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建筑】共愉的风景——品鉴春日台中心
【AT导读】作为“AT建筑”首次国外建筑品鉴,我们将目光聚焦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后新一代建筑师的实践与思考。选择金野千惠所做的春日台中心,不仅仅因为它获得了2023年日本建筑学会作品奖,更是因为作品中所展现的建筑师对当代建筑与社会、空间与技术、场所与人、开放性与社会性的深刻洞见和呈现。当站在长长的廊下看广场上玩耍的孩子,当视线穿过两栋之间的走廊望向城市街道和住宅区,当阳光从两层通高的土间通洒下似乎融合又分隔了前部的“榻榻米”公共活动空间与后面半公共的老人照护中心,当在二层推开木窗户感受木结构包裹的氛围下老人欢笑游戏的场景,这种给人的愉悦感就是共愉的风景吧。
引用本文:[1] 郭屹民,金野千惠,大野博史,等. 共愉的风景——品鉴春日台中心[J]. 建筑技艺,2023,29(12):33-51.
共愉的风景——品鉴春日台中心
项目介绍
春日台中心是一个融合了老年人护理场所、儿童放学后日间服务场所、自助洗衣房、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的咖啡店,以及一个因语言障碍而存在教育差距的孩子就读的寺子屋(类似私塾的教育设施)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福利设施。该建筑精心选址在曾经的超市旧址,为衰落的区域重新带来活力,现已成为这个地区的中心。建筑超越了惯常的功能分区思维,通过相关功能的有机渗透,展现了充满人情味的生活。设计者站在地区当事人的视角,将各种各样的人和环境包含在设计考量中,最终创造出一种共愉的场所。
▲通廊檐下空间 ©Morinaka Yasuaki
品谈主持人:
郭屹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品谈嘉宾:
金野千惠
teco 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东都工艺纤维大学特任准教授,东京艺术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非常勤讲师
大野博史
Ohno JAPAN 事务所主持
马场拓也
Aikawa-shunjukai Social Welfare Corporation社会福利公司董事长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曾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
关飞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张准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01
回归春日台中心的“中心”
| 郭屹民: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作为客座编辑,与金野千惠老师一起主持这次“AT建筑”的海外专辑的内容。作为“AT建筑”首次国外建筑品鉴,我们经过审慎的讨论,决定将这一期专辑聚焦于1980年前后出生的日本新一代建筑师们的实践与思考。众所周知,日本当代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还具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背后是其独有的建筑文化及其批判性的思考支撑着这份独特性。
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很多享誉世界的日本建筑师都并不陌生。而作为日本当代建筑下一个时代的中坚力量,1980年前后出生的新一代建筑师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日本建筑界最重要的设计奖项,2023年日本建筑学会作品奖(AIJ Priz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vision)获得者都出生于1975年后。而我开始关注这一代日本建筑师的缘起是更早的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以及在“Gallery MA”的“en「縁」: art of nexus――Homecoming Exhibition of the Japan Pavilion from the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展览,以及近期在瑞士巴塞尔的“Make do with now: New directions in Japanese Architecture”展览,都在国际性的舞台上展现了日本年轻一代建筑师的面貌。
可以说不仅是我们,可能全世界都对日本年轻一代建筑师充满着兴趣。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因为日本当代建筑一直以来特有的魅力,更是因为日本建筑师特有的代际之间的批判性。从丹下健三开启的日本战后第一代开始,到篠原一男、矶崎新的第二代,再到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坂本一成那一代等,日本建筑师们一直延续着这种批判性的传承,以及其所带来的不断更新迭代着实非常让人着迷。这也让我们非常好奇,即将登上主流舞台的新一代日本建筑师们的批判性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除此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当今的社会正在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威胁到了传统领域。社会与技术前所未有的蜕变,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建筑将何去何从?
