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拆解三季报:增长仍有支撑,下一步是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CF40研究部鲁西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19-12-26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其中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较二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创下自1992年有纪录以来的季度GDP最低值;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比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仍在6%-6.5%的预期目标内。
“这一增速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说,因为全球经济增速在下降,所以中国经济随之下降,也是趋势之中的事情。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尽管增速有所放缓,放眼全球,6%的增速仍是一个高增长。他指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虽然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复杂,但国内有力的支撑因素比较多。“下一步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还是有条件、有支撑的。今年四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趋势是有保证的。”毛盛勇说。
图源/网络
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稳增长要放突出位置
今年经济增速在一季度短暂企稳后,二、三季度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二季度该数据是6.2%,一季度是6.4%。
对于6%的经济增速,CF40青年论坛召集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分析,如果单看同比增速,这里面有基期的效应,会有些干扰因素。从季调环比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是1.5%。在历史上,除了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出现过1.4%的水平,这一环比增速还是比较低的,大概与2015年四季度的增速持平。
总体来看,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疲弱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受此影响,今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疲软。CF40特邀成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梁红等人指出,三季度投资增长大概率减速、消费增长大体持平,而顺差对增长的贡献扩大。
投资方面,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至为5.4%,低于低于市场5.5%的预期,与1-6月相比,放缓0.4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持平,但也创下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增长。毛盛勇表示,最近这几年投资增速总体是在放缓的,但当前总体还是比较平稳。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投资的三大组成部分房地产、制造业、基建来看,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维持稳定,微超预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有回升,但前景仍不乐观;基建投资增速已连续两个月缓步回升。
具体来看——
基建方面,9月基建投资投资增速微升至5.0%(8月为4.9%),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5%,比前八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作为传统逆周期调节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各地专项债加速发行输血基建,国家层面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基建投资项目落地的政策,如允许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等。
总体来看,基建在温和地扩张。梁红等人预计,基建投资有小幅上升的动力。但基建向“精细化”转型过程中、且在金融去杠杆及强监管的环境下,基建投资或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制造业方面,1-9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2.5%,回落0.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面临的压力较大。伍戈指出,制造业当前面临较低迷的状态,与前期去杠杆的后续影响有关。制造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现在民企的资产负债表还处在修复之中。
至于后续制造业投资是否能够回升,伍戈指出,一方面与全球经济和总需求能否回升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民企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能否缓解,特别是所谓的信用利差能不能下降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短期内并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解决的,再加上去杠杆政策的后续影响,所以,制造业的回升不会那么快,预计未来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制造业可能还会在低位徘徊。”他说。
房地产方面, 1-9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0.5%,与1-8月份持平。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相对去年维持在高位。房地产投资增速从上个月的9.9%小幅加快至10.5%,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也从8月的4.9%回升至6.7%;房地产到位资金同比增速从上月的3.8%明显上升至10.6%。同时,其他领先指标看,9月土地成交面积增速回升,但土地成交额、商品房成交面积与成交额增速有所走弱。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今年以来,中央一直在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尤其是年中政治局会议明确给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一直处于被“锁死”的状态。但是从上述数据表现来看,伍戈指出,房地产投资是非常有韧性的,虽然大家预期前期有一些房地产趋严的政策,但房地产自身有韧性,“总体来看,本轮经济下行过程中,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其实还算相对温和。”他说。
再来观察消费数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674亿元,同比增长8.2%,扣除汽车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毛盛勇指出,前三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60.1%,与今年上半年持平,但低于一季度65.1%。
