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落幕 | 褚时健:这辈子最问心无愧的事,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

3月5日,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他一手将乡间小厂玉溪卷烟厂发展为世界级行业巨头红塔集团,临近退休却因贪污而折戟沉沙。


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0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褚时健,在70岁高龄毅然放弃了颐养天年的机会,转而自学技术,只手开拓出一片橙色的天地。是什么让这位老人作出如此选择?种橙十余年,他的心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褚时健大事记


1928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49
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任边纵二支队14团9连的指导员

解放初期的褚时健

1955
与马静芬结婚

50年代末期的全家合影

1959
被打成右派,在农场改造后任华宁农场副厂长,华宁糖厂厂长

60年代褚时健一家在新平戛洒

1979
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80年代褚时健在卷烟车间

1988
“红塔山”成为玉溪卷烟厂第一品牌

80年代褚时健率队出国考察

1990
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左为褚时健,右为郭建林

1995
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同年女儿褚映群自杀身亡

女儿褚映群幼时
1999
被判入狱

90年代中期玉溪卷烟厂引进意大利GD高速卷烟设备
2001
保外就医
2002

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褚时健夫妇在橙园
2012
“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

 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



金泰果品公司的褚橙选果车间
2014

褚橙庄园修建完成



褚时健与马建芬和重外孙合影

2014年12月

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2018年

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褚时健任董事长



下文整理自褚时健先生为《褚时健传》所作自序,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16年1月出版,略有删改。


文 | 褚时健


关于我的传记,已经有了好几本。有的我知道,更多的我并不知情。对于传记,从我的性格来说,并没有太大兴趣。我这个人,愿意多做事,不愿意多说话。


2014年,王石来新平我的果园里探访,言谈间说起我的人生经历。他说我应该有一本严肃真实的传记,给广大读者一些人生经验,也给后人留一些记忆。


我2015年底就88岁了,我老伴儿叫我“老头子”。一个老头子的确有足够长的人生经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足够多的人生经验。


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


回想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


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就帮着母亲谋生,从那时起,我就没有闲下来过,更没有混过日子。几十年来,我扛过枪打过仗,也曾经在政府机关任职,后来则是长期做经营企业的事情;曾经有过人人都羡慕的辉煌,也跌落到人生最低谷过。


不管在什么阶段,在什么年龄,我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一个人不虚度时光,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无论以前在玉溪卷烟厂还是今天种橙,我取得的一些成绩,总有人说“学不会”。其实,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


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


曾经有人评价我是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我的人生的确也起起落落。不过,活到今天,我觉得一切都是经历,都是财富。没有那些得到,没有那些打击,就没有今天的褚时健。


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


我脑子里从来没有过退休的概念。2001年从监狱出来后,周围的亲戚朋友帮我安排了如何休息养老的生活,但我过不来那样的生活,我不做事不行,天生就爱忙。考虑过好几个行业,最后还是决定种橙。


一个原因是农业我一直有接触,熟悉行业,橙子在水果里味道营养都好,但并没有太普及。另外,我们如果种出一个好的品种来,对市场来说是件好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这几十年,特大型企业经历过,中小型企业经历过,级别越高责任和压力就越大,别人看我快乐的时候其实我并不快乐。所以还是做做私人企业算了,自己经营点小生意,有问题自己负责,心里头不慌,挺好。


大家都劝我莫做了,7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在家和老伴儿种种花养养鸟,安度晚年,别人都这么过,你咋个不行?唉,我还确实不行,真想要我多活几年,让我苦一苦可能效果更好。人哪,没有希望就没有人生乐趣。


我和我老伴儿都经历过农场的生活,所以到山上种橙的问题并没有多难克服。我们最开始种橙那几年,管理人员不好招,大学生来我们这里都嫌条件艰苦,干几个月就走了。我能理解他们,从小生活环境无忧无虑,哪里能受山上种地、收入也不高的苦?但我和我老伴儿把它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觉得可以过。



哀牢山


其实种橙我也是从头学起,样样都要自己翻书看,找专家问。我找了几个得力的作业长,他们帮我守着地里具体的事情,方向性的事情我来把握。尽管我不用自己拿锄头,不用亲自去摘果子,但是,果树每天长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我必须比农民还要掌握得仔细。我如果说不出个一二三,就指挥不动他们。哪一行都是一样,你要做管理工作,首先生产业务就要熟悉,不然话说出来都不对路。