“建筑技艺”一直是“AT建筑”的核心议题。所谓“技艺”原本就是指技术与智力,本期的特辑也不例外,我们将聚焦于建筑中技术的思考。金野千惠老师的“春日台中心”荣获了今年日本建筑学会的作品奖,在我看来这是日本80后建筑师登龙门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在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春日台中心”作品的品鉴,引出更多关于当代社会与技术思考的相关内容。这也是这次我们选择“春日台中心”品鉴的动机所在。
今天的讨论,我们还请到了项目的结构设计师大野博史老师,作为新生代日本结构设计师的代表,大野老师的很多作品大家也都不陌生。不过关于“春日台中心”这个项目的一些技术性设计与思考今天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请教,因此也非常期待。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春日台中心”项目的许多设计与决策都来自于设计师与业主的充分沟通与长期讨论。这种设计师与业主的扁平化决策关系决定了“春日台中心”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还邀请了项目的业主马场拓也先生的参与。非常感谢日方各位对本次品鉴活动的大力支持。中方参与今天讨论的各位专家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我们先请金野老师介绍有关“春日台中心”项目的一些内容。
▲品谈现场 ©《建筑技艺》杂志(AT)
| 金野千惠:
事实上春日台中心项目,是在与业主马场拓也(Takuya Baba)先生的一次聊天中碰撞出来的。这要从我的研究说起,自2007年对世界各地的廊下空间进行了调研,我越来越多地观察到这些公共空间下不同人群的行为特点,逐渐影响了我的设计和建筑语言。例如,2011年我设计完成的Sunny Loggia House中,就有一个面向外部庭院的类似廊下空间的巨大窗口,使人获得一种独特的享受阳光和自然的半室外空间感受。在春日台中心项目之前,2014年我曾将一个长屋改造为社区儿童托管中心(Community Care Yoshikawa),有趣的是这里慢慢成为当地社区自组织运营的空间,老人们自发为孩子们制作各种餐点,所以周围社区的孩子放学后都很愿意聚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氛围。2016年,我接到了马场拓也先生一个养老院(Minowa Home)庭院空间改造的项目,出于安全的考虑,通常养老院都会设有围墙,但因此养老院也被划定为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这对于老人来说并不是理想的环境。我们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取消原有围墙,改善庭院与街道空间的关系,并将庭院划分为门廊、就餐、种花、菜园等不同的区域。事实证明,没有了围墙并不等于不安全,反而老人们坐在廊架下晒太阳、聊天的同时,还能够随时看到街景,与街道上走过的人们进行交流,这让老人们感到非常愉悦、放松。
马场拓也先生对这个庭院改造非常满意,之后便邀请我们一起探讨春日台中心项目。这里原是一个两层的超市卖场,2017—2019年我们一边设计,一边通过和业主、社区居民举办workshop来了解托管老人的需求、喜好,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如何相互影响、当代社会和家庭面临的问题等等,由此确定了空间的配置关系。春日台中心以前后贯通的走廊划分出既相对独立又连接成整体的三栋房子,主要包括认知障碍症照护中心、小规模多功能居家介护服务中心、寺子屋、洗衣文化研究所,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工作机会。其中,中央栋和右侧栋之间的走廊与城市街道相连通,站在二层连廊上可以向北看到周边社区。东西方向上,三栋房子在一层以日本传统住宅的土间通贯穿起来,随之形成两层的通高空间,也区隔出前面半公共区域和后部半私密区域。
建筑整体采用钢木结构,出挑深远的一层廊下空间、开放向市民的榻榻米空间,以及我们所在的二层儿童公共空间,视线所及都是木结构,但没有更多的结构细节,这里结构工程师大野博史老师做了很多工作。就一层的无柱廊下空间来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半室外的灰空间供人们休憩,但这里属于公共用地,经过与政府协商可以做一定出挑,不允许有柱子落地,所以这部分屋面的落水管也做了特别的处理。
就像大家看到的,改造后的春日台中心依然聚集了孩子、老人和附近社区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之前的超市一样,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在地化的日常生活场景,而不是士绅化的、时尚的。
▲Community Care Yoshikawa © 横山公太郎
| 大野博史:
