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与环境互动的建筑,与空间关联的身体体验——重构事物关联的建筑实践
【AT导读】《建筑技艺》杂志2023年12期以“共愉的风景”为主题,呈现了8组日本青年建筑师的实践与思考,2024年3期作为其姊妹篇,选择8组中国青年建筑师,以“关联”为关键词,试图从事物关联的视角,展现他们在实践中对建筑、人、自然、文化、都市与乡村的重构的探索。此前已对3组建筑师的观点与实践进行分享,本期则聚焦于另5组青年建筑师的设计案例,展现他们对于“重构关联”的思考。
引用本文:[1] 范蓓蕾. 穿越空间的行为——动线与空间组织[J].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3):23-27. [2] 李烨. 与地景共愉——记彭公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与农研工坊建筑设计[J].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3):32-41. [3] 靳远. 松弛的南方身体——顺德梁宅和学府中学改造设计浅析[J].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3):42-51. [4] 蒋楠. 重构关联的多种可能——兼议桃李园的设计创作[J].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3):52-61. [5] 关飞,胡水菁. 动态的同构——日照市科技馆[J].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3):62-72.
东京工业大学塚本由晴教授在《从“空间”的视角到“事物关联”的视角》一文中写到:
以下案例将展示中国青年建筑师们在从“空间”视角向“重构事物关联”视角转变过程中的一系列探索与思考。
范蓓蕾
亘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丁蜀成校建成后的一次回访中,有两件事让我们印象很深。
一个是在制壶大赛的午间休息时段,选手、老师、工作人员、媒体,大家分散到校园户外空间的各个角落,所有廊下和檐下的长椅上都坐着聊天的人。这是我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六七百人分散在校园里是什么样,而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设想到这样的场景。现在的场景让我们意识到,建筑师可以按照所谓的功能规划空间,但是想要完全预见人们自发的行为是很难的。如果我们不试图去追求一种明确的安排,那么在设计之初考虑人的行为的时候,应该关注什么呢?
▲ 丁蜀成校松散布局的漫步式校园 ©苏圣亮
▲ 丁蜀成校展陈楼与南侧的教学楼 ©苏圣亮
▲ 丁蜀成校宽阔的连廊不仅提供教室单元之间的
交通联系,也是人们驻足休憩的场所 ©苏圣亮
▲ 丁蜀成校在大工场里专心制壶的匠人 ©苏圣亮
第二件事是校方把原来位于南边主入口的报名大厅和财务室,搬进了北边次入口附近的教师办公楼里。现在大家都穿过整个校园来报名,打破了原来安排好的内外秩序。最初的任务书要求报名大厅放在入口,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原来的老校园很小,教学楼和办公楼混在一起,报名大厅就在这栋楼一层,也确实离入口很近。当校园变大之后,最南边的报名大厅和最北边的办公楼在距离上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我们当初并没有调研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和行政办公人员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武断地认为这种联系是很弱的。
▲ 丁蜀成校一层平面图 ©亘建筑
关于动线问题,我们还想到在一次一庭亭的现场谈话中,王方戟老师、柳亦春老师和庄慎老师在第一次到现场时,都把我们设计的后庭院当成了正入口。之所以会引起各位老师的误判,是由于一庭亭北侧相邻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提升了标高,原方案中缩在挡土墙下面的后庭院地面也被抬升了起来,南面(后庭院)明亮的竹林变成了室外空间的主角,对整个动线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导致场地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在施工阶段调整设计。
▲ 一庭亭外庭院景象 ©陈颢
▲ 一庭亭剖面图 ©亘建筑
▲ 一庭亭平面流线 ©亘建筑
▲ 一庭亭一层会客厅看向竹林 ©陈颢
单纯以功能的概念来抽象地处理空间有很多局限性。使用者的视角是复杂而多样的,人与人的互动还会增加这种复杂性。实际上,空间的意义是很不明确、很复杂的东西,通常我们很难一下理解一个空间的实际意义,同样的空间形状和拓扑关系在人多和人少的时候也许意义截然不同。
