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恐吓还是鼓励才能改变人们对气候变化看法 ?| 社区应对气候变化
过往气候传播系列文章(见文末汇总)是对CDKN(Climate & Development Knowledge Network)在2019年发布过给气候传播实践者的指南《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 practitioner’s guideInsights from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进行编译和解读。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对《Six ways to change hearts and minds about climate change》进行编译,并邀请读者进行对比分析。这本手册是FrameWorks Institute的Rose Hendricks和Nicky Hawkins的科学传播研究,是On Road Media战略传播项目的重要产出。该项目由Mark Leonard Trust、Ashden Trust和JJ Charitable Trust的气候变化合作基金资助。本指南提出了六条建议来建立气候变化的框架,以提高公众理解,激励行动。通过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建议,希望帮助气候变化传播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气候变化,深化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建立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建议1:在拉响警钟的同时,不忘传播那些可操作的气候行动信息, 让大家理解气候行动的可能性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气候变化已经给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实质性且愈发不可逆转的损失, 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是比之前的评估预测更为巨大的。”鉴于当下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带来的灾难前所未有甚至不可逆转,气候传播者很自然的想要敲响警钟。从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在1990年将气候变化列为具有全球影响的挑战直至今日,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科学及其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议题,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感知也虽然气候变化的速度而不断加深。其实许多人并不是不知道气候变化给人类系统和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严重影响, 但人们也许只是不相信在全球气温平均增幅约1度的今天,自己是否还能做些什么去避免那些“无法逆转的灾难。”
研究表明,当人们在遇到积极、充满希望,但同时紧迫的信息时,比遇到纯粹的厄运和悲观的气候信息时,更有可能参与气候行动。 当我们不断听到问题有多么严重时,我们很有可能被这样的噩耗吞没了,我们的悲观情绪让我们在气候变化这个全球灾难性议题下变得渺小而无力,克服它的几率似乎就变得很小。因为当我们觉得某事很大可能会是一个失败的结果时,我们更有可能想要逃避这个问题,而不是做出积极改变。当气候传播信息将人们拒之门外时,气候传播者就错失潜在的气候行动者。
试想一下,当你看到一下这则消息的情绪:
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近50年来的全球升温(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2000多年的地球历史中前所未见,极端天气在未来会在全球各地接踵,极端天气所带来的影响力正在超过全球生态系统所能够承载的恢复力,物种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正在将人类推向本世纪末全球升温约2.6-3度的未来,这意味着全球海平面上升0.3-0.6米,国内沿海城市中,广州与上海则首当其冲,承受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影响。
(以上数据基于2019年IPCC发布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
再看看这则消息:
不断变化的城市形态、气候变化下的城市暴露和脆弱性可能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广泛的风险和损失。然而,全球城市化趋势也提供了一个关键机遇,在城市化进程中纳入气候适应性策略,包括加入水道,绿地,森林,湿地蓝绿城市基础设施,气候智能型农业,这不仅有利于有效促进亚洲主要经济城市防治气候风险,也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融合,以及带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物流,资本,人力的流动。
(以上基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
纯粹以厄运和紧急为基础的叙事框架有可能让人们失去希望,进一步遏制当下所急需的气候行动的能量和参与。相反,传达那些可操作的气候行动信息会让人们想要进一步了解潜在的行动路径。
📑读者砖头的对比感受
读完第一则消息,我陷入深深的危机感和迷茫里。极端天气、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这样的负面消息像棒槌敲在脑袋上,一下又一下,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紧急性和严重性。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第一反应是天啊,我们还有回转的余地吗?turning point是不是已经到来,一切都在加速恶化?我们还能够做什么呢?第二则消息则在气候危机中指明了希望的所在,详细阐述了将气候适应策略纳入城市规划的行动路径,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气候行动信息,包括行动内容、方式和目的。让我们了解到政府、企业、居民正在做什么,提高我们的信心,助推人们的彼此团结与有益行动。
🌏建议2:专注于大的图景,以及我们如何带来改变
我们需要调整镜头,把注意力放到大的图景上,而不是陷入人们的生活选择是否正确的循环辩论里。然而,我们倾向于认为经济、政策和产业是稳定的、不可能有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这里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非常重要。当我们谈论 "变革体系"时,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十分复杂和困惑,也可能觉得这 "永远也不会发生"。这样的话语会强化某些人的观点,即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破坏我们的经济。这种思考方式会助长宿命论,促使人们认为现代经济使得像气候变化这样的问题无法解决。与其谈论 "系统性变革",不如举出例子来传递信息,解释为什么特定因素能带来最大的变化,从而帮助人们看到大的图景。我们也需要展示如何重新规划经济、产业,以创造一种当下亟需的能动性和可能性。我们要向大家展示新的可能性已经诞生,展示我们可以通过重塑经济产业来推动社会变革。谈论系统性变革时,比较有用的词汇:
×
1.系统性变革
2.选择、行为、生活方式
3.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经济
√
1.→ 改变那些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
2.→ 可供我们选择的方案
3.→ 通过具体的政策推动来变革我们的经济
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我们都需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紧急情况。这意味着我们都要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少坐飞机,少吃肉。这也意味着要求政府官员改革我们的体制和经济。
修改一下措辞和内容,请看:
我们需要变革那些将带来最大影响的要素。我们的领导人有机会重新规划能源系统,采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我们的养老金需要转向更绿色的投资,从而贡献于地球的可持续未来。
📑读者圆果果的对比感受:
除此以外,“改革我们的体制和经济”这种大而空的提法,给人一种过于宏观且难以实现的感受。过于宏观意味着改变难以下沉到每个个体上,个体对于虚空宏观的措施,往往都有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和行为。而触及到体制和经济层面的内容,更是让社会当前的利益获得者担忧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从而持有更强硬的反对态度。可是通过举例说明具体的措施,会让应对气候的做法变得具体及清晰。变革经济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落到实处且推行的措施,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也不再消极被动,而是可以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措施。
编译者:
朱子墨Alle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学&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读学生砖头 中山大学人类学在读,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