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北大毕业生也来“抢饭碗”!谁动了师范生的“奶酪”? | 一周精读



1
清华北大毕业生也来“抢饭碗”
谁动了师范生的“奶酪”?
 
看到最近深圳市龙华区年薪30万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消息,胡蔚(化名)心中满是羡慕。她是西南一所师范大学的本科师范生,这份包括76名北大、清华毕业生的录取名单中,没有出现她的大学的名字。
 
即使是深圳本地的师范生也没占到多少“地利”。龙华区491名录用者中,只有6人来自深圳大学,而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规模在几百人左右。根据官方数据,深圳大学师范学院2017届本科生毕业后平均月薪5192元。
 
“现在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来当中小学老师,我也不知道师范生的壁垒是什么了。”胡蔚说。
 
“传统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市场无疑会受到冲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国平介绍,目前师范教育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全国每年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已降至30万人以下,每年毕业的师范生则有60多万人。
 

师范教育迫切需要结构和层次的转型升级。“原属于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领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综合性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和挑战。周国平说。
 
  • 师范院校“去师范化”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时,我国师范院校占全部高等教育机构的25.5%,到2013年已下降到8.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数据发现,2018年,6所大学共有27641名本科生毕业,其中师范生8645人,仅占总数的31.3%。



地方院校的“去师范化”决心更大。在此前举行的民进中央“庆祝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暨2019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介绍,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低端的师范教育体量较大。
 
周国平认为,高水平重点师范大学在向综合化发展,而地方师范院校原本就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层次不太高,今后应该会再次加速“去师范化”。
 
  • 倒逼师范教育提升层次

 
师范院校的式微,并不意味着教师教育的式微,相反,教师教育的供给侧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不少中小学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更愿意招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毕业生,认为他们与师范生相比,知识面更广,在学科方面更具有潜力和竞争力。”周国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事实的确如此,除了清华、北大等综合性大学,即使在师范院校内部,非师范生也在动师范生的奶酪。
 
更厉害的“对手”是那些综合性大学。周国平介绍,目前国内已有406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其中包括几十所综合性大学。
 
周国平认为,北大、清华等名校非师范毕业生选择当中小学老师,这种变化就积极意义而言,会一定程度缓解基础教育领域高水平师资的结构性缺乏问题,在消极意义上来说,可能会出现师范性弱化、师范技能降低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利大于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清华北大毕业生也来“抢饭碗”!谁动了师范生的“奶酪”?



2
“教育惩戒权”一直就在教师的手中 
 
最近,网络上流传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把教育惩戒权还给教师。很多文章都说,现在的老师没有惩戒孩子的权利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遵守纪律,家长管不了,老师又不敢管。唯有把教育的惩戒权还给老师,才能改变这一状况。
 
我个人的感受并不是这样的。我是一线老师,从事高中一线教学工作17年,这17年里,对学生的教育惩戒权一直都在我的手中,从来没有被人拿走过。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让一个班级的风气正,才能让学生明确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才能知道哪里是底线。
 
就我所知,在绝大多数学校里,老师的权威还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天然上还是服从老师的,并且会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惩罚。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觉得现在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还要提“把教育的惩戒权还给教师”呢?
 
前些年,当“赏识”教育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一些家长和一些同行委婉地告诉我,现在最好不要再批评学生了,而是要多表扬学生,多鼓励学生,从正面引导为主,如果学生有错,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进而幡然醒悟,改正错误……我想,很多教师是自己交出了本应该就有的惩戒权,这正是教师失去惩戒权的原因之一。

我没有那样做,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不会拐弯抹角地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在我的概念里,只要是明确的错误,就要受到批评。这一点从我接手一个班级起就从不含糊,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从来没有丧失过教育的惩戒权。
 
我们教师可以运用的惩戒手段从来也都是充分的。我是高中老师,高中已经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权开除学生,但这是一种最严厉的惩戒,一定要慎用。

除了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这样很严厉的处分外,警告、严重警告、留校察看等也是比较严厉的处分。在受到这些处分之后,学生没有改正错误,这些处分会留在学生的档案袋里,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污点,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往往都会认清自己错误的本质,积极改正错误,争取毕业前撤销处分。

赏罚分明的教育原则还是要坚持的,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只要班风很正,孩子们身在其中都会变得很自觉。