复合用途的项目中结构设计的课题在于整合与建筑设计相匹配的合适柱跨。为了实现自由的平面布置,需要根据各个功能设计具有最小公倍数的跨距。尽管这可以确保大空间的成立,但构件截面也会随之变大,从而变得不经济。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结构类型(如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斜撑结构)。尤其本项目是木结构,构件截面的放大会使之成为特殊构件,导致材料供应出现问题。在有着各类大小空间的综合设施中,不仅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大型的结构构件也需要特别考虑在小空间中的表现方式,最终导致使用空间进一步缩小。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柱跨,并据此选取适当的截面尺寸。
本项目是一个将七种功能集成在一个建筑物中的综合设施,包括了住宿、探访护理、就业支援和商业空间等,旨在成为供当地社区居民使用和聚集的场所。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者不断更替。从面向外部廊道的充满人们活动的动态空间,到面向背后住宅区的住宿等功能的静态空间,空间的特质和大小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因此结构构件的布置和合适柱跨的设定成为了本项目中的难题。建筑本身被东北—西南走向的两条街道分成了三个体量,并由大屋顶相连。建筑的纵向上设有土间空间(日语为“土間”,指日本传统民居中的一种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地面常为素土),屋顶层层叠置,调整净高的同时沿着进深方向延伸。屋顶之间的高差也被利用起来设置了高窗,以确保光线能够深入建筑物内部,从而使外部廊道的活力蔓延到整个建筑中。
▲结构施工过程 © Ohno JAPAN
(1)采用连续角撑的大屋顶
由于项目包含了许多诸如住宿的空间单元,我们首先考虑了以1.5间/2.73m(日语为“間”,指榻榻米长边的长度单位,即1.82m)作为结构跨度。大于这个跨度会导致小梁的截面变大,而太小的跨度则会在平面布局上产生问题。此外,如果采用木结构的话,通过使用市场上流通的普通住宅建材,可以利用市场竞争来控制成本。我们将X方向的柱跨划分为2.73m,而在Y方向上,则选择了更大的跨距,以确保在餐厅和休息间等空间内不落柱。我们在以1.5间为间隔的大梁上设置了角撑,增加了梁的刚度,便可以将其设计成150mm×240mm的小截面。
在像住宿功能这样需要许多墙体的地方,我们将这些墙作为剪力墙来评估,以保证每个体量必要的抗震性。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二楼较高的天花高度,剪力墙高度只到达整个净高的中间处,上部则设计了大型角撑来组成水平力流的传递路径。这是考虑到通过连续的水平条窗引入光线,并创造出高自由度的空间。
过去在处理谷仓或仓库的入口时,常使用角撑结构来确保开口设置的自由度。它是介于框架结构和桁架结构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在使用市场上截面和长度都有限的普通建材来完成大跨或高自由度的立面开口时,这是一种经济的结构形式。在承受垂直荷载后,木材之间的连接处不会产生受拉的问题,因此无需特殊的金属连接件,使得采用简洁的插接节点来搭建木结构成为了可能。
另外,必须仔细把控木构件加工的精度。特别是在使用插接节点时,架构的变形取决于节点的加工精度,因此在本项目中用足尺模型来打样,以验证节点的状态和工序,并为设计提供了反馈。
▲短边屋架结构详图 © Ohno JAPAN
(2)覆盖廊道的大屋顶
面向前部广场,覆盖有一个挑檐2.73m的廊道大屋顶。大屋顶下面设有可乐饼摊铺、洗衣房等候空间以及一个开放给社区的榻榻米台。这里是空间自由度要求最高的场所,由于没有类似墙体那样抵抗水平力的要素,便采用了角撑架构来实现开放感。沿建筑纵向布置的楣窗部分的角撑被设计成了梁柱框架结构的一部分,以此来抵抗水平力。在那些刚度不足的地方,为了提高柱脚部分的转动刚度,我们利用基础高出地面的部分,采用GIR植筋工法(Glued-in rods工法,即在中空的螺栓中注胶的节点工法)构成了半刚接节点。在结构层面,这个柱子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恰好增加了刚度,提高了柱子的耐久性。而在建筑层面,根据内部空间的使用方式和廊道中的活动行为,混凝土基础的高度有所变化,在某些局部形成吧台或椅子,而在另一些地方又形成矮墙。由于是面向室外的基础部分,本身就需要高出地面一定高度,恰好可以同时作为建筑和结构的一部分被利用起来。
对于垂直荷载,我们还在悬挑方向上设置了角撑,并根据平衡条件将角撑向反方向延伸,与主体结构的通柱相连。同时,三个大屋顶也分别连接到通柱(150mm×150mm和180mm×180mm)上,以防止它们移动变形,如果在发生地震时可以通过柱子的弯曲刚度来传递应力。由于碳化储备层的设计,这些柱子所需的截面比通常的要大,这也有助于提高地震时的结构刚度。
▲一层廊下及售卖空间 ©《建筑技艺》杂志(AT)
▲自助洗衣空间 ©《建筑技艺》杂志(AT)
(3)由带斜杆的平行弦桁架构成的洗衣空间
