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亚庆:如何理解领导力

毛亚庆 新校长传媒 2019-11-22



变迁时代的领导力


我们有时候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困境,怎么理解管理和领导?


但是如果我们对管理有所了解的话,大家知道管理思想史上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西蒙,他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在管理中决策的作用就是指引方向,引领组织未来怎么向前走。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这二十几年为什么在管理理论中更凸显了对管理者的领导角色,领导力成为了大家很关注的一个词?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时代不一样了,对它的解读要放置到这个时代。



■  以“变”为主的时代


现在和以前那个超稳态的时代不一样了,这个时代以“变”为主旋律。上个世纪末有两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本管理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五项修炼》,讲述了这一时代特征以及如何来应对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变化非常快,像我这个年龄,60年代出生,我能感受到五十多年的变化。以前我们向老祖宗学习,我们所学的东西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任何变迁,所以我们强调传承。但是,在这个变化非常快的时代,我们已有的经验常常应对不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预见变化、追踪变化、适应变化、享受变化。


第一,要预见变化,要看看这种变化可能对学校现在的发展提出什么样新的要求,我要去思考,要有前瞻性。


第二,要追踪变化,看看我们学校已有的东西是否适应变化,所以要保持警惕性。


第三,要适应变化。我们基于变化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把这种变化从一种压力变为动力。


第四,要享受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里,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应对变化,促进自己更新。


因此,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回家的路不一定是成功的路,原来的经验可能带来成功,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能成为学校发展的禁锢。


为此,我们要不断改变内在的心智模式,我们老在讲一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反思,但反思什么?


我们不能只把原因归于外在,而更多应在内在心智模式的改变,从我的理念、知识结构、能力行为,反思自己是否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不规避问题,不断突破自己已有的禁锢,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奠定学校发展的可持续的基础,学校的独特性也才能彰显出来。

  

■ 变迁的时代需要价值引领


 变化是主旋律,变化是常态。以前中国是个后发国家,前面有对象、有路子,我模仿了再来超越它,所以我们经常讲弯道超车。2001年我到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访学,那个时候,中国很多家庭都在用DVD放片子,而在英国很多家庭还在放录像带,后发国家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经过努力,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盲区,再也没有模仿对象,需要去引领。大家知道现在贸易战中美为了华为掐架很厉害,就是因为华为就是这个时代里的一个弄潮儿和形象代表。所以,任正非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在变的时代里,领导力的体现就是基于变化的价值选择。进行怎样的价值选择,决定着组织发展是有品位的还是趋利的。前两年网上关于百度和谷歌两个搜索公司的上限和下限之争,人们认为谷歌是有品位的,它不仅成了全球访问量最高的站点,而且在浏览器、云存储、操作系统、无人车、太空探索等领域取得成就,它所做的事情更多是引领人类,回应社会未来发展,而不是仅仅的唯利是图。


因此,在变化为主旋律的时代里,一个组织发展得怎样,是否可持续的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价值诉求到底是什么,而这一诉求应反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回应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种期盼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多是精神的彰显。所以,“变”的时代里,领导力的主旋律应更多的是对人性和潜能的充分彰显。因而,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发现人的善良和潜能,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合乎这个时代的精神诉求。



人性化的教育变革

  

毛亚庆(国家校长园长专家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对教育而言,现时代我们的教育已经从有没有到了好不好的阶段,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学校?,这是我们必须回应的问题。现在很多校长都在关注把学校建成一个有品质的学校,我觉得有品质的学校应是超越知识的掌握,着重培养孩子精神上的诉求。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中国产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答案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研究,一个是基础教育。但是基础教育到底我们要追求什么?华为的老总任正非讲,要学好数理化。数理化这些很重要,但我觉得这还不够。


与华为相同的公司苹果,怎么来看待两者的不同?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的品质相比,我觉得是不一样的。苹果有这么大的市场,除了本身技术领先以外,更重要的是产品设计所体现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更多的回应了对人性的关怀。


所以,基础教育应该给孩子打宽的基础,应该不仅要掌握数理化,更要使精神层面得以提升,要关注人文学科的学习,使人自身精神世界包括人性回归。教育培养出来具有这样素养的孩子,我们产品设计才有美感,才有的品位。为此,基础教育要回归本真,要回到求真从善尚美,培养的孩子有更精致的理性、更高尚的美德、更有品位的追求。


对于基础教育要回归本真的这种站位,管理理论的诉求和定位也在回应着这种变化。在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中,科学管理中,注重人的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人的管理中,注重人的尊重与认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人的资源禀赋,强调好好用我;愿景引领的管理中,注重追求意义,强调愿景的引领。


当下的管理理论在这些方面一个也不能偏废,需要综合性考虑,但这个时代更为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引领、一种精神意义的追求,这也是这个时代我们做管理需要考虑的事情。



何谓领导力?

