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觉重建规则,让每个教室空间赋能学生成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周建军分享 Author 周建军
我在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就接到了学校的工作安排,要检查每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那时的我将“班级文化建设”狭窄地理解为“教室布置”,于是我脑海中闪现的都是自己拿着剪刀,胶棒,卡纸,或许身上还围着围巾,在教室的墙面上贴贴画画的身影。
我还搜索了很多名人名言,写了很多类似“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标语,还没开学,已经累得不行了。当我回到办公室休息的时候,脑海里就冒出了一个灵魂拷问:教室里贴这么多东西,真的有用吗?
直到有一天我见到这样一幕:在一年级新生入队前,学校在教室外墙和楼道上粘贴了少先队队前教育的海报,其中有一张是教儿童如何敬少先队队礼。我看到班上有个孩子站在海报前认真地跟着图示模仿,他在海报前驻足了将近五分钟。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教育空间与孩子的对话是这样产生的。
当教育空间能够帮助儿童解决真实生活问题时,空间的教育连接就产生了。此后,我开始关注空间中的内容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也尝试在自己的班级中一步一步探索,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空间,为他们创造新美学的教育环境。
儿童在生活里的问题与困惑有很多,比如在班级社群里如何与同伴相处,情绪认知与自我情绪管理,学习内驱力等,这些在教育现场的临床表现,现象背后是教育价值的呈现,关注良知,鼓励孩子发现真善美的班级社群,社群里的成员相处会更融洽。
而可视是文化系统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我们对教育的美好愿景,都来自教育现场小而美的教育行为的还原。于是开始关注教室里的视觉表达,班级约定,名言名言,规章制度,这些规则的背后是文化机制与底层逻辑,这样才能在“混乱中寻找一种秩序”。
基于儿童理解的视觉表达
遵循儿童生理成长规律
遵循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考虑到小学低段儿童身高的因素,在摆放教室物品和布置空间物化产品时尽量放的低一点,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触手可及的遇见,用触觉能够感受到的视觉文化。
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基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常常用图片代替文字,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空间设计所传递教育价值的实用性。同时我们立足于为儿童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空间。
关注儿童生活体验规律
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在把儿童培养成自觉的生活建构者。为使儿童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我们倡导的道德学习要使儿童学会的是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
抽屉我要这样整理,左边放资料夹,作业本,笔袋;右边放教科书,教科书大本放下面,小本放上面。形象可视化的表达是基于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教室里的清洁工具的摆放,老师将已经摆放好的清洁工具,拍了一张照片,贴在告示栏,同学可以对照着摆放,这也是为了让还不会识字的孩子,降低理解难度。
认识开心,生气,害怕,惊讶,伤心等不同的情绪。一个人脸变烫变红,手心出汗,拳头握紧,他现在正在生气,你就不能够再去激怒别人。同时要引导儿童,一个人为什么会生气,可能是被忽略,被冒犯,被误解等。于是学会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什么时候上厕所比较合适?
合适的时间:早上例会,课后,午餐时间,休息时间,点心时间,自由阅读时间,询问老师后得到老师的允许。
不合适的时间:上课时间,在朗读的时候,当老师在发布任务的时候,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工作坊时间。
指向内在认同的契约精神
教育现场有个突出的“对冲现象”,学校说“我觉得你该这样”,和孩子们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之间的矛盾。
首先我们要认识下规则和纪律的区别。规则是自下而上的探讨,它是基于自由平等,公正合理的文化背景,于是更加容易被成员所认同,内化,当群体里有成员违反约定了,就要执行相应的后果。
纪律多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成员绝对服从,甚至带有权威感,和对成员的恐吓,违反纪律就需要惩罚。
以契约精神为前提的规则不是约束,而是更自由。纪律是和规则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个概念。纪律的制定通常是为了让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不能质疑,更不能挑战,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纪律的制定者,是纪律制定者以纪律之名限制服从者行为的工具。
班级中群体在一起生活,需要共同制定公共生活的约定,所以需要成员们一起讨论,并签字确定。
在班级社群里,需要所有的成员积极沉浸在公共生活里,主动承担班级的岗位,成为了重要的路径之一。班级成员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同学需求,接着制定服务计划。在服务计划中,要明确服务目标、内容和计划安排。
同时要把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好,一起开动脑筋想对策,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如果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者困难,还可以请求老师、家长或者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应聘上岗位的孩子,可以得到冠名权。负责擦黑板、整理书吧、整理讲台的服务同学,黑板,书吧,讲台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关注学习素养视野下的思维可视
从“知识可视化”到“思维可视化”的过程。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议题的思考,经过小组讨论,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呈现,最后在教育空间里的展示,可以强化学生对学科体系的理解。
如何解决文字问题?
步骤1:读题。
步骤2:划出问题(查找?线索)
步骤3:圈出数字和关键/重要词
步骤4:解决!计算器、-心算、-数轴、-十字格;-画图
步骤5:写出数式:16+12=28 工具 *加上你的标签。
步骤6:检查你的作业/答案!28-12=16
Hollister先生有16只记号笔和12只铅笔。他一共有多少只文具?
儿童在空间中有意识与无意识都在学习,所以空间设计时处处指向学习。同时教室空间文化生态系统表达的是儿童,时间和空间的整合,从学习内容到学习状态再到学习逻辑,我们希望教室空间的每一处设计,都指向学习。
品格引领的价值取向
凡是有人的地方,空间的自然性,物理性都会慢慢消退,与此同时,空间的社会性慢慢凸显。
所以当一个班级学生去发现同学身上闪光点,得到老师的肯定,又获得同学赞许的时候,班级的“舆论”导向就是朝着良善的方向。班级里的成员都去发现班级生活里的美好,尊重同学,与他人友善相处,感恩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有力量的价值观就逐渐产生了。
友善品格的行为表达:
1. 有自己的好朋友。
2. 看到别人的困难,并表示理解。
3. 主动帮助别人。
4. 影响或干扰别人时,及时表示歉意并改正。
5. 善待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勤俭品格的行为表达:
1. 我能用劳动做好自己的生活准备,也能关注周围的环境。
2. 我能为集体开展劳动服务,为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3. 我能勤于思考,认真积极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4. 我能学会节省,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5. 我能合理规划自己的零花钱、时间和精力。
教室空间的人文气息,蕴含着一种品格文化和共同价值观,使师生产生一种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促使师生结成命运共同体。
文化主体的心灵居所
学校的区域不仅仅只是场所,应该是文化主体的心灵居所。学校的文化主题是儿童,能够有心灵居所的感觉,来自他觉得舒服,有安全感。可能是一个地方,可能是一段旋律,可能是一道菜,给孩子味蕾的记忆。
课间孩子们都喜欢挤成一堆在窗台上眺望,老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想了一个妙招,把垫子铺在地上,摆放几个靠枕,挂上字卡和书籍,营造一种专注的环境,使得孩子们想要静下心来看书。
还可以在教室空间里专门有一块“会客厅”的区域,是给孩子留白的时间,下课了孩子可以在这里发呆,看书,思考,就像家里面的客厅一样,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第六个原则由你开启,作为读者,你现在觉得教育空间还应该关注的,就是我们要关注的,因为我特别在意“你觉得”。但不管如何,都不应该忘记:教育性是学校场域空间设计的基本属性。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个字:熵。
它代表着混乱无序的程度。规则是减熵,人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抵抗熵增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