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未进军喜剧,“年轻态”喜剧是什么样?
那边《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刚刚闭幕,这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实现了无缝对接,补上了喜剧节目的空缺。继《奇葩说》和《乐队的夏天》大获成功之后,马东和米未的这一站来到了喜剧赛道。
喜剧综艺正值微妙的转变期,《欢乐喜剧人》等以相声、小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喜剧综艺正在退居二线,近年来逐渐本土化的舶来品脱口秀正处于最好的风口期。主要的脱口秀内容生产公司笑果文化一年输出两档类型化节目,把脱口秀在综艺这块做成了体系,并首度提出“年轻态喜剧”概念,发出了喜剧内容更新换代的重要信号。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则成为了这些变化与创新的聚合者,它的出现无疑是年轻态喜剧发展的重要一站。
纵览当下颇受欢迎的《德云斗笑社》《脱口秀大会》等不同喜剧形式,它们也正在“年轻态”的道路上努力求变,其途径,一是挖掘新人,喜剧新人或者从未接触喜剧的素人,不断将喜剧的门槛打开;二是丰富喜剧类型及风格,单人、双人、团队、漫才、一句话喜剧、洒狗血等等,不断扩充喜剧的容纳空间;三是瞄准年轻人群,在内容上不断贴合当下,找寻共鸣。
米未的年轻化“新型喜剧”
为了与上述喜剧综艺进行差异化竞争,《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将年轻态的“新喜剧”作为节目的主题来确立自己独特的类型和风格。节目组对新型喜剧的定义是:聚焦当下、节奏明快、笑点密集,大概就是一群快乐的喜剧人创作表演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戏剧作品。
“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挖掘喜剧的更多可能,更是紧跟日新月异的生活,将受众瞄向了互联网的主体——年轻人。
那如何引发年轻人的共鸣呢?
我们大致可以从节目模式、喜剧的题材选择及多种喜剧形式中看出来。
首先,喜剧的年轻态表达更加重要。喜剧节目的选材应该来自于年轻人真实关心的内容,主要聚焦在社交、职场生活、情感、脑洞等话题,像是社会性死亡、暗恋、追星女孩等都是当下年轻人关注并且容易引起共鸣的内容。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说教式灌输理念和价值观早就不适用于当下了,不硬上价值观,不刻意煽情,通过故事背后的话题内核引发共鸣才是优秀喜剧作品应该达到的水平。
第一期节目中的《互联网体检》紧跟热点话题,戳到观众“要害”,获取用户隐私、人脸识别、强制下载APP、弹窗广告、会员服务、超前点播,过多的要素基本复刻了网络冲浪人的现实,在笑点密集的包袱下吐槽了现状,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并传递了吐槽的快感。同样的,以头发的视角演绎“脱发”经过的《三毛保卫战》也收获一票观众的喜爱,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感同身受”,试问现在哪个奋战在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没有脱发的烦恼呢?
当然,作品中诸如“下辈子别做毛了,做毛不易”“是兄弟就砍我,我是渣渣辉……”,这些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才会明白的梗也贡献了意料之中的笑点。
在组委会会长的选择上,节目同样也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喜好。
徐峥和黄渤是观众的老熟人了,两人作为出色的演员,在喜剧方面有过硬的作品支撑,于和伟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演过喜剧,但这两年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吸引到一大部分年轻观众,又加上他是“综艺新人”,与其他会长有了更加其妙的化学反应,三人的观众缘与口碑极佳。当然,另一位会长李诞,同样受到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的喜爱,他的思考角度和态度契合当下年轻态喜剧的表达方式,《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高热度也证明了他在喜剧行业的成功。
其次,除了作品中新颖创意的点子,开放宽容的氛围也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大的亮点。
“我们不是一档小品节目。”诚如马东在节目中所说的,多样化的戏剧内容和形式在《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中被更多的观众了解,同时也为“新喜剧人”们搭建了一个走向大众的舞台。有别于其他喜剧节目依旧以传统喜剧作品为主的内容,节目并没有对喜剧模式进行限制,而是网罗了一众各不相同的选手,素描喜剧(sketch show)、洒狗血、漫才、音乐剧、默剧,形式纵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观众笑出声。
从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所倡导的关于年轻态喜剧的价值观——“喜剧是人生的真相,喜剧的内核是拆穿并接纳,相信每个人都有缺陷,但依旧值得被爱,喜剧就是活在当下的我们自己,喜剧理应被认真对待” ,而这恰好符合当下潮水的方向。
“年轻态”的背后:“传统”落幕
以《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代表的新型喜剧节目正不断涌现,年轻态的喜剧表达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喜剧内容生产的主场,形势大好。但红海市场背后不可忽视的,是承受着巨大冲击的传统喜剧节目模式。
