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取独特视角,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庞无忌 新闻战线 2024-03-2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如何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关系着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未来发展机遇。中新社注重选取独特视角,深挖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解读数据、讲好故事;强化议题设置,占领舆论先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选取独特视角,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庞无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讲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不仅是中央主流媒体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也关系着国家形象的树立和未来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外媒对中国经济的报道时常陷入两个错误的极端。一是以“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中国,认为局部的风险或困难将拖垮整体的发展。二是鼓吹“中国威胁论”,通过妖魔化中国,煽动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反华情绪,打压遏制中国发展。
这些“杂音”“噪声”之所以能传播,与一直以来“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有关。目前,我们在国际上仍然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破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国内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新闻社自创办之初就被赋予“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定位。自1952年开始,中新社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打破封锁,让海外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新中国。2022年9月23日,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为中新社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新社经济新闻报道注重选取独特视角,坚持“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努力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消除海外疑虑,化解“中国经济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强化议题设置,第一时间做好重大政策、经济数据解读,占据舆论先机
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谁能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解读,谁就能率先抵达读者,占据舆论先机。
一是抓住例行发布的窗口,第一时间解读重大数据和政策。中新社将每季度的经济数据解读作为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重要窗口。每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发布当天,中新社都会集中精锐报道力量采写一组10篇左右的“经济观察”深度解读稿件,从经济增速、消费、投资、外贸、房地产、金融、就业等方面深度解读当季数据。这组稿件在数据发布当天集中推出,第一时间形成“于我有利”的中国声音,消减不实杂音的传播空间。

2018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首批社会团体观众。
与国新办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时间同步,中新社主办“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专家解读新鲜出炉的经济数据,让国内外受众在第一时间看懂、看清、看准中国经济。该分析会5年来每季度如期举行、从未中断,迄今已有百余位经济学者参与,搭建起了一个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公共政策解读平台。海外华文媒体也将此作为感知中国发展温度的一个可信窗口,广泛采用相关解读内容。
根据数据发布情况,中新社新媒体平台国是直通车“国是说事”栏目配合进行重点数据的梳理和解读,以记者出镜解说这种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丰富传播矩阵。类似的重大政策、数据解读还有不少。例如,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中新社也会深入策划,选取民众关心的重要经济议题,第一时间采访相关专家,形成系列“经济观察”稿件,答疑释惑,回应各方关切。
二是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在国际舆论场率先发声。每逢重要活动、重要时点,中新社均主动采访国际知名专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形成对外报道声势,主动设置议题借嘴发声。例如,每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会议期间,中新社记者均会大量采访与会专家,结合经济热点,率先发声,抢占先机。
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报道就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彼时,正值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时期,两国联合举办的这场论坛受到全球关注。中新社提前策划,化“客场”劣势为传播优势,占据报道主动权,安排采访能力强的记者,对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基辛格、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比尔·盖茨等国际嘉宾进行了重点报道,推出文、图、视频等多品类新闻产品。选题方面精心设计,让稿件沿着“看未来”“看中国”“看世界”三个维度展开。在闭幕盘点之际,集中发布一组共计10篇稿件,包括中国创新、中国经济、中国开放、中国前景、中国机遇、中国担当、中国角色以及世界变局一组3篇稿件,全方位向世界展示中国观点、回应外界关切。该系列报道被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的十余家海外华文媒体采用,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
此外,每年年中、年末以及重大节点,中新社也会以年中经济观察、年终经济观察等形式盘点过去,展望未来。


