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令人期待的在地创作正在发生!| 555 Found名单公布
三明治“555在地创作支持计划”(555 Found)募集发布以来,共收到了百余份非常认真的创作计划。
创作者们来自超过17个省份的4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地区。他们的在地实践遍及城市、村落、社区、街道和巷弄。
我们感谢大家对“555 Found”的兴趣,也欣喜地看到在地创作的浪潮正在每一片土地激荡。而且创作形式是我们所期待的百花齐放。本次入选的创作,有策展,有漫画,有独立杂志,有影像,有人类学研究,有设计思维公益工作坊……所有的形式都和在地的精神内核高度结合。
阅读和讨论每一位创作者的创想,就像踏入一个属于“在地”的反转课堂。在上海、北京、大理、成都、青海、阳朔…… 创作者们对“在地”的思考和解读,让我们看到个人经验、学科知识与地方知识丰富的融合方式。“地方”需要由某种边界定义,而关于地方的创作可以打破界限,天马行空,在多种视角和媒介之间跃动。这次的评审过程,可能是2022年以来我们看到的在地领域最集中的创作灵感呈现。
开展“555 Found”是三明治的一次新鲜尝试。环境的限制使世界的流动暂缓,但是我们在努力和大家一起扩宽边界,增加连接,未来的世界会更好。
经过多轮评选和审慎决定,以下11位(组)创作者最终入选“三明治555在地创作支持计划”(555 Found)。
Norma那么工作室
Norma那么工作室出由建筑师常哲晖和策展人张琪组成,两人均毕业于东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分获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方向硕士学位。工作室关注日异月殊的时代中的平凡日常,并希望通过建筑、空间、展览、临时事件的策划与设计给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项
目
简
介
我们的在地创作是一个发生在上海老公寓中的展览。主人公是位于衡复风貌区的建安公寓。
上海老公寓,在当代媒体的包装下逐渐变成代表城市格调的符号、社交网络上的绝佳背景。但对于生活于此的人来说,它们只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装载记忆的地方。建安公寓更是如此,虽被挂牌历史建筑,可居民们只知道这里是“建国西路641-645号和高安路78弄的1-3号楼”。
这次展览,我们给自己安排了观察者的身份,给建安公寓制作一份档案,由建筑师、艺术家、插画师、策展人的作品来讲述生活与居所的故事。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窥见城市文化的自相矛盾。这些作品也将被串联成一条参观公寓的路线,由它们所组成的不仅是一场在地的展览,也是一次有趣的旅程。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张胜佳
装置影像艺术家,现居伦敦。关注东方主义、华人民间信仰、移民群体及相关物质文化等。多以自我民族志视角研究边缘性的档案材料,探讨次要的社会历史。同时也是Mudlarker,在泰晤士河岸捡拾有考古价值的物件进行研究再创作。
项
目
简
介
计划将我的影像装置作品《英国制造》进一步发展为一个散文电影(Essay Movie)和一组雕塑。作品基于我通过Mudlarking(泥泞寻宝),在伦敦泰晤士河河岸所找到的大量Blue Willow(青柳瓷)瓷片的研究展开的。
Mudlarking是一项需要向伦敦港务局申请许可的业余考古计划,在低潮时露出的河滩上寻找过去的人工制品。作为伦敦城在历史上的垃圾场之一,泰晤士河的淤泥保存了大量过去的人工制品,为伦敦城市史补充了很多的生动例证。
Blue Willow是一种在英国广泛流行的陶瓷纹样,它是由一个英国人绘制的中国风图案,表现了当时英国人想象中的东方景观。它自18世纪起开始大量制造与流行,这与工业革命后所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的异国情调品味有密切关系。作品尝试探究一段欧洲人对于中国风的狂热的历史,并尝试在民众生活的微观历史与宏观社会历史过程之间建立联系。以Blue Willow这一普通伦敦市民的日常器皿为线索探讨早期的跨国联系与文化想象。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许烨
视觉设计师、漫画和动画作者。
我一直在努力创作处于“之间”的作品:不管是在不同学科之间还是不同人群之间,我想尝试填补其中裂痕,用浅显易读的作品抵达更多人,并产生共鸣和沟通。我相信这就是设计和故事所具备的力量。
项
目
简
介
嘎原是我长大的小山村。嘎原的故事会以我的个人经历为基础,由外婆家的山寨生活展开。