尽管考虑到木结构,已将基本模数设定为2.73m,但仍然存在柱子位置与内部空间不匹配的问题,如果根据洗衣机的尺寸来思考合理的布局时,柱子就会很碍事。因此,我们想利用好连接屋顶的防水用的墙体,将其做成结构梁来解决柱子的问题。这片墙的高度为1.3m,跨度为10.92m,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平行弦桁架。在木构件的连接节点处,采用了比受拉更简单的木材之间直接接触的受压连接,来实现高效的应力传递。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桁架:受压部分的斜杆被采用斜切截面整体插入的工法(日语为“傾木大入れ”,指木构件端头做成斜切截面整体插入另一个木构件的工法)与其他木构件插接相连,而受拉部分的竖杆,被使用带底板的张拉螺栓与上下弦杆相连。
(4)碳化储备和允许烧尽的设计
本项目为准防火建筑,因此将主要结构部分设计为准防火结构,以符合イ类准防火建筑(日语为“イ準耐火建築物”,指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在1小时或45分钟内不倒塌,且火灾不蔓延的建筑防火性能)的设计规范要求。对于柱、梁和墙,根据各自所需的防火时间选择相应的基材,并对部分暴露在外的柱梁根据日本建设省告示1902号进行碳化储备的设计,以确保防火性能。
碳化储备设计是一种增大木材截面,预留用来燃烧的部分以增加阻燃性的方法。在这个项目中,由于使用的材料是集成材,因此设计了35mm厚的碳化储备层。增加的结构截面在火灾发生时会碳化形成阻燃层,而剩余的结构截面则根据垂直荷载的短期容许应力度设计标准(日语为“短期許容応力度設計”,类似于中国结构荷载计算时的偶然荷载组合)来进行计算。这些增加的截面除了发挥防火作用之外,还可以在非火灾情况下作为结构受力的截面使用,因此我们思考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设计。
▲二层居室屋架结构详图 © Ohno JAPAN
对于平时的长期荷载,这部分增大的截面有助于提高安全系数,而在地震时,可以被算入框架结构中的柱刚度。我们希望在地震所需的柱截面和碳化储备所需的截面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将廊道的柱子尺寸设计为180mm×180mm。此外,对于角撑而言,如果按照碳化储备来设计的话截面会变得过大,因此我们假定在火灾中角撑被全部“烧尽”的情况下,来确保其他结构部分的安全性。在火灾发生时,即使角撑被烧掉,覆有面材的屋架梁仍然能够保留下来,我们将其设计为符合短期容许应力度标准的悬臂梁。如果没有设计角撑,梁必须具备满足长期荷载作用下所需的变形要求,这将导致截面过大。通过有效利用角撑,并引入假定的“烧尽”设计,我们最终实现了轻巧的大屋顶。
| 马场拓也:
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这是我的父亲于1992年也就是30年前创立的,主要做高龄者护理也就是敬老院。在公司成立20年后,我才开始参与经营,并增加了一些与儿童相关的服务,到现在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当前日本面临着老龄化/高龄社会的问题,拿附近的住宅区来说,都是50年前开发的,也就是说当时30岁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时期,类似这样的社区在全国范围内是很常见的,也就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创造一个人们都能够愿意聚集的场所。
原有传统的针对老人的福祉设施,通常像医院一样规模比较大。但是面对当下的环境,更需要像春日台中心这样复合了更多功能的中小型设施,我想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过去这些场所可能在远郊或者住宅区的外面,但当下这个时代,人们聚集的空间在住宅区内部是更好的。
说到理念、愿景或者设计哲学,我想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遇、彼此看到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型福祉设施里,身体不便的人被墙壁所阻隔,大家彼此之间无法相互交流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在这里,我们尽可能地让使用者能看到和听到彼此,达到一种交流融合的状态。
▲teco 工作室一层空间 ©《建筑技艺》杂志(AT)
#02
从共有性理论到空间的生成
| 柳亦春:
今早参观的teco工作室,似乎就是她们建筑思想的缩影。工作室的一层被称作SQUARE,它可以完全打开面向街道,并且定期在这里举办年轻建筑师双人展;二层叫GARDEN,窗户不设玻璃,成为接纳风雨的花园,也向社区市民开放;三、四层是两个事务所的办公室,五层是图书馆LIBRARY,屋顶则被称为六层,叫SKY,是可以举办派对、烧烤活动的屋顶露台。这种致力于把建筑边界打开的行为,彰显着一种“公共性”和“共有性”,你能感觉到空间的意图表达明显在压制着建筑形式的表达。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年轻一代建筑师开始寻求建筑的新出路,他们的思考明显受到拉图尔行为者网络理论(ANT)的影响,这应该更直接地是来自于塚本由晴和贝岛桃代在此基础上拓展的空间行为学的影响,他们非常有意识地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回应社会变化、人群需求以及建筑如何参与改善日常生活的新思考。
