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烈士牺牲七十周年,把颠倒的历史正过来
11月25日是毛岸英烈士牺牲七十周年纪念日,长久以来,毛岸英烈士身上被泼过很多脏水,今天我们就是要高调的纪念他,把被抹黑的真相说出来,把颠倒的历史正过来。上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把毛岸英烈士身上的脏水擦干净》,系统的辟谣了关于岸英牺牲的谣言,今天我把它扩写成一篇新文章,全面的回忆岸英同志的一生,悼念这位高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颠沛流离的童年
毛岸英的父亲是一位职业革命家,职业革命家就意味着以国为家,从小他与父亲便是离多聚少。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在深夜与杨开慧诀别,他看着熟睡中的三个孩子,感慨道:“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走万里路啊!”随后毛泽东连夜踏上了旅程——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是属于父亲的故事;而毛岸英的人生从此走上了另一条分岔路。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不幸被捕,年仅8岁毛岸英与两个弟弟一同被关进了监狱里。在监狱中,杨开慧教三个儿子认字读书和做人的道理,他说:“孩子,你要记着,爸爸正在井岗山打白匪,妈妈受苦也是为了穷人。”杨开慧烈士牺牲后,毛岸英三兄弟被地下党营救,安排在了上海大同幼稚园。
在向忠发和顾顺章叛变后,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受到毁灭性打击,党组织基本撤出了上海,岸英三兄弟也从此失去了联系。为了生存,岸英领着岸青、岸龙在一家烧饼铺当了学徒。每天一大早,岸英就得拖着没有后跟的破鞋上街买小菜,然后生煤球炉子、刷马桶、倒尿盆;而岸青、岸龙则服侍少爷小姐,稍不留意即遭打骂。
后来三兄弟三人实在不堪忍受老板的欺压,离开了烧饼铺,流浪在上海街头。建国以后看到电影《三毛流浪记》,毛岸英对妻子刘思齐说:“那时我和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就是影片里的三毛,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晚上,他们就住到一个破庙里躲避风寒,这样一过就是三年时光。非常不幸,小弟毛岸龙就是在此时走丢失踪,从此杳无音信。刘思齐回忆讲:“岸英说只有两点没有做过:一个就是给资本家当干儿子,一个就是偷东西。他非常想有一本字典,每天早晨不吃早饭,很长时间买了一本字典,这本字典他一直保留着的。”
(二)青年近卫军
1936年,重新恢复的上海地下党组织终于找到了岸英岸青两兄弟,党组织把他们送到苏联学习生活。毛岸英学习成绩优异,能够熟练运用俄语演讲、写作。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破,德国法西斯的攻势如同潮水,很快列宁格勒告急、莫斯科告急、斯大林格勒告急……然而此时,苏共中央依然决定:国际儿童院的外国青少年,为了回国以后能很好地为祖国服务,要安心学习,可以不去前线。
但是英雄的毛岸英不甘于眼睁睁看着法西斯肆虐,他在一位苏联将军的帮助下,进入了军政大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尉军衔,二十一岁的他成为了一名坦克兵,走上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苏德战场。从苏联到波兰,从捷克斯洛伐克到柏林,绵延千里的土地上都留下了毛岸英坦克的履带印。
这期间毛岸英获得了两项荣誉:第一是被批准加入苏联共产党,这是对他思想觉悟和英勇作战的最大肯定;第二是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并获赠了一只小手枪。值得一提的是,知道斯大林接见毛岸英后,岸英曾经的老师、战友才知道这位勇敢、热情的青年是中共领导人的儿子。
1945年底,组织上批准了毛岸英回国参加革命斗争的请求。至此,分别了近二十年的父子终于重逢,正所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次年,在父子二人短暂相聚后,毛泽东对岸英说:“你在苏联上大学,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过些时,我替你找个‘校长’,住‘劳动大学’去。”
(三)大地之子
于是毛岸英前往王家坪吴家枣园,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上山开荒、犁地、点种,还主动给房东扫院子、挑水、劈柴,晚上就组织村里年轻人学习认字和文化知识。后来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毛岸英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一起转移,见面会毛泽东幽默地说:“白胖子变成黑胖子了!”又看了看儿子手上的老茧,说:“学习成绩不错嘛!今后有机会还要去学习、锻炼。”
