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利率、汇率调整到位后,印度发生了什么?

2016-01-27 CF4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编者按

2015年10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组织了“ CF40一带一路+环球访问计划”的第一期访问。这是访问团考察笔记的第5篇。


在印度,CF40学术顾问、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余永定、CF40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CF40秘书长王海明一行访问了印度财政部、印度储备银行、基础设施发展金融公司、中国驻印大使馆以及中国在印度企业的分公司,并在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院与来自印度财政部、发展中国家研究与信息系统的官员与智库专家进行座谈。


印度2014财年的GDP增速为7.3%,较上一财年实现大幅增长。IMF曾在2015年《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中预测,印度2015、2016财年的经济增速将达7.5%,超过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国际主流媒体也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形势与潜力赞誉有加。对于印度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印度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汇率调整功不可没。莫迪政府在力推各项结构性改革,国际上对改革的评价较高,但在国内仍面临很大的阻力。针对国际舆论近期对印度“一面倒”的评价,中方应客观看待。


 

>>>>>>印度利率、汇率调整到位,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2013年,印度的经济形势乏善可陈,内外交困。2012财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经济增速仅为5%,创十年新低。财政和经常项目存在双赤字。国内增长乏力以及国际上美联储推出QE的刺激措施,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撤离印度。2013全年的通胀率约为10%。


面对这种不利形势,拉詹于2013年8月执掌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后很快连续上调基准利率,以期降低通胀率。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宣布上调利率,印度央行的坚持收到了成效,也为2015年四次降息以提振经济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充足的政策储备。


在汇率方面,印度卢比在2013年 5-8月的三个月时间内兑美元就跌了约15%,8月单日跌幅曾高达3.8%。这主要是因为印度财政与经常账户的双赤字。卢比暴跌后,客观上也使得经济有了缓冲的余地。之后,国际油价的走低使得印度政府减少了对油价的补贴,改善了财政,印度也推出一系列措施管控经常账户赤字,莫迪政府推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使得印度成为国际经济体的亮点,这些都造成了国际资本的回流。


时至今日,印度的利率、汇率调整已经到位,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印度也较有底气应对美联储的加息。


印度央行的官员在与CF40代表团座谈时表示,央行对美联储加息的准备较为充分,印度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处于良好区间,因此在宏观稳定层面,央行有信心应对好加息的溢出效应。12月初,在美联储很有可能加息的情况下,印度央行依然宣布维持回购贷款利率不变。


印度央行的官员还表示,印度鼓励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卢比计价的债券,但仍用外币结算,这有助于境内机构更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印度改革“小步慢跑”,但仍面临较大的阻力


自2014年5月莫迪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进行经济改革,印度的国际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莫迪效应”的旋风。虽然印度改革的大方向受到了肯定,但是一年之后,很多领域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改革以“小步慢跑”的态势在前进。


首先,莫迪自上台后就致力于改善印度的投资环境,但出台政策易,改变理念难。近期,印度就宣布将放宽15个主要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标准,而在2015年1-6月,外商在印度的直接投资达到194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加30%。


印度固然羡慕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印度对于对外开放和外资一向持保守的态度,这种定向的思维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根本扭转。


在印度,不同的投资领域有不同的投资限额标准。如果外国投资的比例在限额以内,那么投资者向位于孟买的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报备即可,即符合所谓的“自动生效制度”,或称自动渠道。如果超出这一限额标准,投资者需要向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局(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Board, FIPB)提出申请,由其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局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原则,逐案审批,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规则或制度,主要参考相关投资领域的产业政策。虽然有两种渠道,但在现实中,政府审批是主渠道,并且由于只有指导性方针而缺乏具体制度,导致审批部门的意志极为重要。此外,审批的过程也缺乏透明度。即使投资项目在中央政府层面得到通过,投资者还要同项目落地邦的地方政府就土地使用等问题打交道。地方政府低效率等问题同样层出不穷。


