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5个小锦囊,教孩子学会与情绪共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平和教育 Author 平和教育
许多孩子难以掌控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伤害了他人,更伤害了自己。而孩子们往往越是想要征服它,似乎越适得其反。面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他们可以怎么做呢?
情绪是线索。情绪的出现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会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不能抗拒情绪的出现,而是要接纳和拥抱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妨首先带孩子们徜徉于图书的海洋中,找到各种不同情绪,去感受情绪的起伏和流淌。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论图书主题内容属于哪个领域,都必然会蕴含某些形象、动作、节奏、韵律等信息会触发我们的情绪。
在了解到自己所处的情绪之后,可以找到一本适合的图书进行深入阅读。
阅读不仅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也能传递和调节人的情绪。阅读过程本身能够使读者经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更注重个人感性特征,也更方便情感的传递与接收。
即便大多数情况下书并不能直接给到问题的答案,但可以激起更加丰富的情绪体验,营造不同于现实的心绪氛围帮助进入心流状态,从而减弱和抵消大脑处于某种特定情绪的负荷,达到平衡心态的目的。
○ “深度呼吸法”
步骤
坐直或者躺下,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 慢慢吸气,感受腹部鼓起,然后用腹肌缓慢地把空气推出来; 每次吸气或呼气时数到5。
喜悦
○ “三件好事法”
在睡觉前想三件值得感恩,感到快乐的事情; 可以是一个成就,也可以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 回顾时要专注。
○ “接地技术法”
坐在椅子上,双脚坚实地踩在地上 , 然后慢慢呼吸; 保持几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底; 试着注意所有感觉:地板的质感,脚的温度,风吹过的感觉,身体的内在感受等等; 让地面坚实地承载你的身体,让自己休息片刻。
○ “注意转移法”
抓住一个小物体,比如一个压力球或是一包纸巾; 用手握住它,留意它的重量和触感,同时感受力量感和控制感; 体会当下,慢慢放松下来(也可以运用其他物体和感官来感受)。
○ “蝴蝶拥抱法“
想象过去生活中感受到安全/被关爱的场景,同时想象和这个场景相关的积极词语; 双臂在胸前交叉,双手轻轻交替拍打; 停下来深呼吸一下,关注现在的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书时脑子里会浮现出书中内容相应的影像,甚至于身体上会有相应的冷、热、紧缩或舒展的身体感觉。
那是因为图书中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内容植根于人的动作和知觉系统中,除了能够使读者产生情感过程,阅读材料也会引发读者的生理变化,肢体也模拟阅读材料的动作信息,产生相关的适应动作。
这些生理肢体动作会加深对阅读材料的信息内容的理解,激发读者的身体经验,进而引起读者在情绪体验方面的心理变化。
为此我们不妨把隐形的、内化的、不自知的动作也充分的展示出来。
比如,让一个孩子依照特定情绪,自定情景的对情绪进行“情绪雕塑”的展示,另一个孩子作为情绪雕塑师,对于“雕塑”所表达的情景和情绪进行说明和解释。
通过艺术性的展示,对情绪进行宣泄和表达,也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情绪进行重塑和调节。
让孩子们拥抱情绪、拥抱爱,用爱缓解消极情绪,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
来源 | 平和教育(ID:pingheeducation)
责编 | 芋圆
• 台湾超级教师余怀瑾:如何解决学生陷入学测成绩低潮的情绪问题?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