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座城市能满足你对北非花园的所有魔幻想象

努力写游记 一片吃心 2019-10-09

得益于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免签,我跟猪头在一个月前完成了一次纵贯全国的自驾之旅:

我们降落在北非谍影的卡萨布兰卡,深入到大漠驼铃的撒哈拉,翻山越岭穿越了一座座迷宫般的历史古城和殖民小镇,沿着壮美的海边公路从地中海绕到了大西洋……今天我要来写此行我最喜欢的城市马拉喀什,让瑰丽的北非花园为摩洛哥之行画上句号。


爱 与 美 的 花 园



参观马约尔花园Jardin Majorelle前,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八卦的景点,哦,这里是伊夫圣洛朗和同性伴侣的爱情后花园,每年春天来此度假幽会,甚至很多人就直接叫它YSL花园(听着像在命名唇膏),在树影花丛中寻找大师的风流韵事……


售票处前排起了长队,这是我们摩洛哥全国玩下来唯一一个需要排队入场的景点,门票可谓相当昂贵,70(花园)+30(展览)第纳尔,相比之下,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仅售10-20块,嗯,果然是景点里面的“高级定制”。

YSL大叔现在看起来还是好帅啊


一进花园,我就被茂盛植物所散发出的蓬勃生命力震撼到了,绿意里交织着爱欲,这一切要归功于花园最初的主人——1923年法国的东方主义画家Jacques Majorelle买下了马拉喀什的一片棕榈林,他从世界各地搜集来奇花异草:东方的竹子垂柳、茉莉睡莲和南美洲的仙人掌、龙舌兰、九重葛……将它们精心布置成了一座迷人的花园。


然而真正让这座花园赋有灵魂的是画家在涂刷工作室外墙的时候选定的油漆颜色——它比晴朗的天空蓝一个色号,比平静的大海多一份深度,在绿植的衬托下显得浓烈、原始而大胆,后来这种独特的蓝被命名为“马约尔蓝”。


随着画家在1962年离世,马约尔花园逐渐荒废,直到1980年,伊夫圣洛朗和男友皮埃尔伯格Pierre Bergé偶然发现了这座花园和它被人遗忘的美,于是出资购买并重建,法国时装大师认为这座花园的色彩仿佛出自马蒂斯的画笔,从中得到了无限的设计灵感。


2008年,一代时尚偶像逝世,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玫瑰花园里,人们竖立起一根古罗马柱,以示对YSL的感激与缅怀。

罗马柱造型似乎是某种隐喻


如今,蓝色工作室成为了柏柏尔文化博物馆,里面展示的是伊夫圣罗兰个人收藏的柏柏尔服饰,馆内禁止拍照,我只能说:展厅美极了!屋子里装满角度巧妙的镜子,观者仿佛置身浩瀚无垠的星空。


这里还有一个小型画廊,挂满了YSL爱的宣言。

我特意拍了好几个年份,你来找找有没有属于你的那份爱。


宫 殿 的 花 园



逛穆斯林的宫殿,总是叫人目眩神迷,每块手绘的天花板都叫人着迷,每片漂亮的马赛克拼图都想拍照。


巴伊亚宫,建于19世纪末,建造者是苏丹的大臣,他从安达卢西亚聘请了知名的建筑师,从意大利运来洁白的大理石,找来全国最好的工匠,花了六年时间,意在建造当时最伟大的宫殿。

但是,大臣的野心实在太大了,以至于1900年他去世几个小时后,苏丹就将巴伊亚宫的华丽家具和装饰洗劫一空,只留下空荡荡的宫殿建筑,供后人欣赏。


不过讲真的,我觉得这里就像是阿尔罕布拉宫的模仿者,建筑造诣远不及地中海对岸、格拉纳达王国的摩尔人……啊西班牙游记遥遥无期!


本优素福神学院,北非最大的伊斯兰学院之一,我只是好奇,在这么美的校园,怎么有心读书?


萨第安墓,建于16世纪的王室陵寝,我也很诧异,雕刻这么精美的墓室竟然直到20世纪初才被考古发现。


我们跟着谷歌地图、穿小巷子找墓,有本地人主动上来打招呼:嗨,你们是在找萨第安墓吗?大门已经关啦,我带走小门吧!


不要理睬这种小伎俩,玩儿自己的就好——事实上,在摩洛哥旅行一路上都会有这样的业余导游上前搭讪:“Excuse me? Sorry? Japan? Hongkong? China!你们旅店找好了吗?你们需要讲解本地文化吗?”

最感人的一次是一位摩托车手骑上来敲车窗,一路尾随我们说要帮忙找停车位……


世 俗 的 花 园



马拉喀什的中心贾马夫纳广场,是非洲最大最繁忙的露天广场,跳舞的眼镜蛇和翻跟斗的猴子,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现实是,我如果举起相机,他们就要管我收钱。


在异国拍照,我都会征求当地人的意见,好比我觉得这个干果铺子很美,问老板能不能拍一张,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自己就躲到中间的洞里去了……


穿过广场就是老城集市,这里分享我跟猪头各自的购物体验:


我被一位专卖雪松的木工拦下,他熟练地向我展示手脚并用的车工技巧,现场做出羊肉串签和国际象棋,“这是我的爷爷辈传下来工艺,至少需要20年的经验才能做出来,你看,做好了,你觉得值多少钱你就出多少钱吧……”


很难拒绝这种现场制作的软性推销技巧哎,最后花10块钱买了根雪松的项链坠子,毫不顾忌它刚刚从木工的脚趾间打磨出来……后来看多了本地建筑,我总觉得自己脖子上挂了个窗框的零件。


