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Bohr的《伟大的三部曲》发表10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专业建系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物理》创刊于1972年,在特殊的年代里破土而出,蹒跚起步中经历了“科学的春天”,见证和记录了时代的前进步伐和中国物理学研究的繁荣历程。峥嵘岁月50载,《物理》在物理学界的广泛支持下,在作者们笔耕不息的勤勉奉献里,在读者们始终如一的热情关注中,经风历雨茁壮成长,众人用心血浇灌和滋养着《物理》以自己的姿态立于中国物理学发展之林。
2022逢《物理》刊庆50周年,我们精选了50篇文章,代表历年所有的作品,献给广大物理学工作者,以及正在学习物理学和对物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们。让我们重温品读,一起感悟物理科学的真谛,领略学科大家的风采。
|作者:曾谨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本文发表于《物理》2013年第9期
■推荐理由
作者是北大物理系著名的物理教育家。结合Bohr的三个重要工作,与北大物理系建系100周年,对本土的物理学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0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02 量子理论是科学史中经过最准确检验的和最成功的理论
03 如何理解量子力学教材中有关不确定度关系的表述
04 量子纠缠的确切含义与量子纠缠的CSCO判据
纠缠的一种流行的看法是:“与波动-粒子二象性属于单粒子性质相反,量子纠缠至少涉及两个粒子”[25]。另一种看法是:“纠缠并不一定涉及两个粒子,而只涉及(至少)两个彼此对易的可观测量(observables)”。这一点在P.Knight的文献[14]中已提及。在V. Vedral的文献[26]中更明确提到:“纠缠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不管怎样,纠缠涉及把(至少)两个东西纠缠起来,尽管这两个东西不一定是两个粒子。为了研究纠缠,要确定两个或多个子体系,以及可能被纠缠的自由度。在技术上,这些子体系被称为模式(mode)。更形式地说,纠缠是涉及不同模式的可观测量的关联,这种关联度超过经典物理学规律所允许的任何关联。”
05 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协调
[1] N. Bohr. Philosophical Magazine,1913,26:1—25;471—502;857—875
[2] Robertson 著,杨福家,卓益忠,曾谨言译,玻尔研究所的早年岁月(1921—1930).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 见《诗经——小雅,鹤鸣》一书
[4] Kleppner D,Jackiw R. Science,2000,289:893;Zeilinger A. Nature,2000,408:639;Tegmark M,Wheeler J A. Scientific American,2001,284:68
[5] Popescu S,Rohrlich D. Foundations of Physics,1994,24:379
[6] Hey T,Walters P 著. 雷奕安译,新量子世界.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
[7] Heisenberg W. Zeit. Physik,1927,43:172
[8] Einstein A,Podolsky B,Rosen N. Phys. Rev.,1935,47:777
[9] Schrödinger E. Naturwissenschaften,1935,23:807
[10] Aspect A. Nature,1999,398:189;Gröblacher S et al. Nature,2007,446:871
[11] Schlosshauer M. Nature,2008,453:39
[12] Feynman R P et al. The Feynman Lectures of Physic (vol. 3):Quantum Mechanics. Addison-Wesley,Reading,1965
[13] Dürr S,Nonn T,Rempe G. Nature,1998,395:33
[14] Knight P. Nature,1998,395:12
[15] Robertson H P. Phys. Rev.,1929,34:163
[16] Kennard E H. Zeit. Phys.,1927,44:326
[17] Weyl H. Gruppentheorie und Quantenmechanik. Hirzel,Leipzig,1928
[18] Nairz O,Arndt M,Zeilinger A. Phys. Rev. A,2002,65:032109以及所引文献
[19] Schrödinger E. Sitz. Preuss. Akad. Wiss.,1930,14:296
[20] Ballentine L E. Rev. Mod. Phys.,1970,42:358
[21] Ozawa M. Phys. Rev. A,2003,67:042105;Phys. Lett. A,2004,320:367
[22] Erhart J,Sponar S,Sulyok G et al. Nature Physics,2012,8:185
[23] Rozema L A,Darabi A,Mahler D H et al. Phys. Rev. Lett.,2012,109:100404
[24] Ruan M Q,Zeng J Y. Chin. Phys. Lett.,2003,20:1420
[25] Aspect A. Nature,2007,446:866
[26] Vedrel V. Nature,2008,453:1004
[27] Monroe C,Meekhof D M,King B E et al. Science,1996,272:1131
[28] Pranmanik T et al.,Phys. Lett. A,2010,374:1121
[29] Mair A,Vaziri A,Weith G et al. Nature,2001,412:313
[30] Zeng J Y,Lei Y A,Pei S Y et al. http://arXiv.org/abs/1306.3325
[31] Dirac P A M. 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4th 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32] Amelino-Camelia G. Nature,2000,408:661;2007,448:257
[33] Gisin N. Science,2009,326:1357
[34] Brunner N. Science,2010,326:842以及所引文献
[35] Pantowski M et al. Nature,2003,466:1101;Popescu S,Rohrlich D. Foundations of Physics,1994,24:379
[36] Oppenheim J,Wehner S,Science,2010,330:1072
[37] Teche C. Science,2001,290:20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历史与教训——纪念原子核裂变现象发现6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回顾与展望——纪念量子论诞生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上)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美丽是可以表述的——描述花卉形态的数理方程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一本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经典著作 ——评《晶格动力学理论》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熵非商——the Myth of Entropy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普渡琐记——从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天气预报——由经验到物理数学理论和超级计算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订阅《物理》得好礼
为答谢广大读者长期以来的关爱和支持,《物理》编辑部特推出优惠订阅活动:向编辑部连续订阅2年《物理》杂志,将获赠《岁月留痕—<物理>四十年集萃》一本。该书收录了1972年到2012年《物理》发表的40篇文章,476页精美印刷,定价68元,值得收藏。
详情请联系编辑部:
(010)82649029,82649277
physics@iphy.ac.cn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