从teco工作室到春日台中心,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这一代建筑师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建筑师带着这种关心,在对空间行为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之下去完成整个设计。同时,对空间行为的研究,不仅仅包括对不同地域传统空间的研究,也有对当下生活空间的捕捉,特别是聚焦曾经建筑所在场地上人的行为,以及在空间产生变化之后人的行为的改变,或者如何以空间激发人的行为,捕捉未来对社区更重要的东西。
在春日台中心,我们看到建筑师将对空间中人的行为的观察转化为建筑与空间的产生及构成方法,进而又转化成空间的语言。从面向广场的廊子到小售卖店、“榻榻米”的公共活动空间,到后面半公共的老人照护中心,再到最后老人居住的私密空间,这些层层叠叠的空间被纵横穿越的城市通道既切断着又联系着,就好像一个浓缩的城市空间。在我看来,这种空间的城市性表达特别重要。
整个建筑的空间构成里,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前面的廊子和中间横向的两层通高的“土间通”,廊子同时放大了外部广场和内部建筑空间,土间通则通过地面材料的特殊设计,在室内营造出一种室外感,尤其是通过两层通高的处理,一方面强化了其作为街道的感觉,另一方面从高处射下的光线经过滤后被引入到后面深处的半公共空间。这样,从开放的廊子空间到最后面私密的空间,不仅形成了从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层叠,也成为光线从明到暗的层叠,营造出一种奇妙的纵深感。可以明显感到,建筑师通过对空间行为的思考及其安排形成了明确的空间结构,成为控制全局以及产生空间氛围的核心要素,建筑师长期对世界各地的廊下空间的研究也被自然地融入其中。
最后说到建筑所选用的木结构,树形的结构有着某种原始的空间感受,在整个建筑氛围营造上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支撑了整个大屋顶下的不同小空间,似乎建筑是城市空间里一个个小建筑的组合,调适了城市尺度和人体尺度之间的平衡。另外,连同整体木结构,包括材料、色彩、窗户的铝合金和木材的结合、地面和木材的结合、白色天花和木构天花的结合等一系列细部的调适,给人以非常体的氛围感,令人愉悦。
春日台中心让我们看到了如何从共有性理论具体地转化为建筑的生成,它所形成的共愉的风景包含了所有人的活动,比如不同时间段聚集而来的幼儿园的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再到固定生活于此的老年人、经过的市民等等,他们的行为活动形成了建筑的风景。这些人的行为定义了空间本身,即使当这些人可能不再存在时,建筑也会因为曾经人的行为的发生,或者为了这些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空间,成为一种揭示曾经发生过的行为的空间,而成为一种风景。
对此,我之前也与坂本一成老师讨论过关于人的行为及其相关建筑社会性的话题,他担心过度强调社会性议题会导致建筑本身固有性的丧失,特别担心对社会话题的关注常常停留在口头上。但我在春日台中心看到了非常结构性的社会性话题的空间转化,已经将对社会性问题的研究转化为空间的语言,更看到了建筑师真正用自己的身体行动在创造建筑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两层通高的“土间通” ©《建筑技艺》杂志(AT)
| 马场拓也:
我虽然不是学建筑的,但能够理解大家所说的。我也和金野老师讨论过是否应少做一些福祉设施,因为它们很容易变成服务于社会的道具或者附属品,使建筑不再具有自主性。
| 柳亦春:
但是,我相信这样的福祉设施最终还是会回到建筑的自主性上,而非单纯提供一种产品。因为从teco事务所的空间即可窥见建筑师的真诚,能看到建筑与建筑师内心的一致性,这是最令人羡慕的境界。
| 金野千惠:
刚才柳老师讲到了这个建筑关于城市的隐喻,的确之前好几位建筑师也都讲到了这个问题。就结构来说,我们也希望不要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特殊, 用一种相对均质的样式使得建筑哪怕在30或50年后,哪怕老年人数量减少后,也可以作为当地的公民馆之类的功能使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把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来考虑,几十年以后柱子依然是很朴素的,它们和廊子界定了城市空间,也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这个城市之外。所以对于城市的隐喻,我本身就是非常有意识地这样做,而不是偶然想到的。为什么这样做结构,因为我们希望弱化它的特殊性或者设计感,以此来获得普遍性和日常性,从而在这种日常性和普遍性当中发现一些特殊的东西。关于结构设计,我也想问问大野博史,没有做特别有设计感的柱子是怎么考虑的?
