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双减”政策出台,“家校社共育”成常态,德育主任能做些什么?
追问与诊断
年轻班主任占比70%,他们充满活力但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家校沟通方面较弱。
德育活动的设计不够鲜活,内容零散。
家校沟通少,家校合作共育的工作落实不到位。
没有充分挖掘社区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弱。
穿针引线
1. 用“远景管理”来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2. 用“三级家委会”来搭建共育桥梁
3. 通过“社区共建”让志愿者进校园
成效评估
1. 温暖家校路——形成“3+N”社会融合教育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文明礼仪;
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力、开发力、执行力、指导力、协调力和评价力。
综合实践课:方法指导课、成果分享课
主题班会课:团队建设课、“我是小主人”任务认领课
学科渗透课:语数英、音体美相关学科渗透课
行前校内课程:综合实践第一课、研学团队建设、学科渗透课、“我的班会我做主”课程
校外实践课程:即校外研学
行后校内课程:即“我分享,我快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