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条即将消失的老街,是否有你的故事?

2017-08-31 慈溪旅游

你的记忆里,

是否有这样一条老街,

古老的宅子、美味的小吃、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来来往往的行人……

满眼的市井味,

却那么充满烟火气息,

让人念念不忘?

 

在慈溪城市后花园的宗汉街道,就有这么一条让人念想的老街,一爿爿老式店铺、一家家充满香味的早餐店,一个个上了年纪却仍在坚守一方净土的老店主,似乎让人穿越回儿时跟着外婆上街市的场景,瞬间放下所有防备,觉得安心,这就是宗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马家路老街。

听闻老街即将拆迁,这市井之味即将消失,慈溪旅游赶紧抓住这最后的时光,走了一趟马家路老街。

老街南起北二环,北至五灶桥,长约2公里,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局面在民国时期最为兴盛。不同于繁华热闹的现代商业街,老街的魅力在于它历经了百年的沉淀,散发出的都是岁月的回味,街上斑驳的墙面、褪色的招牌,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仿佛在和你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早餐一条街 

有人说,马家路老街是早餐一条街,这话,也对,却不全对。夏日早晨走在老街上,扑鼻而来的是阵阵食物的香味。这儿有全慈溪有名的百年豆浆店,有手工面馆,也有小笼、生煎、大饼、粢饭铺,你想要的经典早点代表,都能在马家路街上都能找到。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早餐店各司其职,豆浆店只卖豆浆,馄饨店只包馄饨,吃面买煎饼要去隔壁摊,连切羊肉的也是专门为豆浆摊而设~


只卖豆浆的钟氏豆浆堪称马家路街上的老店传奇,今年64岁的钟伯荣和妻子史笑聪经营这家店已有30多年。

起初,钟伯荣的爷爷是挑着担沿街叫卖豆浆,还独创了羊肉豆浆。后来,钟伯荣的父亲在马家路街上开了这家店。一直以来,豆浆的制作方法都遵循着祖上流传下来的方法:用石磨磨,用柴火煮。

等到豆浆煮熟,匀了刚刚从对面羊肉铺买的羊肉粒到碗里,添了几味调料后,提起一只大铁勺,娴熟地在每碗里冲了豆浆,不盈不浅,恰到好处。喝起来只觉得绵柔爽滑,香醇通透,齿颊残杂着一种山柴的味道,仿佛置身山野人家,偷个半日余闲,柴扉虚掩,袅袅炊烟,恍然间令人有了错觉。


20多年前,下乡回来的知青们合伙开了家“宗汉小吃部”。如今招牌缺了个字,主人家也没换。不换也好,让人踏实地觉得还是当年的那家店。说是小吃店,店里却只卖3种面:牛肉面、肉丝面和鸡蛋面(面可替换成年糕)。

菜单虽然单一,每日来光顾的食客却不少。店里颇受欢迎的面条,选用的是慈溪本地传统的手工面——索面。这种面也被成为“长寿面”,味道可口爽滑,在马家路街上就能买到。


售卖索面的店家说,这面是从农户家中收购来的,当天收购的索面,基本上当天就会卖完。平时,索面就这样摆放在箩筐里,来买的顾客按斤称取,店家拿塑料袋一装,还是旧时光里的交易方式。

这里店铺的格局,稍一留意,就觉得有趣。豆浆店对面的羊肉铺几乎只为供豆浆店而存在的,豆浆店只卖单一的豆浆,至于作为主食的烧饼和包子,又恰恰是南面一家点心铺提供的。附近的馄饨铺,依然是只卖馄饨。豆浆店的北面,是一家面馆,也成了自己独立的气候,只卖着自己的面,其它不闻不问。这些店铺,紧紧挨着你我,彼此相生,日复一日。


不只是一条早餐街

现在的马家路老街,更多的是活跃在吃货们的舌尖上,但是却根本不足以概括老街的全部。老街上,多的是过去的人情故事,多的是你没见过的手艺与生活。卖土特产的南货店、豆腐店、肉店、油酱店、米行这些日用品店,还有铜匠店、箍桶店老手艺店都能在老街上找到。