要把橙种好不容易。大家都以为农业是个技术壁垒低的行业,以为春天种下去,秋天等着收就得了。哪有那么容易?除非你不想干好,就想跟着天吃饭算了,那的确没有什么难度。但真要做好,不花精力不动脑子不行。


我们的果子这么些年来,从水源开始,土壤的有机质比例、剪枝的频率、挂果多少,样样都要操心,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每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不断要有对策。我这个脑子里,记了不知多少数字。我从小数学并不好,但我心里总在盘账,对数字,敏感得很。


传统的观点都是农作物70%靠天,我这个果园,就是希望让大家有一个认识:只要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来经营农业,把工业的一些制度引进农业,就不用那么依赖老天了,把70%的依赖降到30%,人就主动了。



2009年,褚时健在橙园


我们来搞这个果园,自己要掌握足够的种植知识和技术,也要让下面的农户、作业长有一些知识观念。让他们掌握技术其实不难,每年我们都会请柑橘研究所的专家到果园来和我们沟通交流;但改变观念没那么容易,特别是农户们,他们对我们的标准化生产没那么快就接受。我希望他们不仅掌握先进技术,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


种橙这件事我2002年正式开始搞时借了1000多万元钱,到2007年的时候就全部还清了。前几年的销售全靠朋友帮忙,你几十吨他几百吨地团购,慢慢就消化掉了。我老伴儿那个时候管销售,带着橙子到处去参加展销会,也是受了不少苦。


好在前面几年果树还幼,我们的技术也不完善,产量不算很大。2008年之后,我外孙女他们从国外回来帮着我和我老伴儿,开始抓我们自己的销售。2009年产量开始飞速增长,销售也慢慢步入正轨,所以产品还从来没有积压库存过。水果这种生鲜产品,积压库存是很大的灾难,相当于就是毁掉了。很幸运,我们没有过这种情况。


2014年以前我们的果园一直是增产,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产不少。所以我一直说我们是没有大小年的,的确像我们这样连续10年都是增产的果园几乎没有。但是2014年我们出现了减产,有气候的关系,也有果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大小年的关系,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挽救了许多产量,但规律就是规律,一定要服从。


无论做什么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颗敬畏心,自然规律、市场规律都要遵守。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得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



褚橙庄园


我们现在果园已经扩展到几万亩,挂果的还是只有2400亩,但其他新的果园基本都种下了果苗,到2020年,我们的果子产量能达到6万吨。我知道现在我们的橙子在市场上很好卖,听说有人拿它和当年的红塔山烟相提并论,都是紧俏商品。


我很高兴大家这么抬举,但是我思想上不敢轻飘飘。头几年可能大家因为是我种的橙子,因为好奇心都买来吃吃,但是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普通过得去,我相信买了几次人家就不买了。我们卖得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质不高,人家凭什么真金白银买你一个老头子的账?所以我一直说,不要陶醉人家怎么夸你怎么捧你,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橙子种好,每年多丰收点,味道更好一点,人家继续揣着钱等你的橙子,不然,人家的口水等着喷你。


现在整个新平县种冰糖橙的越来越多,差不多一年的总量要到200万吨去了。必须要看到,橙子过剩是必然会发生的。供求关系从来都是有松有紧,市场经济是不留情面的。产品一过剩,首先来的就是降价,降到你的销售价是成本以下都会有可能。咋个办?到那个时候,还是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我如果质量好,其他人卖不完,我卖得完,另外我成本控制得好,别人亏着本卖,我还能赚到钱。


说到底,还不就是“质量”二字!你要在质量上压倒别人,你要有这个能耐



金泰公司从镇沅、双柏、新平等地引进农户入住果园种植,实行每户一个作业区,实施承包制。如今,果园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


我这个人,心里放不下事,也算是个急性子。像2014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树,半夜四五点就睡不着了,起来翻书翻资料,第二天叫上司机去找专家,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我想着,我这么认真,果子的质量不会不好吧?


我一直和儿孙们强调,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认真真,对产品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认真真。这些年我们的果子卖得好,除了我们产品过硬,周围人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像早几年我们果子不成熟,没有朋友的帮忙,销售会很成问题。现在我们名声在外了,心里要知道感激,更要学会让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对和我打交道的合作伙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怕亏了人家。这个习惯我一直都有。做人做事要随时随地都在检查,做这件事我朋友亏了没有?


