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真心真情把文章写在田间地头——人民日报社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纪实

冯雪珺 新闻战线 2024-04-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用真心真情把文章写在田间地头
——人民日报社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纪实
冯雪珺
从今年3月初至7月上旬,已有40名人民日报社青年编辑记者分批前往人民日报社定点帮扶县河北省滦平县、河南省虞城县,入驻20个行政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驻村实践锻炼活动,进村舍下农田,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县乡亲们自发写来的10余封上万字的感谢信里,记录着青年编辑记者们跟着基层干部走访建档立卡脱贫户、与工人们一同蹲车间、和农户们在炕头拉家常的身影。青年编辑记者们以“铁脚板”和“烂笔头”获取一手素材,形成了48篇纸媒报道、93件新媒体作品和10篇内参调研报告,勾勒出最真实、最鲜活、最接地气的乡村振兴图景,用真心真情把文章写在了田间地头。


“要像落花生一样,只有深扎土中,才能结出果实”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进一步明确将组织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作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的一项务实举措,由人民日报社团委牵头,定期派出青年编辑记者赴滦平、虞城两个定点帮扶县驻村,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力争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等贯通起来,了解社情民意,深入采访报道。
知道花生果实长在地里不难,但它是如何结在地里的呢?在人民日报社首批驻村实践锻炼动员座谈会上,一个原本简单的生活常识,却难住了现场不少青年编辑记者。“花生是地上开花,花落后生出一根果针,向下扎入土中,然后在土里结出果实。”人民日报社社长庹震指出,对离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报社门的青年采编人员而言,缺乏常识储备,何以做好党报的把关人?“基层锻炼必不可少,要像落花生一样,只有深扎土中,才能结出果实。”
在动员座谈会上,人民日报社社长庹震、总编辑于绍良等社领导向首批驻村青年编辑记者提出要求与希望。庹震强调,要把驻村实践锻炼当作实打实经受磨炼的过程,要听真话、察真情,深入分析思考,在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坚定信心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中坚持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品质、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在服务人民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于绍良指出,青年编辑记者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
自3月初至7月上旬,已经完成驻村实践锻炼的4批青年编辑记者,用丰富成果交上了答卷。一篇人民日报头版长篇通讯《农家账里的乡村振兴——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头道河村调查报告》,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213家媒体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46万。经历了脱贫攻坚战最为艰巨阶段的付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柳,特意写来读后感:“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我没有时间去回顾这些年的奋斗经历,这篇报道却把我带回了梦想开始的地方。”一篇《农村“天价彩礼”造成沉重负担亟待整治》,从万余字的素材凝练成最终3000多字的内参报道,内容扎实、条分缕析,为解决当地移风易俗难题提供思路。在人民日报“帮扶县驻村手记”专栏、《社内生活》和团委微信公众号“金台新声”的“青年编辑记者驻村体会”联合专栏、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驻村记者眼中的乡村振兴”海报专栏等平台上,青年编辑记者们用文字、摄影、视频等,充分呈现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经验,展现出两地干部群众良好精神风貌和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们的奋发有为工作状态。


“人民日报的记者是吃得下苦、干得了事的记者”
参加驻村实践锻炼的青年编辑记者们,平均年龄30岁,最小的24岁。“这是从人民日报社这样的中央单位派到咱村里来的‘娃娃们’”,是大部分村民对驻村青年编辑记者的第一印象。如何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党中央机关报的良好形象?青年编辑记者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唯有真干实干。
“两位记者同志,实在不巧,最近忙得很呐。”新媒体中心编辑李思尧、海外版记者杨俊峰驻村前就听说了带领当地脱贫致富的传奇人物——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当选过四届党的全国大会代表的范振喜,多次约见拜访,但对方一直“没有时间”。于是他们沉下心来,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学校诊所,俯下身子、促膝交谈,采访调研了120多人。在85岁范德勇大爷的地里,他们被手把手教着翻地。两个小伙子一开始不懂找角度、使巧劲,挥不动锄头。“哎哟,笨手笨脚嘞!”范大爷嘴上嫌弃,眼神却笑眯眯地打量着,看他们沁着汗珠把地里的石头一点点移走。他俩干农活也不忘一道拍摄,短视频《记者驻村手记:85岁的范大爷为啥最爱骑着摩托去种地?》因为素材鲜活生动,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播放量达54.5万。
驻村第十二天,范振喜主动联系他们见面。原来,范书记一开始是故意“躲着”他俩。他见过不少来村里短暂实践“镀金”的,大多数说得多、干得少,他偏要看看,人民日报的记者是不是也一样。“其实从你们进村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你们两个。这几天你们不怕吃苦、实地调研、走访村民的事儿我都知道。你们真是好样的,人民日报的记者是咱农民的亲兄弟!”

记者葛孟超(右)在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头道河村驻村调研期间,在头道河村乾享山庄的山坡上种下了7棵珍珠油杏。
《环球人物》记者刘舒扬刚到虞城县马营子乡,就听说了黑石头村“能人”王光林。55岁的王光林常年带领农民务工队在北京密云附近做些栽花种树、垒坝筑堤的活计,跟着他的村民一年能挣4到6万块钱。刘舒扬立即请村干部带路,在河北与北京交界处的山梁上,找到了王光林那辆灰色“面的”,伴着呼啸的风,聊了好一会儿,请求一同干活。“戴着眼镜留着短发,白白净净的,还是个女学生娃娃的样子。”王光林看着面前这位女记者,想着估计是需要拍拍工作照、做做样子,便同意了,让她第二天凌晨5点集合,去京郊村子里种槐树。“队里大姐负责刨树坑,她也二话不说跳到土坑里,一起清理石头和杂物,顶着太阳干到天黑。跟我们一起对付吃一口,什么也不挑。”王光林难掩激动地回忆着,“我真的有遇到亲人的感觉,人民日报的记者是吃得下苦、干得了事的记者,人民日报是真的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发声的‘人民媒体’。”