人和空间永远是互相适应的,而建筑作为活动的容器需要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
在设计丁蜀成校时,我们想为这个工艺学校赋予一种类似于工厂的简单直接的整体秩序,于是从一个正交网格的动线来发展设计。每个建筑单体都是一个功能单元,每个单体的周边都有庭院。这样,在一个相对简单的框架下,用各种局部的差异塑造了一个小尺度的、适于漫游的校园。丁蜀成校场地从西向东布置了三条轴线,南端老校区的五棵大香樟树决定了南北主动线的位置,作为集会中心的榉树广场位于这条轴线的中间,展厅、报告厅、大小工场这四栋公共性最强的建筑围合了这个广场。空间的层级相对扁平,每个单体都可以直接从室外进入,整个场地在各个方向都是通畅和连续的,这让人们行动的路径有了很大的自由度。
▲ 丁蜀成校穿过榔榆庭院望向小工场和展陈楼 ©苏圣亮
▲ 丁蜀成校中央榉树广场周围的屋檐与座椅 ©苏圣亮
▲ 丁蜀成校校园中心的榉树广场 ©苏圣亮
▲ 丁蜀成校轴测图轴线分析 ©亘建筑
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中的丽湖学校改造是一个很特别的项目。建筑师要自己发现问题,在造价预算范围内提出改造提案,制定任务书。学校在使用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深圳夏季雨量比较大,入口接送区需要风雨廊;二是校方希望将体育馆的富余空间用作食堂的就餐区。如果要把体育馆在功能上变成一个混合吃饭和休闲运动的综合体,就需要重新梳理动线,努力在校园内部形成环路。廊子也不仅仅只为了遮阳挡雨,而是要结合周围的环境,让同学们可以停留、漫步、交往。学校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提供一个交往的空间,让学生在与朋友、老师的交往中塑造自身的品格。这些空间很难有明确的功能和分类,但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 丽湖学校流线分析 ©亘建筑
▲ 丽湖学校食堂风雨廊效果图 ©亘建筑
▲ 丽湖学校弧形风雨廊下 ©亘建筑
▲ 丽湖学校中庭看实验组团 ©亘建筑
建筑的空间组织会影响人的行为,而人的真实行为只能去理解、去观察,而不能去规定。人们穿越空间的行为左右着动线的安排,而动线左右着空间之间的联系。我们不能在设计的开始就去抽象地设想这些行为、这些联系。理解它们,能为之后的设计判断提供坚实而丰富的基础,对此观察理解得越深,建筑就越有可能给人们带来自由之感。
▲ 向上滑动阅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丁蜀成校
业主: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建设地点: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亘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薛喆、范蓓蕾、孔锐
项目负责人:王诗羽
设计团队:陶舒婷、刘洋、冼浩辉、薛君、肖欣雨、钱佳、李兰若、郭正浩、刘靖寰、黄钒郎、谢如珪、李云宏
景观建筑师:陈希
驻场监造:王诗羽、陈希、钱佳、迟增磊、曲昊
结构顾问:张准、张冲冲、陈学剑(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机电顾问与合作设计:梁明、潘珅、万华军、刘剑平、何安诚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顾问:杜杰(素造建筑)
混凝土保护剂顾问:杜杰(素造建筑)、毛勇(科焱建筑装饰工程)、黄凰(鼎中新材料)
抛光混凝土地坪顾问:严乾凤(梵行建筑工程)
项目协调:丁蜀镇建设局
施工总承包: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宜兴市丁蜀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29 542㎡
总建筑面积:10 905㎡
设计时间:2017.12—2019.05
建设时间:2019.06—2021.04
项目名称:一庭亭
业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建筑设计:亘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薛喆、范蓓蕾、孔锐
项目负责人:冼浩辉、王诗羽
设计团队:钱佳、陈希、唐翱、李兰若、郭正浩、黄钒郎、李墨君、杨天雨、曹苾茹、陶舒婷
结构顾问:张准(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施工团队:素造建筑
门窗系统:上海日朗门窗
涂料:OIKOS(上海蕴澄)
定制家具:体物之作
用地面积:430㎡
总建筑面积:98㎡
设计时间:2018.05—2019.01
