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叫停幼儿园“小学化”:比“知识抢跑”更重要的是习惯养成
幼儿园教不教孩子学知识、有没有小学化的管理成为一部分家长择园的标准,但其实从教育规律上来讲,幼儿园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拔苗助长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小学化”。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知》规定了哪些治理任务,以后哪些内容幼儿园将严禁教授呢?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什么是“小学化”?
比如有的幼儿园会提前学习拼音、汉字等知识,有的幼儿园在教学形式上过于接近小学,采用口头提问、听写等形式,还会考察孩子所学知识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常说的“小学化”。
家长们的“抢跑”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同时也跟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等有关系。此次,教育部印发的《通知》,对幼儿园的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
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要引导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
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遴选、开发、设计一批适宜幼儿的游戏活动,丰富游戏资源,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
对于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要督促其参加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要限期予以调整。
对于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习惯于“小学化”教学,不善于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要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幼儿园“小学化”危害竟有这么多
东东曾经在上海某知名幼儿园学习,幼儿园里,老师们会提前教一些小学的知识,加减乘数、背诵唐诗,东东学得都很快,老师夸奖东东聪明,东东的妈妈也很高兴。
但是,自打孩子上了小学,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由于小学老师教的知识东东以前接触过,上课的时候东东不专心听讲,喜欢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注意力很难集中。会的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东东也没有兴趣,这让东东妈妈非常着急。
东东的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之一。那么,幼儿园“小学化”到底危害有多大呢?
孩子变成“书呆子”
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感觉学傻了,越来越迟钝,好像变成了“书呆子”,对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趣。事实上,0—7岁是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控制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如果强行让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过早灌输超纲的学习内容,对其身心发展有害无益。过早、过度教育,容易刺激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影响大脑平衡发育。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了
幼儿时期是个体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天才画家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他们成长的时候,让他们仍然保持这种天赋。”
孩子感兴趣的不让学,而一味强行灌输算术、识字、外语、拼音等超出理解能力的知识,阻碍了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幼儿基于自己的丰富的体验去判断、感受,家长和幼师的引导教育实际上只是辅助。幼儿园“小学化”实际上是过早地向孩子输出“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的观念,有意识地使用既定的观念框定幼儿思维,从而禁锢其想象力的发展。
才入学,就厌学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刚进入小学不久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与幼儿园“抢跑”也有一定关系。强迫幼儿学习小学课程内容,使其对不易理解、内容繁杂的知识感到迷茫和困惑,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畏难情绪高涨从而丧失自信心。
德国的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压力大了,孩子会有紧张和不安全感,体内会释放一种对人体不利的激素,尤其伤害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神经。孩子会产生消极的思维、行为、情感,并且影响会持续终身,表现为自闭症、抑郁症、情绪困扰、行为问题、多动症、抽动症以及一些成瘾行为。
一讲就会,一考就错
小学老师和幼师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幼师注重教学整体认知,而小学教师不仅需要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提前学习内容的孩子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上课不愿跟随老师思路。殊不知考试内容灵活多变,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识字、简单的乘除,提前学习过的孩子反倒不一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而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优势实质上并不长久,被动吸收的知识往往使得幼儿的大脑成为存储这些知识的容器,长时间的存储却不被吸收,加重了脑的负荷,反倒对日后的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负担。
容易让孩子失去童年快乐
“抢跑”让孩子们提前学会了加减乘除,却也让他们丢失了不少童年该有的快乐。游戏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童年应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
成人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夺走孩子的幸福。盲目跟风、教育的功利化是对天真烂漫的童年最大的亵渎。
习惯——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过:“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有不少家长对孩子0〜3岁这个年龄段不够重视,认为这时候的孩子还小、不懂事,有点小毛病不必苛求,长大了再纠正也不晚,所以,他们对孩子没礼貌、任性行为等总是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是好习惯,自然受益终身;如果是坏习惯,那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是为孩子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生活习惯主要就是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晚上最适合的睡觉时间为八点半到九点。
在此期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睡觉的氛围,比如关灯,一般坚持两周左右的时间,孩子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物钟,进而睡眠习惯就可以养成了。而与此同时父母也应尽量以身作则,在生活的许多细节之处,如合理饮食、健康用餐习惯、正常作息时间等亲身示范,以达更好的培养成效。
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其实可以的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自理能力越强的人越能适应新环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
父母可以依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教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学会自己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爸妈们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初入小学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地,反倒使宠爱成为甜蜜的负担。
学习——孩子最应该拥有的超能力是“学习”
3-6岁,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学习习惯大致包括注意力的培养、礼仪习惯、阅读和书写习惯等。注意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的,尤其是在学习期间。但由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性,注意力不可能集中太长时间,这就要求家长尽量以短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去引导孩子。
可以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学习不只是吸收课本的知识,也可以是习得生活相关的技能,优秀的学习能力是孩子往后学习与生活中受益无穷的宝贵财富。
社交——社交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后进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孩子们跟同龄小朋友交往过程中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
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即使是在幼儿园学着请求老师的帮助,学着同初识的伙伴打个招呼,第一句“对不起”、第一句“没关系”,都是孩子向社会勇敢地迈出的一小步。
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注意孩子虽小,但其实内心敏感,要尽量多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
同样幼儿时期也是孩子初步了解和熟悉社会规则的阶段,父母正确且必要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孩子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责任感,为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3 个阶层孩子的6年人生轨迹:富人仍富,穷者愈穷,只有教育改变命运
世界杯落幕,北大教授谈“中国足球和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产生顶级人才”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Zhongguojiaoyubao)
责编丨沈静娴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