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新闻报道一线30多年,我始终与党同心,坚定政治方向,做党的声音的忠诚传播者;与正道同向,坚持明德敬业,做清风正气的引领者;与时代同行,坚持人民至上,做人民史诗的讴歌者。我时常告诫自己:做记者就要“四力”并进,增强见识、谋虑、思维和格局能力,提升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认知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当记者时的3段经历一直镌刻在记忆中,给我的新闻之路打下了根基。
1995年冬,我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环县采访养羊业。途经静宁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极力挽留:“有一位远山村的村支书多年来舍小家顾大家,想法子拔穷根,积劳成疾仍忘我工作,你给好好写写。”隔年,当时采制的连续报道《一心为民的好“村官”》获全省好新闻一等奖。后来偶遇一位长于诗歌创作的老领导,他说:“你的报道让我掉眼泪啦,故事的铺陈、情景细节的交融都很挠心催泪。可是,你对这名村支书舍己为民精神的归纳写得太满、用力过猛,反倒是限制了受众的想象空间。”当初,对这名优秀基层干部人格魅力和工作方法的总结提炼归纳令我劳神费力,很是“烧脑”,满以为是得意之笔,囿于篇幅言犹未尽,怎么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事后,老领导的提醒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扪心自问:这应是一种“高高在上”而低估受众智慧的表现,那又是不是在采访之初,此种心态就已先入为主了呢?我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采访对象,是以专家学者的做派,把他们看作是需要帮扶、教化的对象加以俯视?还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乡土的关切,以平等的心理做到感同身受、真诚面对?当然,只有以后一种态度去采写,才能从中体味到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心相印,才能将艰辛中的坚韧与乐观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淋漓尽致。提炼归纳是记者认识新闻事实、搭建新闻架构、生动表现新闻的重要方法之一,“群众观点”“服务意识”是经常要身体力行的准绳,但要真正内化于心、付之实际行动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20世纪90年代,山大沟深地区的群众饮水和耕地浇灌是最大难题。解决“水”的问题,对被戏称为“又干又酥”的陇原尤为重要,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支援下,甘肃全省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为报道好这一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项目,我采访了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了解到天然降雨资源化正成为解决水资源极度短缺地区难题的新潮流,他们的精辟分析对稿件引人深省很有帮助。我穿行于多地的梁峁沟壑,“福水”映照百姓笑脸,庭院经济和小规模养殖随之发展了起来,目睹了民心工程给百姓带来的幸福和希望。稿件基本成形后,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我思忖应当是见情见理见故事的动态描述略显欠缺。于是,我赶往甘肃降雨最为稀少的兰州榆中北部山区。在干山沟哈岘村,邂逅了一名中年农民,我提出去看看他家的集流场和水窖。听说记者来采访集流工程了,四邻八舍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他一语,“再也不用跑老远挑水运水咯!”“有了水,一切都好办了!”“有水的日子就是不一样!”“现在可赶上好日子啦!”……乡亲们散去后,我又和这名农民进行了一番深聊。他的回答精妙通俗,从“仰望苍天喊口渴,缸里没有三碗水”到“窖里清流缸里满,种好洋芋养好羊”,从精壮劳力滞留家门口终日为水奔波到解放了挑水背水的肩膀外出打工挣钱,从为水惆怅到因水而兴……对民心工程的感恩发自内心、质朴自然。采访收效超预期,也使我对雨水利用的认知得以升华。我根据这名农民的叙述在村里又补充了相关人物的场景细节等,把村子在雨水利用工程前后的变迁故事与先前采制的稿件有机穿插、融为一体,形成专题《雨水利用的重大创举——甘肃百万农民告别水荒》。此稿获1996年度中国广播奖二等奖,我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帮扶先进个人”。新闻是常干常新的事业,但不能由此便抱有“过客”心理,不能因为记者生活在城市,便匮缺对大自然脾性的透彻领悟,不懂农民、土地和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熟悉群众,不掌握专业知识,不动真情,就写不出朴实深刻、深情激扬的文字。基层是采之不竭的新闻富矿,记者唯有怀抱真心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向下扎根极致化采访,新闻才能鲜活。2021年12月,作者(右)采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 赵彬摄