建设时间:2018.11—2019.12
项目名称:“百校焕新”深圳丽湖学校
建设地点:深圳市南山区
建筑与室内设计:亘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范蓓蕾、薛喆、孔锐
项目负责人:邓娴
设计团队:王诗羽、徐张磊、王茵、沈吕缘、赵凯茵、朱心宇、孙超、李微朕、闫晓露
合作设计: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30 684.3㎡
总建筑面积:16 983.0㎡
设计时间:2022.12—2023.06
建设时间:2023.07—2023.09
李烨
时地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环境与脉络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与农研工坊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彭公乡。仔细观察地块周围的既有建筑,这里的房屋大多建设于21世纪初,从形态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江浙地区常见的两层半欧式小洋楼,属于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另一类是集体用地出租建设的厂房,一般为钢结构或砖木结构,特征是大面积的彩钢瓦屋顶。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场地原貌 ©时地建筑
▲ 农研工坊场地原貌 ©时地建筑
在当地我们已经很少能找到古代江南文人般的建筑传统,但是仔细观察民居建筑,仍能发现这种朴素的建造所折射出的关于建筑与生活的原初智慧,我将其概括为三点:1)空间和建造直接回应气候和环境,因地制宜;2)绝不滥用物质,以节省而恰当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建造;3)绝不滥用思想,没有精英主义的概念和形式感。我希望在新的建筑中也可以延续这种朴素的民间建筑精神。
▲ 总平面图 ©时地建筑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
——大屋顶下的游园式开放空间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的场地占地约3 000㎡,地块内有着严格的限高和规范,建筑最高点不得高于7.5m,且檐口必须低于3.5m,与周围的农户檐口保持对等的姿态。
我希望整个建筑的形态和分量可以与上千亩的稻田和不远处的丘陵相匹配,同时希望建筑空间可以有视觉的号召力。这样一个大屋顶的方案设想油然而生。我们将可以利用的边界条件和允许的限高尽量占满,建筑四个广阔的坡顶面向四边的田野,共同形成了一个田野中的视觉核心。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漂浮于田野之上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视觉号召力 ©存在建筑
为了强化轻盈自由的空间体验,设计做了一系列操作。建筑主体采用木结构,提供侧向力的剪力墙体系被巧妙布置在阴影下,厚重的物质感被隐藏起来,尽可能降低结构在视觉上的复杂性。为了减轻屋顶的重量感,建筑的主次木梁体系设计尽量降低了构件之间的尺寸差异,采用了榫卯搭接,使屋顶在视觉上更加轻盈。建筑周围和内侧采用了两圈木质柱廊,柱脚细部表达为金鸡独立式的钢构细部,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漂浮感。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爆炸图 ©时地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外侧木质柱廊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内院柱廊 ©DONG建筑影像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木构搭接细部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内院柱脚细部 ©存在建筑
整个平面应以整洁、大块的布局为主,首要原因是为减少曲折的空间体验,这也是一种轻盈的姿态;其次是希望屋檐下的体验能够与稻田田野的行走形成一种同构的微妙关系,让人们从田野进入到建筑时自然过渡。在木构的部分弱化了构造之间的尺度差异,强调了对界面透明性的表达。而混凝土的部分则尽量减少开窗,通过无质感的涂料削解材料感,使建筑不那么厚重。屋顶采用了涂层金属瓦,也让建筑显得异常轻盈。建筑周围廊下的铺地采用了大块的老青石板,与精致的木构和柱脚形成了强烈的对话。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一层平面图 ©时地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田野到屋檐下的