我在嘎原的成长记忆是故事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两年前在荷兰疫情期间回国后,返乡重新学习的乡土知识:和祖辈一起生活、劳作,重拾农耕技能;把自己丢在山里、田野里观察、记录本土物种;针对“厕所改革”政策下不同水体水质的不专业调查;参与、记录民俗和信俗活动;与家人谈话,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与其说是田野调查,不如说我是在学习生活。我想学习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我想记录这里的自然、生命和人性。
雾是嘎原最常见的天气,起雾的时候,空气中原本看不见的事物就像沾上露珠的蜘蛛网一样现形。人对自然的想象,在雾中化成了神佛鬼怪;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像雾中霉菌的菌丝一般缠绕、蔓延开来……我想拥有雾滋润心灵的能力,把乡村的复杂性融入生活化的故事中。漫画这个媒介又恰恰具备着描绘不可见的事物的能力。我曾经尝试用结合漫画的方式创作纪录片。在“555计划”中,我想尝试漫画与影像书结合,用更多维度讲述嘎原。
不管是过去的纪录片还是未来的出版物,我始终希望《嘎原》的受众把我的家人和村民们包括在内。我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稀松平常、甚至难以启齿的农事生活是值得被记录和讲述的——在嘎原这片自然之地上,人们用汗和血泪浇灌、收获着如野草般顽强、质朴、闪亮的生命。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临时公园
“临时公园”是位于上海浦东的创造性公益空间,由流动、性少数青年及青少年自主共治。在公园,我们试着用平凡生活的尺度和速度,用身边的资源、力所能及的行动,编织起城市边缘的互助网络,为“公益”展开更多可能性。
项
目
简
介
在“沙粒工作坊计划”中,我们将创造一系列以记录临时公园为主题的参与式工作坊。在工作坊中,一起捕捉、触摸我们作为边缘群体在城市主流叙事之外的生活体验,尝试通过工作坊这一“在一起”的时间,通过一本共同析出的出版物,把每个人有些散的、沙粒一样的体验揉在一起。
在“沙粒工作坊”中,“工作坊”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也是它自指的主题本身。我们将颠覆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被动性,探讨在工作坊中,如何让参加者发现自己的能动性,完成从“参加”到“参与”(engaged)的转化。我们将以生活记录为线索,在“沙粒工作坊”中一起从零构思策划一系列的实验性记录“小沙粒工作坊”,通过它们,讨论、斟酌、实践工作坊如何成为个体赋能和社会行动的空间。
临时公园成立以来,我们共同组织、参与了至少几十个形形色色的工作坊:手工、版画、女性主题、烧饭、美甲……工作坊是一种纯粹的礼物,它出于对某事的热爱和分享的冲动。每一次工作坊,都是与彼此分享在繁忙生命中,只处于此时此地的、沙粒一样微小而完整共同时刻。(即使现在“工作坊”有小资化的趋向,我们还是想要强调它的公众性。比起学校机构,它是一种便宜、门槛低、管制更松的教育与社会活动形式。)
在555计划中,公园将延续一直在做的事——一起做工作坊。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从这两年半在的公益工作坊的实践中提炼出可分享的心得与经验,为其它社群作灵感与参考。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宋淳
长居桂林阳朔生活、创作、攀岩。制作家具、装置和声音,作品关注材料、地方、人,关注自然的逻辑,以不同的媒介学习一个事物在时间流动下的创生过程,企图发现自然的秘密、以人的技艺去实现一种显现自然的过程。
项
目
简
介
刚到阳朔时,总是觉得自然太好了,那些溶洞的出入口,山和山之间的空隙,树之间的空隙,石头的空隙,溶洞的内部,还有自己的眼睛,这些孔洞都像取景框,景色穿过、被放大,不需要再多做什么,只需要看着。不需要做声音,只想听外面的声音;不需要做更多物体,天然生长的钟乳石、自然创造的形状和质感都已经太美了。而这都是由水和生物渗入自然的孔洞、流动、互相生成的。
最近我在阳朔改造一座废墟做工作室,里面也有很多洞。我发现这个改造的流程很有趣,先要将渗入的自然清除出去、补洞,然后再让自然进入、开洞。
废墟里的破洞:砖头风化后掉落;因为渗雨藤蔓生长撑开的墙壁;植物的根茎从地板钻出;躲在潮湿而翘起的墙壁里的壁虎、小蛇、青苔、落叶。这些顺着墙壁的孔穴进入的自然,被以修缮之名全部清理出去。清理、补洞,防止更多的渗入,然后开洞。修补以后,人又想要更多的自然、阳光,想要更大的窗户,用更多的玻璃,想要天台和院子。清理出去自然,然后又引入(人工的?)自然。