这是毛岸英在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顺口溜,虽然遣词造句确实粗陋,但是神情颇有乃父之风。
1947年3月,毛岸英前往阳信县李桥村和张家集村,这一次就不仅仅是参加农村劳动了,而是要参与当地的土改工作。毛岸英化名“杨永福”,依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大家看他是“组织上”派来的干部,但是什么农活都非常娴熟,很快就产生了好感,在乡政权的选举中,公推杨永福(毛岸英) 同志为计票员,足见信任。
毛岸英在张家集村住在张元林大爷家的东屋里,帮着老两口做家务、挑水、扫地,老两口开始称他为“杨同志”,后来就直接叫“孩子”。在离开后,还专程写信问候两位老人家:“离别二老,倏忽数月,天各一方,万分悬念。远隔天河,情怀衷肠。二老待我,胜似儿女,恩德之重,铭刻肺腑!一路平安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暂分中宣部工作,一切均好,万望放心。我已要求到部队去锻炼,目前只待组织决定。请代问张会山二老好!乡亲们好!”落款为:杨永福。
解放后,毛岸英被安排在了北京机器厂当工人,后来负责宣传工作。当时的工人张征在岸英牺牲后写了一篇纪念文章《追忆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的日子》,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当时大伙儿问他:“你既是延安来的老资格,为什么不在北京挑个好工作?”他说:“这可比农村好多了,我原来当过农民。”大家明白了,这人敢情是个农民。于是就同情地问他:“那你家里肯定很穷吧。”他说:“我家不是农村的。”大家就围着他起哄:“住城里,你干嘛去当农民?”他乐了,就说:“俄大让俄去的。”(陕北方言:俄是我,大是父亲)大家哈哈大笑,“你大真够可以的!放着福不许享,偏让你受罪去”。
(四)牺牲
小六子吃了几碗粉?
黄府大管家说吃了两碗。围观群众表示不嫌事大:哎呀哎呀,张麻子的儿子吃人家两碗粉。
小六子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把肚子刨开给所有人看。
杀死小六子的,是旧权贵的阴谋,是狗腿子文人,也是冷漠的看客。就这样,一个诚实、热情、坚毅、果敢、出言必诺、想要自证清白的年轻人,连同他的美好的品质,就在这一群围观着的目光中被杀死了。当然,没有人关心小六子是怎么死的、是为什么死的,他们关心的依然只是属于他们的阴损、狭隘与恶趣味——小六子到底吃没吃那碗炒饭,啊不,凉粉。
讲道理,小六子这个角色如果不是按照毛岸英的照片选的角,我就把那碗凉粉吃了。
毛岸英烈士不需要在乎这些苍蝇蚊子的嗡嗡声,他的伟大可昭日月,可感天地,永远被人民铭记。但是我就不同了,我能做的就是拍死英雄身边的苍蝇们,把烈士身上的脏水擦干净。今天我就来严肃认真地辟掉这个谣言。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杨迪将军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后来被添油加醋成为一篇“震惊文”,在公知与美分党横行,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被普遍抹黑的那个年代里成功的活了起来,并被凤凰历史、网易历史的等平台广泛转载,一时间流毒甚远。然而我们细究“两碗粉”这一源头就会发现,回忆录中所记载的,跟那篇震惊谣言文也出入甚远,杨迪回忆录原文如下:
这里有两个信息点,第一参谋们做饭是在“拂晓前”——也就是日出前;第二,杨迪当时并不认识毛岸英,只认识成普。当时毛岸英牺牲地点与北京纬度相同,北京11月25日日出时间为7点12分,朝鲜比我们早一个时区——也就是说岸英同志牺牲是在北京时间九点钟,杨迪看见参谋们做饭是在“拂晓前”,即北京时间6点12分之前。谁吃个早饭也不会吃三个小时,更何况杨迪并不认识毛岸英,作战室当时有没有换人他也不知道。
甚至不仅仅是杨迪不认识毛岸英,志愿军总部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毛岸英,作为主席儿子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大肆宣传的正面事件。当时作战部的杜平将军回忆说:“毛岸英在朝鲜的时间不长,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但他留给同志们的印象却是深刻的。他没有享受任何特殊照顾,和办公室的其他同志一样,不分日夜地工作和学习。他从没有向人透露过自己的出身,也没有高干子女的架子,直到他牺牲时,总部的一般干部还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年轻、活泼、朴实、能干、好学的秘书兼俄语翻译。”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杨迪的回忆录与他上文所提到的“只认识成普同志”和其他总部同志的回忆录有出入,成普在晚年给《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写信时特别强调杨迪对毛岸英牺牲时的情况“记错了”。这其中冷哲先生考证过,认为杨迪把24号记成了25号,把两天发生的事情混为一谈;而我倾向于认为杨迪把各种不同时期看到的元素杂糅在一起了——他压根就不认识毛岸英,只是说在作战室看见人做饭,岸英又在作战室牺牲,把各种元素合并了造成了记忆混淆。