自然过渡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金属瓦屋面 ©DONG建筑影像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青石板檐廊铺地 ©存在建筑
为了适应杭州的气候条件和空间使用需求,建筑内布置了一个主要庭院和若干次要庭院,提供额外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也降低大屋顶的封闭感。中心庭院被隐藏在建筑的正中内侧,人们在建筑外侧只能感受到水平屋檐与广阔田野之间的对话关系。内部庭院的剖面高度被有意设置为整个建筑的最高点,高度超6m的柱廊形成了一处望向天空的氛围。建筑外侧还布置有四处较小的庭院,建筑布置有三处二层的夹层,夹层的阳台利用坡屋顶的高度差,巧妙地和阳台栏板高度结合到一起,融合到建筑的整体形象中。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立面图 ©时地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剖面图 ©时地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中心庭院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夹层办公空间 ©存在建筑
建筑在设计之初便考虑了功能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在功能细节上增加了对外的公共洗手间和清洗农具的水池,设计了窗下开放的座椅,既为过路的百姓提供便利,也为建筑空间的非日常使用提供了多种弹性。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檐廊下的公共洗手池 ©存在建筑
▲ 数字农场运营中心开放的座椅 ©存在建筑
我们放弃了设计集中式公共区域的思路,而是将最主要的开放空间分散设置在建筑四周的屋檐下,创造出内与外、私有与开放、农场与社区之间的缓冲区域,激发房屋日常使用者与访客之间的相遇,创造更多的交流可能。
农研工坊
——自然与建筑空间的螺旋融合
农研工坊位于西边一处不规则地块,占地约300㎡,紧邻一座小池塘。由于田埂和道路的原因,红线有一处长长的“小尾巴”。该地块形状非常特别,由于田埂穿越其内部,本不规则的地块被机耕道路又切为两半。于是我想到,不如就利用这条穿越地段的小路,让建筑空间、周围的田野路径和地景更进一步地“缠绕”起来。
▲ 农研工坊平面图 ©时地建筑
▲ 农研工坊入口视角 ©存在建筑
建筑为单层体量,在内部设有一个半开放式的螺旋中庭,将自然环境顺势引入内部庭院,形成一个内外交融的动态空间。建筑形态在外侧跟随建筑红线呈现正交的体量和姿态,在内部则追随田野路径的自然曲线,形成向内卷曲的弧线内庭。
▲ 农研工坊爆炸图 ©时地建筑
▲ 农研工坊庭院视角 ©存在建筑
▲ 农研工坊模糊的建筑边界 ©存在建筑
建筑采用钢木混合结构,其中不规则曲线的部分采用钢结构作为曲线的主梁,木椽条通过直线放样拼接成向内倾斜的曲面,屋面采用了丁基+聚脲涂层的做法,最大程度减少屋顶的视觉重量。内廊的椽条高度削减为200mm,室内通过将保温嵌入结构层,使变截面木椽条统一为200mm的视觉高度,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轻盈感和模糊感。
▲ 农研工坊立面图 ©时地建筑
▲ 农研工坊剖面图 ©时地建筑
▲ 农研工坊木构细部 ©存在建筑
与地景共愉
两个建筑处在同一个地理区域,虽然空间处理手法各异,但同样表达了将环境细腻地纳入到设计意图的宗旨。建筑师试图将大的地景尺度的身体经验、具体的田野路径、公共空间与功能的开放性、建筑的细部尺度综合在一起,用不同境界而连贯的思路解决多重问题,从而达到建筑“与地景共愉”的设计目的。建筑建成之后,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空间受到了当地社区的欢迎,这表明在两个建筑中,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弹性和有效的,也成为我们迭代未来设计思考的重要一步。
▲ 鸟瞰 ©存在建筑
▲ 向上滑动阅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数字农场运营中心
业主: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公农场
建筑设计:时地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李烨
项目建筑师:张家轩
驻场建筑师:孙鹏
设计团队:张寻、曾宪明、李佳(建筑);段欧东(给排水);曾青全(电气)
结构设计:栾栌构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成都)有限公司
