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广场舞神器”火了,真的有用吗?
文 | 吴亚琦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条短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来自广西南宁的拍摄者李先生拿出一个形似手电筒的物件,朝着不远处广场上正在热舞的阿姨们一按,音响瞬间就像嗓子“哑了”一样,没有了声音。阿姨们围着音响调试无果,以为音响坏了,只好陆续离开。
对于扯着大喇叭、一跳一晚上的广场舞,不少居民不堪其扰,“反广场舞神器”应运而生。所谓的“反广场舞神器”就像一款小型手电筒,本质是一个大功率遥控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散射或吸收红外光、改变目标的红外发射特性,扰乱或破坏广场舞音响的使用效能。
和“反广场舞神器”一起火了的,还有“震楼神器”。据报道,为了对付楼上楼下噪声,震楼器通过接触地板或者天花板,将声音无衰减地传递到楼上或者楼下。设备能够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距离震源较远的房间仍能清晰地听到。
噪音“反击神器”真的有用吗?显然,治标不治本。或许能图一时痛快,或许能解一时麻烦,但并非长久之计。如果用,“以噪制噪”,道德上过意不去;如果不用,“欺人太甚”,情绪上过不去,透露的是两难和无奈。以不讲理对抗不讲理,只会使矛盾反复甚至升级,撕裂邻里的感情,结果必然是关系更加紧张,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益。
而且,无论是噪音制造方,还是“神器”反制方,不单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还存在法律风险。《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社会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噪声污染防治有明确规定。而“反广场舞神器”,有律师表示,若使用的属于无线电信号的一种,就涉及无线电管理条例等规定,可能涉嫌违规使用。“震楼神器”的本质就是制造噪音、扰乱秩序,涉嫌违法。
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要落实到人正确的行动。解决噪音纠纷的关键,还是要回到人自身。“神器”只是工具,矛盾点还是缺乏对公共规则和秩序的敬畏,以及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尊重。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化解矛盾,要靠个人道德自律,彼此沟通理解,更需要法律威慑。
其实噪音问题,反映的是社会治理的一个切面。以广场舞噪音扰民来说,实际是公共空间的逼仄与公共娱乐文化兴起的冲突,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应该从日常细节上考虑到公众的需要。而邻里噪音,同样需要社区的积极介入,比如制定“邻里公约”,对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提早约束。修订后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修改后的规定更加细化,期待类似噪声污染的纠纷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处置。
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需要与时俱进、深入细节,通过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为日益变化的、多元的利益诉求提供协调处理机制,这才是为公众解决问题的“神器”。
我国网民破10亿,是好事也是“挑战”
增设31种本科新专业,释放了这个信号
给顾客“贴标签”,该怎么看?
这些大学教授,怎么成了“网红”?你会去邮局喝咖啡吗?文字:吴亚琦
朗诵:王茜
图片:网络
责编:王远方
编辑:邢妍妍 吴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