有人讲:“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我却以为,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1997年秋,我到河西走廊采写粮食生产。驶过巴丹吉林沙漠边的临泽县新华乡,一座规模颇大的猪场甚为抢眼,当地陪同人员介绍:“这家乡企是西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猪场,带动周围几个乡都富了起来!”我赶忙让司机掉头前往猪场。抵达猪场,景象红火,考察洽谈的外省官员客商络绎不绝,满载仔猪发往省外的货车川流不息。企业负责人介绍:“猪场人均年利税3万多元,是外贸出口和供港基地,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的订单纷至沓来,一时还排不上号哩!”“搂草打兔子”逮条“活鱼”,不虚此行。按常规,这类报道不是从企业效益角度出发,就是从龙头带动入手。但新闻应尽最大可能、花最大气力将调查和追问进行到底,用新闻素材去开拓最大的信息空间,这是记者的责任。而不是依从既有“套路”,重复自我,把新闻愈写愈“小”。我决意对兴办猪场的缘由追根究底。临泽人一听“从头说起”立马来了兴致,敞开了话匣子:吨粮县临泽自1958年起几次办万头猪场均告失败,1991年重拾梦想,与工厂化生产顶级猪肉的丹麦、荷兰企业商谈进口,外方索价一条万头生产线在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引进因价高而搁浅。县领导转赴国内的外向型猪场拜师取经,在此过程中认识到——现代化猪场必须要有高科技保驾护航。在拜会农业部顾问、中国养猪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李炳坦时,县委书记央求给推荐个技术权威担任临泽的“军师”。李老大笑:“全国养猪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就在甘肃,你们为啥舍近求远?”由此,县委副书记“五顾茅庐”,1993年,终于请来了千呼万唤的“军师”。这个“军师”就是全国养猪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刘孟洲。我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市场竞争就是科技和人才竞争的重大典型,发现亮点,锚定人物,决定“开挖”。可激情澎湃的采访冲动却碰了一鼻子灰,刘教授明言他是低调做学问的人,科研、教学、猪场事务缠身,“夸夸其谈”的虚套子还是另请高明。记者寻得个好题材实属不易,满心的欢喜被当头泼盆冰水,但轻言放弃、打道回府不是我的风格。我打听到刘教授每晚都泡在猪场分娩车间直至次日凌晨,磨破嘴皮说动企业负责人,严格消毒后换上工作衣进入车间恭候其大驾。夜里11点,时年六旬的刘孟洲现身,他课题组成员上前介绍:“记者已经等您好长时间了。”刘教授却径直奔向母猪去接生了。刘孟洲是我见过的“最不像教授”的教授,有一种从坚定坚持中显出的笃定与张扬,是一个充满个性、有脾气的知识分子。浑身沾满猪胎血的采访对象就在眼前,采访“大戏”却无法开启,眼看再采访不上就没机会了。我情急之下“火力全开”:刘老师,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您作为国内这方面的技术权威难道就没有话要讲吗?研究猪、养猪、管猪、卖猪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业,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70%以上,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一半还多,人们在餐桌上能不能吃上安全味美的肉,养猪户的收入能不能大幅提高,都跟您的科研息息相关,媒体有义务让社会公众知晓答案,您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怎能不接受访问……”这番“叱责”让刘孟洲怔了好一会儿,缓颊道:“我接受采访,条件是就在这个车间,也最多再加上明晚,我真的没有时间啊!”一个半晚上哪够啊?连续3夜的畅聊才心满意足。我好奇询问:“您为啥从脖子都不给(方言:根本不想理人、不搭理人、不打招呼)到竹筒倒豆子呀?”刘教授回答:“你考虑的都是大事,这一点跟我很像!是你的真心实意打动了我,我才敞开心扉。”20多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把刘孟洲推到了时代的浪尖上。
人物报道有其自身规律和特殊性:讲故事切勿粗糙,也忌讳用力过猛;语言风格不要生硬强势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精神理念不做弄巧成拙的剥离抽取,不要让受众产生突兀和不舒服的感觉,以至于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反效果。刘孟洲的故事跌宕起伏,时间跨度达37年,如何把故事做深做热?在表达上我把握3个基点:第一,他选育的瘦肉型良种“甘肃白猪”能同世界知名“洋猪”媲美,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是一个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第二,闯出一条中国式“工厂+农户”养猪产业化的新模式,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示范效益;第三,对他科技报国的情怀不做过分加工,保持“原生态”,以真实传递擦出理想火花、激起情感共鸣,受众自己体味个中精神。