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龙景轩 为什么大家都爱去午茶而非晚餐?

喝高了的 一片吃心 2019-10-09

自从2008年赢得首家米其林三星中餐厅的称号,龙景轩就始终站在全球中餐之巅,连续九年稳摘三星荣耀,仿佛一座粤菜的圣殿。


一个半月前,我通过酒店官网发出订位邮件,不到十分钟,餐厅客服就发来了回复(相比日本,效率奇高),我想订的时间段都已经客满。


身边有不少朋友曾去吃过龙景轩的午茶,他们纷纷嘲笑我草率:龙景轩啊你至少要提前三个月订位!

果然,在此后的订位邮件里,酒店告诉我,三个月之内的周末午市餐厅都没有空位了,晚餐倒是有……


这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大家都只去龙景轩喝午茶?为什么一家连年横扫各大奖项的粤餐厅,口口相传的名菜却是鲍鱼鸡粒酥、龙带玉梨香?难道只是因为中午价格比晚上便宜吗?龙景轩晚上的正餐水准到底如何?


于是,两天前的傍晚时分,我踏入了香港中环四季酒店的四楼,落座晚餐。

侍酒师推着闪闪亮的香槟车来到了我们面前,“太棒了,中午只能喝茶,晚上能喝酒啦!”,我当时的内心台词。


冰桶里有一款产量稀少的桃红香槟:Oeil de Perdrix是“鹧鸪眼”的意思,用来形容这种独特的粉橙色,比白中白香槟多一些糖分,比普通的桃红多一层复杂度,衬着维港的星光,再美不过的开场。


龙景轩的晚餐菜单并不长,快速翻过海鲜和燕鲍,我们愉快地选了几道主厨推荐菜式,然后开始研究酒单。

侍酒师回到我们身边,开始很努力地跟我们讲国语,我们宽慰他:你讲英语好了,大家沟通起来方便一点。
他诚恳地一字一句说:
你们给我点机会,让我练习一下国语,好吗?
哈哈,好的,我是普通话一级甲等,来,Bernard,我们来点酒吧!


虽然手头这份酒单已经足够有趣,但我们还是决定挑战一下侍酒师,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当晚葡萄酒的要求:售价800港币左右,芬芳饱满,酒体偏重,最好过橡木桶。

显然,来之前Bernard已经看过我们点的菜了,听闻我们的话,他迅速地从酒窖拿来了两瓶符合要求的白葡萄酒,供我们选择。

“它们是我的好朋友”,Bernard愉快地介绍,一支来自法国朗多克 ,一支来自西班牙的Rias Baixas。


我们对话的节奏很慢,每说一句话,他都要憋上三秒钟的微笑,镜片后的眼珠一直在转,仿佛内心在费力地把我们说的话翻译成英语、再转回国语讲出来。


这支西班牙酒很特别,它出现在酒单上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一般来讲Albarino这个葡萄品种简单、清新、高酸度,不适合配高级粤餐,但是侍酒师竟然拿出这支来推荐?

Bernard信心满满,他告诉我们,这款酒在烟熏的橡木桶发酵,会很配你们点的菜……

果然,头道菜就跟酒配出了火花。


开胃菜:椒盐鱿鱼配酸甜汁


甜豉油烧鳝,370,有点类似日本鳗鱼的做法,但其实不是,鳝鱼开腹,皮烤出舒服的脆度,甜豉汁比照烧酱更有复杂度,酒体中的烟熏感刚刚好呼应碳烤气息,鲜明的酸度解掉白鳝的肥腻度,精彩!


黑松露龙虾春卷,360两件,客人下单后现点现做,上桌就是扑鼻的黑松露气息,其实把小青龙换成黄芽菜肉丝我们都不介意的。特意跟服务生确认了一下,里面有放松露油,但丝毫不矫饰,不抢戏,龙虾的鲜度也好。


皇汤鸡丝羹,320,是很有意义的一道,因为它的存在近乎是黄焖鱼翅的替代品。
怎么个替代法呢?

