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河南洪灾报道复盘:灾情重,热度早退,提倡“解困式报道”很有必要
灾害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
申请方式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申请~
也欢迎发邮件联系我们:sjworkshop@126.com
关于解困式报道
解困式报道是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与揭露社会问题的传统报道方式不同,解困式报道不仅关注社会问题,更聚焦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为公众提供有的洞见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沙龙回顾
8月31日,我们举办了一场线上沙龙,主题为:洪灾解困式报道如何做得更好?沙龙邀请媒体人和公益人分享、梳理此次河南洪灾媒体报道的做法、经验和挑战,并探讨如何改善报道方式,以利于更好地推动灾害社会问题的解决。
“希望灾害报道的专业培训能多一点”
长江日报九派新闻记者赵翔:
"
到了新乡市区后,我有三四天时间只能呆在宾馆里出不去。有一次,我想去看看附近的一个抢修工程,走出宾馆门就面临两米多深的积水,我趟着水走到浅水处,遇着一辆铲车,就请车上的人带我走一段路,一路上换了三辆铲车,光趟水走就花了一小时,差点没回来。 我希望灾害报道的专业培训能多一点,能有一些垂直于灾害领域的专家,去做一些专业性的课程,让我们多认识些灾害领域的人,会对做好报道有帮助。"
“未来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基金会、公益组织如何做得更好”
《中国慈善家》主编程昕明:
"
我们这次策划了一组三部曲的水灾报道,从《郑州地铁5号线生死营救》、《追问:郑州灾情何以至此?》到《绝命隧道:京广路隧道的至暗时刻》,不仅关注天灾,也关注一些人祸的因素。在后续的报道里,我们更多把关注点放在救援怎么去做,呈现救援难题,各方如何有效组织救援。到了八月,我们邀请清华大学的贾西津教授撰文,深入分析河南救援是不是饱和了等话题。后来进一步延伸到所谓“战略捐赠”的话题,关注如果未来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基金会、公益组织如何做得更好。"
“热点转移,把洪灾后续的问题给掩盖了”
前媒体调查记者、湖畔创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朱雨晨:
"
在郑州的内涝事件引发第一轮关注之后,大概一个礼拜左右,热点就很快转移了,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奥运会开幕,一个是吴亦凡被抓。这两件事情的热度就把洪灾后续的问题给掩盖了。关于洪灾,尤其是二三线以下的城市和农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少,但其实这些地方受损害的状况是更加糟糕的,这当中存在关注度上的偏差。 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快速,但是脆弱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我们的应急预案对网络、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是否有所准备?一旦没有网络,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够生存多久?公民记者的崛起也是一个有趣的点。从这一次的报道结果来看,公民记者和专业记者之间的区别,这个模糊已经是不可逆转了,很多热传的照片出自专业记者之手,但他们往往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
"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主任黄晓芸:
"
方德瑞信团队近期发布了《2021河南洪灾,互联网筹款数据跟踪与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互联网平台上捐赠热度持续时间仅在一周左右。我们所受的教育完全没有给我们输入过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整个中国社会对灾害议题没有基础的认知,大家对灾害都停留在一个直观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当城市里遭灾,我们城里人才会感同身受——坐个地铁居然也能死人。只有出现这种违背人们认知常识、戏剧性冲突张力极大的情况,才有可能激发如此之多的社会关注。 但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有40%以上的公益机构开始将灾后重建、防灾减灾纳入到自己的项目介绍,更多媒体也开始关注救援之后的后续问题。"
“公众对于灾害的认识并不充分,媒体也是”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
"
这次洪灾的严重程度和人们对于灾害事实的了解需求并不相称。由于各种原因,媒体在灾难领域的投入低到了一个完全没有办法承担起应有的报道职责的地步。公众对于灾害的认识并不充分,常识缺失,存在很多误区。遗憾的是,许多专业媒体在灾害领域的专业性同样不足。
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和灾害频发的未来场景里,需要投入资源培养专业的报道灾害领域的记者,继而帮助公众建立起对灾害的常识准备。
越是在灾难的场景中,越是觉得我们要去提倡解困式报道的重要性。这个社会的常识,是由媒体人去构建起来的,像解困式报道这样的活动,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活动,应该办成一个大学,就像MPA一样的学位课程,才能让这个事情真的具有专业性。"
“救命文档”的启示:科技向善的核心是人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钱要捐在刀刃上:腾讯投1亿联合10家慈善组织140余支队伍救灾
直接发钱更好?赋予一线志愿者和灾区民众更多的自主性断电断网,乡镇 “失联”,考验社会力量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