施工方:诸暨君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木结构
建筑材料:胶合木、原木、镀锌波纹瓦、老石板
占地面积:2 886.44㎡
用地面积:3 187.96㎡
总建筑面积:2 264.56㎡
设计时间:2021.08—2022.02
建设时间:2021.12—2022.09
项目名称:农研工坊
业主: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公农场
建筑设计:时地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李烨
项目建筑师、驻场建筑师:孙鹏
设计团队:孙鹏(建筑);段欧东(给排水);曾青全(电气)
结构设计:栾栌构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成都)有限公司
施工方:诸暨君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
建筑材料:胶合木、原木、聚脲
占地面积:791㎡
用地面积:1 022㎡
总建筑面积:555.6㎡
设计周期:2021.08—2022.02
建设周期:2022.02—2022.09
靳远
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我是一个南方建筑师,工作室在广州,实践的项目主要在佛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腹地。我为这个地区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潮湿温热、野性生长、逐新务实。这一切又渗透入我的日常思考,使我不得不去注意实际的身体经验和真实的生活状态,并尝试用这一切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 南方环境与身体性 ©吴嗣铭
珠三角的自建房
——基于地方的普通感
四年前开始的顺德梁宅是我第一次接手一个完整的新建独栋住宅项目,也成了我实践路上第一次深入地了解一整个家庭的习惯、需求,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我们记录了基地周边几十栋邻居的正立面状态。当地的自建房按建设时间可大致分为两种:建于20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的房子,虽然现状破旧,但空间关系与主人的生活行为直接相关,有大量的灰空间;而后来的房子在用满红线和指标的驱使下变得封闭。由此产生了住房面积价值与生活舒适度之间的权衡,在高密度的宅基地街区里,既建设足够的面积,又保持一定的开放与灰空间,成了我们的一大目标。
▲ 梁宅临近的43栋邻居群像 ©段育松
▲ 梁宅鸟瞰 ©吴嗣铭
梁宅属于镇上标准的小型宅基地尺寸,三面被邻居贴近,唯东南一面视线开阔。这个房子面对的是祖孙三代非常真实且日常的居住所需,我们在与它相处的时间里逐渐倾向于更朴实却也更有野心的理想——普通性。
▲ 梁宅局部立面 ©吴嗣铭
▲ 梁宅临街夜景 ©吴嗣铭
一系列似乎琐碎的因素在塑造着这个房子:业主需要四个卧室和一个车库,且尽量每个卧室各自一层,在14m限高内,恐怕只有错层才能容得下;安装电梯使得一些内部空间变得零碎;须在特定朝向摆放一个古制的神台,同时作为简易的会客空间;一家人都爱做饭,因此我们想把厨房放在有阳光的景观面,而一楼必须是神厅,于是厨房和餐厅被搬至二楼;爷爷住在二楼,他喜欢种花和做菜,因此他的阳台直接在室外与厨房连通;将三楼大空间做成了一个可开启的多功能“大花园”,成为“家中街巷”;顶层都作为主卧;屋顶花园的营造由主人自由发挥;业主对于当代建筑有一定了解,曾主动找我聊起清水混凝土和夯土,我提出了清水砖墙,并搜罗各种样砖来把握房子的成色与周遭的关系。
▲ 梁宅俯瞰 ©吴嗣铭
▲ 梁宅二层餐厨 ©吴嗣铭
▲ 梁宅二层餐厅 ©吴嗣铭
▲ 梁宅二层爷爷房卧室阳台 ©吴嗣铭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因为错层而在内部逐渐抬升的体系,每层的平面遵循着三个分区——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神厅-餐厅及厨房-大花园-主卧的书房区),以及楼梯空间。
▲ 梁宅平面图 ©多重建筑
▲ 梁宅内部楼上餐厨,楼下神厅 ©吴嗣铭
▲ 梁宅三层大花园 ©吴嗣铭
这个方案由两种力量互相作用形成:一是作为已知条件的各种生活因素和场地状态,二是我们在默默把控着的平面分区、高差、柱跨等数学体系。我希望第二种力量作为隐性的、弱的逻辑,让位于第一种力量,也许正是它让普通感诞生,并帮助我们用这样的知识体系去观察思考更多情况迥异的宅基地。
南山百校焕新
——对身体行为的观察
2022年开始的深圳市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是另一种创作环境。我们负责的学府中学,教学区经由校方20年的经营,带有着园林式的自然亲切感,这种感受却在踏入操场的一瞬间化为烈日下无处可躲的茫然,我们也因此将改造的着力点放在操场上。