  

领导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组织成员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首先体现的是有价值的领导,有理想的引导,是有自己的价值立场、理论主张,来引领学校的发展。不仅要引领,而且要身先士卒。



■ 领导力的层次  


领导力是分层次的,5个层次分别是:


职位——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非听你的不可

认同——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愿意听你的

生产——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

立人——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他们所付出的

巅峰——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是谁以及你所代表的价值        


领导力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停留在某一个层次,对其界定与评价来自组织内外,因人而异,因时不同。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怎么理解领导力?我非常赞成Chapman和0'neil的领导力形成模型。



■ 领导和管理


领导和管理是有差别和不同的。领导更多产自于变化运动时代,你可以看到更多要制定愿景、制定政策,它的影响力是多向影响、相互影响,而我们说管理是超稳态社会产生的,以前管理是讲计划,讲组织,讲控制。所以,它的影响力是单向度。

        

在以往的管理体制中,我们的校长更多是“忘我”的人,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你是一个目标的守望者,目标是上级部门提出来;是一个环境的适应者;更多的是一个教育管理者,办学方向不是你确定,更多是管理部门提出来,你只需要把管理部门的设定做下来就可以。


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大的环境在变化,校长更多是领导者的角色,更多是一个共享愿景的开发者,是发展理念的教育者,是促进组织成员快速成长的促进者,是引领组织成员发展的领导者。


因此,教育领导力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


1.文化:传递信念,潜移默化,使组织成员认同学校的使命。      2.象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组织成员,认清工作的方向和价值。我们本身就是影响源,走到哪儿就影响到哪儿。        3.教育:诊断问题,设计教育活动       


4.人际:提高士气,鼓励合作、参与决策      


5.技术:计划、组织、协调。  

     

2013年2月3号,教育部颁布的《义务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政策文本,是上海的顾泠阮老师和我牵头研制的,在制定标准的时候,我们非常强调校长角色是价值领导者,校长需回应时代的要求,但是我觉得仅仅讲校长是价值倡导的领导者还不够,他还需是愿景实现共享愿景的教育者和具体践行的管理者,是三位一体。   

  

在美国和英国的校长素养标准里,都强调了校长领导力,要创建学习愿景,规划学校未来,体现了校长的价值领导。


     

■ 何为中层领导力?  


如果说领导者更多的是决而不为,中层则是为而又决。不仅要做,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要把握和紧扣学校发展理念、学校愿景,要作出决策,处理好相应关系,推进学校发展理念、学校愿景的落地。领导者要做正确的事,中层是要正确地做事,所以不仅为,而且要决。    

    

高层领导力更多基于天时求变引领决策学校未来发展目标,中层是人和,怎么把这个目标实现好,怎么处理好相关的关系。


高层领导,最重要的是决策,必须要超脱,更多基于大局来把握,更多是价值引领;中层是强调管理,怎么处理好我们整个团队的关系,与上与下的关系协调。中间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所以非常强调效率、强调管理。基层更多是怎么执行到位,把我们理念能够在学校里面都能够现实化。  

     

我们说腰不好就头大,如果中层不能够理解上层主要理念是什么,你也可能执行不到位。所以,我们经常讲为什么很多时候理念很宏大,最后不落地,为什么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我们说能够做到位的中层是什么样的呢?是具有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同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把自己力量彰显出来,在自己能力极限边缘尽力奔跑。


■ 领导力如何发挥到位?


第一, 自身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校长在学校必须是精神引领者,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同时需要校长共建愿景与自己行为相结合,践行“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共建愿景并体现在自己的领导行为中,对得起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需要教育承担的职能和义务。


第二,建立共享愿景又注重脚踏实地的执行。需要形成共享的愿景和价值目标来引领学校的组织成员,也需要构建关注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模式。管理中人们常常形容的最初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就是讲需要设计到位,同时执行到位。很多时候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按部就班的执行力。只有按照理念引导程序过程一步一步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


第三,做好决策和用人两件大事。 领导者要干“两件大事”:出主意做决策,选干部用人才,就是确定方向、用人到位。在用人上要注重团队建设,不仅是用个人,更重要的是团队潜能和智慧怎么得到彰显,把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需要处理好集中与民主的关系。决策要集中,大的方针政策要集中,集中就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而不是具体看法、做法的集中;民主就是在具体的看法、做法上,需要广泛的民主,采用授权、分散,做到“大权独揽,小权(事)不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民主赋权,使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能够承担责任和义务,促进组织成员快速成长。


第五,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多点合心,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心的管理,对内聚人心,对外取人信,人对了世界也就对了,心齐了,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了,“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多点合力,校内外、家校间共建,利用家长、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借脑借力,乘他们的船,扬我们的帆;多点合拍,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领导一方面是科学,一方面是艺术,需要实践智慧,使我们理性化的东西得以丰富。我们需要基于这个时代思考我们的教育,思考领导力如何发挥,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万玮:为中层赋能,领导优于管理
赢在中层:学校管理的“四梁八柱”怎样真正立起来?
决胜在中层——第三届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纪实

来源 | 本文整理自国家校长园长专家工作组副组长毛亚庆于“2019决胜在中层——第三届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的演讲发言。责编 | 芋圆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