| 大野博史:
我们开始介入的时候,建筑的形式已经基本确定了。所以在做结构的时候,我考虑的是如何顺着建筑设计来将结构放进去而不干扰空间的特质。在最初阶段,金野已经大体排布了结构的网格,以2.73m为模数。考虑到经济性和合理性,我在保持模数不变的基础上微调了结构柱网。建筑如何被使用很重要,结构简单但空间很好用的例子会比反过来更多,我想做的就是让结构在空间中自然、简洁地呈现出来。
| 郭屹民:
刚才大野老师也说到了,并非是一种刻意的,而是非常朴素的一种平常心的自然流露吧。在我看来,通过克制地对形式的个人化介入,将会有助于释放建筑在其他方面的潜力。我觉得春日台中心的设计具有这样一种创作态度,不知建筑师和结构设计师是否会同意。
| 大野博史:
刚才讲到这个房子很像金野千惠做的,或者说很像teco做的。而究竟什么是“像金野”,很难用词语表达。但如果你来看过这个房子后就能体会到,虽然没法用一些言语去描述,但是通过空间可以感受到“像金野”,这一点很重要。
#03
建筑的自主性与建筑师的作家性
| 关飞:
同样作为1980年前后的建筑师,我比较关心建筑师身份的话题。实际上,我们能看到60后、70后、80后建筑师看待这个话题的角度和观点是不一样的。今天通过参观teco工作室和春日台中心,可以看到金野老师认为建筑师的身份应是更融入社会的,而不是孤立于社会的,不是艺术家式的。
对于每个建筑师来说,建筑师个性的表达与否是非常有诱惑力并且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春日台中心,我看到金野老师在有意消隐自己的身份,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 金野千惠: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认为在做项目的时候,建筑师实际上是将自己全部打开,无保留地去面对设计的一种状态,所以做出的东西也会像自身的一部分。但就像刚才大野老师提到的,我想做的不是风格,而是在项目中针对具体因素(如场地、业主、时期)等以建筑的方式做出自己的回应,这可能就是我的作家性吧。
▲一层抬升的榻榻米空间 ©Morinaka Yasuaki
▲一层榻榻米空间向广场敞开 ©《建筑技艺》杂志(AT)
| 关飞:
从参观中发现,无论是teco工作室一层能够完全打开的落地窗,还是春日台中心大量玻璃窗和开放的榻榻米空间,我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的开放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
| 金野千惠:
关于开放性,其实并不是我们有意识想做的,更多是无意识当中一些场景的闪现。就像刚刚,楼上小孩在玩游戏,打开窗户就能够看到楼下老人坐在那里。通过这种透明性,做出一种“生动的建筑”。生机勃勃的建筑中也一定有生机勃勃的结构。
| 关飞:
最后想说一个关于建筑学社会性的话题,就是无论是建筑学外延为艺术的一部分,还是建筑学外延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消解建筑的边界,来找到建筑学新的意义,这是否也意味着社会性弱化了建筑学的自律性?
| 金野千惠:
说到建筑的社会性,特别是就春日台中心来说,得到了马场先生作为业主的强大支持。像马场先生这一代人,他们在思考如何保护、延续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对这个建筑充满着期待,对建筑师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和马场先生合作,我们的确花费了很多时间,也正因为此,才会诞生像春日台中心这样的建筑。不要小看这样的建筑,它已经变成一个基点,它的维持运营能够让大家愉快地使用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筑的长处大概是其区别于自律性之处吧。
| 郭屹民:
我觉得我们在讨论建筑的社会性时,可能更重要的是意识到建筑师的社会性身份。如果操作对象仅仅是为社会的,而不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深刻反省,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性的。这也是我在刚才听了金野老师讲解这个项目的整个过程时获得的启发。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建筑师精英的指挥权力,或者说通过让渡一部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自律,从而让建筑成为某种仅作为确立秩序的框架,让那些生动的人类活动去填充其中的细节,这或许是一种新的建筑成立的过程。建筑师要做的,并非是事无巨细地决定所有的一切,也不是在建筑学封闭的边界内孤芳自赏。建筑师必须意识到建筑的力量在于超越建筑学的范畴,在与建筑之外的社会和地域的交互当中形成一种更加丰富的、有趣的、强大的存在价值。这应该是一种超越物质形式的,更加中性的建筑设计之道。
| 马场拓也:
这是我和金野老师合作的第三个项目,也是最花时间和最有意义的一个项目。在项目期间,正是因为花了时间,我学习了很多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同时金野老师也从我这里了解到很多地域性建筑的侧面,这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有误解,我们需要用workshop的方式去协调。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所达成的共同性中不仅仅有我们的思考,也有某种偶然性的呈现。
▲提供了持续就业支持“可乐饼摊位” ©《建筑技艺》杂志(AT)
| 郭屹民:
其实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中应该包括马场先生,他与金野老师在相互支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共同的语言,被转化成了我们可以感知的空间语言。
#04
城市性、公共性与社会性
| 曾群:
非常认同刚刚大家所讲的,这个建筑是业主、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甚至和社区居民、政府共谋的结果,比如屋檐出挑下的廊子就是与政府讨论后共赢的成果,这些都造就了建筑特有的公共或者共有的属性。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当强调建筑的公共性、开放性时,建筑的自主性在哪里?
