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直接通路可视化有助于改善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如欲投稿请点击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Chen Y,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8 Jun;114:e1079-e1085. doi: 10.1016/j.wneu.2018.03.149. Epub 2018 Mar 30.】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丘脑底核背外侧(STN)是电极植入的最常用靶点,其机制可能与运动皮质直接下达到丘脑底核的超直接通路(hyperdirect pathway,HDP)相关。西安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Yukun Chen等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将超直接通路可视化,研究DBS对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和与超直接通路纤维束之间的相关性。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
作者对11例PD患者的75个有效刺激触点进行评价。术后一个月开机调试,根据UPDRS-Ⅲ量表在不服药状态时的同一刺激参数下评价各电极触点的症状改善情况。同时,以多模态影像融合方式进行纤维束重建,通过StealthViz DTI软件(Medtronic公司提供)显示超直接通路(图1),计算有效电极触点到纤维束空间最近距离,探讨DBS电极触点到超直接通路的空间距离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图1. 在MRI-DTI的三维重建图像(A)、冠状位(B)、轴位(C),矢状位(D、E)中,DBS电极位置和皮质脊髓束(红色)超直接通路(绿色)的位置关系。触点9(D和F)和触点2(E和F)是最佳的刺激靶点。
术后一个月在同一刺激参数下程控,运动症状改善率>50%组共45个电极触点的最近空间距离平均为1.18±0.86mm,显著低于运动症状改善率≤50%组的30个触点平均距离2.14±1.20mm(t=3.78,p<0.05);根据线性相关性分析,各电极触点到超直接通路的最近空间距离与运动症状改善程度显著呈负相关(r=-0.48,p<0.05)(图2)。
图1. 左图.两组有效电极触点到超直接通路的平均距离;右图.各电极触点距超直接通路的最短空间距离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改善的关系。
该研究结果表明,超直接通路可以通过纤维束追踪技术进行重建,刺激该通路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改善明显相关。然而,该项研究存在局限性,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应用价值,以实现精确靶点定位和个体化治疗。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陈宇昆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