教学区和操场之间原是一道仿古墙体,我们把这种消极被动的分隔方式更换成一个缓冲空间——一个廊子。这个连廊一举多得,下部可为同学们遮阴,我们顺势在这里做了一个地台,方便席地而坐,地台的深度随着教学楼的外轮廓变化;连廊上部是一个看台,串联了教学楼两部楼梯。在落成之前,我们对此处的设想大抵如此,而在开学后,同学们在此的身体状态各式各样。经过一年多的观察,让我们对南方的身体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似乎对于同学们来说,这里成了一个大本营。也许在升学压力渐涨的今天,这样能回归个体的空间对初中生们越发重要,在紧张的、被填满的校园作息中,他们难得获得一处这样的松弛场所。
▲ 学府中学改造前,篮球场和集会没有风雨遮阳 ©学府中学
▲ 学府中学改造前,五个班同时挤在跑道上体育课,
跳绳、仰卧起坐、跑圈,互相冲突 ©靳远
▲ 学府中学改造前,教学区与操场用一道墙体分隔 ©陈利
方案伊始,我们和校方在一起商量,能否给篮球场加个屋顶。而这两个篮球场是在操场中间的。对于这样大胆的举动我起初是自我怀疑的,但经过平面比对,我们发现加了顶盖后的操场,意义将超越体育课的日常性,它将是一个高密度校园里的开敞空间和集会场所。
▲ 学府中学首层改造前与改造后对比平面 ©多重建筑
▲ 学府中学篮球场 ©吴嗣铭
在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短短三个多月里,这里已连续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可以说,这个棚下空间给初中生们带来了一种集体生活的记忆。
▲ 课间的操场 ©吴嗣铭
▲ 学府中学体育课时的操场 ©吴嗣铭
▲ 学府中学跑道—连廊—教学楼的层次关系 ©吴嗣铭
▲ 学府中学廊道上部 ©吴嗣铭
▲ 学府中学操场航拍局部放大 ©吴嗣铭
除了连廊和篮球场顶棚外,其他新建功能都尽量多地在操场一侧创造灰空间,不仅是出于对气候的回应,更是有意识地将多班同时上体育课的布局疏解至操场各处。学府中学焕新改造后,灰空间占操场总面积的20%。
▲ 学府中学操场航拍 ©吴嗣铭
▲ 学府中学整体轴测图 ©多重建筑
▲ 学府中学操场一圈的叠合剖面 ©多重建筑
在高密度的南方,从身体走向公共
较低的日照间距系数和避光求荫的生活习惯,看似在告诉我们南方更适合高密度的城市形态,但这样的发展方向是否能直接为南方城市带来公共性?由于我的实践一直服务于城镇的基层方面,更多时候是自下而上地,从街头巷尾和一家一户中去观察思考我们的城市,因而这一问题成了我最关切却又注定只能在迂回中去求解的核心议题。“松弛的南方身体”这个话题是与南方的湿热气候与高密度直接关联的,而相比于公共性甚至是共有性这些艰难得只有在蜿蜒曲折中才能达到的事业,“松弛的南方身体”以及其相应的普通性,则是我在目前的实践中能直接思考的一个对象,然后试图通过对它的积累与观察,去塑造“超越作为个体的存在”。
▲ 向上滑动阅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顺德梁宅业主:个人
建设地点: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建筑设计: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靳远
项目建筑师:王思虹
设计团队:杨嘉琪、颜业奇、陈利、计少敏
占地面积:82㎡
设计时间:2020—2021
建设时间:2021—2023
项目名称: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学府中学改造
业主: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
总策划:周红玫
学术策划:朱竞翔
设计导师:朱亦民
组织团队:杨利君、董书赞、高雪香、刘佳俊、赵之昆、林嘉霓、尧红刚、黎博(南山区工务署);杨珺、刘小宁、徐乾财、邓剑飞、刘星(南山区教育局);何英杰(百校焕新秘书组)
建设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建筑设计: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靳远
项目建筑师:陈利
设计团队:范芷维、王思虹、黄欣怡、计少敏、杨嘉琪
灯光顾问:边宇
用地面积:21 100㎡
地上建筑面积:17 600㎡
设计时间:2022—2023
施工时间:2022.07—2022.08、2023.07—2023.08
蒋楠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
桃李园位于南京老城核心区内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学校园内,建于两栋文物建筑杜威院与望钟楼之间,因其间栽种的若干桃树和李树而得名,亦与培育“桃李”的寓意相契合。项目改造更新前,城市界面封闭沉闷,内部环境杂乱逼仄。虽是占地面积区区超200㎡的小园子,我们还是从多个维度探索了在自然、都市、人、物的整体网络中“重构关联”的多种可能,最终成为突破项目难点的可行路径。
