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XIN益佰计划”:公益行业又一个风口?

黎宇琳 共益资本论 2021-08-07
如果我没猜错,公益行业又一个风口要来了。

阿里要用3到5年时间,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孵化100个公益好项目样板,并计划联动千万网商与10亿消费者一起参与。

在3月的最后两天,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两大平台在杭州与百余家头部公益机构“共商公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称要向公益合作伙伴全面开放数字技术能力,和全国公益组织一起打造更创新、更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好项目”,并在大会上联合发布了“XIN益佰计划”

 

在阿里对外呈现的企业文化主张中,公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员工广泛参与公益,重视社会问题的互联网解法,并把公益设定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


 
“XIN益佰计划”,阿里要干什么?

01


据介绍,上述计划聚焦大健康、儿童领域和应急响应三大议题,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齐出马,要联合公益界共同打造100个更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好项目(看上去像是阿里版的中国好公益平台),阿里将调用内外部多方资源,带动商家与消费者参与,要让这100个项目真正成为行业标杆的项目。
 
阿里延续了他们一贯的思路: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现在加了一条“技术的力量”。一位资深公益人就提醒同行,目前阿里整个生态中有非常多的科技的能力,可以为很多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撑,大家和阿里合作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阿里哪些能力能够为项目所用。比如公益区块链技术,正逐步解决行业的信任、透明问题。
 
目前,阿里把 “XIN益佰计划”的一整套运营体系都想好了:
 
 “选-分-育-励-治”,简单来说,就是选出来、分好类、给资源、上激励,然后共建共治(做好风控)。其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价值共同体

意思就是说,进入“XIN益佰计划”的公益项目,不仅质量要过关,规模要上去,理念也必须趋同,须站在创新、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高度上设计项目。


阿里是大平台,抛出这样的大动作自然配备了相应的资源。据悉,被阿里列入“XIN益佰计划”的公益项目不仅能得到相关技术支持、运营培训、更多商家资源的对接,还将被纳入阿里巴巴公益的跨越全年的整体推广计划,得到包括但不限于“一大行业盛典(95公益周)、两大公益营销IP(淘宝故事罐头计划、淘宝主播公益计划)、三大联合公益议题发布”的支持,并会结合阿里天猫亲子节、吃货节、双11等商业活动进行推广,阿里延续他们“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技术力量”的理念,顺利上车的公益项目有望全面出圈。
 
风口当前,谁能上车,谁会被抛下?
 

什么样的项目是“好项目”?

02



阿里提出的标准是有效性、影响力、可信度,并指出须创新、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但这样还是太抽象,人们还是会问,例如什么样的项目?
 
现场分享了两个示例是“顶梁柱”与“养育未来”。
 

“顶梁柱”,全称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蚂蚁链和蚂蚁保险发起的保险项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公益保险,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率。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颜志涛介绍,早于2017年3月,扶贫基金会就与阿里团队达成了共识,要做“顶梁柱”。

“顶梁柱”的特点在于议题定位精准,商业参与多元,受惠人基数大且可量化。另外,这一项目全流程上链,可信度高,易于复制,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公益项目,因而在圈内外都有不错的口碑。

截至2021年初,“顶梁柱”有120万淘宝商家和3639万人次的用户参与了各个项目,募款3.4亿元,惠及1100万人次的建档立卡户。
 

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由阿里巴巴的12位女性合伙人联合发起,关注困境中的女性和儿童,其与国家卫健委、陕西师大共推的“养育未来”项目,针对欠发达地区 0-3 岁儿童和家庭的需要,帮助家长提高养育意识、改善养育行为,降低欠发达地区婴幼儿早期发展滞后的风险。该项目获得2020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大奖,是中国首个获得该奖项的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


顶梁柱、养育未来两个项目体现了阿里所倡导的“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技术力量”,同时紧跟国家政策,模式创新,并实实在在地帮到了弱势人群。
 

要解决什么痛点?

03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刘文奎看来,“XIN益佰计划”是针对公益行业当前的痛点提出的。
 
“我在扶贫基金会工作21年了,这几年越来越感觉到我们的价值认同出了问题,比如说透明度,这几年还有很多媒体在搞透明度排行榜,好像透明度越高就是最好的机构,其实我5年前就说过一句话,透明重要不重要?重要,但这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底线要求,而不是公益机构的最高追求,没有必要无止境甚至不计成本地比拼透明度。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还在以比透明度为荣,我觉得是行业的悲哀。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资金使用的有没有效果,有没有给服务对象带来改变。
 
刘文奎还提到近年盛行的“筹款导向主义”,“近几年行业中人越来越多地关注谁筹款多,而不是讲谁项目做得好。好像筹款最多的机构就是最好的机构、最有价值的机构,我不这么认为,最好的机构是最专业、最会解决社会问题,用最少的钱解决最多社会问题的机构。也许与筹款量、透明度相比,项目的效果没有那么容易衡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甚至贬低它的价值。”
 
