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 在这困难的时刻,谈谈开放
疫情面前,曾是西方媒体众矢之的的“封城”事实证明是最好的良药,美国领导人的电视讲话里,30天内取消与欧陆的航空往来,在曾经对中国指手画脚、振振有辞的某些人眼里,无比英明。而与此同时,从疫情里走出来的中国,正急速地寻找快速“重启”的办法——正如我们过去四十年一直所做的那样——3月10日,总理说,“越是遇到困难越是要扩大改革开放”,“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没什么了不起的”——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某些“灯塔”却出现了崩塌的迹象,逐渐走出病毒阴霾的中国突然有了“独立寒秋”的感觉。
作为研究者,即使一直有那么一些所谓“理性”或“审慎”的考虑,我们依然忍不住要为决策者的这一表态鼓掌,正如我们切实感受到“理解、包容、宽容”背后的“人民之心”一样。在改革发展浪潮里面的每一个人,如果闷在家里一时懵掉了,不知道“暂停键”取消之后需要做什么,“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话,不如踏踏实实做过去几十年一直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做精、做透。
对于中国而言,无疑就是改革开放。
从马恩提出“世界市场”开始触摸到“全球化”这个问题至今己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历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曾经全球化的主导者在这几年里逐渐呈现一种“逆向”的趋势,动不动“制造业回归”,动不动指责别人“搭便车”,全然不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从中国和世界的实践看,开放就是改革,改革亦是开放,这是大势所趋、历史所向,一些波折和“倒退”,似乎可以理解为“螺旋式上升”必经的过程。
而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开放或许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我们主导的开放,引导世界的发展。从金砖到“一带一路”,再到进博会,开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改革的征程一步一个脚印。在2020年的春天,面对着伟大复兴征程中前所未有的困难,再提改革开放,总有种别样的坚持。
对外开放用理论和事实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占据绝对优势情况下怎么与资本主义国家对话和共存的问题,对外开放战略超越了意识形态,从融入人类文明着手,让现代社会运行机制在当代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性特征的社会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对外开放唤醒了中国的文化自觉,开放的中国通过文化自觉,正在找寻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系统,这是“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必要和必然。
四十年前的1980年,总设计师就设想:
“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回顾一下这平实的话语,你也许可以汲取到一些力量,当然首先,你得相信,他是对的。
供稿 | 复旦发展研究院研究部
微信编辑 | 苗凤荻
往期回顾
美国往事 | 决断性与容错性:美国70年代流感疫情防控的教训和启示
观 点 | 韦森:全球经济出现大衰退或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观点 | 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中东欧与中国合作的未来
美国观察 | TikTok美国国会听证会:“产品-用户-数据”关系链升级为国家安全问题
复旦智库思享汇 |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修复措施与中长期社会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