春日台中心所体现出的公共性,并不单纯是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带有一种自发性,或者说是经过建筑师的适当操作和组织的,让人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建筑师的价值和公共的价值。我一直认为,小建筑要有大建筑的城市观,在这里建筑以社区的尺度为架构,与街区肌理相吻合。同时,建筑内部特别热闹,人的活动的氛围很感人,当从二楼向下看有一种从家看向街道的感觉,这种微缩的城市感非常好。
| 马场拓也:
非常赞同两位建筑师所说的,把人的行为作为建筑成立的条件,这一点我非常有感触。我一直认为金野老师创造了一个舞台,进入春日台中心就像是来到了一个舞台,因为有人在,建筑的意义才能被讲述出来。我们现在正合作一个幼儿园项目,小孩在早上、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状态,而我们也能看出建筑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表情,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人是建筑成立的条件。
▲从二层看周围社区 ©《建筑技艺》杂志(AT)
| 郭屹民:
在这个建筑里,人的活动是建筑变得有趣的充分必要条件。之前我也说到了这应该就是这个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质,对此我也很赞成。
| 曾群:
往往我们会认为养老设施需要相对封闭才是安全的,事实上老年人能够和年轻人、小孩进行更多互动交流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很有帮助。社会关系的突破带来了空间关系的突破,同样后者也影响了前者。这里,人、行为和空间管理是高度契合的。
说到廊下、檐下空间,它创造了由外到内的过渡,这就涉及到边缘的空间或边界的空间,是这个建筑里非常重要的灵魂。再加上大野博史老师的结构设计,以看似简单的结构创造出极富质感的空间。
刚刚马场先生提到希望金野老师的建筑不要变成纯服务性设施,所以希望今后能够将自身的想法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做更有影响力的建筑。
| 金野千惠:
刚刚我也有提到,常规做法是建造一个设施然后把各种功能放进去,但是这样的话就完全变成内部的事,而不能和外部相融合。不过现在类似春日台中心的福祉设施很少,也需要有像马场先生这样的管理人员。
▲半室外的内部通道 ©《建筑技艺》杂志(AT)
| 马场拓也:
从护理专业的角度来说,身穿白大褂、佩戴听诊器的人会被认为是医生,而如果穿T恤和牛仔裤,这样就分不出来谁是护理人员,谁是被护理人员。建筑设计也对此做出了回应,这种关系性是一般医院或设施所没有的,它就是社会本身。
| 郭屹民:
如果将春日台中心看作是一个养老服务设施的话,或许你会发现它看上去完全没有通常福祉设施的那种有别于一般公共设施的感觉。我觉得有时这种差异感在于福祉设施过去追求所谓的安全性、防卫性,从而导致与社会的脱节。这种自我封闭的性格使得养老设施很容易被孤立于社会之外。春日台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破这种自我孤立,因而使得它作为养老设施而言是异样的。将周围社区、城市融入进来,让社会的公共性来形成更加真实的安全性和防卫性,让老人们与社会大家庭共同生活的场景令人感动。它让我们意识到那些专属的服务与管理是隔绝老人与社会联系的枷锁,而建筑是有能力重新接驳这种原本联系的纽带。
| 金野千惠:
就像大家今天在这个建筑中看到的一样,没有任何行为禁止的标识,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种类似于制度一样的行为规范是不存在的。如果遇到问题,大家会讨论着来决定怎么解决,从一开始运营就是这样的。
#05
结构的社会性
| 张准:
来参观春日台中心前,其实我本来是计划以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这个房子的。但是当看到这个房子时,第一感觉、也是最触动我的是楼上小孩三三两两在玩耍,楼下老人们在下棋,不禁想起小时候回老家过春节时一家人温馨、快乐的场景。原本想作为结构工程师来看房子的动机消失了,而是被这种氛围打动。
当然,我觉得这也是因为房子里看不到“结构”,应该是结构师大野先生有意去掉了一些结构节点,淡化了结构的存在,所以把我们的视角带回到作为普通使用者对空间氛围的感受上来,避免结构性的视觉特征打扰使用者。
| 大野博史:
刚才提到了建筑和设施的话题。从设施的角度来说,建筑设计存在所谓正确性,例如某种类型的设施需要大跨空间,养老院也存在类似的要求。金野老师更偏向于创造建筑而非设施,在空间中反映出对当地特有问题的思考。与其说结构需要向建筑靠拢,不如说结构需要与建筑一体化,有意识地考虑让结构隐藏起来,之前聊到的关于跨度的问题,就是如此产生的结果。
关于节点的话题,空间中既有能让人看到的节点,也有不能看到的节点。建筑的背面和节点,不管能否被看到,我觉得都要好好处理。在这个项目中,通过与金野老师讨论,我觉得隐藏节点比较好。
▲一层通廊结构柱 © Morinaka Yasuaki
| 张准: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不仅看到金野老师这一代建筑师的潜意识中与上一代建筑师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那么大野老师作为结构师的思考方式是否也会与之前的结构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区分呢?当建筑师开始更多将建筑与社会性相关联,那么延伸到结构设计中,是否也会与社会性产生某种内在关联。如果有,这些变化是否成为结构工程师获得社会认同感和行业认同感的来源?
