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读书 | 突围宏观经济理论困境,从供求交互循环视角看债务、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胀

李斌 伍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2-07-01

当全球经济同时面临低增长、通胀与债务高企,主要发达经济体实验多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究竟带来了什么?其会走向何方又将进一步造成哪些影响?在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面临的新情况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李斌和CF40特邀研究员伍戈的新著《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 ,为研究债务、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

李斌 伍戈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3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和复杂的影响,货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债务表现出新的组合和变化,也出现了传统宏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一系列新现象。
作者认为,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一个重要但现实经济运行不符的做法,就是把需求和供给分别作为短期和长期问题进行“分割”,这些“两分法”容易导致理论研究尤其是思维上的分割,影响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特别是引入货币与债务后的真实世界。
为此,作者试图从古典经济理论出发,构建一个在供求交互循环中理解经济增长的框架,并将货币引入其中,观察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供求交互的视角成为全书的方法论主线。作者还借助这一框架阐释了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并对货币政策的定位及其总量和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作为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围绕宏观和货币问题合作出版的第四本著作,本书为理解债务、经济增长和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畅通经济金融循环等进行了有深度、有创见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具有独到的启示意义。下文为大家带来的是两位作者为本书所作后记。
* 本书为CF40青年论坛课题《经济增长、债务通缩与货币的作用》的研究成果。李斌为CF40特邀成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伍戈CF40特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

探究经济规律、谱写货币故事,是我们从求学到工作多年来的学术兴趣和追求。

围绕宏观和货币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2013年到2016年三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合作研究并出版了《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及《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三部拙作。

其实,我们想讲述的“货币故事”大致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量”,即货币总量与经济结构问题;二是“价”,即货币数量与利率价格问题;三是“性”,也就是货币中性和非中性问题。

回头来看,关于上述前两方面问题,我们已在之前出版的作品里进行了研究和阐释。而第三个方面涉及的内容,则正是读者翻看的这本新书所试图探寻和部分解答的问题。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也许是货币经济学的终极课题。对这一深奥命题的兴趣来自我们工作实践中的朴素感受。

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似乎远不像教科书中所讲的“中性”那么简单。经济现实是复杂的、非线性和交互影响的,而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则有诸多的“两分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分割的,并基于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而正是这些分割,影响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也容易导致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形成偏差。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遵循古典经济理论的传统,借助供求交互影响和动态变化这一视角,去理解经济增长的一般机制,并将货币引入该机制中,观察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运用这一框架去思考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果说宏观经济学的新范式是要“把金融找回来”,那么这本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经济分析的本源找回来”,把供求交互循环这一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找回来。

无独有偶,供求交互的视角似乎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系统思维,与物理学的“耦合”“渐进”“微扰”“纠缠”等概念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充满着理性思维的乐趣。我们感到,这一视角为观察诸多宏观经济现象提供了“钥匙”,也构成本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逻辑主线。

近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岗位都有多次变化,总体上更加忙碌了。诚实地讲,在工作之余坚持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并不容易。好在对宏观和货币问题研究的热爱始终牵引着我们,这本书的框架和内容是在一次次的讨论甚至争论之中逐步清晰和完善起来的。

感谢诸多领导、同事及朋友们的关怀和指点,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给予的支持。

遥望星辰大海,我们深知,研究货币与经济关系这样宏大的题目难度极大,限于能力和时间,我们的研究还是十分粗浅和初步的。书中的内容也都是个人学术研究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文责自负。

春华秋实。研究课题于春日立项,秋天完稿,中间则经历了数载。衷心希望这本书能与之前的三本书一起,共同构成货币系列的“四部曲”。虽未必动听,却凝结心血,终究无怨无悔。感怀这一段执着坚持的心路历程,我们有幸领略到经济学之美及其带来的人生乐趣,并十分乐意能够与广大读者分享。

债务杠杆、供求循环与货币的作用

李斌 伍戈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3

扫码购书

推荐语

从需求侧管理到供给侧改革,从逆周期调控到跨周期调节,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转型调整中经历了诸多政策实践。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运用供求交互和跨期均衡的思路,对此进行了有深度、有创见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不同领域的读者都将从中受益。

——刘世锦  CF40学术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本书是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合作出版的第四本著作。长期以来,两位作者一直对宏观和货币问题保持着超高的研究热情。本书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视野转向了货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货币非中性等更具一般意义的问题,试图在系统思维的框架下对货币政策定位于需求管理的传统理念有所突破,以便可以更完整地阐释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效应。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两位作者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到的启示意义。

——张晓慧  CF40资深研究员

两位作者将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政策实践相结合,诠释了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交互反馈效应,并在此视角下研究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书对于理解新发展格局及与之相适配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李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当前我国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需求侧管理和注重需求侧改革并扩大制度型开放,这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往往将需求和供给分割开来,短期看需求,中长期看供给,对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互影响有所忽视,不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真实世界里的宏观经济问题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工具。如何从一般均衡和系统思维角度出发建构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综合治理框架,统筹解决短期需求侧周期性、外部性问题与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本书尝试通过寻找供求交互的理论源头并据此展开分析,为理解债务、经济增长和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畅通经济金融循环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

——田国强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作者简介

李斌,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问题与宏观审慎政策等。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多项学术奖项。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等。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等学术奖项,并获“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冠军。

内容简介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也许是货币经济学的终极课题。本书遵循古典经济理论的传统,借助供求交互影响和动态变化这一视角,去理解经济增长的一般机制,并将货币引入该机制中,观察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运用这一框架去思考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果说宏观经济学的新范式是要“把金融找回来”,那么这本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经济分析的本源找回来”,把供求交互循环这一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找回来。


版面编辑:潘潘责任编辑:潘潘
视觉:
李盼 浩然
监制
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