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辞| 刘艳红:知识与见识——送给毕业季的你们

刘艳红教授 法学学术前沿 2019-08-07


作者:刘艳红,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江苏省委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刑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东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项目研究基地主任、《东南法学》主编,研究领域与特长为犯罪成立理论以及刑法解释论。


来源:感谢刘艳红老师惠赐法学学术前沿推送!



知识与见识——送给毕业季的你们


东南大学法学院2019届毕业生致辞


2019年6月20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栀子飘香,又是一年夏日至;榴花正红,又是一年暑期来。在这烁玉流金的日子,终于又到了与各位同学道别的一刻……这6月离别的情愫,如同5月翻飞的柳絮,令人鼻酸难耐;不舍,是我此刻的主要情怀……此时,我要祝贺在座的各位同学们,祝贺你们终于学有所成即将展翅高飞!同学们,你们在过去的数年里,静坐于教学楼自习室,出入李文正图书馆,享受精神食粮于人文大讲堂,徜徉或跑步于九龙湖畔……你一定曾抱怨过校园的空旷,也一定享受过九曲桥头荷花的芬芳;你一定曾抱怨过为什么都毕业了还没看到建好的游泳馆,也一定享受过焦廷标馆内各种活动的青春与梦想;你一定抱怨过作为理工科帝国“我东”网站系统如此之囧况,也一定曾伫立于那崭新的还有直饮水机的塑胶跑道旁;你可能一直在抱怨虽已改进很大但仍不能令作为吃货的你满意的桃梅橘三处食堂,但你也一定看到了“隔壁的”食堂其实都不比我们强……但今天,同学们,你即将启程远航,这一切都将成为你永久的记忆磁场,在这离别的一刻,请收拾好你的行囊,放下曾经的抱怨或喜欢,放下你因师生分离但可能主要是因男女朋友分离的愁绪怅望,收下我对你们赠言分享:


今天,我的赠言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知识与见识。


首先,请你懂得,你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知识,走上社会后更需要的是见识。希望你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不断增长你的见识。


知识,knowledge,是指知道和认识的学问,它主要源于书本,具有间接性,它通过学习桥梁而获得;它是静态的,是逻辑演绎推出的概念与符号,命题与体系。同学们,数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你们掌握了当初令你们崩溃尔今令你们自豪的、施老师在你们入学之初成天炫耀的王泽鉴的民法理论与方法,你们掌握了法治的本土资源这看似过时却又历久弥新的中国式法理命题,你们掌握了太皇太后那些晦涩难懂却又含义深远的概念以及民法典编纂中人格权为什么要独立成编,以及那些你原来不知道的法典法学论著的内容与观点,红红的毕业证、司考证、会计证、挑战杯获奖证书等,证明你们成为了知识的赢家。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知识之问”告诉我们,知识是与事实相符合的认识。当你们已学会判断合宪性审查与行政法基本原则适用的中国困境,以及工程合同争议中的焦点或者交通事故中财产赔偿的认定等各类问题时,意味着你们已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



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双一流、985“我东”的天之骄子。但是,当你走上社会后,你会惊讶的发现,你所掌握的种种法律知识可能并不能发挥你所期待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作用,“二狗定律”竟然也存在你的身边,甚至验证它的就是你自己。谁是二狗?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发小,你甚至记不清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大名,只知道他们叫二蛋、二丫、二憨、菜花……。而所谓“二狗定律”就是,没有读过大学的、你那位小名叫二狗的隔壁家的发小,早已成为身家千万乃亿万富翁以及两三个孩子的爸爸,而你自己,却还在为房贷苦苦支撑并被爸妈苦苦逼婚。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可能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会读书不等于会做事,学习成功不等于事业成功,打通学业与事业之间“任督二脉”的正是:见识。你的发小也许没有系统的学过专业知识,但可能很有见识;你拥有深厚的法学知识,但可能恰恰欠缺见识。知识固然重要,见识更不可缺。


见识,understanding/insight,是指见闻和看法,是指人的识别力,它主要源于实践,具有直接性,它和学历与文凭无关,它是经验的产物;它是动态的,它不是固定的理论与概念,而体现为对具体事物的识别判断。见识不能从书本里电脑中课堂上获得,它强调的是亲历性、亲身性,是由实践获得的经验和阅历。通过认识一些你所不认识的人,参与你没参与过的事情,到达你所未曾到达的地方,思考你所未曾思考的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地方带给你的感受,你增长了见闻和见解,也提升了认识和识别事物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纸上得来的就是知识,亲身经历实践所学到的才是见识。见识以知识为基础,但又不囿于知识,它是在知识的提供的基本养分之上,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经验,再辅之以个人消化与思考,而增长的识别力和判断力。