当然我也希望有更详细的惩戒规则出台,像法律条文一样,把对应于警告、严重警告、留校察看等惩戒手段的不良行为做一个规范,事先就告知教师和学生,既起到了事先警示的作用,又能明确教师的权利界限。


今天有很多关于教育惩戒的家校矛盾,其中有一小部分家长,他们见不得自己的孩子被批评、被惩戒,他们从来不会认同一个客观的是非标准,但这种家长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家校矛盾还是因为教师的惩戒不规范造成的。
 
在对与错、是与非都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教师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应该是一种失职的表现。而一直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你就不会失去应有的惩戒权。
 

来源:人民教育  其实,“教育惩戒权”一直就在教师的手中

3
顾明远:人人都在谈AI+教育
但如何趋利避害?
 

到底人工智能+教育育人功能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现在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它改变着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人工智能也在改变我们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等,所以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我认为有三个问题:

第一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人工智能+教育最终的目的主要还是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相结合新型现代化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成为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教育的变革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培养自学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第二是人工智能+教育的使用风险。

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性、虚拟性、开放性,大数据拥有情报性、统计性等等,那到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于教育来讲,它的优势在哪里?它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培养人才和管理方面,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应用的时候有没有风险?
 
那么我们现在讲大数据在互联网时代,时时可以学,处处可以学,那么是不是在网上就可以自由的获取信息,学生会不会准确的搜集和处理这个信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风险,我们讲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要形成智慧需要认真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态度,并且能够付诸行动。
 
因此我觉得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和它存在的风险,充分利用它的优势,趋利避害,真正使人工智能发挥育人的作用,这也是当前教育面临挑战。
 
第三互联网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它使未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育传承文化,创作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从生命发展的视角来讲,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的生命价值,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存的能力,使他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提高一个人的价值,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了一个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使他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顾明远:人人都在谈AI+教育但如何趋利避害

4
为教师真正减负 让教师聚焦主业
 

针对湘西永顺县女教师发文章反映“检查过多,影响正常教学”一事,日前,永顺县表示已成立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的调查组,对李田田老师及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

而在此前,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在回应媒体时也表示,湘西州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教师有什么意见、好的建议,支持公开发表,他们会及时调查解决。事情终于开始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舆情也开始峰回路转。
 
教师的主业是教书育人,但是现实中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等种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导致教师时间和精力被挤占。这种情况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一个教育痛点。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要把时间还给教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
 
学校固然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但学校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有自己的主业,各类社会事务不经论证纷纷进校园,动辄抽调中小学教师,根本原因是对教育的专业性和学校管理的独立性缺乏了解与尊重,是混淆了学校和教师的职责。

对此,应该真正尊重教育的专业属性,尊重学校管理规律,把教师当教师,把学校当学校,给学校留出一片独立空间,让教师回归主业,专注教育、专注教学、专注学生。
 
对于各类社会事务,必须严格论证、统筹规划,牢牢守住校门,从源头上控制进校园的数量,不让各类不必要的社会事务侵扰学校、侵扰教师。

现实中,加诸于教师身上的大量非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源于一些部门的形式主义作风,由此衍生出案牍主义、留痕主义,事事要留痕、用文件落实文件、以表格应付检查。

不少教育督导、评估项目其实是抓住了教育发展“牛鼻子”的关键之举,却由于形式主义沦为走马观花,成为落到基层学校、普通教师头上的负担。如此,无疑背离了政策措施的初衷,让政策的执行和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为教师减负,必须下大力气去根治形式主义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尊师重教,不仅在于提高待遇,解决生活困难,更在于唤醒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减轻教师过重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聚焦教书育人主业,不必为杂务杂事烦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为教师真正减负 让教师聚焦主业

5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专门增设章节
 
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在作关于修订草案的说明时介绍,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看点一】关于总原则——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草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家庭和学校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开展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看点二】关于网络不良信息——对上网保护软件强制安装作出规定

 
针对暴力、色情、涉毒等不良网络信息问题,草案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网络技术、设备、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草案规定,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草案同时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含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该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在信息展示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提示。
 

【看点三】关于网络沉迷——要求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设置时间、权限、消费管理等功能

 
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直播等网络产品和服务不能自拔造成悲剧的事件时有发生。草案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避免提供可能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供便利。
 
在网络游戏方面,草案规定,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实行时间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看点四】关于网络欺凌——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侮辱、诽谤、威胁未成年人