其次,虽然莫迪上台后,印度税务部门的效率有所提高,但其力推的“商品和服务税务法案”(General Sale Tax, GST)依然面临较大的阻力。印度由27个邦组成,各邦的权力极大,有权制定自己的税法,这也导致印度的税收体制极为复杂,给外国投资者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据印度当地的中方企业反映,企业的产品一旦跨邦,需要提交一系列的单据、发票,证明整个清晰的流程,不然就得重交增值税,所以印度各邦的交界处经常排起卡车长龙,等待执法人员的检查。还有中国的制造企业为了降低税务负担,不得不在每个邦都设立仓库,因为没有仓库也会导致税负上升。


莫迪力推的GST修正案已经在下议院获得通过,但印度的国大党依然对上议院保持较大的影响力,修正案在上议院的通过还需要莫迪政府与国大党谈判。事实上,即使印度的两院都通过了该修正案,各邦政府的表态仍至关重要。


莫迪的前任辛格就曾想推行统一的GST,但彼时莫迪所在的吉拉特邦就表示反对。莫迪之所以态度有了重大转化,固然与财政收入告急有关,但也反映了GST 的推行阻力主要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上。因为GST一旦实行,税收将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邦流入消费的邦。


再次,印度的劳工法较为纷杂,也十分落后,很多已经沿用几十年,已经跟不上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最让企业头痛的当属《劳资纠纷法》,根据这部法律,印度企业的雇员规模如果超过100人,就不能自由解聘员工,除非得到政府批准。


据在印度的中方企业反映,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规模压缩在100人以内,因为担心陷入劳资纠纷。这些法律使得劳动力的流动困难重重,看似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事实上只有国有企业、公共服务部门的少部分劳动者受益,2015年9月印度爆发的反对劳动法改革的全国性大罢工的主力也是这部分人。企业扩大生产、外商投资的意愿都受到打击,也就谈不上维护其余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


莫迪的改革致力于提高雇主的灵活性,为其解雇工人以及宣布破产、退出提供便利。其中,拉贾斯坦邦已经先行一步,将不经政府批准就可以解雇工人的规模上限提高到了300人,但方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国很多工会团体的反对。


最后,无论是制造业的振兴,还是基础设施的改善,都离不开土地征用。根据印度现行的征地法,公私合作项目的征地需要70%的被征地方同意,私人项目则高达80%。莫迪的改革计划废除了这一条款,然而,不仅来自反对党的阻力很大,2015年3月印度首都还曾爆发农民的静坐示威,抗议征地法的改革。


虽然改革面临种种困难,但印度毕竟有着巨大的市场,庞大的农村人口也预示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报告,2020年印度国内零售市场总额将达到1.3万亿美元,印度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印度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改善余地很大,这其中也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因此,中企不应放弃印度。

 

>>>>>>客观看待国际舆论对中印的评价差异


近期,印度成为国际主流财经媒体的宠儿。印度被认为将接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仅在一年多之前,国际舆论并不看好印度,吉姆·奥尼尔(“金砖四国”一词的创造者)甚至在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认为,印度经济在很长时期甚至永远无法与中国媲美。


印度经济在过去一年多的表现的确有值得赞许的地方。印度的利率调整较为果决,在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货币当局能连续升息,以降低公众对通胀的预期。印度卢比的暴跌也在客观上宣泄了经常账户收支失衡的压力。


在这之后,调整到位的利率、汇率环境给经济带来良好的“反馈”。莫迪政府力推的结构性改革也让人眼前一亮。但面对层层阻力,这些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尚未可知。


国际舆论为了追求热点,经常出现“一面倒”的特点。褒“印”贬“中”,也可能是西方媒体的一种传播策略。对于主流财经媒体对于印度的热捧,中国应有平常心,客观看待印度的优劣势,取长补短,而不应自乱阵脚。



“ CF40一带一路+环球访问计划”

相关文章请点击下方标题


为什么“一带一路”的突破口是巴基斯坦?


中企投资巴基斯坦的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印度是如何看待亚投行的


咱有“丝绸之路”,印度有“棉花之路”!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