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汉卿
最近,一名小女孩下扶梯,被前面的小男孩关掉电梯开关摔下来的视频引发众人讨论。
乍看这视频,女孩从电梯上翻滚着下来,摔得着实不轻,男孩的捣蛋行为令人不解且愤怒。许多网友在视频底下留下“缺教养”“没素质”的帖子,“控诉”熊孩子及其家长。
但视频只是向我们呈现了事实的一面。后续女孩妈妈的回应给了我们更多信息,她说,男孩已经找到,是个特殊孩子,今年已经10岁,不会说话,智力上也存在问题。妈妈已经去世,爸爸也不要他了,目前男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考虑到这些因素,她选择原谅男孩。
这样的一个回应,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展示了这名母亲的修养。这倒未必是一种大度,而是出于一名母亲温柔的善良,她其实是带着一颗同情心,最终做出了不追究的选择。女孩母亲的这个举动,在舆论场引发了很多激赏,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继续抓着这个闯祸的男孩不放,“自闭症抑郁症,不能成为孩子为非作歹的理由”,“不道歉不说,还大摇大摆的跟着家长离开,家长也有问题”,类似言论充斥留言区。这些年“熊孩子”不时成为舆论场上的讨论焦点,一些孩子由于家长的看管疏忽,在公共场所搞出一些“招人嫌”的动作,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所以一直以来“熊孩子”的公共形象的确不怎么良好。舆论在批评这些“熊孩子”的时候,也总不免要“拷问”家长一番。批评、教育“熊孩子”都没有问题,孩子需要积极的引导,但有必要提醒的是,“熊孩子”首先是“孩子”,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都不成熟,成人世界在评价孩子行为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未成年人视角”,尽量带着一颗同理心与包容心,去尝试理解、教导孩子。当然,如果他们的一些举动,给他人与社会带来实质性伤害,那自然也会有与之行为和年龄相匹配的“惩罚”。之于这次事件中的男孩,就更具有特殊性。他本身就是智力残疾儿童,在行为逻辑上不同于其他健全的孩子,关掉电梯开关,更可能是一种“病症”的表现。基于此,公众也就不宜用一种惯常的是非观与道德观其评价其行为,更不必带着戾气,过度谴责、指斥男孩。实际上,在特殊孩子身上,即便网友表示“不原谅”,他们本身也是意识不到的,于其本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效果。网友的“不原谅”,其实还反映了这些年舆论场上的一种奇怪现象,那就是在一些热点事件中,网友往往将自己赋予了一种“主角意识”,过深地代入事件当中。很多时候,当事人已经做出了选择,或和解,或原谅,或淡忘,但网友却依然抓着不放,非要当一个“舆论判官”,掰扯出个是非分明。这样一种貌似正义的热情,很可能是在“帮倒忙”,让原本已经解决的事情重新回到原点,破坏当事人之间的共识,撕裂舆论场。社交媒体技术的进步,给了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但在时下纷扰的舆论广场之上,网友更需要多一些“抽离意识”。很多事情的面貌是复杂的,也一直在动态发展中,个体网友未必掌握了全部信息,因而在发言的时候更需多一些谨慎与客观。而在对待特殊群体时,尤其要保持冷静与善良,一句不客观的评论,可能造不成什么不良后果,但当所有人同出一气,就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而承受这个后果的,往往是当事人,而不是发出评论的网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