 
草案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侮辱、诽谤、威胁未成年人或者恶意扭曲、损害未成年人形象。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上述网络欺凌侵害或者形象遭到恶意扭曲、损害的,受害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及时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停止侵害。


 

【看点五】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收集未成年人信息需经过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草案对未成年人个人网络信息保护作出规定,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提示未成年人保护其个人信息,并对未成年用户使用其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性限制。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收集、使用、保存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经过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看点六】关于保护责任——明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各方责任

 
专家认为,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重要进步,就在于明确了家长、学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和政府等各方主体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所应承担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还专门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结合本单位提供的未成年人相关服务,建立便捷的举报渠道,通过显著方式公示举报途径和举报方法,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及时受理并处置相关举报。

来源:智能观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专门增设章节

6
陈春花新演讲
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
 

10月17日,陈春花教授在「北大医学教育年度论坛」上做了题为《领导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的演讲。每个人都希望拥有领导力,但是事实上真正拥有领导力、能成为领袖的人却很少。领导者应该如何培养自己?
 
1. 领导者必须承担的三个责任
 
  • 决定组织的高效运转

 
不同的领导者管理不同的组织,效果真的是不一样的。也许我们会认为整个组织本身很重要,但是我认为,领导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如果你成为一个管理者,你记住你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你要保证整个组织是有效的,这个组织的有效取决于你本人付出的努力。
 
  • 指引方向,鼓舞人心

 
领导者重要的第二个地方,是他能为所有人提供帮助,让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领导者非常重要,是因为他可以指引方向,可以鼓舞人心,可以重振希望,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人变得不普通,让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但是这件事情不是这个人能做得到的,而是你这个领导者能做得到的,尤其是直接上司,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你非常重要。
 
  • 摆脱危机

 
领导者重要的第三个地方,是在我们遇到危机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危机。
 
2. 领导者需要认知维度的训练

  • 无法摆好对别人和对外界的关系

 
第一个偏差就是太过自我,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无法摆好对别人和对外界的关系。摆好和别人、和外界的关系,是自我很重要的一个要求。事实上,这个关系是动态的,你不能说我今天摆好了以后就一直好,不是的,因为别人和外界在变,而且变的速度比我们还要快。
 
  • 依照自己信仰的真理,但信仰真理和真理永远有差距

 
在自我认知中,事实很重要。大多数人做事依照自己信仰的真理,但是信仰的真理与真理永远有差距。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研究、管理或者实践中真正的差距,是能不能离事实更近一点。
 
当我们去了解自己认识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告诫自己,它跟真实之间会有一个差距。你要立足于自己离真实之间的差距要少一点,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理解什么叫做事实。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就受限于我们对自己信仰东西的坚持或者叫执着。
 
  • 当经验不变而事物改变时,经验就成为绊脚石

 
固守经验就是第三个偏差。你固守的东西一定会形成经验,但事物是变的,所以经验可能就会成为绊脚石。
 
所以,你能否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其实在自我认知上就三样东西:自我、事实、经验。
 
3. 领导者需要能力维度的训练
 
  • 习惯

 
你的学习习惯、认知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就决定了你的潜力和结果的关系。

  • 态度

 
大家都知道负向的态度不好,所以我们尽可能调整自己,避免有负向的情绪。我们更多人是中性态度,即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大家记住,中性态度会让你没有任何作为。因为你无所谓,因为你不在乎,因为你遇到障碍的时候既不负向也不积极,你的潜力就被抑制了。
 
  • 观念

 
你相不相信创造是可以带来价值的,你相不相信团队是可以帮助你成就价值的,你相不相信努力付出就会得到结果,这就是观念。我们在观念当中,在无意识当中,其实已经不相信很多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致力于做教育,因为教育有两个最本质的基础功能,一个叫做信仰的养成,一个叫习惯的培育。
 
  • 愿望

 
最后一个就是愿望,你对自己的愿望,对学生的愿望,对这个社会的愿望,是朝着美好想,还是朝着压力太大、障碍去想?如果你的愿望不是美好而是障碍的话,结果也是很小。
 

来源: 春暖花开 陈春花新演讲: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反思

7
以色列教育的近距离观察与思考
 

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以色列,和有着 3000 多年历史、披着神秘面纱的伟大民族犹太民族。对于教育的重视、知识的渴求和创新的崇尚,深深地刻在以色列人的基因里。
 
教育的本质,是马拉松还是百米赛跑?
 