| 大野博史:
我也不确定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在当下的日本,大量木造建筑使用了木材,这就是一种社会性。思考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是很困难的,如果简单地从宏观来看,就是需要几间养老院或几间设施。如果能通过具体问题来思考社会到底需要什么,并做出假设,我想就能从设施变成建筑。
| 郭屹民:
对于结构来说,可能也会有社会性的问题。比如我们通常用到的设计图集、通用节点等,他们都是厂家设计和制造的,换言之都是社会性产物。大野老师在春日台中心的设计中尽管展现出具有表现力的细部,却依然是非常个人化的。
| 大野博史:
简单来说,如果设计出不管什么建筑、多大跨度都能使用的节点,并能被反复应用,那就是“设施”式的思考方式。在本项目中,通过把构件都设计为受压构件,就能使用目前已有的节点。
| 金野千惠:
认知障碍症照护中心的柱子比较少,但是在中间栋的居家介护服务中心,我们能看到很多柱子。因为使用日托中心的人都是生活在木造的住宅中,我想在空间中保留那种尺度感。所以现在木结构的跨度并不是出于柱网统一的目的而设定的,大野老师很好地理解了我想传达的想法。大家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这个设计正是汇聚了大家的智慧。
▲居家介护服务中心内部 ©《建筑技艺》杂志(AT)
#06
面向未来的日本青年建筑师一代
| 郭屹民:
非常感谢今天各位的精彩发言和畅所欲言。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可能需要结束我们的话题了。在最后,作为主持我想做一些感性的总结吧。其实在开场白中我已经提到了,我们这一期专辑以春日台中心作为品鉴的对象,就是希望从这个项目中来窥知日本新一代建筑师们的思考。同时,我也确信春日台中心具有这样一种广度与深度来让我们从各种视角来充分解读。我想今天大家的讨论已经呈现了这样的宽泛性。在此,也让我想到了近些年在日本建筑界经常提到的关键词之一“野生”。我在翻看日本建筑学会会刊《建筑杂志》(2022年5月刊)的主题词就是“City is already wild”。能作文德的著书也用到了“野生”(Fuminori Nousaku,Edifice of the wild,LIXIL出版,2021)。这些野生的正统出处可能都是源自于列维·斯特劳斯的“野生”。换言之这里的“野生”都是指未经修饰的自由性。我们在春日台中心看到的这些空间也好,构造也好,包括结构也是这样,我觉得可能用“自然的流露”来形容这个词或许会更容易理解吧。非刻意的、包容的、扁平的、开放的,“野生”某种意义上诠释着释放建筑的自由。我想日本年轻一代建筑师们的思考中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视角,但是如何释放建筑不曾有过的那份自由应该是每位建筑师所共通的思考吧!
▲品谈现场 ©《建筑技艺》杂志(AT)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致谢:感谢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博士研究生高小涵与余梓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梦龄与硕士研究生细见狮人对本文所做的翻译工作。
推荐阅读
崔愷,王建国,韩冬青,等. 技艺的互鉴——品谈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项目[J]. 建筑技艺,2023,29(8):71-88.
李兴钢,钱方,刘艺,等. “通约”的技艺——品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J]. 建筑技艺,2023,29(11):33-47.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2023年12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编辑:禹 航
校核:王文慧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全媒体展示平台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