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4月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纪实散文《寻找“山果”》,讲述记者在云南实地寻访一位名叫“山果”的姑娘的经过,以扎实的采访、翔实的细节和朴实的文风,生动展现了大山深处乡村全面脱贫的巨变。
今年4月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纪实散文《寻找“山果”》,讲述记者在云南实地寻访一位名叫“山果”的姑娘的经过,呼应11年前“大地”副刊发表过的一篇散文《山果》。文章生动反映出近年来云南大山深处的乡村全面脱贫的巨变,真实展现当地乡亲们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和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回应读者对边远地区发展状况的关切。文章以小见大,生动细腻,朴实感人,被众多媒体转载转发,根据文章制作的新媒体产品经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账号推送后,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多方好评。从策划到采写、从编辑到传播,这篇文章都有值得总结之处,为“大地”副刊如何用文学作品引导社会舆论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策划缘起
回应读者关切,积极引导舆论
2012年2月1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了一篇散文《山果》。文章的作者叫黄兴蓉,她在2009年去云南元谋的绿皮车上,偶遇一个卖核桃的小女孩“山果”。“山果”是大山里的一个小女孩,当时只有14岁,背着一大篓核桃,走了一天一夜的路,在列车上售卖。因为妈妈患了病,家里经济困难,“山果”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作者把对这个穷苦女孩的同情与惦念倾注笔端,写成散文《山果》,篇幅不长,但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很多人。
2012年2月13日“大地”副刊发表《山果》一文。
《山果》一文发表后,不断有读者找到作者黄兴蓉,打听小女孩“山果”的详细地址,想要帮助“山果”走出贫困。还有人想把“山果”的故事拍成微电影、制作成音乐剧。2017年,江苏卫视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把《山果》编入他们的《阅读·阅美》节目。如今,在百度上搜索《山果》,仍然有众多词条,且隔段时间就会在舆论场上引起关注和传播。在《山果》一文所引发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反响中,既有真诚关注“山果”命运、想要帮扶小女孩的热心人士,也有个别利用“山果”的故事,企图否定党和国家扶贫事业,抹黑民族边疆地区发展成就的别有用心的炒作行为。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舆论场上斗争的复杂性。云南元谋县委书记刘文跃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每次重大会议前夕,似乎‘山果’都要火一阵子,而且掐头去尾,刻意模糊时间,夸大苦难,好像是有人别有用心,故意借此抹黑这些年来脱贫攻坚的巨大成绩。”针对这些舆情,今年2月上旬,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报社分管社领导指示文艺部迅速组织力量,深入云南大山,依据《山果》原文提供的线索,对“山果”进行寻访。一定要把寻访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写出来,让读者看到大山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驳斥不实炒作,积极引导舆论。接到任务后,文艺部“大地”副刊迅速行动。先是准备联系《山果》的原作者黄兴蓉,建议她重访故地,寻找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是经与河北作家协会沟通,得知黄兴蓉已经到了七十岁高龄,无力再远赴云南大山。于是我们想办法与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的同志联系,最后决定由云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徐元锋同志承担这一写作任务。
采写经过
深度调查走访,展现今昔之变
采访之前,编辑与徐元锋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商议这篇文章的主题与思路。因为《山果》一文的故事发生地“沙窝站”在实际生活中查而未有,而“山果”一事又发生在14年前,年深日久,山川巨变,当时作者与“山果”也只是一面之缘,见也匆匆,别也匆匆。如今,要找到当年作者笔下的那个小女孩“山果”,难度很大。但编辑和记者都认为,不管能不能找到,一定要真实、细致、生动地把寻访的整个过程写出来,尤其要写出云南大山里众多与“山果”一样的孩子们的成长状况,写出那一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就是“山果”的父老乡亲现在的日子怎么样,以及他们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最终我们确定,以走访见闻的形式,展现云南大山的今昔之变,把乡亲们如今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最好是让乡亲们自己站出来说话,原汁原味呈现。与此同时,我们还把黄兴蓉老师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徐元锋,建议听取原作者的建议,以便把寻访工作做得更好。随后,徐元锋开始了采访工作。他先与国铁集团昆明局对接,了解他们对《山果》一文的感受并提供相应线索。据昆明局老员工回忆,虽没有沙窝站,但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有个叫“沙窝地”的地方,不过沙窝地不在川滇交界。后来,记者又进一步获知元谋县江边乡“法窝村”的信息。昆明局对此次寻访很重视,专门派人随记者一起采访昆明到元谋西慢火车段。然后,记者又与元谋县委宣传部对接,经过对《山果》原文进行分析梳理后,明确将江边乡作为重点采访区域。3月12日,记者徐元锋乘昆明到元谋西的绿皮车赴元谋,在火车上和老列车长等人深入交流,一路感受老成昆线沿线的山川风貌以及风土民情。中午下火车后,记者和元谋县委书记刘文跃面谈。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江边乡,与江边乡党委书记董奎等人商量采访线路。由此,水电安置移民、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江边乡中学、法窝村、卡莫村、面前村牛油果基地、干塘安置点等采访点基本确定。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注意观察每个地方的环境信息和前后变化,和接触到的每个人都围绕“山果”以及他们如今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江边乡村民展示丰收的牛油果。三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采访,虽没有找到“山果”,但记者对大山的变化已心中有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记者,徐元锋在云南基层一线已奔走多年,对全省脱贫攻坚情况了然于胸,因而对采访主题把握充分,也很有“共情感”,这为采写稿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媒传播
