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港澳大湾区看房地产前景:趋势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粤港澳大湾区看房地产前景
(第二期:房地产发展趋势)
2017年是珠三角城市的“新启程”:
毫无疑问!站在全国战略高地的“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生产”、“服务”、“生活”都将得到极大提升。而作为三者载体的房地产市场,将是持续动力源、前景可期。
然而,经过十余年城市高速扩张,城市再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有限。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普遍面临“土地资源局限”: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地区土地开发强度的警戒线为30%,珠三角9市中,有4个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30%,其中:深圳、东莞超过45%,珠海、佛山在35%左右。广州、中山开发强度亦逐渐逼近30%。
土地资源局限,在一级土地市场上表现为珠三角土地成交面积逐年下降,近两年趋势尤其明显。珠三角9市商住用地成交面积由2014年上半年的2183万㎡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631万㎡(建筑面积计算,下同)。
其中:广州、珠海、佛山、东莞呈显著下降趋势,深圳、中山近年只有零星供应。肇庆、惠州、江门三个城市土地资源仍有增量空间,2016年后吸引购地资金快速进入。
1、“资源不足”导致“土地成本”高企
珠三角重点城市普遍“土地成本高企”,以广州为例,2016年后土地获取价格基本达到周边在售楼盘价格80%以上。2017年后,广州、佛山等城市继续加强调控,相继实施“竞自持”出让,然而房企拿地成本普遍不低。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尤其广/深/珠/佛/莞/中)“面粉价”与“面包价”大致相当,不需“竞自持”的土地,远郊区域地价≈房价60%或以上,近郊区域地价≈房价70%或以上,中心城区地价≈房价80%或以上。需“竞自持”土地亦被房企激烈争夺。
2、一级土地市场供应不足,继而影响二级(一手)/三级(二手)市场
2.1 一手供应不足,供求关系持续紧张
由2016年以来,珠三角重点城市二级市场均处“供不应求”状态,商品住宅库存持续下降。“广/深/珠/佛/莞/中”6个重点城市2017年7月初库存低于2400万㎡,较2016年1月份下跌38%。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2016年10月份密集式调控出台后,库存仍呈下降趋势。珠三角重点城市“货量不足”是“普遍现象”。
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极度紧张,三个城市的一手成交均以“外围郊区”为绝对主力,广州、深圳、珠海“中心城区”一手成交占比分别只有7%、19%、32%。
2.2 大量购买力被迫进入二手市场
当前,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核心城市已全部进入“存量房时代”。三个城市“一手:二手”占比分别为“46:54”、“29:71”、“47:53”。
综上,“资源不足”导致两个结果:
(1)“房地产高成本”; 2)加剧“供需矛盾”。
第一点,事实上,必须承认“成本”未来难以下降。正如《人民日报》于2016年12月《中国经济新方位》中所提及:“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随着要素价格上涨……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下降、要素价格上涨是大趋势,不能逆转,在此前提下,更多的是使需求结构优化,使“供需匹配”。
第二点,无论从经济发展、市场发展的角度,现状“供需矛盾”都需要想方设法化解。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如果资金、资源全部投入到“快周转、高收益”的房地产市场中获利,那么“经济转型”无从谈起,粤港澳大湾区价值更多是建基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而非房地产“一业独大”;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如果“供需矛盾”持续,则未来价值成长空间亦将被快速透支,不利于行业健康成长。
因而,在2016年后实施的新一轮政府调控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调控思路及调控方式上相较以往有明显改变。其政策出发点在于:在资源局限情况下,疏导“供需结构”调整,缓减供需矛盾,引导资金均衡。
事实上,由于“供需结构”调整,未来房地产发展轨迹亦将相应改变。
3、2016年后的政府调控已由“单侧调控”(需求侧)转变向“双侧调控”(供需双控)。
3.1以“需求侧调控”缓解“短期供需矛盾”,引导资金均衡
政府实施的“需求侧调控”包括限购、限售等措施,从政策效果看,持续加强的“需求侧调控”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成交规模大幅缩减。
珠三角9市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
投资需求相对旺盛的区域,包括“深/珠/莞/中”四个城市成交跌幅超过50%;房价有一定涨幅,但以自住需求为主的区域,包括“广/佛”两个城市成交下跌幅度在15%-30%;仍有“去库存需求”,调控相对宽松的区域,包括“惠/江/肇”三个城市成交表现良好,肇庆、江门成交出现同比增长。
可见,政策同时亦在疏导购地/购房资金向“仍需去库存城市”分流、实现资金的“区域均衡”。
3.2以“供给侧变革”疏导“供需结构”调整,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
