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挖地方素材 传播中国声音

王 勇 新闻战线 2024-03-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摘要

作为一种国际传播叙事方式,“行走的评论”有三大要素:行走、细节和联想。新闻评论要拓展国际视野,创新叙事方式,沉下心、俯下身,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观察体验,发现生动感人的事实,记录原汁原味的话语,开展“行走的评论”,从而引发读者共情。


深挖地方素材 传播中国声音
王  勇
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而发表的观点,是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传播中,新闻观点的沟通往往面临很多挑战,因为存在价值观差异、信息不对称和种种偏见。作为新闻评论员,我们怎样才能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高跨文化叙事能力,向国际受众传播好中国声音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我大半时间是通过英语新闻评论写作向国际受众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下面从拓展国际视野和创新叙事方式两方面,谈谈怎样写好新闻评论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好国际传播。


抓住地方题材,表达中国立场,展现国际视野
2020年2月初,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疫情态势。如何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2月26日,我注意到一条新闻:当日下午,上海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表示高度重视所有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对所有入境人员的管理坚持一视同仁。
怎么解读这条新闻中的“一视同仁”原则?经过调研和思索,发现上海“一视同仁”的措施反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舟共济、共同抗疫的精神。具体来说,这一措施体现了病毒面前人类守望相助的精神。
找到了这个切入点,我便把它写进当天快评的导语中:“不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人类前所未知的病毒。”接着通过调研找到了更多共同抗疫的例子,包括中日韩三国守望相助和美国富有正义感的医务人员呼吁停止歧视华裔等。我把这些例子都写到快评中,用来阐述和支持中国的立场,即: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我在构思这篇快评的时候,为上海这座城市的自信和利他精神感到自豪,同时努力拓宽视野,跳出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寻找更多人类守望相助的案例,把它们和上海的故事放在一起,共同演绎中国提倡的同舟共济精神。
对新闻评论员来说,抓住地方题材不仅仅要关注地方上发生了什么,还要善于发掘地方新闻背后的意义,这样才能用好相关题材,写出有思想高度的评论。另外,虽然从上海题材入手,但如果仅仅限于上海的案例,没有从全国和世界各地发掘更多的相似案例,这篇评论就会缺乏更宽广的视野,未必会引起国际主流读者的共鸣。
2月26日,快评发表在上海日报融媒体平台,3月3日,我收到了美国艾奥瓦州前议员Greg Cusack(格雷•库萨克)先生的来信,他认为这篇评论文章体现了中国的包容精神,同时反映了中国各界人士在抗疫过程中展现的令人钦佩的勇气、耐心和善良。后来,文汇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也转载了库萨克先生来信,“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则将库萨克先生来信和我的英文评论原文一并转发,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这样,这篇英文快评在国内外两个舆论场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展现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库萨克先生不是第一次来信赞同我们的观点。很多年前他便来信,说上海日报的评论文章主题严肃,文风平实。他是历史学家出身,长期关注美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福利。过去几年中,他阅读了我们有关上海美丽乡村的评论之后,来信称赞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为乡村振兴做出的巨大努力,并指出美国两党对农村的支持是口惠而实不至,因而美国农业和农村生活日益衰落。
库萨克先生代表了很多理性的国际主流读者,他们从自己专业出发,能较为客观地看待上海的发展,并从上海的案例中看到中国积极发展的全貌。当然,在和库萨克先生及其他一些国外读者的交流中,我也坦率地承认我们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比如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并指出我们将如何应对挑战,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近十年来,上海日报评论板块坚持用平实的文风讲好上海这座城的故事——从共同抗疫到共同富裕,从城市发展到城乡融合,从生态保护到低碳实践——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外高级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主动投稿,分享他们对中国发展的积极看法。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上海日报的言论平台有较强的国际公信力,能聚集海内外众多读者之力讲好中国故事。


