闭结构转向基于广泛连接的学习生态系统等等,这些新探索和新的平台、课程、数据、信息、资源、技术服务者大量涌现等等所形成的合力,将推动基础教育向灵巧教育的新境界的迈进。


推动未来学校发展创新的三驾马车


《计划》指出,我们认识到,必须打造未来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使未来学校的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学习者成长的需要,使未来学校沿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未来学校想要在2030年前有所突破,需要三方面因素的推动:


一是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学习者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一切教育和学校存在及发展的意义,而现今,并不存在将二者做到完美的理想教育。未来学校的出现,可以让所有教育者参与进来,通过探讨与研究,寻找理想教育理念,达成理想教育共识,并将这一共识在未来学校中得以实践。对完美教育的追求,是推动所有教育形式和所有学校完善不可或缺的动力。


二是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基于鼓励创新、审慎和宽容的原则,使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不断惠及更多的学习者。未来学校的发展,必将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下固化思维和培养人才理念,通过研究与实验,为未来学校寻找到一种最理想的学习方式。


三是新的技术的进步、创新和融合。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年代,实现未来学校,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正在发生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它所带来的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技术,必然为传统学校摆脱诸多限制带来可能,未来学校的发展,离不不开这些科学技术的革新以及融合。


未来学校在中国想要实现,需要走上这三级台阶:


一是建立一个汇聚多领域专家研究平台。学校发展并不只局限在教学这一方面,未来学校的研究也不只限于教育教学,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横跨政治、教育、经济、劳动、法律、心理、社会、美学、健康、脑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智能硬件、统计和数据、教学仪器和装备、管理、规划、建筑、材料、环境、能源、生态、声学和光学、设计、安全、供应链等领域。


所以,建立一个集结多领域专家的研究平台,才能提供综合全面的未来学校发展计划,产出系统可行的未来学校研究成果,为未来学校实现带来参考方案。


二是在研究平台带来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积极实验。理论的出现,就是要用实践去检验的。基于上面研究平台所产出的关于未来学校的理论,也要积极在现实中对其检验。


《计划》指出,对于学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实验:一是为已有的学校提供改进方案;二是基于已有的学校模式提供创新方案;三是运用成熟的创新成果建设新形态的未来学校。实验是基于成熟方案持续演进的过程,无论是哪一类实验项目,都不会有统一模式。所以《计划》也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变通,不断进步。


三是建立教育技术创新共同体。在信息化时代,一切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不例外。未来学校想要顺利实现,教育技术在学校里的融入必不可少。


《计划》指出: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但是,教育创新者和技术创新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桥梁,使新技术的应用仍然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创新的需求。所以《计划》表示要建立一个教育创新者与技术创新者对话、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进建立教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也许现今科学技术已经能够为学校的重新构建做出贡献,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机构与科技公司的沟通与联系并不充分,科学技术对改变学校做出的贡献,难以最大化。教育机构和科技公司应当成为教育技术创新共同体。


值得注意的问题


《计划》也为我们指出了在未来学校成为现实进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不赞成直接引进国外教育品牌和课程体系。下为《计划》原文:


我们的任务是创立中国未来学校的品牌。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不赞成以未来学校的名义直接引入国外的教育品牌或不加辨别地引入课程体系。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验都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国民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国家对于管理、学制、课程、教师资格等各方面的规定。


现今我国大部分国际学校,都是直接引进国外教育品牌或课程体系,这种西化严重的学校究竟是否适合中国,能否立足中国国民教育,能否培养出中国需要的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难免让人心生疑问。未来学校,并不是国外的就是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品牌,才是我们需要的。


来源 | 新学说(ID:NSI-cm)

责编 | 陶小玮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头条”内容

部编新教材怎么教?

叫停“作业家长签字” 教师“退出机制”

日本小学生10块钱午餐 浙江开设中医课

毕业演讲 | 一带一路进课堂 | 培养全球竞争力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7件浪漫而正确的小事



/ 项目式学习 /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 中国最校园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精彩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