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课程如何变革?美国、芬兰、日本是这样做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必达更好的学校建设 ,作者BEED 必达
来源 | 必达更好的学校建设(ID:BEED-Media)
现在全球都在重新思考“学生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已经认识到要从重视学生的成绩转向重视他们的学习经验或过程,这些都与他们的成绩同等重要。学生在享受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要享受童年、享受学校生活、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快乐,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教育系统所面对的挑战。
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题为“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的项目。该项目意图通过国际合作,建立起对面向2030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的共同理解,支持各国的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为两个影响深远的问题寻找答案:
第一,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在2030年茁壮成长,塑造自己的世界?(即教什么?学什么?)
第二,教学系统如何能有效地发展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即怎么教?怎么学?)
2018年4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最新版的该项目的立场文件“OECD: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 Education 2030”。这份立场文件描述了该项目工作的首个结果,即《OECD学习框架2030》。
该框架描述了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适应塑造未来的需求,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进行下一步教育改革的议程。这也是OECD在继其20世纪末“核心素养项目”之后又一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究竟要“教什么”的再思考。
OECD学习框架2030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与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对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不明确的世界,教育将决定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能够接受并战胜这样的挑战,还是被这样的挑战所击败。在面临科学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时代,课程要继续改革,也许应该是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世界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讨或推动面向2030年的教育变革,在课程领域聚焦21世纪技能。
面向2030的国外课程变革
◇ 美国
美国从2008年开始便展开了有关应对2030年的教育教学、教师和课程改革等的探讨。
2008年,美国国家性非营利组织教学质量中心成立“教师问题解决2030小组”,通过对美国教学历史、当下现实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对面向2030年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于2010年形成了研究报告《教学2030:我们必须为学生和公立学校做些什么——现在与未来》(以下简称《教学2030》),其中对课程变革的趋势提出了设想。
《教学2030》提出,传统的3R(读写算)课程和“新三艺”课程(数学、科学、外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2030年的社会发展与生存要求,近30年美国标准化测试与相关的问责制下所最为重视的课程内容即3R,是亟待改革的对象。21世纪的学习者需要学习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R课程,需要掌握以4C,即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以及创造力和创新技能,为核心的21世纪技能。
2015年,美国CCR发布白皮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重构课程》,并发布聚焦课程重构的报告《四个维度的教育:学习者迈向成功的必备能力》。在这关键的一年,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和全球趋势的研究,CCR提出的课程重构计划从课程改革的层面,为面向2030年和未来的教育变革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划。
美国课程重构框架
1. 知识:更多地与真实世界相关
知识学习是必要基础。知识与真实世界相关能满足学生学习状态的需要,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知识迁移,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反思所教授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在理论概念和生活实际当中作出平衡。
2. 技能:着重发展以4C为核心的21世纪技能
技能是实现教育成就的必需。如今的课程过分强调知识内容,而使得学生难以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能力。4C技能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3. 品格:价值观和信念帮助学习者做决策
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为学习者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充足准备。品格教育的目的有三: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在家庭、社区和职场中建立成功的关系提供支持;发展可持续参与全球化世界的个人价值观和品质。
4. 元学习:元认知和成长型思维
元学习是应对持续变化的最佳工具,包含元认知和成长型思维。元认知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策略和结果的反思,对于自己学习和认知能力的认识,通常被称作“学会学习”,即学生要学会自我指导、自我激励和反思。学习如何基于目标调整学习和行为,这也是21世纪重要的技能,对于激活知识的迁移、造就专业性以及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来说都是必需的。
目前在美国大多数州实施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除了强调对知识的掌握,也强调21世纪技能的获得,比如4C技能和研究技能等,这些技能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
◇ 芬兰
在美国,面向2030年的课程变革是学术界的探讨和地方的实践,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改革浪潮,但芬兰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和实施面向2030年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性的战略行为。
2012年,芬兰政府发布的《预测2030》报告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教育目标:到2030年,芬兰将拥有全球最好的教育系统。同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发起了学前和基础教育课程草案的研制,新的国家核心课程的设计于2014年末完成,以国家核心课程为基础的地方课程设计在2016年8月之前完成,并自此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为了设计此次新课程以及监测新课程的实施,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从2009年就开始使用“学习的未来2030晴雨表”来支持核心课程的改革。