刘文奎提到的实际上是公益行业当前筹款与执行相分离的现状,知名人类学家也观察到,公益行业近年来有一种脱实向虚的“金融化”趋势
 
目前,公益界从筹款到执行的链条非常长,捐赠人往往无法感知(也可能是懒得去了解)这些钱与项目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在作出捐赠决定的时候,要么是出于熟人信任,要么是为一个动人的文案(或图片)埋单。就像人们去买股票的时候,往往根本不再关心公司是不是好公司,买数据表现好的股票就完事了。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业内不是新闻,但一直没人能提出更有效的方案。因此,这次阿里抛出“XIN益佰计划”,提出了一个新方向。
 
公益行业内不少机构为此感到兴奋。
 
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秘书长李志艳说,“XIN益佰计划”不是做自营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对阿里巴巴公益平台来说,对各公益机构来说,都体现出了非常强的自我更新的意识。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志云则指出,“XIN益佰计划”涉及到了一个特别核心的问题,即通过价值共建,去获得信任,从而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公益环境和社会氛围,把公益行业从简单的“透明”拉升到“价值共建”的层面。

 ▲“XIN益佰计划”发布现场


要怎样“共建”?

04


要树立新的标杆,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海量资源的投入固然必不可少,而一种新的价值观的提出则更为关键,简单点说,要得人心。
 
“XIN益佰共建委员会”或会成为一个亮点。阿里提议,由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平台,联合行业核心伙伴与专业第三方组织组成一个类议会的机构,这个机构将制定标准、联合倡导,并推动议题影响力。官方的介绍是:“共建委员会就好项目的标准进行共建,同时推动引入更多的联合公益的机构和项目进入平台。”

我们此前讲过,像阿里这样的新经济平台虽由企业出资,实际上是一个准公共平台,这样的平台在组织公益活动时,公共性尤其彰显,既然是公共平台,就不该单方面制定规则,而应让利益相关方以某种成建制的形式参与进来。
 
事实上,无论是组建“共建委员会”,还是编各种“筹款排行榜”,本质上都是一种算法,一种决定公益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算法。“共建委员会”首先是委员会,委员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组建委员会就是由专家来决定资源应该如何配置,有明显的精英化倾向;反之,筹款排行榜其实也没有那么的不科学,它的算法是由普通人(用户)来决定资源应该应该向谁倾斜,表现的是平民的偏好。
 
问题只在于,普通用户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公益的认知也相对滞后,投出的公益项目未必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项目,若想引领未来,光是迎合公众只怕是不行。
 
李志艳就指出,互联网平台做公益有一个两难的难题,他们要把公众和专业组织连接在一起,而处理公众的关系,迎合和引导双方的调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阿里提出要“共建”。共建就意味着要“共益”,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都能得以表达,意味着不是阿里一家制定规则,而是阿里团结一群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机构一起来制定规则,因而“XIN益佰计划”既是一个遴选、培育公益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个构建价值共同体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阿里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合公益界,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可拭目以待。

 


共益资本论观察:公益行业是时候告别野蛮生长的“流量时代”了


我们观察到,互联网公益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争相竞逐所谓“爆款”的阶段,流量与筹款额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虚拟货币,成为各家公益机构用于自证能力的通货,无论从业者喜欢还是不喜欢,某个公益项目需不需要这么多钱,人们以筹款额论英雄,“筹款GDP主义”盛行。乃至于有剧烈的马太效应出现,能筹款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筹不到款的,连原有的份额都保不住。


这样奇怪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业界对“适应互联网”这件事一种过度的反应,而另一方面,也跟一些互联网平台简单粗暴的引导不无关系。


这些现象对从业者持续产生着不正常的激励,使得近年公益界至少产生了两种不正常的趋势:


一是脱实向虚,筹款与执行相分离。典型案例是2017年的“同一天生日”,项目组的主要资源都用于制造传播爆款,也确实制造了一个爆款,但后来被网友发现基本信息出现了严重错漏,可见筹款之后如何执行,并不是项目组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样的项目,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诱发数据造假。这也不独是公益界的问题,在一个大家都推崇流量的时代,人们有足够的冲动用各种办法让自己的数据至少看起来很漂亮。


中国的公益机构和阿里在这个时候共同提出“回归好项目,回归公益初心”的主张,可谓是切中时弊。一个显而易见的追问是,过去几年公益筹款的数字节节攀升,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说,产生了那些具有显著效应的公益项目呢?


事实上,近年不单没有出现如当年“希望工程”那样的国民项目,就是“免费午餐”这样的项目很少都出现。


不少互联网公益平台都反思过去几年的数字泡沫,公益行业伙伴和阿里共同推出的“XIN益佰计划”是先行一步,各大互联网公益平台都在往相似的方向变革,我们判断,互联网公益的下一个阶段,是“小而美”项目的春天,切实有效能回应社会问题的公益项目将摆脱流量的束缚,更多得到资本与公众的青睐。



推荐阅读阿里“橙点公益榜”:一套自下而上的“公益创业”机制
阿里公益门槛高
阿里扶贫模式浮出水面:“市场的机会就是脱贫的机会”
平台难辞其咎!货拉拉系统规则制造致命矛盾
被抛弃的“小马云”,流量资本主义下的蛋
货拉拉跳窗事件:算法系统创造了恐怖的新场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