“在村子里多观察一天,对一个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驻村头几天,经济社会部记者屈信明最怕上饭桌。虞城县聂楼村党支部书记聂高良总会用“吃吧,吃饱不想家”,给屈信明的碗里盛满饭菜,一顿早饭就会给他准备满满一筐包子油条。为了不浪费粮食,屈信明勉强吃光,但心里不免对这份热情有些压力。直到一次走访时,当地同志说起黄河改道前经常遭遇洪涝灾害,房屋新建没几年就被冲毁,庄稼看天收,更别提吃饱饭了。“这里的人啊,不愿费力气好好给自己搭间房,过不几年说不定就得重建。吃饱饭、有个家,那个盼啊……”
屈信明内心瞬间触动。“吃饱不想家”,原本他以为的一句客套话,背后蕴含着当地老百姓最质朴的企盼——有饭吃,有家住。聂楼村一度是没有村两委的“瘫痪村”“上访村”。村民告诉屈信明,是党员聂高良扛起了村支书的担子,重组村两委班子。在带领村民脱贫后,流转废弃坑塘地兴建产业园,让原本外流的年轻人回乡就业。当地人爱说“吃饱不想家”,背后是亿万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牢牢端稳了饭碗。

在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调研期间,记者张义钊深入学校了解营养餐供应情况。
《民生周刊》记者朱浩铨走访建档立卡脱贫户时,担心对方有自卑情绪,出门前还仔细斟酌见面语。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乡村保洁员王化高以一句“我干的是打扫路面、修理地球的活”诙谐开场后,朱浩铨的担心一扫而空。受益于农村公益岗位,77岁的王老伯每月有600元工资。“脱贫致富,人们充实的不仅是口袋,还有精神。”这是朱浩铨最大的体会。王老伯平日里关心时事,偶遇朱浩铨还会问一句“咱们中国空间站的老师们什么时候回来?”在村文化广场上,台上是卖力演出的豫剧票友,台下是边叫好边对弈的棋友,还有嬉戏追逐的儿童。脱贫没几年的农户们,没有朱浩铨想象中的羞涩和拘谨,而是散发着欢乐与自信。
“在村子里多观察一天,对一个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和一位村民多聊一会儿,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就会全面几分。”这是政治文化部记者金歆在调研深挖的过程中,记录在驻村手记里的感悟。青年编辑记者们十分珍惜难得的驻村机会,注意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夏收遇上十年未见的“烂场雨”,收割机下不了泥地,小麦倒伏、发霉、发芽等情况让村民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当地政府如何改进紧急预案减少灾害影响?走访的村镇学校距离不远,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在校师生人数却有着很大差别,有没有教育资源整合途径和可能性?“脚沾泥土,才晓民之所盼;深入基层,才懂民之所想。”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柴逸扉所说,驻村让自己有机会竭尽所能服务乡村发展,努力尝试结合在其他地区的调研采访经验,为当地村居环境改善、生态建设、产业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在收集“三农”发展一手资料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业务本领。


“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驻村期间,青年编辑记者们时常遇到干部村民前来倾诉问题。《健康时报》记者周学津和《民生周刊》记者郭鹏有一本“小账”,将但凡在能力范围内能提供帮助的问题,仔细记录下来、放在心上。驻村结束后,他俩立即为村里对接民宿管理企业,帮助村集体筹建劳务公司,领着村干部到北京民宿观摩学习,为村医争取北京三甲医院参观学习的机会。他们所驻的滦平县三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贺学满,至今仍会和他们打电话聊天,念叨着“小郭,你那二胎别拖了”“小周,你得赶紧结婚”。贺学满说,他俩始终关心着当地的愁事难事,大家非常待见他们、信任他们,自己也早把两个小伙子当成了家里孩子牵挂着。
一批驻村记者走了,两县政府就会收到一批村里来的感谢信。几十封字迹不一、信纸各异的亲笔信,记录着村民、村干部对记者们的感念。有些唠家常一样,提到谁家又惹大娘生气了,说起“地里的瓜终于熟了,快回来吃呀”;有些是感谢记者对基层干部工作的理解与记录,“你要不写,我都不知道自己一天干了这么多工作”;更多的是“披露”驻村编辑记者们对外不肯说、不愿说的桩桩好事,例如,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基层干部讲解最新政策要点,协调社会力量为村里留守困难儿童捐款捐物、结下帮扶对子,为学生和家长做生涯规划指导,发现并及时反映解决校舍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加强农户电商销售知识培训,等等。“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是感谢信里最常出现的一句话。
正如滦平、虞城两县有关负责同志反馈,驻村青年编辑记者们带来了好的调研方法,分享了宣传报道好经验,尤其是以自身过硬的优良作风影响了当地机关干部、感染了当地群众。在滦平县偏道子村,五保户魏有用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白菜炖豆腐,招待前来帮他种玉米的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编辑郑瑜涵。生怕餐具不够干净,魏有拿出家里仅有的一双专给客人用的木筷子,擦了又擦才递出去。“我们有位大娘舍不得同住了半个月的‘俩孩子’,临行前做上拿手菜,眼里是忍不住的泪花。”滦平县委书记高浚力说,人民日报记者的驻村报道让干部群众深感自豪,工作受到极大鼓舞,狠抓乡村振兴的热情空前高涨。虞城县沙集乡副乡长王松龄表示,人民日报驻村人员对党的政策理解透彻,为县里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观点、新作风,协调解决问题想办法、出实招,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与尊重,和大家结下了深厚情谊。
人民日报社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活动中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郭凤敏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8月(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