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 头条
美到底是什么?
但,很少有人对美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解释。
我是蒲公英教育智库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总经理,这些年团队最用心坚持的一个战略,就是美。美的愿景、美的文化、美的工作、美的教育、美的生活……这么多年来我的理解是,美首先是能够引发人类精神美感的万事万物的一种属性;其次,美还是这个世界演化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我们面对天地万物,心中产生美感,所以我们追求美、学习美,我们还想创造美。有一天我突然认识到,这其实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最隐秘的内在吸引力。
美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国家层面的故事。
主角是阿尔巴尼亚的总理埃迪·拉马——没错,就是这位酷大叔!
阿尔巴尼亚原来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基础设施破败,司法体系不健全,腐败横行等等,投资人不愿意来,民众对国家没有信心……
就在这个时候,2000年,这位叫埃迪·拉马的画家,当选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市长。没错,他的出身不是政治家,而一位知名画家。
当选的拉马市长手里什么都没有,市财政负债累累,甚至拿不出修理下水道的钱。怎么办?拉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修复城市,就是画画。只不过这次的画布很特殊,就是城市楼房的大外墙。一开始他亲自动手,后来发动大专院校,成了涂鸦小组,就这样,美化城市运动一干就是八年,越搞越大,城市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与此同时,拉马从国际组织那里借了来钱,修建广场、清理违章建筑。
听到这,你可能想问,这能起作用吗?神奇的事发生了。
从2000年到2008年,由首都带动,阿尔巴尼亚的GDP增长了4倍,增长率堪比中国。2013年,拉马高票当选阿尔巴尼亚总理,他的竞选口号是,用色彩夺回城市,美的力量从来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那么,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美的感受,会重启我们的认知;而认知的改变,又会导致行为的改变,短期表现为情感和态度,长期表现为价值观支配下的行动。
正如这个“用色彩夺回城市”的故事,色彩的改变,短期启动了人的积极情绪,长期启动了各种创造性的行为和真善美的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了一个国家的反转。
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图谱
这是美国《纽约客》杂志的封面漫画,意思是说,未来社会的人类坐在地上乞讨,而机器人扮演着施舍的角色……
人类真的会被机器取代吗?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今天我们的认识是,部分取代几乎必然,完全取代几乎不可能。
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的哪一部分能力会被取代?哪一部分不容易被取代?
两年前,英国BBC联合剑桥大学做了一份研究,分析了365份职业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以下三类技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报告指出,未来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就是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被取代概率就分别为:3.8%、4.5%、6.2%。换句话说,人的同情心、情感情绪、灵感创意、审美偏好,甚至故意犯错误的能力,我们目前能够理解的人工智能,其实没办法学会。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调查——
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了一场针对五万多名不同时段的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学校带给你的最有用的东西?
调查的结论是: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越是往后推移,在真正走向成熟的年龄,看上去虚无缥缈的艺术素养,或者说审美素养,对人的价值、影响更大。
但是,现实并不乐观,“美学”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是的,现实并不乐观,教育可以有所作为。
正如美学家蒋勋所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美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
蒲公英教育智库创立之初,就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美学主张:“美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而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是“教育美学”,讨论的是指如何帮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认识美、感知美,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运用美的能力。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芬兰教育,在芬兰的学校,我们发现艺术几乎超越所有学科,成为最重要的学习。
他们传统上就很重视艺术,最近又升级加码了。2018年8月,芬兰教育部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单独发布了一个《国家教学大纲》。
在这份大纲里,明确规定了在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九种艺术教育形式:建筑、视觉艺术、手工、传媒艺术、音乐、文学艺术、杂技艺术、舞蹈、戏剧。其中,音乐、视觉艺术和工艺美术的核心艺术科目,要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融入不同的学科领域。
在芬兰的学校课程里,几乎有三分之一左右都是艺术科目,学生们每天大约2小时参与到和艺术相关的活动中。
芬兰虽小,却总是引领教育的部分风向标。这个国家的教育政策说明,全球学校教育已经发展到,把“美学”做为“核心战略”的时代了。
其实以审美为抓手提升教育的价值,很多国内优秀的学校都在这样做,对蒲公英教育智库而言,也是我们研究教育的主要支撑点之一。
蒲公英在近10年时间里,以自己的研究和服务,梳理出了基于未来学校建设的教育美学清单,包括五个维度——
学校为什么要有办学愿景、办学理念?我们认为,是为了在特定的发展方向上,激活人心内在的美。
未来学校要实现卓越发展,意味着育人思路的整体转型:
从工具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从丛林主义转向森林主义,从标准答案转向启迪思维,从分数至上转向培养合格公民,从知识是学习的终点转向知识只是学习的起点……我们相信,面向未来的教育,真正的大智慧,是以价值观的转型,唤醒人心的潜力,激发天赋的动力,养成终身自主的良好习惯,让人因“内在的美感”而自主发展,忘我生长,精神饱满。
李吉林老师《美的彼岸》这本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对课程设计有这样的描述:要用“美”首先去占据儿童纯洁的心灵,用“美”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引发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人与事的爱,进而崇尚美,追求美。
这是蒲公英教育智库展开研究的和美相关的课程体系,六个方面:学科美学课程、视觉美学课程、文学美学课程、音乐美学课程、体育美学课程、主题美学课程。在这个课程体系里,我们已经设计出来部分课程内容,还有好多板块希望与学校一起来共建。
学校是一个平台,是森林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要为老师、学生的成长搭建基础生态:组织结构呈现赋能之美,管理体现公正之美,制度体现细节之美,决策体现流程之美,社群呈现“呈人之美”,后勤体现温度之美,章程体现包容之美,师生评价体现多元之美……
老师工作的重心,是学会“以美启智”,是美好学习行为的设计师,是美好知识情境的策划师,是美好学习关系的构建者,更是美的形象的示范者。
学生成长的重心,是遇见美好的价值观、遇见美好的行为习惯、遇见美好的学习环境,发现事物中美好的本质,习得与美好事物相互影响的能力……
老师与学生之美,是在一种美好的关系中,相互遇见,相互赋能。
学校的空间环境要依照教育的变迁而重组学习空间,把新旧学习要素进行审美化的创意,以“互联网+校内外资源”的方式重构知识情境,用环境创意解放学习潜力,用生态的视角重建学习与世界的联系。
这是我们所提出来的21世纪学校空间设计的十个趋势。
校园环境步入3.0,也就是呈现全学习生态系统,创建校园立体式研学环境,有效利用校园灰空间,增强“空间赋能于学习”,图书馆正在成为一种复合的学习空间等等。
这就是蒲公英教育智库的教育美学框架,供大家参考。
最后请看一个视频:
教育美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师生发展完满的人性,使人超越“自我”,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和自由,有能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教育,是一场师生相互遇见的“美学散步”
浑然一体的学校生活,才是最好的学习
作者 | 张莉,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事业部总经理来源 | 本文根据张莉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演讲录音整理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