这些被水、植物生长、生物开的洞,都是不规则的,对山、土地和水流来说洞是生长,对人的居所来说洞是腐蚀。侵蚀石头是溶洞,侵蚀房子是废墟。我会以补洞为动机,尝试以引入自然而非清理自然去补那些不被砌平的洞,自然的质感通过那些洞被放大。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郭宝婷
我是郭宝婷,出生并现居在北京魏公村一带。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对文学和社科理论的运用有一定基础。曾任职记者。主要作品有播客节目《不可理论》,散文散见于《萌芽》杂志。
项
目
简
介
受到简锦松教授《山川为证》的启发,我想对这一片自己已经生活多年、再熟悉不过的区域做一次现地研究。所谓现地研究,即通过古籍中有记载的诗文,进行考证后与此地现有景物做对照。明朝《帝京景物略》中关于万寿寺和广源渠的记载,以及学者周泓在《魏公村研究》一书中研究少数民族社区在魏公村的流动变迁所用的文献,都是在项目开端着手的资料。
另外,受到周鸿老师在《魏公村研究》中对魏公村居民的访谈记述式研究方法启发,在这项计划中我还会采访自己的比我年长一两代的亲属、邻里街坊,去探索的不仅仅维吾尔族的聚集史、宗教庙宇建造史、清朝的皇家园林史,又或近现代在魏公村发生的火灾、重建、拆迁等事件。此项目同时纪录在地的个人史。以此,我希望更好地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也鼓励更多的人去探索他们与他们的「在地」。本项目计划以声音(播客节目)、文字、图像的形式呈现。
过往作品
乔启迪
1997年出生,地球村村民。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硕士,摄影师、撰稿人,曾任商业记者。
灵感总是来自无目的的散步,对抗焦虑的方式是换个城市流浪。
相信我:把一条熟悉的路线走1000遍,每一次都能发现上一次没发现的新东西!
项
目
简
介
我是江苏盱眙 (编辑注:xūyí) 人,12岁以前生活在盱眙。成年后再回盱眙,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拥有了“游客”视角——在长期生活于此地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街景中,我能在熟悉的空间里找到作为游客的新鲜感。
某种意义上,我可以和十三香小龙虾溯源至同一个地方——我诞生于县医院的产房,(据说)十三香小龙虾诞生于县医院的厨房。
近几年在盱眙街头行走时,我发现了大量造型各异的龙虾雕塑、装饰,这种红色节肢动物似乎没打一声招呼就占据了你的视觉领地。在盱眙,龙虾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食物存在,而是演化成一个巨大的符号,大到没有哪个盱眙人可以摘掉它。
在盱眙停留的时间里,我计划收集街头的所有龙虾符号,将小龙虾形成档案。
与此同时,从上世纪进入中国以来,小龙虾为何、如何在盱眙形成符号?这种符号意味着什么?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龙虾造型,为什么会出现在当前的位置?它们如何与附近的空间、附近的人产生互动?它们还有哪些可能?
我也将在项目中尝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大爱JUNE
本名方爱琼,自由创作者。1991年生于福建省云霄县。自2013年发表《云霄小食》插画之后,便持续地以插画、纸本、撰文、丙烯等多种形式记录县城生活。
项
目
简
介
《城关阿志》 是一本以县城文化、县城青年为主题的在地刊物。首刊以个人私心出走,观察漳州部分县城现状及社会现象,舒展开县城当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并将此记录。如果此阿志是一个符号,它必是一个问号—— 县城是什么?在县城可以做什么?
想做刊物,其实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大概2006年的时候,报刊亭还未消亡,可以买到一些有意思的刊物。那时我喜欢购买一些本土或潮流杂志,这些杂志对后来的我影响挺深的,“做本土文化好酷”并不仅是一种赞叹,而是在后来的人生中,决定自己做事选择的一个执念。
2013年我发表了云霄小食的插画,之后便一直用插画的形式在记录县城生活。但随着个人的阅历、思考、时间的推移,我开始不想仅是用绘画的形式去记录休闲日常,我愈发想了解我和脚下所踩的这块土地的关系。为何它促使我去更多地创作,这种驱动力源自什么?福建省漳州市内囊括了七个县城,这里便是漳州最本土化的地方,而城关——承担起了县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职责,它的现状如今是怎样的?