我为什么倾向于杨迪记错了呢?因为据成普、龚杰(下一段会提到)回忆,志愿军总部作战室里压根就没有灶台、不能做饭,只有一个用来取暖的暖炉。稍有生活常识的人就知道,暖炉顶多来热一热饭,你炒个饭给我试试?更不可能冒烟。更何况,我们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堂堂志愿军总部作战室,也不需要选在一个有灶台的房间里吧?龚杰的回忆更明确了,当时总部只有一个房间有烟囱,但肯定不是作战室。我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分析:杨迪在一天中见到的种种景象,不管做饭还是啥,只是生活中的普通景象,大脑并未特殊标记;而后来岸英同志牺牲,那是天大的事情,于是围绕这件事情大脑把近期一切接触到的元素混合杂糅起来,造成了一篇漏洞百出的回忆。
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的真相,杨凤安、王天成、龚杰三个人合著了一文《战友追忆毛岸英之死》——这三人分别是彭德怀军事秘书、志愿军总部敌情研究参谋、司令部首长办公室参谋。杨凤安和王天成在1980年就编写出版了《北纬三十八度——彭德怀与朝鲜战争》,后来因为关于岸英同志的谣言喧嚣尘上,这二位又拉上龚杰创作了《战友追忆毛岸英之死》,这三人的交叉回忆与印证,明显要比不认识岸英的杨迪靠谱。
这篇文章中指出:按照当天的任务分配,毛岸英可以不到作战室的木板房去值班,可他考虑这天是第二战役的头一天,任务很多,于是警报刚一解除,他便冲出防空洞,来到作战室投入紧张的工作。
同时:刚才飞走的那几架敌机此时突然又折返回来,在志愿军总部上空扔下了大批凝固汽油弹。霎时,总部作战室被烈火吞没了。未及撤出作战室的毛岸英和作战参谋高瑞欣当场壮烈牺牲。
也就是说这一天本来不应该岸英同志值班,但是他积极地为战友分担了任务——这也直接造成了他不幸牺牲。造谣抹黑这样的一个热情、友善、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是多没有良心的人才干得出来这种事。
编造“两碗粉”这种谣言,无非是想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你看看张麻子的儿子,搞特权,条件那么苦还吃鸡蛋——坏;第二是,你看看小六子,吃饭生火把美军飞机招来了吧——蠢。可见编造这个谣言的人多么其心可诛。特么看见一个地方冒炊烟就出动轰炸机投燃烧弹,美国飞行员都要骂娘。
第二个我就不用说了,这是有多军盲、历史盲才会认为做饭的烟能招来飞机?这不是抹黑岸英同志啊,这是抹黑美军啊。
至于用吃鸡蛋来证明“生活腐化”“搞特权”,还是看看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回忆的生活细节吧:“按当时规定团职干部应该吃小灶,他却和大伙儿一起在食堂吃大锅饭,吃粗粮;他工作积极主动,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当敌机轰炸志司驻地大榆洞时,他还在作战室处理工作……”
我姥爷五十年代的时候读大学,他跟我说那时候大学生隔天一顿细粮(虽然很少),一周两顿鸡蛋一顿肉(虽然大半都是肥肉渣),“教授餐”一天一个鸡蛋,“病号餐”是一碗挂面卧两个鸡蛋(所以那时候大学生好多装病的),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鸡蛋并不是什么奢侈品,更谈不上生活腐化。杨迪将军在回忆录里写下这个故事,主要还是生气“那是给彭总的鸡蛋”,但是他是刚刚调任来的,并不知道前情提要,像彭总这样豪爽的人大概率会大手一挥送给小年轻们去改善伙食。如果彭总不知道,以那个时候的军纪军风,几个作战部参谋也不会去动送给彭总的东西。
因为这个谣言流传甚广,电视剧《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编剧李景泰在晚年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一个真实的毛岸英》来澄清,他表示自己为了电视专题的创作,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种种传闻大多为杜撰:
然而不管是毛岸英战友的澄清,还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人士的辟谣,都没有任何传播力度。因为毕竟这些东西没有话题性,并不如“张麻子的儿子吃人家两碗粉”能够满足某些内心阴暗者的恶趣味。
(五)苍蝇与英雄
还有一些脑残喜欢叫嚣,说要没“两碗粉”那小六子就要接班了。娱乐圈有一个说法叫做“贷款”——就是粉丝吹自家爱豆,又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论据,就只好说我家哥哥下一部专辑大爆、主演的电影票房五十亿。有人“贷款吹”,而那群说接班傻逼就是“贷款黑”,没有发生的事随你TM怎么说嘛,反正小六子死了,还能把肚子里的粉剖出来给你看?
