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常焦虑,我家娃又输在了起跑线?

乔木 校长传媒 2021-09-22

【乔木专栏】

日常焦虑,我家娃又输在了起跑线?

原创作者|乔木(心理咨询师,专注婚姻育儿,把生活的点滴感悟分享给不一样的你。)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焦虑带来的除了日渐“头冷”,还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其中,育儿焦虑尤为显著。


前段时间,一位5岁小朋友的简历在微博上刷爆。


这个小朋友是名副其实“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旦)二代,父母都在高薪行业的头部国际公司做高管,做简历的初衷是为了就读国际学校做准备。


根据简历上的内容,这位小朋友年阅读量500本,其中包括中英文书籍。


连小猪佩奇看的都是英文版。


不仅如此,小朋友年纪不大,却已经去过国内外多个地方,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更厉害的是,小朋友能文能武,爱好丰富,喜欢足球,会游泳,围棋也下得有模有样。


简直是大写的优秀!


底下的评论也都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他走过的路比我吃的饭还多,我25。”


“日常焦虑!算了,我还是不要小孩了,我连我自己都不想要了。”


这当中还有个评论,是在操心:他开心吗?


其实,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通过简历,我们不难看出,小朋友是乐在其中的。


他的父母并不是那种“填鸭式教育”,说句寓教于乐也不为过。


而且小朋友的家庭教育观非常Nice。


“多尝试,追求过程;少考试,淡化结果”。


如果生在这样的家庭,确实是种幸运。


02


说实话,会焦虑很正常。


因为差距是切实存在的。


而有差距也是正常的。


最重要的是,你的认知评价究竟如何。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当然”。


觉得孩子上培训班就是扼杀孩子的天性,每天三点一线,背着沉重的书包,一副被“素质教育”疼爱得直不起腰来的样子。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一课一练》,没有《教材详解》,也没有《小题大做》,也不需要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男孩子斗鸡玩卡。


女孩子玩泥巴过家家。


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着现在的孩子,就会觉得他们格外辛苦。 


但其实,时代在变化,孩子接触的形式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读书旅行,围棋画画难道就不是兴趣所在?


其实,对孩子来说,如果他真的喜欢,父母又有能力给他提供这样的环境,又何谈不开心呢?


培训班并不会浇灭孩子的快乐,能浇灭孩子快乐的是父母的“功利心”和“焦虑”。


中国著名学者周国平说:“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这个小朋友的父母没有不顾孩子的意愿强逼着孩子去学习,自己原地踏步,而是选择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没让“复旦”成“负担”,就已经当得起优秀的父母。


03


很多父母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忘了父母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你的广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现在社会是一场马拉松,一个好的起跑线上并不值得人们争破脑袋地往上挤,旅途和终点才是目标。


简历中,小朋友爸爸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太在乎起始点上的细微差距。


而完美父母是不存在的。


都是第一次成为父母,所以真的不必那么追求完美。


父母其实不需要把时间过多的倾注在孩子身上。


况且父母只不过是你的众多身份的其中一个,你也是谁的孩子,谁的朋友,谁的同事。


更重要的是,别因为孩子,就忘了自己。


在《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演得了好戏,下得了厨房。


对事业有追求,对朋友又直爽。


可是却一直单身至今。


究其原因是,朱雨辰有个“太爱”他的母亲。


她每天凌晨四点给儿子熬梨汁;带家伙跟组做饭;择媳标准严苛,要求未来儿媳和自己一样。


朱雨辰的母亲是一个为家庭奉献到完全没有自我的人,她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在儿子身上。


朱雨辰的姐姐四十多岁也没有结婚,直言做不到母亲那样的“贤妻良母”。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真正的爱,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孩子是父母的延续,而不是维系父母关系的纽带。


如果需要靠孩子来维系夫妻关系,其实是可悲可怕的。


04


有关调查显示,在家庭焦虑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超过夫妻关系,荣登状元和榜眼的位置,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婆媳关系都被挤出了前三甲,屈居第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曾表示,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香港有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Irene在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没有做好准备,在她看来,儿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比,简直是赤道到两极的差距。


所以,在怀第二胎的时候,Irene就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比如胎教之类。


“我要让妹妹赢在子宫里。”Irene这样说。


但真相是,胎教不会让宝宝变聪明,隔着衣服,肚皮和羊水的三重防护,就算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传到宝宝耳朵里也只是嗡嗡噪音。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只不过有的种子长得快,有的种子长得慢。


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时差,就像你不能要求梅花开在夏天一样。


而你的孩子有可能是颗树的种子,而不是花的种子。


不让鱼儿去爬树,不要鸟儿去游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只要有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所有人固有的优异潜都能自动得以实现。”


与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共勉。

(本文为乔木原创投稿,若有转载请联系原创作者授权)

延伸阅读: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全球主流教育方向已变,我们还在纠缠起跑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教育的起跑线在哪里?

残忍但诚实的忠告:你自己就是小孩的起跑线

输在起跑线却赢在终点

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上了中国第三的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教育孩子的三句良言:阅读决定孩子的未来

10幅漫画,让你读出孩子的真实心声!

家庭教育案例:改变孩子命运的不是知识,而是格局!

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告诉孩子多多读书吧

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这组照片看哭了千万家长

“闹心”的孩子如何养育?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