街上有家应征工艺钟表店,老板马应征的父亲曾是上海亨得利钟表行的出色学徒。受父亲的影响,马师傅也迷上了这行,于是他在45年前只身来到马家路街谋生。


今年70岁的马美伍,守着这家制作专门农具配件的无名打铁店也有40多年了。作坊的四壁因为整日的烟熏而漫上了一层黑色,传承了祖上手艺的打铁少年却白了头。


如今干农活的年轻人都是少见,更别说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早年间,铁匠可是热门的职业之一。老街边上的南漕50号也是一家铁器店,主人何惠泗的年龄和马师傅的年龄相仿。

何师傅说自己祖上制作铁器的历史,也有百年之久,他16岁跟着父亲学了这门手艺,之后入了铁业社工作。退休后,他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家店。到现在,这家店的历史已逾50年。


同样是继承父亲的心血,马家路文具店的年数还要长久些,人们经常用老街文具店来称呼它。据老板徐长赛回忆,父亲开这家店是在70多年前。这么多年,文具店柜台里的商品不断更新,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逝去的时光无法追回,新的活力也在老街上悄悄兴起。沿街老旧的房屋间,隐匿着一家装饰一新的咖啡馆“YAN&SON Coffee”,黑色主调的店面与周边的环境还算和谐,明黄色的门,厚重沉稳,其中又有小窃喜的感觉。

门内老板安静煮咖啡的背影和门外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对比店内空间不大,一张桌子隔开操作台和顾客,各种擦洗得锃亮的机器满满当当。右侧的空间有一张原木桌子,墙上是店家喜爱的摄影作品,一目了然的安心。坐在里面,时光在指缝里慢慢走。至少在这一刻,可以把窗外的尘世放下,咖啡美妙的氤氲里,一点点感受与人分享愉悦的真心。

来源:去走慈溪


你知道吗?这里还是烈士故乡

马家路,不仅仅是一条老街,这里还是烈士马宗汉的故乡。有一条支路“南漕”,顺着弄堂步行约100米就是马宗汉故居了。马宗汉故居属清代建筑,现存主体为坐北朝南七开间平房带西厢房二间,占地550平方米,是民主主义革命烈士马宗汉出生、生活及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986年被公布为县保单位。

马宗汉被孙中山称作“辛亥浙东三烈士”之一,自幼就读于余姚达善学堂,后来考入浙江高等学堂,从这个时候,马宗汉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和徐锡麟、陈伯平二人一起参加安庆起义时被清军包围,马宗汉因为亮明身份而被捕。因在狱中备受毒刑、坚不吐实。8月24日被惨杀在安庆狱前,年仅24岁。


或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老街情怀,无论城市发展得如何迅速,不变的是我们记忆中的老旧街道。那些念念不忘的影像,构成颇有历史韵味的风情画,勾起灵魂深处的记忆,承载着对老街的怀念与感动。

再过不久,

老街将消失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抓住有限的时光,

再次走一走这条古老的街道,

再看一眼老街上寻常人家的幸福生活,

让那种久违的宁静和悠闲渗入我们的肺腑。


部分内容参考自宗汉印迹、品味慈溪

图片来源:慈溪旅游、宗汉印记



<往期精选>

小时候划船采摘的夏日美食,昨天居然成为花店的抢手货?!

这个江南戏剧乌托邦即将迎来5周年盛宴,你怎么可以错过?【附小编吐血整理全攻略】

24种老慈溪的街巷生活场景,你最怀念那一种?

清晨一场雨后,慈溪的天空美爆了!

就这样被你征服,只因为你是慈溪人……

今夏慈溪最in是什么?当然是……慈溪旅游免费送!

谁说小朋友的暑假只有培训班,这些地方还给孩子欢乐的童年时光!

那些伴随我们长大的夏日消暑美食!每道都是老慈溪的味道~

今天,这个海韵风情小镇的智能机器人成了网红!

这一碗,清凉了多少慈溪人儿时的夏天!

除了空调WiFi西瓜,慈溪的夏天还有这些避暑好玩法~

慈溪开通旅游公交啦~老司机带你游慈溪!


END

千年福地,滨海桥城

长按下面二维码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微信号:cxfjly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