要真说接班,你总不因为对岸蒋经国接了班,就“贷款”说岸英同志要接班吧?你去看一看蒋经国的履历——1937年从苏联回国, 1938年就授少将军衔,1939年就派到江西去当赣南地区行政专员和保安司令——对老红区人民欠下不少血债,保甲法之类的恶法就是蒋经国在赣南推行的。再之后就是逐步的提升为江西省防空司令、省委委员。抗战胜利之后会果党中央任职,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军的一把手——这是什么,这是妥妥的培养太子的东宫班底。
我们看看岸英呢?同样从苏联回国,1946年前往农村劳动,没有任何职位;两年后负责阳信县张家集农村土改工作——村官;建国前后兼任了一段俄文翻译,没有特别的职位;随后前往北京机器厂,担任了宣传部长与支部副书记。也就是说直到岸英同志参加志愿军前,他人生的天花板是一家国营工厂的支部副书记,对比同期的蒋经国已经是地方督抚大员+一串青年军嫡系了,你告诉我这是要接班的节奏?
主席真想培养他接班,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部队满地爬,那个时候功劳不是随便捡的?把他丢到四野,放在林叔叔身边随便关照一下,刷出一个将星级别的战绩还不容易?还要去朝鲜战场跟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硬杠?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把接班人放在这种险境的?就是皇帝自己御驾亲征也不忘让太子在后方辅政。更何况那个时候美国可是有原子弹的啊,你能保证人家一不高兴了往前线丢个原子弹?
你非要说接班,主席也不是一个儿子啊?毛岸青不还在么?人家2007年才逝世啊。李敏李讷就不算了吗?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啊。你看看李敏李讷的工作和生活,沾了主席半点光吗?
史实已经很明显了,毛主席培养毛岸英不是想培养接班人,把他送去农村劳动送去工厂建设,是在培养一位共产主义战士,而岸英同志也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所以不要鹦鹉学舌式的重复些想当然的话:如果怎样怎样,就接班如何如何,太弱智了。
多年以来,各种脏水泼在了一位热情而蓬勃的青年身上,泼在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烈士身上,我感到深深的悲凉。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那群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他们往往会卑劣龌龊到这地步。
回国以后,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了毛岸英不幸英勇牺牲和将他忠骨埋在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山上的情况后,毛泽东沉默良久,点点头说:“岸英刚满二十八岁,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1953年4月,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特地接见了她,并对他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主席把岸英的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默默珍藏在一个小皮箱里,放到衣柜深处。直到他离去,人们才发现了这只小皮箱的秘密。
他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儿子,他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儿子,他是革命烈士毛泽民的侄子,他是革命烈士毛泽覃的侄子,他是革命烈士杨开明的外甥,他是革命烈士——毛岸英。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相关阅读:十月一日的意义
关于抗美援朝,如何系统反驳脑残、喷子、历史盲、恨国党的种种言论?
第二本新书正在付费连载中:《资本囚笼》:初阶屠龙术——你们公司发年终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