今天,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怀揣自己的梦想,肩负父母家人的期望,请带上学校老师的嘱托:当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尤其是学习知识的能力之后,你所要致力提升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知识决定你的智商,见识决定你的情商;而智商只决定你的起点,情商才决定你的终点。


其次,请你明白,没有见识的知识,可能是你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学习知识可以拿到毕业证,不断增长见识才能获得人生的通行证。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中的很多人,曾以“我要学习”“没有时间”等为名而主张各种活动的豁免权与不参与的正当性。你可知道,当你拒绝参与各种学术讲座时,你错失的是见识奇怪的奇葩的可爱的博学的偏激的温和的等种种不同风格学者和学术的机会;当你拒绝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和各类校园的公益活动时,你所错失的是和不同老师同学打交道洞悉人性锻炼自己的场合;当你为了功利性的“考上”目的——当然这一目的看似也无可厚非——而拒绝报考校外研究生一心一意只愿留守九龙湖时,你虽“鱼游(九龙湖)浅底”却错失了“鹰击长空”的契机;当你为了守住国内安定的生活,而拒绝学校或学院提供的出国留学的机会时,你所错失的是自严复魏源以来倡导“开眼看世界”锻造自己国际眼光世界视野的良机;嗯,没办法,可能很多同学是属黄花鱼的——做什么事都溜边儿……。种种这些,都令我扼腕叹息,你们可知道,你所错过的不是劳力或者劳心的机会,而是增长阅历的大好时机;你所拒绝的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增长见识的履历。法学知识提供给你们的是基本的概念和体系,而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交流学习,才是训练你们在既有知识之上提升识别判断力的良机。你读书即便读到“韦编三绝”(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但是,你增长的知识可能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你欠缺实践,欠缺对各色人等各种场合的体验和感悟,这如同语音识别机器人,语料越少,人工智能AI的识别力就越低;何况还是和AI的智商差距甚远的你和我……


只知道获取知识的你,无形之中充满了大学生、研究生的高傲,那似乎是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种高傲,它实际是你对知识的一种“我执我见”。这种“我执我见”决定了你们所读的永远都只是你所喜欢的或者应付考试的书,它们的知识线路都那么相似,从而使你也逐渐呈现出如此自我而缺乏融合力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当你走上社会后,会让你可能显得太高傲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让你容易钻牛角尖几近偏执,或让你牢骚满腹或者动辄激动万分,工作中可能时常碰壁生活中可能并不如意,到那时请别告诉我这是高等教育的结果,要明白它可能是你只顾学习知识忽略增长见识的“成效”。


好在,现在提醒你们还来得及,希望你们不要固步自封,要训练自己把握时代大趋势的洞察力,一眼洞穿事物本质的穿透力,面对纷繁复杂的选择时的判断力如果你欠缺洞察力、判断力和穿透力而构成的见识而仅仅只拥有知识,你很容易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全栈工程师”,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才。一代鸿儒梁漱溟先生非常强调哲学无非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极为注重研习知识过程中发挥见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梁漱溟先生曾这样概括自己:非学问中人,乃问题中人,他将哲学付诸实践,毕生探索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而不是死的哲学知识,也因此才成为中国哲学的学术符号与引领者之一。因此,亲爱的同学们,高等教育并非万能的,知识的传授决定了你可以拿到毕业证,但不断增长的见识才是你人生的通行证。布克文学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在2019年公布的布克文学奖入围名单中,湖南作家残雪是唯一入围的中国面孔;残雪从未受过学术训练,其文学成就的取得全凭她强大的抽象思维对其人生几十年来经历与见识的洞悉总结与反思。没有见识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你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有丰富见识但欠缺专业知识,可能一样能够成才与成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同学们,请你们要多多践行书本上的知识,观察世情、身体力行,洞见社会、学思相长,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见识的人。



最后,请你记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死的知识不再受重视,知识的质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认知,也就是见识。你必须不断增长见识,才能获得知识。