我们家猪头则继续他的全球理发之旅。

上次是在秘鲁的Cusco,剪了个羊驼(俗称草泥马)的造型,这次的老城小店看着年头不短,理发开价80块,还到50块(游客价无疑了)。

小伙子剪得挺利索,剪完又拿出一把大剃刀挥舞着问:要不要刮刮胡子?算啦算啦,我们中国人胡子没你们阿拉伯人那么多哈。

嗯,后脑勺剪得很清爽,是比较正常的短发式样,头顶一块留得特别长,要抹一层厚厚的中东发油才算完成整体造型……剪完这个头,猪头回陆家嘴上班,一走进办公室同事就说:你是不是在摩洛哥剪的头发……他快哭了。


欢 愉 的 花 园




当马拉喀什的落日照耀在阿特拉斯山的雪岭,我们已经落座文华东方的池畔大堂了。


从老城开到酒店不过10分钟车程,却像穿越了一个世纪,这座橄榄林与玫瑰花环绕的酒店简直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尤其是当你从喧嚣嘈杂的市集里劫后余生。


踏入酒店的黄金时刻,夕阳穿过垂柳、抚过池面,照在雅致的柏柏尔人沙龙和餐厅的水晶杯上,服务员正在摆弄午后的香槟,一切都安逸而美好。


Villa的面积十分慷慨,游泳池畔有宽敞的休憩空间,连通卧室的Jacuzzi已经加热好,或可裸泳,私密性佳。


房间设计是MO一贯的奢华东方情调,点缀着柏柏尔风格的装饰,精致又舒适。

浴室全地暖 连浴巾架也是加热的 好评


这里的拖鞋仿柏柏尔传统尖头鞋的式样,全球大概独一无二了,我们带回家权当旅游纪念品,要是能把柏柏尔手工刺绣靠垫带回家就完美了。


订酒店的时候我就开始期待这儿的晚餐了,文华东方请到了摩洛哥的知名女厨师坐镇餐厅Mes'Lalla(本地一种橄榄的名字),她的名望我在上海就有耳闻,所以,马拉喀什的这家大致相当于上海的雍颐庭吧……

果然,菜式很具现代性,可以说是在用高级料理的技法呈现传统摩洛哥菜。

餐前面包:黑橄榄 茴香 迷迭香


本地的鸭肝,搭配藏红花高汤;

烟熏沙丁鱼,用两种口味的洋葱调味;

鳎目鱼里细细卷了柠檬皮和细葱;塔吉锅里的牛腱,一刀下去肉酥烂,还扑出一股热气……


吃到一半忽然外面传来锣鼓喧天,我以为出什么事儿了,跑出去一看,迎面撞上一头狮子!


酒店员工看到我,往我手里塞了只橘子说:

Gong Hei Fat Choi!


原来是酒店在春节期间特意安排了传统的舞狮表演——能在摩洛哥找出这么一支舞狮团队也是挺不容易的,敲锣打鼓的非洲兄弟特别卖力,醒狮子的黑衣姑娘可神气了,我还听到她靠近狮头跟搭档交流的时候说的是阿拉伯语……


餐后我们到Hakassan旗下的Ling Ling喝了一杯,没想到啊,近来最满意的一杯鸡尾酒竟然是在有禁酒传统的穆斯林国家喝到的:Ginger Cooler,用七年朗姆加苹果汁青柠肉桂和姜,一般鸡尾酒是用酸度和甜度来支撑,这里是用姜的辣味来支撑的,好棒!



自驾小贴士


摩洛哥的老城区是充满灵活与机智的街道,全靠老司机富有经验的观察力和敏捷的行动力生存下来。

我们在利比亚石油加油


停车:小地方2块钱,马拉喀什新城5块钱,交钥匙10块钱,老城20块钱,基本上到处都可以P,每块空地都有一个机智的管理员来掌管。

有一位老兄为了做我们的生意,直接推开了一辆没有刹手刹的轿车,挪出了个车位。


你倒车的时候,本地管理员还喜欢用手扶着车,仿佛在赶自家的马车,敲后备箱为号。


摩洛哥的导航我们基本靠谷歌地图,有一次导航带着我们超近道,一路跟小毛驴争道,老乡啊你们村的沥青再铺宽十公分好吗?


公路沿途经常有警察测速,有时对向来车还会闪大光灯友情提示前方警察站岗。


我们进马拉喀什的高速入口被一位警察拦下来,硬说我们超速:80码的限速你们开了88码,我们有video哦!
我们回忆了一下,一路都开得很当心,并没有超速,跟他说这不可能啊。
警察松口说:本来应该罚七百块,现在我五百块也不要,你们就交三百第纳尔罚金吧!
我们轧了轧苗头,开始跟他绕:哎呀我们远道而来,你们的国家可真美啊……我们没有现钞啊。
警察一听,问:欧元有吗?
没有,有人民币。
哦,Jackie Chan,Bruce Lee!在友好的交流氛围中,他忽然指着散落在后排座位、飞机上发的洗漱包问:这是什么?打开看看?
我灵机一动说: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就当来自中国的礼物哈!
警察拿着包,看到里面的护手霜、牙刷和眼罩,眉开眼笑:行啊行啊,你们走吧,快点去马拉喀什吧!


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免签,下次你想去玩的时候,可以来翻我的游记:
塔吉锅吃到崩溃!
为什么要来撒哈拉?
再不去玩就晚了……

更多旅行花絮,欢迎关注微博“吃心一片儿”。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回头继续发好吃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