以色列整个国家、上至总统下到普通家庭,都非常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且以把它看做一项文化传承的事业,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经济扶持层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其次,从小就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学习不只是在校阶段,更应该是伴随一生的成长,读书成为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每个以色列人平均每年要买 10 到 15 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每人每年 60 本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而我国人均每年的阅读量只有少得可怜的 5 本。


第三,以色列老师在学校中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并非教授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老师不仅鼓励学生提问和辩论,还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并且与其他同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


说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父母们并不落后,中国在基础教育上的成果,甚至吸引了全球教育界的关注。我们的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很小就给他们报各种类型的课外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全才。
 
但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却一直深陷创造力不足的泥潭,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却在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领域表现平平,至今我国只有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相反以色列的中学生基本没有在奥数等国际大赛中取得耀眼的名次,但却在成年以后拥有更强大的创新能力,除了夺得数量惊人的诺贝尔奖项以外,还成为改变本国、引领世界的开创者。
 
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些借鉴,孩子的教育是贯穿一生的,这场“比赛”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急于求成,所以一些基本能力和思维的培养相比于知识更重要。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权威还是盟友?
 
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 鼓励和重视发展批判性思考

 
犹太人的母亲从小就鼓励孩子多问问题、问不同类型的问题、问有意义的问题(问题本身并不分好坏),从而帮助孩子学会从全方位的视角去理解一个问题;孩子带着评判和包容的态度,以后在社会中也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产生同理心。
 
  • 紧密的家庭关系和松散的教养方法

 
让孩子与家庭保持密切关系,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包容和选择的权利,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并给予孩子爱,让孩子心中充满爱、希望和梦想;父母亲不采取权威高压的教养方式,因而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并且能和父母建立彼此信任和支持的“盟友关系”,使他们免于外界不良的影响。
 
  • 从小就培养孩子社会上的实践技能

 
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也通过这种在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培养孩子经商和理财的头脑。
 
犹太人这方面杰出的理财头脑和商业嗅觉一部分是天生的基因、世世代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创造社会实践的环境,并且锻炼孩子去帮忙照看自己的店铺、帮忙打理自己的生意,帮助父母分担家庭事务等等,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社会参与意识、一些基本的商业技能和商场上交往的基本准则。
 

来源:奴隶社会 以色列教育的近距离观察与思考

8
一周热点
 
  • 教育部等四部门官宣: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通知》明确,根据国家「限塑」要求,努力实现「无塑开学季」,使用塑料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有些不合格的塑料书皮含有甲醛和苯,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有影响。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尤其不能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
 
《通知》还强调了,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部署安排,制定具体方案。在相关学科教学、课内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使学生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市场监管部门要对销售给学生、进入校园的不合格塑料产品加大查处力度。
 
  • 家长和学生给教师师德打分,权重50%!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将接受学生、家长无记名评议打分权重50%。
 
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形象、为人师表、教育教学、廉洁从教。
 
南昌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的对象为南昌全市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在职教师上述学校其他在职人员、教研机构、教师进修学校在职人员参照执行。
 
根据《南昌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师德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自我评价(权重 20%)、服务对象评议(权重 50%)、考核小组评议(权重 30%) 三方评价机制。
 
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连续两年“不合格”将调整工作岗位或高职低聘有严重失德行为者将被清除出教师队伍。
 
  • 四川基础教育重大改革动态

 
1. 学前教育:压实相关部门责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
 
四川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广泛调研,分析了四川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现状,查摆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措施。针对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偏低问题,将大幅度提高拨款标准,并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
 
2. 义务教育:坚决执行免试入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
 
一是坚决执行免试入学。二是有序推进招生改革。三是严格规范招生时间。
 
3.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发布培训机构“十要十不准”和黑白名单
 
一是强化综合治理。全省取缔关停校外培训机构4122所,因自身经营原因停止143所。全省取缔关停校外培训机构4122所,因自身经营原因停止143所。

二是注重建章立制。出台《四川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发布培训机构“十要十不准”和黑白名单。通过近两年整治,校外培训市场从“多头审批”“野蛮生长” “鱼龙混杂”,逐步转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4. 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
 
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加强过程督导、完善制度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四川省加大了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的力度。
 
5. 大班额:加快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制定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
 
6. 教师待遇:督促落实向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秦建云:课改没有成功学
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这个学生“投诉”亮了,教育局回复也火了
人民日报:戳破形式主义泡沫,还需更多“李田田”

责编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