独家报道《刘孟洲教授和新华猪产业集团公司》比其他媒体早了7年,获首届中国科技新闻奖,是仅有的2件电台获奖作品之一。随后几年,刘孟洲这套技术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型猪场的典范而遍地开花。2004年夏,刘孟洲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科技功臣”称号,他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人。当记者就要坚定不移地做终身学习者和长期主义者,求新求变是本能和偏好,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和使命任务,有不同的工作要求,记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用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充实、丰富和提升自己,做到不落伍、不掉队。2013年,甘肃农业实现“十连增”,我没有单纯地报道这一新闻事实,而是从“十年丰收、十年巨变”这个宏大的新闻背景出发,表现甘肃过去常年需要国家调入粮食,现在能够做到自给有余,对全国实现“十连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甘肃模式”为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中国辽阔的旱作区将成为粮食稳定增产的新增长极。稿件跳出省域局限,在国际视野与全国视角中寻得报道支点,结合甘肃实践实现了本地表达。《甘肃“十连增”为我国广大干旱地区粮食稳定增产找到了出路》获2013—2014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17年,我国首条清洁能源输送大通道“祁韶线”投运。我没有拘泥于一项工程的运行,而是选取国际化视角,表现甘肃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得“头彩”的勇气和眼光,讴歌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昂扬风貌和崭新气象,讲述独步全球的“大国重器”的故事,快捷完成了报道《0.008秒!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搬运”》。2018年,以“祁韶线”为主要代表的特高压 ±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奖。2020年,我书写甘肃绿电普惠全国的气候雄心,清洁发电体系和发电量位列全国前茅,神州大地21个省市共享甘肃绿色红利。《甘肃绿电输送全国 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以全球视角、从全国站位挖掘新闻的深刻内涵,以“双碳”目标进行生动解读,为甘肃绿电在全国走得更远更广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获甘肃新闻奖一等奖。2022年,陇电入鲁如火如荼、陇电入浙箭在弦上,为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再添助力。2020年盛夏,我头顶沙漠骄阳,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展示窗口甘肃武威采访,采制的《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被专家学者评价:“结构紧凑、表达精练、节奏简明,实现了话题设置、叙事策略、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的高度统一,各种热点问题以其高度契合的逻辑关系得以轮番展示,引爆节目全程,是一场新闻风暴。”作品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21年,我几次爬雪山穿草地跨河流,深入黄河源区甘南藏族自治州汲取灵感,体悟高原人民对黄河珍爱和尊重的人情与人性,对甘南确保草原繁盛秀美、河畅岸绿山青、天空湛蓝如洗、鳞潜羽翔鸟吟、碧水永续东流的治黄传奇进行融媒表达。采写的《卓玛加布:“像深爱母亲那样呵护黄河”》等报道通过对人性的刻画来反映时代,以全局视角揭示敬山惜水的“生态密码”,一经发出即被今日头条、网易、凤凰、澎湃、腾讯、新浪、百度等网站竞相转载,并获甘肃新闻奖一等奖。
2021年底,作者(右)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采访。
网络时代许多资讯唾手可得,但我笃信记者的敏锐观察力、思辨能力和无价真情是不会被AI(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只有到真正的新闻现场去,用最“原始”的方式实地体验和采访,才能看到别人未见的风景,完成打动人心的报道。燕小康简介: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采制的新闻作品《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甘肃“十连增”为我国广大干旱地区粮食稳定增产找到了出路》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多件作品获中国科技新闻奖、全国关注森林新闻奖、全国法制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