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同比增长9.0%,今年以来持续跑赢同期收入平均数增速。招商证券宏观团队张一平认为,收入差距收窄有助于改善消费形势,但由于汽车消费短期内难以重现高增长态势,社零增速有望在四季度低位回稳。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分析,消费低迷的主因仍是汽车拖累,预计汽车消费增速依旧磨底震荡,随着二阶拐点逐步出现,对消费负向拖累有望逐步降低,四季度消费数据将适当回升,对2019年消费数据不悲观。
最后看出口。前三季度出口增长5.2%,9月出口下降0.7%。当前中美谈判传来好消息,但中长期中美贸易难改摩擦趋势,而且之前互征的关税也没有取消。再加上全球需求放缓的趋势还会延续,出口大概率仍会处于下行态势。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徐奇渊分析指出,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是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低,如果四季度季调环比增速保持与三季度持平(1.5%),GDP增速也能达到6.1%,即使四季度季调环比增速降至1.4%,GDP增速也能维持在6%。因此,四季度从GDP同比增速来看,下行态势将有所放缓,其增速可能与三季度基本持平。
对于下一步经济工作,10月14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陕西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要求,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存在通胀,也没有通缩
三天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最近几个月,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带动9月CPI同比上升至3%,创下CPI六年来的新高。为此,市场有人认为,通胀卷土重来。但观察PPI数据,9月PPI已经同比负增长1.2%,这是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不是通胀压力,而是通缩压力。
究竟是通胀还是通缩?在10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毛盛勇说,“目前既不存在通胀,也不存在通缩,物价总体是平稳的。
徐奇渊分析指出,本轮CPI同比增速上行并非典型的通货膨胀,而是由猪肉等特殊因素带来的结构性通胀。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指出,当月猪肉价格上涨69.3%,涨幅扩大2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因素影响,9月核心CPI同比增长1.5%,核心通胀继续低位运行。
也就是说,本轮通胀主要是猪肉供不应求导致的,属于结构性通胀。
图/网络
今年前三季度,猪肉产量下降了17.2%。一方面是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叠加了猪周期等因素。这两年,一些地方基于环保等因素考虑划定禁养区,造成生猪存栏量下降。去年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到春节期间,价格更是出奇地低。今年年初以来,猪肉价格一路高涨。
猪肉供求关系紧张导致价格上涨,可以通过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或扩大进口来解决。近期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在向市场投放储备冻猪肉。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9月更是投放了1万吨中央储备的冻猪肉。前三季度,猪肉进口了132.6万吨,同比增加43.6%,但这对猪肉消费大国来讲,仍无法弥补供给缺口。
为缓解猪肉供应短缺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猪肉生产的政策,8月底以来,相关部门更是连出17条扶持措施,在财政、金融、用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绿色通道,生猪生产的补奖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政策。
分析人士预计,此次CPI上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个别月份可能突破3,但总体仍较温和。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猪价可能继续上升,CPI仍将高位运行,或保持3%以上,随后将进入逐步回落通道。
猪价上涨不应绑架货币政策
面对猪肉供给收紧带来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是否要做出相应调节?
徐奇渊指出,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普遍趋向宽松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明显减少、正在逐步企稳,因此货币政策的外部压力正在退去。
他认为,国内猪肉价格上涨推动CPI上升,可能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掣肘。但是要看到,核心CPI和PPI在过去一年以来都呈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因此货币政策仍有调控空间。考虑到猪肉价格的干扰,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不对称降息,一方面保持存款利率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除了价格型货币政策之外,也可以考虑更多使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
毛盛勇也强调,当前价格总体还是平稳的。这样的话货币政策还是有比较充裕的操作空间。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变化相机抉择。
在货币操作方面,央行行长易纲此前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也主要是“以我为主”,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来进行预调和微调。
伍戈分析,下一步,货币政策还会比较稳,但总体上看还会受到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掣肘,所以货币可能是稳一点。但是财政政策可能会更加积极,资金的投向未来可能更多投向基建领域;汇率会更加灵活,才能更好的应对外部的冲击。
与3%的物价相比,6%的经济增速更需要政策支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的局面,李克强在10月14日的会议上指出,要用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加快补短板惠民生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开展多元化贸易投资合作。
张一平团队认为,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主要抓手还是财政政策,专项债、政策性金融都将是基建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受通胀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难以在价格方面有放松,但是定向降准等数量放松不会缺席。
在加大基建投资方面,毛盛勇指出,今年增加了地方专项债的规模,提前下拨了进度,“现在在加快把明年的一些计划前移,做到今年的计划里面,正在筹备。同时,还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他说。
实体经济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也要引起注意。徐奇渊指出,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全球贸易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工业企业盈利状况不佳、中长期风险溢价偏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较小,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断发力的作用之下,伍戈说,“第四季度经济能够稳定在6%或者6.1%,都是有可能的。


责编:张霞 |视觉: Lip 东子 |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