“供给侧变革”在近两年被快速推进,是“新常态”下政府调控的主要发力点,与“需求侧调控”形成完整的“政策逻辑”。相较于“需求侧调控”对即时购买需求的抑制,“供给侧变革”更着眼于实现中长期的“供需对接”,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1)城市更新;(2)土地调控;(3)发展租赁住房,每部分内容都对“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带来影响:
(1)以“城市更新”突破土地局限,优化存量效能
目前各地政府普遍加快“城市更新”进度,广州、深圳、珠海已设立城市更新局专项跟进;“广/深/珠/佛/莞/中”城市更新规模巨大,6个城市已出台进一步明确的政策措施、进程不断加快。
现实角度看,伴随“存量空间”逐步释放,区域“城市功能”将进一步提升;在政府“腾挪空间”的同时,亦带来更多“投资与发展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应对近年公开市场土地获取难度加大,“城市更新”成为获取土地储备的关键出口。
·行业趋势·
—“城市更新”将推动“房地产资本”与“城市运营”两者结合。
—房地产企业在城市运营中的角色由相对单纯的“开发销售”向“城市运营服务商”转变。
(2)以“土地调控”:抑周转、增效益
2017年后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门槛普遍大幅提高。广州、佛山、珠海、东莞实施“竞自持”,深圳土地出让“双竞双限”;由2017下半年开始,包括广州等重点城市进一步提高出让要求,对部分商住用地要求引入“总部企业”。
对于政府而言,相较以往“一次性获取出让金”,更着重对长期效益(包括经济、产业税收等方面)的取得。对于企业而言,资本周转率将继续下降。
·行业趋势·
—“竞自持”将推动房地产发展模式由“侧重产销”的传统模式向更注重“价值经营”的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未来“房地产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产业地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以“发展租赁住房”引导需求结构调整,形成“梯度消费”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共4个城市(广/深/佛/肇)列入中央政府首批试点城市名单,3个城市(广/佛/肇)列入中央政府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住房租赁试点名单。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三地政府已陆续出台住房租赁政策跟进。
不容忽视的一点:2015年中央出台《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同期三大经济圈1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库存为1.5亿㎡;2017年中央层面明确12个试点城市,14个重点城市库存约为0.9亿㎡。可见,中央政府于2015年后大力推动租赁住房发展,其背景是全国重点城市库存显著下降。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正是“新常态下”突破住房资源局限的关键所在。
·行业趋势·
—“供应结构”改变(区分租售房源)将带动“需求结构”改变,形成更适应时代要求的“租售梯度消费”。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资产资本化”趋势(包括资产证券化等),对房地产未来的资本运作要求进一步提高。
综上,持续强化的政府调控必然导致行业、市场发生改变
【对开发企业而言】——未来将出现“4化”
规模房企利用资本优势“吸收能力”、“吸收资源”,形成资源集中化;
分城施策及土地调控驱使资金/资本向“调控相对宽松区域”或“经营性质物业”分流,产生布局均衡化;
政府“供应侧变革”将带动房地产企业衍生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发展多元化;
房地产周转由快变慢的过程,对企业资本运作的要求进一步上升,资产资本化趋势会更加明显。
【对住房消费者而言】——住房需求将转向“梯度消费”
政策引导住房消费观念改变:由“租”到“购”;购买或租住物业由“小”到“大”;购买住房由“外围”(包括郊区、邻市)到“中心”
【对行业发展而言】——市场走向多元发展、发展模式升级
随生产/服务升级,随居民生活方式改变(请见第一期分析)。作为生产、服务、生活三者载体的房地产市场将被赋予更多内涵 → 由单一走向多元。
政府战略调控促使房地产步入慢周转时代,房地产运营→由粗放走向精细,与经济/产业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本文刊登于房地产导刊杂志2018年1月刊《市场纵横》栏目。
起飞
让我们一起飞!
房导俱乐部群来啦!
本群是《房地产导刊》房导俱乐部成员交流专用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导刊》热心读者,房地产和配套企业从业人士、专家、学者,高端投资置业人群,以及对房地产政策、市场,感兴趣的人士。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交流中国房地产政策、市场、项目及城市运营、产业经济、特色小镇等信息,不定期组织热心读者、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互动沙龙等。
目前已有超过500人加入本群,进群请扫二维码加小编微信,并备注“公司+职务+姓名”,即可直接拉你入群(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拉)。
更多精彩内容:
房地产导刊
微信号:fangcnet
爆料,商务合作请联系QQ:1208502898
长
按
关
注
【房导早报】
最有价值的地产资讯
【房导早报】为房地产导刊社旗下品牌栏目,我们致力于提供最有价值的地产行业动态资讯。3分钟新闻早餐,尽知地产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