深挖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经济新闻“经世致用”的特征明显,同时经济新闻报道涉及大量数据,专业性和政策性强,也存在故事性弱、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足等挑战。过往报道中,容易出现语言生涩、过于学术化等问题,一直以来有“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的两难现象。针对此,中新社经济报道着重做好两件事。
一是做好经济新闻的通俗化“翻译”。数据新闻是经济新闻的“重头戏”,做好数据的“翻译”,让数据可感可知,是提升报道传播力的重要途径。
“翻译”的方式之一是将枯燥的数据堆砌变为趋势性的分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数据是中新社经济新闻报道的重点之一。中新社鼓励各领域跑口记者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数据库,联系对比过去几个月甚至过去几年的数据,以获得趋势性的内容。各领域行业数据也是这样,带着“历史的镜头”回顾分析数据的趋势,就能让数据“讲故事”。
比如,“2022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不如“房价8年来首现环比下跌”。“2021年5月CPI同比上涨1.3%”,不如“CPI同比涨幅连续四个月回升”。同样是CPI数据,2016年中新社曾发布一篇《9月中国CPI涨幅扩大至1.9% 止步“四连降”》就是着重分析物价的变动走势。这些以趋势性报道代替单一数据,挖深新闻内容,选取较为独特的新闻角度,有助于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和传播力。
另一个“翻译”数据的重要方式是引入专家观点和解读。这不仅让数据更直观,还讲明了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和缘由。目前,中新社经济报道中,包括物价、消费、投资、房价、油价、金融、外贸等常规数据发布(除个别情况)已基本做到篇篇有观点、有解读,为枯燥的数据信息提供鲜活的内容和宽幅的增量空间。
以《8月中国LPR再现“非对称”降息: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一文为例,短短600多字的消息稿中,引入了两位专家的观点,解释了为何1年期LPR下调,但房贷利率参考的5年期以上LPR未变的深层次因素。
此外,还有几种“翻译”方式。一是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体人的具体故事来解释相关政策变动所涉及的数据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比如《退税减税降费助力稳定中国经济大盘》一文中,提及2021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北京梦想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享受了1300多万元的税收减免,全年累计享受税费减免2100多万元。这种报道方式需要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做支撑。
二是用类比的方式把数据形象化,比如《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为了说明“超大容量”这一概念,对数字进行了许多“翻译”。比如,该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52米,约相当于一座52层大楼的高度;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相当于190台越野车的重量等。这种方式需要对各种数据的大小尺度有概念,并进行相对准确的类比。
未来,在数据新闻报道方面,中新社还计划进一步引入可视化的形式。比如,在稿件中穿插图表或者动态的数据图片,以更清楚地反映趋势。同时,加强中外数据等横向对比,将中国经济数据放入更加宏观的全球视角中去对比分析。比如,《二季度数据揭晓 经济韧性哪国强?》,通过横向对比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优势。
二是在经济报道中巧讲故事。外宣工作归根结底还是要讲好故事。对外报道经济新闻该如何增强故事性?
中新社经济新闻报道注重抓关键人物、重点群体,讲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近年来一直持续推动的“首席看经济”“跨国公司高管看中国”“知名经济学家访谈”系列稿件,从具有国际背景的知名学者、企业家、友华人士的视角出发,选取海外读者更信任的信源、更易理解的角度,展现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效。上述三组系列稿件均取得不错的海内外反响。其中,“跨国公司高管看中国”成为在进博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舆论场中,展现中国经济魅力的重要平台。

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家汽车零配件厂家展示产品。
把故事讲好,需要激发读者的共情。比起宏大、磅礴的叙事场景,普普通通的生活故事有时更能触发共情、打动人心。中新社经济新闻稿件注重通过普通人的“小故事”反映“大经济”。以买房者、理财者、农民、租房人、小商户等群体的故事反映市场大行情、发展新机遇、新变化等,通过有情感、有温度的中国故事,全方位地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相应的栏目包括“治国理政新实践”“新春见闻”等。


用心用情,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一是准确把握全面、真实的传播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媒体形成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基础。在避免以偏概全、虚构浮夸、捕风捉影,保证新闻事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还需要全面、完整地进行报道,尽可能地呈现多元观点,保障读者的知情权,而非“报喜不报忧”。
在报道时,须把握好尺度,既要充分彰显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韧性,也不能回避问题,对挑战视而不见。实事求是地谈问题,不过于乐观、也不过度放大,才能讲好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的中国经济故事,从而增强外宣媒体的海外公信力。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也是做好正面宣传。
中新社经济观察稿件在角度选取方面下功夫,注意直面问题、挑战、争论等,以平衡整体稿件基调。同时,对于富有争议的话题,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客观反映各方观点,给读者以思考和选择的空间。例如,2023年夏季的经济形势报道,既充分指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也没有回避目前的一些风险和问题,为读者阐明当前经济是波浪式的发展、曲折式的前进。
二是坚持好“中新风格”,在贴近性上下功夫。经过几代中新社人不断实践、“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逐渐形成。这是中新社持续生存发展,并在外宣媒体中形成影响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报道中,“中新风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更易被接受的民间语言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理论、文件进行转化,用普通人听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真正阐释好相关的政策精神,为读者解疑释惑。
其次,在稿件撰写中,放下身段,突出贴近性。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多从民生的角度切入,分析大政方针如何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经济稿件需要着眼于与普通人投资、生活、就业、养老等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
三是做融媒体的“先锋队”,打造网红记者。让记者以个人名义来“讲故事”,这也是增强贴近性和传播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很多媒体都在尝试打造“网红记者”的个人IP。在新媒体时代,“网红”频出,个人传播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媒体机构,有的时候反而由于更贴近受众,黏性更强,互动更多,其内容更容易被接受。
中新社新媒体平台“国是直通车”开设视频新媒体栏目“国是说事”,聚焦梳理、解读、评论国内外时事。由多名在经济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记者组成主播组,分别从宏观、金融、外贸、房地产等领域开设子栏目“无忌有聊”“晖常说道”“经观博议”“夏说金融”“晓说喻言”等,第一时间从不同角度对当下热点经济事件、政策进行跟踪解读。截至2023年8月末,“国是说事”微博话题阅读达2.9亿。其中,“晖常说道”子栏目话题阅读超3.4亿,“无忌有聊”8300万,“夏说金融”近6700万。记者个人出镜解说,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窗口。
(作者系中新社经济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  月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10月(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