高科技万物互联的时代,同学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如此多样,课堂上与课堂下,手机上与电脑中,百度和Google;远程教育、视频课程、慕课、知网、超星……知识的获取如此之便捷,知识大爆炸由此成为时代特征,这也注定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也不再是珍稀资源,而足不出户的人们的见识,才是珍稀资源。古人—当然其中主要是古代的男人——通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格言所倡导的“游学四方”以及那个时代所必须的历经数年的“京城赶考”来提升他们的见识,并且通过“头发长见识短”这一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语言表达了既掌握了知识又收获了见识之后无限的优越感,而今天,“头发无论长短见识可能都短”,因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你们和当代很多人一样,成为宅男和宅女,甚至“三宅一生”。足不出户固然可知天下事,所以现在的“知道分子”越来越多;但天下事也因此变为“他人事”,亲自参与的一件都没有,“井底之蛙”特别多,只不过这口“井”是由网络所织成的……经验经历阅历的缺乏却导致人们见识的日益缺乏。尤其是,这个读图并衍生了读脸的时代,正如Facebook的隐喻:先读脸再读书,所以刘建利老师这么受欢迎,而资深教授比如自诩法学院第一帅哥的施老师明显招架乏力……当社会浅薄和知识的增多日益成正比的时候,意味着见识是如此稀缺。与此同似乎,高科技时代加剧了人们知识其实主要是碎片化知识的增加,也加剧了所有人们而不仅仅你们提升见识的急迫性。


你所学的知识再丰富,如果一段时间内不继续学习,你所掌握的知识很快会落伍,这就是知识的半衰期。统计数据表明,这一期限正在高科技的助力下日益缩短,比如,医学知识的衰老期是45年,物理学知识的衰老期是10,工程学知识的衰老期只有2年,而科技领域自身的知识更新甚至是一日千里,你今天刚学到的知识可能下一秒就被淘汰……而法学,嗯,who care it?! 至少目前还没有好事者去统计它,这可能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在所有学科中本就处于劣势,而法学失业率高,比如近年来连续三年被评为红牌专业,种种因素决定了,法学的关注率远没有医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高。但是,且慢,德国19世纪法学家冯.基尔希曼von Kirchmann),早在1847年前那场震耳发聩并流传至今的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演讲中指出,立法者修正三个字,整个图书馆就变成一堆废纸,法学知识的速朽性和更新速度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还多了其他理工科学科知识更新中的不具备的偶然性和任意性!科技时代知识半衰期的加速,使得现代社会的知识的质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知识的质不再是传统社会中固化的能记诵的那部分内容,知识的质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认知,也就是见识。“求知可以改变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变知识本身(培根),时代改变了知识,经验重塑了知识,知识升华为见识,你唯有跟上时代,不断增长见识,才能收获知识。不提升见识,不了解科技时代知识的特性及其与见识之间的关系,你所学的死的知识迟早会流失……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要记住:你已经在大学里学到了基本足够的知识,毕业后你要多走多看多做多思多悟,要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升你的见识。万物从缝隙里生长出复杂,凡事从微小处生长出成功,除了学知,还要学事;做事不要怕失败,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事做多了,淬炼经验思考所得,长此以往,见识必长苏东坡评价西汉初年著名才子、《过秦论》作者贾谊时云,“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希望你们,能够成为有知识有见识才识兼备的张生李生赵生……总之不是贾生!知识越多,人越专注专业;见识越大,人越开阔大气!有了知识做基础,有了见识做翅膀,毕业后的你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各位同学们,法律卓越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国家的目标,然而,我一直以为,这里的卓越不仅仅是人才知识的卓越,更应该是指见识的卓越,亦即远见卓识。当今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经济战争不见硝烟,恐怖犯罪暂难消绝,如此种种,无不和你我相关。每位同学身后的坐标,横轴是几经变换的时代,纵轴是风云际会的国际国内形势。你既要有中国情怀,更要有国际视野,你既要有家天下的情愫,更要有世界眼光,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长新时代所期许的、张广军校长所期望的具有全球视野、造福人类、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今年恰逢新中国建立70周年,伟大祖国经过七十年的励精图治尔今国富民强,然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夯实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见识,力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者!我既没有深厚的知识也没有很大的见识,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你们以后的知识和见识能超过你们的长辈你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纵有柔丝千万丈,奈何无力系离舟,此时此刻,即便我有万般不舍,也要对你说声珍重!学不可以已”,在学校你们学了知识,到社会上,请你们继续学习见识!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致辞| 刘艳红:温度与锐度——致2018届法学院毕业生

致辞| 刘艳红:谋生与谋道| 送给毕业季的你们

刘艳红:法定犯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之实践展开

刘艳红:中国法学流派化志趣下刑法学的发展方向

刘艳红:中国刑法教义学化过程中的五大误区

刘艳红等: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分析报告

刘艳红:监察委留置权运作的困境及法治化路径

刘艳红:二十年来恐怖犯罪刑事立法价值之评价与反思

刘艳红:以科学立法促进刑法话语体系发展

刘艳红:“规范隐退论”与“反教义学化”

刘艳红:刑法解释原则的确立、展开与适用

刘艳红:“法益性的欠缺”与法定犯的出罪

刘艳红:象征性立法对刑法功能的损害 | 二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总置评

刘艳红: 《监察法》如何与其他规范衔接?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