我们现在果园里的农户,在我们这里干活儿,我就希望他们比别的农户生活条件要好一些;我们的作业长,我也希望他们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新平的县长有一次听说我们作业长的待遇,很惊奇:“工资比我还高?!”


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我能做到这两点,我这几十年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



2013年,褚时健在褚橙基地和来访的人


回头看看,我这一路走来,没有白费精神。我办事认真,确定了目标就追求到底。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记号,我也没在工作上闹出什么大事故。想到这些,我也是甘心了。


总有人在问我,以后我们的金泰公司,我们的橙子会怎么发展下去?


我们这么一个小果园小公司,从1万吨的产量,以后要发展到五六万吨,我也在考虑,将来如何持续发展下去?中国传统的家族企业弊病很多,我们总说富不过三代。自己家人一直亲自经营是个冒险,请别人经营同样也是冒险。


所以我在想,当我们发展到五六万吨的时候,让我们家的这些主要家族成员,一人一部分,自己成立自己的公司,分开管理。到时有个集团公司或者总公司,同意执行一些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经营原则,做董事长的就把这件事管起来。至于各自公司独立经营的事情董事长就不要管了,让他们互相竞争,也各自发展。



2015年,褚时健(右)和张启学(左)。烟厂时,褚时健就喜欢叫上张启学开上车,去烟田走走,在褚橙基地也是如此。


按照中国目前的体制状况,家族企业会有很多天生的问题,我也不想把这个企业搞太大了,搞大了太复杂,扯皮的事也多。所以现在橙子这件事我把它划成了六块,儿孙们一人领一块,自己分别管理去,不要吃家族的“大锅饭”。我非常反感一个家庭里还有人出于私心,想在经济上为自己捞一把,如果这么自私,家和企业就都散了。


而做董事长的人,要用公心来处理任何问题。谁处在这个位置上统揽全局,都必须连技术问题、行政问题一起处理好。


我曾经也考虑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到我们这里,但后来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中国没有很好的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土壤,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股份低甚至没有股份,他的积极性不够。如果我扩大他的股份,他受到的攻击就会很大,同样也干不下去。


这些我本以为比较远的事情,看来也需要慢慢明确了。


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我种橙也都有13年多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变成了80多岁更老的老人。我一点都不惆怅,我觉得这是我这80多年最放松的阶段。除了有时果子受自然气候影响我会稍微愁一愁,基本没有什么烦心的事。


我有时去果园看看,虽然现在腿脚不太好,不太走得动了,但眼睛我还是没得闲。我在家的时候,没事看看书,时不时就去找我两个重孙玩一玩,心情很愉快。


褚时健家人留影2015年2月18日



91年丰富、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命运和这个时代过招不断,碰撞不断;他的个人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他的生活里有着生离死别,荣辱变换……人生经历当得上“传奇”二字。


在公众的眼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充满了豪壮悲情的悲剧性人物,甚至褚橙的成功也显得悲壮。但当走近他时才知道,对于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时健比任何人都显得平静。


褚时健曾说过: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我自己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


王健林说,这么大年龄才开始创业,而且又做得这么好,确实给我们这些人非常大的鼓励。


王石说,他自己的粉丝有很多,但他的偶像只有一个,褚时健。


而褚时健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是那种从谷底反弹的力量,是他强大生命力背后所代表的不服输精神。


正所谓,无畏于低谷,有道于高峰。



相关书籍推荐

《褚时健传》

周桦 著丨2016.01


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他从谷底反弹的强大生命力,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本书由著名传记作家周桦执笔,历经一年多的走访、调查、创作而成,从褚时健的生平,到他的管理理念、企业家精神,再到玉溪卷烟厂、褚橙等的管理运营,采访之深入,细节之丰富,资料之完整,写作之客观理性,值得每一个读者认真品读。



近期好文推荐


[新知]6个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

[历史]50个必读欧洲史的理由,无法反驳

[前沿]读懂这本书,深刻理解这个时代

[心理]人没有自知之明,到底多可怕?

[喜讯]2018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公布

[育儿]中国家庭里都少了这一课

[健康]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文化] 故宫的精髓到底在哪?


-End-

编辑:Yoyo 责编:YQ

2019.3.6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