选品质稳定的丹麦鸡,投放超乎寻常煲汤一倍多的量,从早上就开始煲,整鸡原汁原味煲出金黄鲜香。

汤的浓稠完全是靠鸡的皮下脂肪熬出来,为了防止油脂凝固,还需蜡烛保温。这道汤原先是拿来作鱼翅或官燕的底汤,如今厨房则自己加鸡丝、木耳丝和胡萝卜丝来增加口感,善莫大焉。


虾籽家乡酿辽参拼猪脚筋,560,是当晚唯一位上的菜,反倒稍显平庸,辽参、蹄筋都是意料之中的干货,这道的特别在于,百花酿通常用到鱿鱼和虾胶,这里则用到了猪肉肥膘。


有机黑蒜爆大千虾球,410,你若是在香港的酒楼里看到“大千”二字,便知道这道是借鉴自川菜,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


这里用豆豉和辣椒干炒虾球,黑蒜进口自日本,是发酵过的蒜头,过滤掉辛辣而徒留甜味——早年在浦东四季的尚席(点击可见)吃过一道黑蒜爆鳝球,现在吃到已不算新鲜,想来应该是龙景轩开风气之先吧。


如意琵琶映紗窗,320,名字好动听,素菜更用心:
如意意味着菌菇,用到了榆耳和黄耳;纱窗,指代芦笋穿竹荪;琵琶豆腐传统上是煎出来的,这里则是蒸出来的,搭配清高汤,更显清心寡欲。


主食我们选了一款叫非同“饭”响,标价300港币,服务生大概看我们点得多,贴心地做成了半例,只需190。


之所以在饭字打引号,因为这炒饭用的实则不是米饭,而是杜兰小麦做的意大利面,叫Puntalette——可贵的是,西餐中做,一调羹下去,仍有炒饭的锅气。
我们在猜啊,这意面应该是用高汤煮过,不然哪儿来这么好的鲜度和软度?


龙景轩的主厨陈恩德,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九龙人,江湖人称“德叔”,他早年在接受CNN采访时曾说,自己的终极安慰系美食Ultimate comfort food是炒饭,所以,我觉得以炒饭作结当天的晚餐,再恰当不过。


奶黄水晶花


要知道,正是这位原本已经退休的厨师被四季酒店打动、重出江湖、打造了龙景轩,才一举奠定米其林体系内中餐的基调——你去看后来的米其林摘星餐厅,或多或少,都有龙景轩的影子:奉送开胃菜、菜式的精心打磨、传统烹饪的现代表达、甚至是上菜的道数安排……不过,上海的米三唐阁请自动弹开好吗?

传统港式甜品:

杨枝甘露   生磨杏汁撞蛋白


席间我问服务生,为什么你们的午市生意那么好?
服务员无奈地笑:你看,晚市的用餐时间是六点到十点半,你们吃饭时间多宽裕,中午是十二点吃到三点钟,我们就像打仗!

莲蓉南乳酥 桂花蜜糖椰汁糕


这位国语流利的姑娘叫Ida,要谢谢她全程帮我们细心介绍菜式,我问她哪里学来这么标准的普通话,她自我介绍:自己出自香港理工大学跟西安交大合办的学习班,还曾经在呼和浩特的酒店实习,好想念那里收到蒙古包和烤全羊!



Fine Dining的意义其实不止在昂贵的账单和朋友圈的晒图,它理应对每个人都意义不凡。

对于我来说,龙景轩让我记住的是可爱而诚恳的服务生、专业且执着的侍酒师、美妙的餐酒搭配和那份强大而稳定的粤菜气场。



吃心写过的香港星级美味,请点击:
Amber

厨魔Bo Innovation 

新同乐+香宫


更多上海美食,请点击吃心主页的小菜单“找吃哒”,直接点饭店名字即可哦,祝你吃得开心!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