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篮”后,人民币如何在“储备货币竞争”中站稳脚跟?

2016-09-25 CF4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本文系“金融四十人(CF40 VOICE)”专栏文章,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授权华尔街见闻独家发布。本栏目基于CF40的大量内部成果,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和国际领域的焦点、重点问题提供专业分析。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主要国家和货币竞争的历史。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和英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激烈博弈即为明证。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必然意味着原体系中的“在位货币”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和挑战,随之而来意味着“在位货币”国际地位的相对削弱和利益的国际转移。

2016年10月人民币将正式加入SDR篮子,欧元和日元的权重有所下降,虽然这一权重让渡的对欧洲和日本的实质性影响未必很大,但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的扩大,势必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加大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竞争甚至争端。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以来,国际上乐观其成者有之,顺其自然者有之,将信将疑者有之。

货币国际化需要国内稳定的金融市场做保障

在这样一个激烈博弈、竞争的过程中,国内稳定、完善的金融市场将会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国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境外投资者。如果境外投资者要投资于人民币资产,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他们需要在投资组合里放入相对安全的政府和公司债,这就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水平提出了要求。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期限和品种都存在问题。2015年,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在伦敦发行过为期三个月的短期债券,但是收益率曲线仍不连贯。要吸引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应探索国债的持续稳定发行机制,形成稳定的国债收益率曲

另外,我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透明度低、会计审计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不够等,也会降低境外投资者投资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积极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情况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需要做好国内的财税改革和市场建设。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清算行有望提供国际化的助力

除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之外,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全球支付清算体系来支撑。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非常重要,但在初期交易量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将需要较大的投入。

现在我国有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其目的是为参与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清算和支付服务,保证人民币清算系统的安全性。2015年10月8日,CIPS第一期成功上线。CIPS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与结算服务;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与结算效率。CIPS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发挥积极的作用。

成立人民币清算银行是形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标志,现在全球有20个清算银行,因此全球也有20个人民币离岸中心,比如香港、伦敦、新加坡和韩国等。有了清算银行,就说明该地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离岸市场。即使建立了人民币支付系统,我们仍然有必要建设人民币清算银行。

这是因为,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方法和美元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初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通过美元和黄金挂钩再脱钩,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现在的路径不是这样,我们要通过贸易结算等方式推进各种各样的路径。所以,人民币清算银行实际上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可以在当地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广工作,比如发展离岸市场客户,代理人民币业务,包括发债、结算等等。

第二,建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或央行手里的一张王牌。比如,在美国纽约设立清算行,就标志着在美国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同时也能令美国政府感受到中国的善意和金融开放的态度。

货币国际化最终考量的是一国综合实力

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要让人民币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交易手段、计量单位和财富储存手段,需要国际社会对我们国家的制度、经济、法治等都比较有信心,否则他们不会把人民币作为货币储备与交易媒介。

如果从最终极的视角来看货币国际化,这正是对我国国力和制度的终极考验。在一个国家的制度与经济还没发展到合适程度的情况下,即使这个国家的货币进了SDR,也不会成为广泛的储备货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结果,而非目的,它是一系列国力配套产生的结果,包括制度、经济、法治甚至军力等,只有这些国力足够强大才能支撑储备货币。  

从这个角度说,货币的国际化要求中央银行国际化及人才储备国际化,政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要国际化。这里的国际化更多指的是市场化,而不是计划经济式的管制,要想办法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无论政策规划到何种程度,具体还是需要由人去执行。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外汇市场进一步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都有很大的作用,也会影响宏观政策安排的实际效果。

最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地缘政治为例,中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就是中美关系。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看法。外界尤其是美国会以为,中国可能存在两种看法:中国可能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合理的,需要推翻重建;也可能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甚至包括国际政治体系)大体是合理的,但需要改进。如果若我国秉持第二种观点,以一个改进者的身份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中,人民币国际化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会相对宽松一些。

(注:本文取材自CF40对内部课题《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前瞻:收益与成本角度的分析》的评审会,课题负责人为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


近期“金融四十人(CF40 VOICE)”专栏文章精选:

硬币都有两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挑战

避免陷入“失去的十年”,中国可从日本吸取哪些教训?

吵了六年、搞定德国,G20终就财政政策达成共识——G20公报解读之一

杭州公报中关于汇率问题的表述有何玄机?——G20公报解读之二

不愿再看到阿根廷式的眼泪,G20在主权债务重组方面做了这些努力——G20公报解读之三

监管分割乱象——再造一个银行间债券市场


中国特色资产证券化之困——流动性匮乏


金融监管改革怎么破局?少一点套路,银行监管才是重点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冷思考:“特权”背后的误区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CF40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在四十人论坛平台型智库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浦山新金融基金会等机构。

       CF40平台集聚了来自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的300余位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同时,CF40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队伍也渐趋充实。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期刊以及金融类书籍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