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软禁5年,归国10年造两弹,他永远不该被忘记
他抛下国外大好前途,踏平千难万阻,只为以自身之力建设祖国。哪怕岁月变迁,他也依旧是为世人照亮前路的闪耀之星。
——女同事说
上周,神舟十七号顺利升空,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然而,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当时光倒转七十年,我们国家的航天与国防曾经面临着重大的困境——
五十年代,战乱初定,新中国仍在筚路蓝缕的探索中艰难起步。
此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独立制造的核武器与卫星,领导人与科学家们时刻关注着国防安全的建设进程。
中国“两弹一星”计划势在必行,谁能担此重任?
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实,在这个时候,钱学森早已功成名就,年仅35岁时便成为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还担任了美国政府的科学顾问。
但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荣誉名利与他而言便如过眼云烟,钱学森心中仅剩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返回故土、报效祖国。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离开了这个世界,举国哀痛。
今天钱学森逝世14周年的日子,回望过去,钱老对祖国的热忱与贡献,时至今日仍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关于星空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而关于他的故事,依然在这个世界上代代相传。
01
鹏程万里少年志
提到钱学森,毛主席曾直言:
美国人说他抵得上5个师,但对我们来说,他可比五个师还厉害。
正因他出众的能力,钱学森当年的归国之路格外艰难,可尽管历经磨难,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报效祖国的梦想。
回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钱学森坚定的爱国热情或许与家庭渊源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1911年12月11日,钱家的一个小婴儿出生于上海,依照字辈与父母对他的期望,他被取名为“学森”,意为学问深远。
学海无涯,他在后来将近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中,都带着这个寄托着父母愿景的名字,坚定地叩问着知识的大门。
成长的过程中,钱学森家里重视教育,对他人生志向的确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钱学森小时候
提到钱学森的家族海宁钱氏,很多人可能不甚熟悉。但如果说起海宁钱氏在近代以来所涌现出的名人,也许大家都会觉得如雷贯耳——
国学大师钱玄同,历史学家钱穆,古代文学与国学专家钱基博,学贯中西的钱钟书,以及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
有人总结钱家至今已有“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诗书传家,英才辈出。
钱学森、蒋英和孩子们
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曾是晚清秀才,后来留洋读书,回国后曾担任浙江教育厅厅长,一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尽管工作繁忙,钱家治依然会在空余的时间陪伴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标本,探索自然界的各种知识,并且传递着“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爱国理念。
因此,从幼时起,钱学森便接受着良好的现代教育,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用自己学成的知识报效国家。
1936年9月,25岁的钱学森正式进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的力学专家冯·卡门,从此成为航空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钱学森毕业照
冯·卡门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入选国际航空航天名人堂,而钱学森作为冯·卡门的得意门生,在国际物理、航天界前途无量。
事实证明,钱学森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
留学期间,他从事着空气动力学、火箭、导弹等高精尖领域的研究,与冯·卡门共同建立了“卡门-钱学森”公式,在国际力学、航天界声名远扬。
当时,他在美国参与了火箭研究,理论建设与技术贡献同样卓越,很快就成了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
可以说,只要钱学森愿意,那些国际上的荣誉对他来说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钱学森和冯·卡门去德国考察
然而,功成名就之时,钱学森依然记得年少时所许下的诺言——
学成之后,报效国家。
漫漫回国路,是他不变的初心,也是一个科学家难以割舍的故园情怀。
02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国防史上能够刻入里程碑的一天。
蘑菇云升腾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军事史上意义极为重要。
这背后,不仅是一个国家“背水一战”的魄力,更是无数科学家们无私的奉献。
毛主席曾问过钱学森为什么坚持着回到祖国,当时,钱学森只是云淡风轻地笑笑,用《礼记》中的八字回答: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短短八字,钱学森只谈他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从不强调自己回国道路上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但我们却永远忘不了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瞬间。
钱学森年轻时
当时,美国严格控制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人身自由,谎称钱学森在书籍资料中泄露了军事机密,将他无理扣留。
那段时间,钱学森有多难熬呢?
在他的夫人蒋英的回忆中,那些监管人员以粗暴的方式对待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他被关押在单独的牢房,强大的探照灯24小时对准他,不让休息,每隔10分钟就有一个士兵打开笨重的铁门,声音很响、很刺耳。”
钱学森在听证会上
尽管美方在身心上对钱学森进行了双重威胁,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审问和听证会上,钱学森从未松口,一直重申着自己回国的意愿。
他的私人信件被严格监控,为了传出消息,他在一张破旧的香烟纸上,向自己父亲的老师陈叔通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身在海外,心仍永远系家国。
钱学森的信
还好,在钱学森的坚持与中国政府不断的交涉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一路颠簸航行,在10月8日重返故土。
钱学森回国之后,国内正面临着双重困境——
导弹、火箭、核武器与人造卫星等国防事业亟待发展,但国内缺乏相关经验,许多技术还面临着美苏两方的共同封锁。
大将陈赓对此十分忧虑,问他:
“中国人自己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在众望所归之下,他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中国首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在中国航天、国防领域中居功至伟。
他用自己在国外学成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推动国家空间事业的发展与整体规划,并且身体力行地进行教学讲授,培育了许多国家航天技术的后备军。
后来,在评价钱学森时,有人说,钱学森的存在,令中国的航天、导弹事业进步了20年。
可看过近一个世纪风雨的他,却从未夸耀过自己的贡献。
或许在钱学森心中,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能够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为众人抱薪,便已经足够。
03
“钱学森之问”
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来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央视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钱学森对于中国的贡献,不止航天、国防、科技领域,还在他对祖国教育发展与未来人才的深谋远虑。
钱学森和周总理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年事已高的钱学森,在谈起教育的未来规划时,钱学森回望过去的发展历程与如今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看到了如今教育体制与培养模式的遗憾,想要寻找一条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中国教育发展道路。
钱学森的疑问从提出的那一刻开始,便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高校、基础教育学校与其他决策部门在这些年里一直在努力地回答并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有许多以创新为导向的班级与学院被命名为“钱学森班”、“钱学森学院”,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以钱老为榜样,追求着自己的科研理想。
钱老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但他的精神仍然存在于这片被他挂念的国土上,从未被我们遗忘。
今年,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带着我们对于星空的理想与追求升上浩瀚的太空。
图源:央视新闻
或许,钱学森早就预见到了这样一天的到来。
他曾畅想过VR、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如今他的预言正在一件一件变成现实,而他对于中国航天的期待,也在逐步被后辈们实现。
现在,我们怀念钱学森,不仅怀念着他卓绝的科研成就与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更是感念着他对于祖国大地深刻的爱与贡献,以及他在世界科学史上浓墨重彩的印迹。
今夜抬头遥望星空,那颗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所认证的“钱学森星”依然闪耀。
无论世事流转,不管岁月变迁,我们都不会忘记他。
参考资料:
1.人民网:《钱学森的这些预言,正一个个成为现实》
2.推书tuiliw:《被软禁5年,他一回国就直接封神》
3.北美留学生观察:《钱学森逝世十周年祭:他让美国人忌惮,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
4.新华网:《23年前钱学森回信中,有一份重要的嘱托》
5.人民日报:《被美国软禁5年!他在香烟纸上写下……》
6.央视新闻:《今天,缅怀钱学森!》
每日互动
你还了解钱老的哪些故事?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中国最被低估的985高校,拆分出无数985、211后,仍是全国TOP3!
大学生晒高数课“歹毒”签到方式,网友:在课堂上亲眼看着自己旷课啊?!
95岁高龄笔耕不辍,国家级“李子柒”连打4场官司只为保住“年味儿”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