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八轮中美对话·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的那些事
降低美元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历次美元加息周期,都会有国家遭殃。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进行了QE,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但我们无能为力。在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时,全球资金会回流到美国,造成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要降低美元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有一个办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和国际贸易成本,扩张企业全球金融资源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通过本币借入外债或持有外国资产,降低流动性和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减少目前因持有庞大美元储备引发的贬值风险。由于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又投资了大量的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这部分美元资产很容易因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汇率的影响发生波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就可以通过人民币持有外国资产,借入外国资金,从而缓解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资产的现状。
全球范围获取铸币税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加大人民币资产的需求
重估人民币资产价格,加大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为例,当前全球币种确认官方储备货币资产为6万亿美元,按英镑4%的占比计算,则全球需要2400亿美元的人民币。当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最终对人民币需求量是和经济规模和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深度高度相关的。
国内大类资产配置:从储蓄到资本市场产品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利率下降,导致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发生变动:从储蓄到资本市场产品。总体来讲,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逐渐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最终存在利率下行的趋势。利率下降,分母驱动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值上升,资产配置从储蓄向资本市场倾斜。
汇率:实行浮动汇率,中短期继续保持强势货币
汇率波动的区间扩大,最终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汇率变动的强度来看,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资本流动更加频繁,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在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维持固定汇率变成不可能的任务,汇率的波动范围将逐渐扩大。
中短期维持强势货币,长期汇率走势取决于各国经济基本面。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在逐步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情况下,会加大人民币需求,导致人民币升值。另外,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中国也会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利率:货币政策转向价格型调节,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数量型到价格型货币政策,人民币最终将变为自由浮动的货币。原则上,将不需要干预外汇,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发放基础货币渠道将消失,倒逼央行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形成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
资本流动:从管制到放松,加剧资本流动
加剧资本流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海外资金将更容易流入,投资人民币资产,而境内的人民币资金也可以通过资本流出,配置海外资产。资本的流动更加频繁,振动的幅度加大。
金融改革:倒逼改革提速,丰富人民币投资品种
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金融改革将加大金融市场的深度和规模,丰富金融产品,使得配置人民币资产更加便利,拓宽人民币的使用渠道和规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将加大全球市场对人民币和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倒逼国内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监管难度上升。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冲击,提高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效率,这就要求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但资本的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同时带来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倒逼金融监管更加完善。
经济增长: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升值压力将对国际贸易造成影响,不利于出口。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在产业链的地位,通过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来促进出口。出口受损,对出口增长型经济不利,倒逼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资产配置更加灵活,资本会择优选择优质资产,优胜劣汰,优化经济结构。
2007.6
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7.10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2008.12.4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2008.12.25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2009.2.8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2009.3.9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3.11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2009.3.23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2009.4.2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009.7
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0.6
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2011.8
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1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
2013.10.15
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新闻发布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
201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014.6
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频频布局。6月18日,建行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19日中行担任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行。
2014.7.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授权交通银行首尔分行担任首尔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成为在首尔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一步。
2016.3.29
亚洲首个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联合成立,旨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通过公共界面向社会公众分享科研内容,设立财经数据库,为国内外的从业者提供培训。(CF40综合金融时报、网易财经等)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