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10月CPI数据:消费需求仍疲软,产出缺口实际表现如何?
今日(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低于市场预期 0.8%,较前值回落1.7%,1-10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0%;10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2.1%,甚至低于市场预期的-1.9%。1-10月,PPI比去年同期下降2.0%。
观察上述数据,CF40研究部主任、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徐奇渊撰文分析,这似乎表明总需求仍然处于低迷之中,甚至产出缺口仍在扩大。这与此前市场的乐观预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那么,造成反差的原因是什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徐奇渊认为,后疫情时期,CPI变动具有更强的结构性特征。疫情下的交通运输业显然受到了最大冲击——10月单月CPI的分项指数中,交通通信同比增速为-3.9%,降幅大大超出第2位的居住费用(-0.7%);一般情况下,食品、居住两项往往对整体CPI起到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交通通信对CPI的贡献(拖累)达到第2位,这比较少见。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交通通信的需求减少,也并没有导致其他消费的相应上升,这也说明消费需求仍然偏弱。
徐奇渊使用PPIRM及其分项指数近似估算核心PPI发现,10月同比增速减去1月同比增速,降幅最大的正是燃料、动力,以及农副产品分项。因此,食品、能源因素是重要的拖累因素。如果直接观察PPI同比增速,可能高估了产出缺口的严重程度。不过,尽管5月以来工业部门的需求缺口正在持续收窄,但核心PPI仍然处于同比负增长区间,仍然低于疫情之前1月份的数据。
徐奇渊还表示,即使剔除上述提到的交通价格这一结构因素,修正后的核心CPI也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不过,修正指标还是比原始数据看起来更好,“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可能正游荡在比较乐观的预期,以及相对疲弱的数据之间。”
”产出缺口在扩大吗?点评10月物价指数
文 | 徐奇渊
今天统计局发布了10月物价指数,数据似乎表明总需求仍然处于低迷之中,甚至产出缺口仍在扩大。这与此前市场的乐观预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其中,10月CPI同比增速0.5%,较上月1.7%明显下滑,同时,CPI核心通胀率已经连续4个月维持在0.5%的水平未获得提振。同时,10月PPI同比增速-2.1%,与上月持平,也没有出现回升。实际情况倒底如何?
后疫情时期
将CPI分项指数的10月数据与1月相比,可以看到CPI各项分类中:食品、交通通信降幅最大,两者同比增速降幅分别达到12.8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的降幅是由于基期价格较高,以及猪瘟的缓解。不过,核心CPI已经剔除了食品价格的影响。
图1 食品、交通通信价格同比增速降幅最大:
10月与1月相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以及作者的计算。
图2 PPI下行受到燃料、农产品价格的
重要影响:10月与1月相比
图4 核心PPI与核心CPI:工业生产仍然强于消费
不过,修正指标还是比原始数据看起来更好:其一,核心CPI表明消费对应的产出缺口正在维持稳定,甚至考虑了交通价格因素之后修正的核心CPI,还出现了持续的、微弱的上升。其二,剔除了能源、食品价格的核心PPI,显示出工业生产在持续回暖,甚至比较强劲。可见,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可能正游荡在比较乐观的预期,以及相对疲弱的数据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