注:芬兰大约每隔十年会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改革。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出,学校所处的世界复杂而相互联系、变革迅速且不稳定,也越来越数字化。因此,教育系统需要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2030晴雨表”收集了多方观点。
在“2030晴雨表”的支持下,新课程面向2030年,基于分析儿童和青年在不远的将来,在学习、日常生活和职场生活中所需要的能力而进行设计。
21世纪技能运动重新界定了芬兰教育的目标,重新组织学习,以满足芬兰学生参与21世纪知识社会的需求。芬兰的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21世纪技能。新课程基于21世纪技能划分为七个能力领域。这些能力构成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强调每个学科都要促进横向能力(不与特定的领域直接联系,但与很多领域相关)的发展,明确了不同年级单元具体的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新课程聚焦七大领域:
1、拓展课堂外的学习,并使用技术进行学习。比如,走进自然、参观博物馆、企业等,在学习环境中更多地认可游戏和虚拟环境。
2、变更课程时数和学科内容。例如,在更低的年级开始教授社会研究和语言。更新各学科的内容,以反映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3、在所有学科中培养横向能力。
4、学习编程,在所有学科中发展ICT技能。例如,编程已经整合进数学学科中,且编程的学习将在更低年级中教授。
5、每学年至少学习一个跨学科学习模块。每所学校每学年必须至少教授一个清晰界定和设计的主题、项目或课程,综合不同的学科内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精选主题。在更低年级开始开设选修课。
6、评价方法多样化。多样的评价方法要指导和促进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必须反馈给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
7、学生的监护人要熟悉学校课程,参与学校活动的规划和发展,以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加强家校合作。
其中,横向能力和跨学科学习模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关注点。
◇ 日本
为了实现教育2030的各项发展目标,日本正在实施以贯彻“学习三要素”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基本目标。学习三要素包括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掌握的知识如何使用)和人格(在社会中如何相处以及相关认知)。学习三要素明确了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兼顾三维取向、立体全面统合,实现有效的课程设计。结合教育2030框架的基本理念,日本课程改革再一次强调要培养学生关怀、关心、勇气、对抗逆境的能力、伦理观、领导力等能够独立开拓人生、把握方向的资质和能力。此外、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需要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日本计划以促进主动学习为核心要素;研究开发适应未来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范式;构建培养能力素质的学科体系;培育市民精神,培养学生在班级、学校、社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成员融入社会必备的关于制度体制的认知,参与社会活动;养成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历史性的思维方式,以全球化视角思考本国课题,培养解决高端问题能力的跨学科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水平与跨学科的综合指导能力,掌握全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7年3月31日,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最新的“幼儿园、小学校和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在全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表明,日本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资质与能力”的全面养成为宗旨,课程内容强调“面向社会的课程”,教学与学习方式强调“主体性、互动式、深度”的主动学习,学习评价强调以目标为基准的多样化,支持学生成长方面注重以学生为本,实施策略重视学校与地方的协同。
1、培养目标强调学生“资质与能力”的全面养成
培养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经历不同学段学习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日本现代教育改革始终都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展开。200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主要为应对“知识型社会”,修订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将知识看作自主判断的先决条件。
日本“学习指导要领(2017)”修订框架
在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生存能力”强调学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为了更好地生活所必备的能力,“资质与能力”的培养列为首要目标。
“资质与能力”的三大要素
2、课程内容强调“面向社会的课程”
课程内容回答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学什么。课改以“面向社会的课程”为理念,重视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要求各学科相互关联,幼、小、初、高各学段保持一贯性。通过课程使得“资质与能力”得以培养,从教育目的到课程目标,再到课程内容得以落实。
“面向社会的课程”相关概念示意图
3、教学与学习方式强调“主体性、互动式、深度”的主动学习
课改提出以追求学习本质为目标的“主体性、互动式、深度”的主动学习过程及方式,改善教与学。通过该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形成“资质与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4、学习评价强调以目标为基准的多样化
学习评价主要回答有关“学生掌握了什么”的问题,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里的学习评价不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相联系,在改善学生学习评价的同时,注重改善课程与学习及教学的关系。
5、支持学生成长,注重以学生为本
支持学生成长回答的是关于“如何支持每个学生发展”的问题。学生是本次课改的出发点,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发展阶段等具体情况来帮助其发展,提高学生的“资质与能力”。
6、重视学校与地方的协同
“面向社会的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实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实行“新时期学校与地方协同计划”
2、提高教师的“资质与能力”
3、实现“团队学校”
4、进一步完善教材和教育资源
结语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 “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其中,课程、教材就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盘”。课程、教材是否能适应中国教育面向2030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程度,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探讨与分析,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责编丨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