借着“刊物”这个对我而言的新媒介,2021年底我开始行走于漳州内的几个县城,与在地的青年人对话,提出自己的疑问。漳州县城的画面,在我面前若隐若现展开。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雷雨生
人类学专业在读,当前兴趣集中于声音研究、(多)感官人类学,曾在西安、广州等地策划与之相关的公共活动,希望将研究与创作有机结合。
在西安进行田野调查,同时在咖啡店学做店员,努力过一种具体的生活。
项
目
简
介
我的项目将在西安发生。它以“城市声音”为主体,同时关心游走于模糊声响中的私人经验、物质环境与多重时间,最终希望呈现的是在档案研究基础上的系列声音装置。
西安是一座以历史为名的城市。它常常如同一个纪念碑式的符号,承载着某种抽象、宏大、正统的历史话语。同时,它也应该是一座“活着”的城市:人们在这里工作、居住、生活,品咂着各种离合悲欢,这又是当下的、日常的西安。但在这里,在地生活的经验似乎总在很多时候让位于抽象的历史图景。
如何以当下的、地方的、日常的生活经验去回应和反击单一、宏大的历史叙述?这两者又如何互相映照,从而构成一种独属于此地的生活经验?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我的创作计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声音档案库制作,第二部分是现场录音工作。我最终希望呈现的声音装置则是两部分的结合。
声音档案库具体指向城市声响素材的收集,并以公共活动的形式展开对声音的共同聆听与讨论。现场录音则会呈现特定的“历史景观”在当下的、此时此刻的音调。声音装置将是前述两部分的结合。
过往作品
吴楠
1980年出生,写作者。融合了缺乏目标的糊涂,没有目的地的流浪,以及毫无章法的热情的一个家伙。甚至连职业都不敢有底气地说是航空工程师。能在电脑上敲打文字,能在画布上涂抹颜料。与其说一定要表达点什么,不如说想寻找另一种可能性下的自己。好像遇到另一种生命状态下的自己。
项
目
简
介
申请在地计划时,寻找一个适合的切口并不容易。与此同时,我还多了一个问题:我算沈阳人吗?
虽然生活里的一切几乎都打上沈阳的标签。但我直到1998年来沈阳读大学时,才留在了这里。对在地而言,谁是过客?但沈阳已经在我的生命里打下烙印:曾火遍全国的二人转和小品变得沉默?劳动公园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平民乐园?沈阳“号称”“中国洗浴中心”?
我会去探索街道与街区,像在地图中寻觅。再具体些,会落在铁西区兴工街一栋楼中一家三代的生活上。曾经的雪花啤酒厂就在这里,啤酒厂周围会经常闻到酒糟的味道。如今这些街道上的味道已经不再。我还会审视公园,像审视一张明信片。从老旧的明信片到全新的明信片。这期间的变化也许是生活的,也许是生命的。
变化让生活有了“阴面”“阳面”的区别。“阳面”是车流滚滚的街道,喧闹的公园,“阴面”则是生活的小区和角落。
沈阳的在地计划里,街道像一条一条的线,组合成不同角度的街区。公园像一个一个的点,带有些许时空上的跳跃。这样的在地、或许过于私人化,但未尝不会有浓烈的情感色彩。有些事不能等待,通过“在地计划”,去寻找我生命中的答案。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旭
本名刘晓旭,出生于安徽天长,目前常住上海,在广告公司做创意设计的工作,从小喜欢观察人,以及人与人的情绪变化。作品以亚洲面孔的绘制为主,画画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在平静日常的表象之下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情感是需要寻找出口的。试图通过这种输出方式快乐地活着,也是品牌“F- WORK劳务工人” 的创作者,创作灵感通常都来自生活在同一片粗糙土地上的人们。
项
目
简
介
上海和天长是我生活过最久的城市,也是我接下将会来长期生活的地方,我将在这次的创作中感受一线城市与小城镇的跨度,在了解务工故事的同时同步创作。
我会用“绘画+设计”的方式去呈现一本“杂志”,它是一本二十页的劳务简章,由20张画组成,内容是展示不同职业的两面性与冲突感。比如渔民在水里会比在岸上更舒服,即使岸上有氧气;比如小城镇的洗脚店门口都会晒着一排刚洗完雪白毛巾,她们总是会把自己打扮得很干净得体;流水线工厂里上班很认真的中年工人会把工资大部分都用来买彩票等。政策变化也会影响很多地区尤其是小城镇产生有不同的职业,我希望去了解真实的故事,并用自己的方式还原这些职业劳作下人们的生活与心理状态。
过往作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以上入选方案,根据创作计划的实践范围、作品媒介与规模,获得资金支持、宣传配套和资源连接;
三明治将持续跟进每位创作者的创作,在各平台持续呈现创作过程与成果;
作品创作阶段将于10月15日正式启动,于2023年4月15日完结;
三明治对本次支持计划保留最终解释权。
我们再次向每一位发来申请的创作者表示感谢,能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大家,是三明治的荣幸。
三明治 555 Found 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