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仅增3.7%,拼多多增长80%,这仗怎么打?
3月6日,京东发布2023年财报,谈不上乐观。
1、京东营收仅增长3.7%。阿里巴巴增长7%,拼多多增长80%,你感受一下阿里和京东的压力。
2、京东利润241亿,创新高。然而,阿里巴巴利润至少700亿,拼多多利润有可能突破500亿。
3、京东至少多招了5万员工,社会责任拉满。实际上,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也同样创造大量的间接就业。
直接看看三家公司营收趋势。
京东和阿里巴巴,最近两年,同时遇到天花板,而拼多多后劲十足,增速惊人。
再看三家公司总市值。
截止3月6日,阿里恢复第一位,京东持续垫底,拼多多市值差不多是京东4倍。
当一家公司市值被持续低估,说明资本市场预期下降,反之亦然。
接着,来看看连续五年这几家公司的财务表现。
1、先看京东
2019-2021年,京东依然保持25%-30%年增长;进入2022年,营收过万亿,但是降速到10%。
2023年,京东只有3.7%增长,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023年全国GDP增速(5.2%)京东都没跑赢。
2、再看阿里巴巴
阿里财年,是上一年2季度到次年1季度,方便比较,下面我们用自然年计算。
2019-2021年,阿里巴巴保持了30%-40%增长,进入2022年,突然降速到3.4%,2023年,也只有增长7.3%。
所以,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2022-2023年,阿里巴巴开启大规模裁员、大搞组织变革。
到了2024年,阿里巴巴还在持续减员,组织调整也没完全到位。
3、再看拼多多
拼多多就是一个奇迹。
2019-2020年,100%-130%的增长,2021年-2022年,增长有所减缓,大概40%-60%的增长。
2023年又开始猛增,行业估计大概80%的增长,收入将突破2000亿。
拼多多2023年Q4和全年财报还没正式公布,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到时市值可能再一次超越阿里。
其实,拼多多收入规模仅仅是阿里巴巴和京东的1/5,为什么拼多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主要是拼多多经营效率、组织能力太炸裂了,大家可以再比较两个指标:GMV和人效。
先看GMV。
对电商来说,GMV代表经营能力、市场占有率。
最近两年,几家电商都不公布GMV,但不妨碍行业,用GMV来衡量企业的市场地位。
比如说,阿里巴巴2022-2023年,GMV保持8万亿以上,行业第一。
2022年,京东3.47万亿,拼多多3.2万亿。2023年,根据Latepost报道,拼多多GMV已超过京东。
再看人效。
人效代表企业组织能力,对员工来说,企业越高人效,意味着有更高的回报。
2023年,京东至少多招5万人,全集团大概全职员工52万,还有兼职和外包将近10万人。
京东全职员工最多,人效自然靠后,阿里巴巴算上零售员工,人效也不高。
唯品会、拼多多、希音员工规模相比小,人效排前三。
如果阿里巴巴除去大润发员工,京东除去京东物流员工,人均营收分别是710万、1311万,成绩其实也不差。
最后的小结。
一、京东和阿里本身很优秀,但跟拼多多比,压力爆炸。
二、京东和阿里,只有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才有可能突破困局。
2023年6月,刘强东在北京总部召集采销、产品、营销等多个部门,组织数千名员工,搞了一场 “东哥大讲堂”。
刘强东把过去二十年来京东的增长经验,总结归纳为 20 条增长方式。
12月9日,京东一名运营员工在内部发表长文,历数京东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促销机制复杂、pop商家缺乏更多支持。
刘强东在内网回复这个员工:“组织庞大臃肿低效,改变起来确实需要时间。希望兄弟们再多一些耐心,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出谷底。”
2023年已经过去了,期待2024年京东新的变化。
——想进一步了解拼多多/理想汽车等大厂研发、销售等多维度的人效分析、人工成本分析,推荐参加我们的人效改进分享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