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心济世 | 商宏恺:学医需要满腔的热情

商宏恺:

学医需要满腔的热情


同济大学医学院2001级,妇产科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医学院妇产科学博士

现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详细简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医学初心


“您当时是为什么选择就读医学院呢?”

“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小时候,商宏恺看了部美剧《急诊室的故事》,被剧中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仁慈的爱心深深吸引。从此,“做一名医生”成为了他的梦想。因此,在大一时,商宏恺便有了将来读研的打算,他了解到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机会保研。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刻苦努力,取得最高的绩点,争取获得保研机会。五年间,凭着对医学的绝对热情,他保持着极佳的学习状态,成绩名列前茅,成功保研本校医学院妇产科学,成为了附属同济医院童晓文教授的学生。


商宏恺谈及导师童教授,满是尊敬和感谢之情。当初选择妇产科学,一是因为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另一个主要原因正是童教授的个人魅力,他总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在国外打拼的艰辛过程。“我也想像他一样,能够去国外留个学,然后回来,像他那样很有自信地面对所有人。他作为一名男医生在妇产科领域取得了成就,我一定也可以。”在童教授的引荐下,商宏恺前往德国读博。


最令商宏恺印象深刻的,是德国人的认真严谨,以及对学生的极高要求。以做实验为例,需要在实验记录本上详细记下所有步骤,并配上过程中的图片。撰写论文时也是如此,他最后的科研论文成稿后,经历了导师数十遍的批改。学校的初审也相当细致,还有语言学专家检查包括用词、标点在内文章的所有语法问题。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论文修改和完善一度让他很是头疼,但他心里明白,博士学位是医学生最好的敲门砖。因此,他咬牙坚持,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德国导师布朗也是商宏恺学业和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位关键人物。留学期间,商宏恺发表了两篇墙报,获得了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但费用需要自理,当时还是学生的商宏恺无法负担高达两万元的来回路费,只能遗憾错过这次机会。导师了解情况后,考虑到他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决定全额资助他去美国参会学习。在生活中,布朗也对学生们极尽关怀,时常邀请大家到家中聚会。在德国的学习经历让商宏恺收获颇丰,既包括严谨的科研态度、认真的治学理念,也包括眼界的开阔、专业能力的培养。

学成归国后,商宏恺打算在家乡杭州就业,为家乡的医疗行业发展尽一份力。拥有德国博士学位的商宏恺得到了多家医院的青睐,最终选择了最看重他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是市级最好的医院。


从医多年,一次差点“翻车”的手术经历让商宏恺谨记在心。那是一位20岁出头的阴道壁囊肿患者,一般情况下,这场手术能够在门诊完成,在戳破囊肿后抽离囊液即可,但有较大的复发概率。他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复发概率,选择了更彻底的治疗方式,即完整剥除囊肿。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这是一场简单的手术。然而,在手术剥除过程中越挖越深,造成了膀胱破裂,破裂口又恰好在输尿管的开口处。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可能需要再植双侧输尿管,甚至将来要面临一侧肾脏被摘除的风险。幸运的是,艰难的补救工作取得了成效,女孩也终于在三个月后恢复了健康。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给商宏恺带来了警醒和反思,不要小看任何一场手术,只是一瞬间却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对病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校友寄语


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商宏恺有三点内容想和后辈们分享。


首先一定要有兴趣,只有对所学充满热爱,才会拥有前进的动力。“学医一定要有绝对的热情,没兴趣尽早转专业”,没有热情,是很难学好医学的,甚至很痛苦,即使能够毕业,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很难成为优秀的医生。


第二是任何时候都要好好学习。刻苦如他,仍觉得自己被电脑游戏所吸引、荒废了一些宝贵的时间。“电脑配置越好,成绩越差,在当年是这样子”,这一点也适用于现在,一个人很难抗拒娱乐的诱惑力,一旦涉足就很难舍弃它所带来的短暂快感。对于医学生来说,前三四年学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用功,在临床工作中会用到的很多的内外科知识,其实都是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所以任何一门课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最后,选择一个喜欢的科室很重要。收入高、不值夜班、不做手术……或许选择一个科室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为根本的,是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喜欢什么?凭借我的能力能够从事什么专业?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要更加慎重,特别是在实习阶段,多观察、多了解。经过慎重的考量,选择心中所愿,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不言后悔。


平实简练的语言背后是他务实精干的作风,看似一帆风顺的学业和职业之路背后是他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自律,他始终以医学初心为引领,在热爱的医学之路上稳步向前。





同心济世

/ 2022.5.20



值此同济建校115周年、医学院重建22周年之际,医学院特别推出“同心济世”校友专访系列,邀请广大同医校友回忆在同济脚踏实地的求学岁月、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已在前期深度采访了20余位校友,按照采访时间顺序逐一推出,敬请关注!在此也向更多卓越的同医校友发出诚挚的访谈邀请,共话同医记忆与未来。

  ●  ●  ●  ●  ●  ●  ● 往期推荐

同心济世 | 同济,115岁生日快乐!

同心济世 | 张鑫:要有持之以恒的战斗精神

同心济世 | 荣海健:接受自己的一切可能性

同心济世 | 黄冬: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同心济世 | 胡学飞:远行,才能观赏美景

同心济世 | 马敏:为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出品:卓越医学生职涯发展工作室

项目成员:郑天一、黄旭东、 蒋蕴、邱海平、罗文秀、  阚羿飞、杨欢欢

指导老师:曾盈、曹丹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