以普通人的故事呈现有亲和力的观点
为了讲好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仅通过网上调研和书斋思考是不够的,评论员还应当沉下心、俯下身,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观察人民的生活场景,记录他们原汁原味的话语,从而立体地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上海形象、中国形象。这种“行走的评论”将新闻观点寓于叙事之中,而叙事又基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对人民生活的画像,不仅容易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产生共情,还常被境外媒体转发,实现广泛的国际传播。
作为新的国际传播叙事方式,“行走的评论”有三个要素:行走(寻找一手素材)、细节(刻画场景和人物)、联想(小切口、大主题)。三大要素中,行走是前提。不仅一线采访记者要增强脚力,评论员也要把评论写在大地上,用大众化的语言讲好城市的故事,用细致的观察、理论的思考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
用大众化的语言讲好城市故事
以“人民城市”系列评论为例,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呈现有亲和力的观点,有助于提高新闻评论在境外媒体的落地率。
新闻界前辈范敬宜曾说,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要想写好新闻评论,必须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寻找鲜活的思想和生动的语言。他这番话同样适用于跨文化国际传播。
我们怎样围绕人民城市这个主题创作新闻评论,才能让国际受众看得见、听得进,乐于分享我们的观点呢?从2020年底到现在,我用近3年时间走遍了苏州河沿岸步道和黄浦江上游数百平方公里保护带的核心区域,以行走的方式获得的一手采访资料论述了上海如何打造人民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相关评论稿件被境外诸多新闻网站全文转发。
2022年8月,为了反映上海在建设人民城市方面取得的成绩,我选取了国家全民健身日和上海全民健身周的时间节点,深入苏州河沿岸近5公里的滨水空间和开放绿地,独家采访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包括得过国内外大奖的74岁长跑运动员和坚持10年打羽毛球的退休工人。通过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反映上海近10年来在推动全民健身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自然地引出观点: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2022年8月,记者在苏州河沿岸健身广场实地采访,遇到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跑爱好者,通过他的故事反映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章没有抽象的概念论述,而是用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来衬托上海的形象。比如,我在文中描述了对现场的观察:“我刚从苏州河上一座桥走下来,就看到很多老年人在河畔竹林旁打羽毛球。放眼看去,只见河畔草色青青、树木苍翠,开放式体育场地掩映其间。”接着我引用打羽毛球老人的话说,新开放的苏州河健身空间绿化好,天热的时候在树荫里打球不觉得闷热。一位74岁的长跑老人说,自从滨河健身空间开放后,他每天都来跑步20公里。
这篇评论文章发表后,被欧洲时报网站(theeuropetimes.eu)和温哥华pressreader.com新闻网站全文转发,同时被微软搜索引擎(必应)置顶,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本文还入选2022年100篇“中国好故事”作品集。‍
2020年底,为了解苏州河沿岸步道贯通的进展,我数次到现场踩点,最终选定从普陀区的梦清园走到静安区的雕塑公园。我发现,沿着这段在建的步道,有很多治水故事和充满红色记忆的建筑,既能反映当下城市建设者的风采,也能体现革命前辈的人民情怀。如果没有到现场行走,我是找不到这条特色鲜明线路的,也就无法在这段路上观察苏州河越来越美的景象和人民生活的细节。在当时有关苏州河步道贯通的报道和评论中,这篇“走出来”的独家评论文章《徜徉苏州河:步入历史、走进当下》是最早发表的新闻作品之一。
文章开头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概念式说教,而是采访梦清园3个吹萨克斯的老人,通过他们自然流露的心声反映苏州河民心工程给百姓带来的幸福感。在采访人民的同时,着力刻画了梦清园的优美环境,让读者如同在看一幅苏州河沿岸的风情画。文章还刻画了苏州河沿岸更多的风土人情,让国外读者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上海这项民心工程的意义,从而与上海百姓产生共情。该文发表后,除了被境外新闻网站转发,还获得了上海新闻奖和银鸽奖。
用精细观察捕捉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载体
除了引用人民的话,评论员还要善于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把现场看到的自然或人文景象放在中外文明比较的框架下去思考。比如,2021年10月,当时上海市委领导实地调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进展,在调研过程中听取了江南圩田等项目的情况汇报。我一直关注示范区的建设,读到这条新闻后,意识到江南圩田项目是值得挖掘的评论素材,但圩田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得去实地观察。
当我来到碧水环绕的江南圩田实地采访时,发现稻田尽头的斜坡上,土壤保持良好,种了多种蔬菜。我还发现,圩田上每一块稻田面积不是很大,周边种了很多树,有的稻田当中还种了蔬菜,这就避免了西方现代农场那样大规模种植单一农作物的情况。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联想到美国著名农业学者温德尔·贝瑞说过的话,即,西方大型农业机械只能在大片平整的土地上工作,很多宝贵的边角耕地资源被浪费了。我还联想到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讲过的话,即混合种植有利于抑制害虫繁殖,促进大自然和谐生长。
我把观察到的场景和联想到的中西农业差异写在评论中,自然而然引出本文观点:位于示范区核心地带的江南圩田融合了中国传统农业智慧和现代都市生态文明理念,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对全球都市生态文明的独特贡献。
后来我有机会给复旦新闻学院国际双学位的同学做英文讲座,和大家分享了江南圩田的故事和文章的观点。这个国际双学位项目的合作方分别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线上线下同时交流,也是一次跨文化观点沟通的实践。本文后来不仅被一些国内外新闻平台转发,还得到了当时上海市委领导的肯定。
2022年夏秋之际,为了写“乡村是座博物馆”的评论稿,我到松江区一个村庄实地考察,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四落戗”民居,通过对屋顶和飞檐等细节的观察,发现它符合梁思成所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曾经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梁思成介绍,宽大的飞檐使得房屋冬暖夏凉,因为飞檐夏天可以阻挡日晒,冬天可以让阳光晒到屋内北侧。我采访那天赶上高温,走进屋内,果然凉意沁人心脾(屋内无空调)。后来我又到青浦区找到了类似的传统民居,从而明白乡村是一座中华传统建筑的博物馆。文章发表后,被印度新闻网站全文转发。

2022年8月,记者在苏州河畔采访,遇到在一起打了十年羽毛球的老人,用他们朴实的语言表达人民群众对人民城市的喜爱,同时反映上海在建设过程中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人民。

以上两个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破坏自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评论员离不开现场细致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


小  结
城市是新闻富矿,要讲好一座城的故事,除了时刻关注网络舆情,拓展国际视野,还要迈开双脚,在行走中寻找独家素材、独家视角,通过对城市风貌和普通人生活的细致观察巧妙地引出接地气的观点。一个勤奋的评论员应当线上反应快、线下脚力强,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行之,把一座城市的立体形象展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受众面前。
(作者系上海日报高级编辑、特聘首席评论员,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4月(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