根据骨朵数据统计,《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上线次日就冲进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前十,豆瓣开分7.9,《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累计播放量达到14.9亿,收官之后在骨朵热度排行榜中仍然稳居前五,年初的《吐槽大会第五季》累计播放量同样突破11亿,两档节目豆瓣评分分别为7.5分和6.5分,评分人数均超过三万人,实现了热度与口碑的共赢。
但是,同时在2021年初播出的《欢乐喜剧人第七季》则显得有些惨淡,每年一季做下来,评分与热度均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从2015年第一季1.7万人评分8.3,下跌至2021年6千人评分3.4。实际上,真正回归到节目本身来看,内容和嘉宾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以赵家班、德云社成员为主,进行传统小品、相声的竞演,但年轻受众的接受程度却不复以往。这也真正标志着,在年轻态喜剧的风头正盛的背后,传统喜剧形态已然低调。
脱胎于地方曲艺的传统喜剧从走向年轻大众到如今功成身退,不过短短七年。2014年前后,十几家卫视一时间同时推出二十多档喜剧节目,不约而同地选择小品和相声竞演的形式制作喜剧综艺,为春晚等大型晚会发掘语言类节目的新形式与新人才。《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等节目就是在这期间被开发出来,一度成为综艺市场的头部内容。
在此之前,大量舞台选秀类节目风靡多年,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制作方在同质化内容中主动寻求创新,广电也开始了新一轮“限娱令”,限制同类型选秀节目乃至各类大型电视晚会,在这种“多管齐下”的前提条件下,接地气但尚未被过度开发的喜剧类节目就成为了电视节综艺内容策划的主题,艺人纷纷下场跨界,为传统喜剧背书,传统曲艺体系出身的演员们迎来流量的青睐。
七年一场轮回。选秀与喜剧两种节目类型的共生与交迭再次上演,2018年至今,舞台竞演类选秀节目延续多年,同质化明显且降级严重,以《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为代表的喜剧节目此时异军突起,虽然与“喜剧元年”量级相似的盛况尚未到来,但当年的荧屏动向在2021年选秀禁令之后的第四季度已经有了苗头,这也正预示着喜剧类节目在未来或将重返主场的趋势。而此时,喜剧内容和形式也已经自主完成了变革,传统喜剧退居二线,脱口秀、短视频等新型喜剧形态独占鳌头,尝试着以年轻化的表达形式重塑喜剧方法、喜剧态度和喜剧价值观。
与倍速时代共生的年轻态喜剧
年轻态喜剧的特征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脱口秀大会》等节目中表达的十分明显且直观,极简主义、笑点密集、紧贴热点、敢于表达等等,而这些特点与当下网络内容生产的整体特征不谋而合。
近日,继微博与小红书之后,抖音、快手接连上线了倍速播放功能,意味着整个视频内容生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进一步提速。“倍速时代”的到来让大众习惯了快速、密集、有互动感的喜剧表达方式,创作者被要求着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时间里实现笑点密集输出的任务,这也与当下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模式有所呼应,动辄半小时以上的小品、二人转、相声等需要长篇铺垫的喜剧形态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无疑更需求变。
针对这一现象,原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曾在采访中评价道,在消费侧,如果连短视频都要大量倍速播放,用户将会越发没有耐心,对于视频内容的信息增量、段子包袱的密集程度将会要求更高,作为内容创作者,必须要开始习惯至少1.5倍速以上的思维,关注更密集更短平快的信息增量展现形式。在他看来,很多老一代的内容创作者们在这样的趋势面前,可能会被加速淘汰,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
年轻态喜剧势不可挡,借脱口秀之力一战成名的笑果文化无疑是排头兵,包括《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在内的综艺节目研发成为年轻态喜剧理念落地的重要方式,基于内容特点,对线下消费场景领域的全面布局也在展开,如脱口秀专场、脱口秀拼盘演出、即兴喜剧等等,他们积极探索着内容品类的更多可能性,领跑年轻态喜剧格局。
开心麻花、大碗娱乐、德云社、赵家班等根植于传统喜剧的内容生产公司也在积极拥抱年轻态喜剧文化,大碗娱乐《你好,李焕英》,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等院线电影制作,德云社《德云斗笑社》,赵家班《象牙山爱逗团》等综艺策划,以及大量符合流行文化审美的“职业选手”与营销点被推出,传统喜剧班子以年轻化的创作方式一步步走出“大舞台”和“小园子”,探索传统内容与传统艺人在年轻态喜剧表达下的破格升级之路,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竞争者。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作为米未传媒的喜剧内容实验场,在这一特殊节点成为年轻态喜剧发展的重要一役,持续开拓着多元化的内容市场,为“新型喜剧元年”的来势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