平台全面推送,广泛触达受众
《寻找“山果”》这篇文章写得扎实生动,“大地”副刊编辑又做了精心编辑,使文章的叙事焦点始终围绕云南大山的今昔之变展开,并且突出了山里孩子们如今的教育与生活状况。4月3日稿件刊发后,徐元锋很快接到了《山果》作者黄兴蓉的电话。黄兴蓉专门致电感谢人民日报的报道,认为稿件写得很好。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还在联系她寻找“山果”。人民日报这篇回访报道翔实生动地回答了大家的关心和问询,她既感觉欣慰,又松了一口气。
2023年4月3日“大地”副刊发表《寻找“山果”》一文。
文章见报后,我们又根据分管社领导要求,迅速进行新媒体转化与推广。人民日报客户端当日上午即进行推送,放上《寻找“山果”》和《山果》两篇文章的版面原文,方便读者对照阅读。推送中又将图片放大展示,还增补了一些版面上未能呈现的高清图片,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云南乡村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推送后引起强烈反响,仅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一家平台上,当日的阅读量就突破110万。与此同时,我们第一时间制作了同题新媒体产品,以组图海报的形式,生动反映脱贫攻坚为云南大山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组海报产品被人民日报微博账号以#14年里云南大山里的变化#为话题推送,并在海报上精心设计了“寻找‘山果’”的文字logo,以强化文章主题,微博里还附上《寻找“山果”》文章链接,引导网民阅读原文,达到融合传播、充分展示的效果。当日的话题阅读量达到86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图文转载。此外,这篇文章还被人民网、海外网、环球网、光明网、腾讯新闻、搜狐新闻、新浪网、云南发布、掌上曲靖等众多媒体转载。文章刊发后,在云南当地引发了热烈反响。在云南省“三农”工作宣传座谈会上,云南省委负责同志肯定报道为真实反映脱贫攻坚成就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还说,“山还是那山,果已经是新果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委负责同志对报道表示感谢。州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说:“感谢作者为元谋正名扬名!”元谋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真诚地说:“感人!动人!认真读了两遍,我的泪水饱含深情,真的感动。”许多读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作者,高度评价了这篇报道。有的说,好久没有看过这种大背景、小切口的作品喽!有读者说,读了《寻找“山果”》一文,特别感动,写得真好!用寻找“山果”这条线,写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这个主题。一看题目,就有读下去的冲动。
创作启示
深入基层一线,引发读者共情
梳理《寻找“山果”》一文的策划、采编、传播过程,以及引发的强烈社会反响,我们最深的感触是,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回应读者关切方面,文学作品这种表现形式有独特优势,大有可为。第一,相对于理论评论的理性、冷静,文学作品更灵动、更亲切,与读者的距离更近,读者也更为喜闻乐见。文学作品在引导社会舆论、回应读者关切方面的作用值得重视、渠道值得研究。分管社领导的点题与指导,为“大地”副刊如何发挥文学作品在舆论场上的特殊作用打开了思路、赋予了灵感。由《寻找“山果”》一文我们想到,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实炒作、虚假宣传以及舆论关切的热点,可以运用报告文学或者纪实散文的形式,组织记者与作家深入基层一线,用文学的形式把事情的真相反映出来、书写出来,让流言不攻自破,让真相不辩自明。“大地”副刊的文学作品应该高度关注社会热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介入舆论引导,在舆论斗争中发挥作用,这无疑为“大地”副刊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第二,发挥“大地”副刊文学作品引导舆论的作用,关键是实地采访、用事实说话,拿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到现场不说话”,亲临现场,实地调研,这是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有用的武器。很多被炒作起来的言论,之所以会有一定的市场,就是因为事情的真相在网络传播的众说纷纭中被掩盖、被歪曲,广大读者无法亲临现场,又被炒作者刻意渲染的情绪所感染,容易以讹传讹。“大地”副刊以刊发短篇报告文学、纪实散文为主。纪实类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写作者深入事件发生的现场,去采访、去经历、去感受,把事情的本来面貌、来龙去脉、真实影响,用平实而准确的文字传达出来,为读者解疑释惑。只要做到采访扎实、细节翔实、文风朴实,这样的调研式作品一定会为读者所喜爱,并得到认可。第三,发挥文学作品引导舆论的作用,还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容易引发读者共情的特点,用真情实感来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到文学作品的长尾效应,对一些话题性比较强、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内容,不能采写过了就放到一边,可以跟踪式采访、回顾式采访,持续关注事情的发展、变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二次采写,继续开掘其价值。第四,要想有效引导社会舆论,首先需要在舆论场上传播开来,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寻找“山果”》的新媒体转化就是一次有益尝试,无论是将新、旧两篇文章(《寻找“山果”》与《山果》)同时呈现的精心编排,还是用组图海报的形式来直观展示今昔之变,里面都蕴藏着编辑们孜孜探求新媒体转化之道的“匠心”。我们认为,“大地”副刊的新媒体转化一定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只有找准文学作品与网民兴趣的结合点,不断拓宽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路径,才能切实增强传播效果,让好作品产生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