▲ 鸟瞰 ©侯博文
▲ 桃李园中育桃李 ©侯博文
▲ 总平面图 ©SEUARCH-JN STUDIO
关联的多个维度
》设计与使用的关联
桃李园最直接的使用主体为学校师生,设计从对使用主体的调研开始。在校方的支持下,在信息课上向师生发放调研问卷,涵盖三至六年级,回收有效样本1 206份。调研全面揭示了现状问题所在,56.55%的同学从不去,原因包括空间太狭窄、不够干净、石椅被人踩塌等;34.16%的同学偶尔会去,在那里等候家长、散步、坐在椅子上和同学聊天、写生、看花草等。
问卷中,学生们也提出了对于未来校园景观的殷殷期盼:增建公共设施;创造园林式校园;养殖动物、设置水景;展现校园悠久历史;增设先进科技设备;干净整洁;道路平坦、区域划分……于是,师生的诸多期盼和诉求在最终的设计中均尽量得以融合和体现,进而创造出融入城市、历史及校园环境,被师生喜爱的活力之所。
▲ 校园侧立面 ©SEUARCH-JN STUDIO
▲ 放学后等待家长的孩童 ©侯博文
▲ 学生的游戏天地 ©侯博文
》校园与城市的关联
项目紧邻城市界面,设计试图创造新的城市风景,推进城市微更新、遗产保护、建筑场所营造的公众教育。更新后的桃李园一改之前沉闷封闭的形象,既为校园创造出寓教于乐的活力场所,又以其灵动且富于标志性的形象引发街边行人的好奇与驻足,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空间标识。作为城市与校园的衔接过渡空间,桃李园挖掘和探索了园林作为具有弹性和张力的校城互动架构的可能性。项目注重园筑一体,并精心搭配植栽水体,塑造生态景观与园林氛围。
▲ 沿街侧立面 ©SEUARCH-JN STUDIO
▲ 城市界面 ©侯博文
▲ 影墙引发路人的好奇 ©侯博文
▲ 傍晚的校园次入口 ©侯博文
》历史与当代的关联
桃李园毗邻中央大学旧址,南侧的杜威院因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在此讲学而得名,北侧望钟楼顾名思义可远眺钟山,多维的历史人文信息赋予了桃李园可被感受的环境气场。设计以重构场地秩序及新老关系为契机,使新的校园空间成为一个富含历史信息和日常活力的复合载体。
▲ 一层平面图 ©SEUARCH-JN STUDIO
▲ 融入历史场域 ©侯博文
轻薄的结构与厚重的历史形成对比,同时符合历史环境中的新建须可识别、低影响等要求。直纹曲面的深灰色钢结构棚架既与青砖历史建筑相得益彰,又独具简洁有力的现代感。在LED翻转屏背面和花亭顶棚底面,均采用了镜面反射不锈钢,可谓历史照进现实的生动体现。紧邻老建筑的立面采用玻璃砖,根据与杜威院老砖距离的远近呈现出渐变退晕分布的效果。
▲ 轴测图 ©SEUARCH-JN STUDIO
▲ 历史环境中的新构 ©侯博文
桃李园的设计中也探索了将时间作为材料的可能。不同透明度和反射率的材料在不同季节、时间、天气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与特征,如玻璃砖结合灯光的投射形成不同效果,可配合不同场景营造不同的活动氛围。景观亦是如此,在与杜威院相邻的侧院中,毛竹经过两年的生长,已增高一倍,重新调节着U形竹廊与文物建筑之间的新老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历史与当代的关联互动中发挥轻柔和缓的动态调节作用。
▲ 历史照进现实 ©侯博文
▲ 竹廊与影墙 ©侯博文
》弹性与不确定性的关联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使用功能上的不确定性,项目尝试对可变建筑和互动建筑进行探索,形成多种教学与使用场景,从而以空间的弹性应对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可持续。
▲ 放学场景 ©侯博文
作为可变的建筑,LED镜屏可通过合拢、散开、翻转等动作切换,创造露天电影、日常展览、哈哈镜等多种场景,寓教于乐;作为互动的建筑,通过多元的媒介、丰富的形式,既能展示电子化的影像,又能结合实物化的展品、雕像等,以媒体触控、翻转互动等形式多维展示校园特色与办学理念。
▲ 互动建筑场景分析 ©SEUARCH-JN STUDIO
建筑师作为“整体架构师”
在桃李园这一例微小规模的项目实践中,在得到业主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建筑师尝试了作为“整体架构师”的角色。首先作为负责全专业协同与关联的“总设计师”,推进全专业、全过程、一体化建造。如结构方面,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新的介入必须尽量减少对历史环境的扰动。作为回应,结构选择轻薄的1cm钢板,采用重力模拟的方法,顺应受力要求,自然而然地形成极致轻薄的效果。灯光设计也侧重于对结构形态的勾勒与烘托,凸显上部钢结构顶棚与底部基座的飘浮感,使轻盈的新构与厚重的历史形成对比,建筑、结构、场所、环境融为一体。
▲ 自然找形的结构探索 ©侯博文
▲ 光影作为一种材料 ©侯博文
当然,“整体架构师”的角色显然不只涵盖设计,而是延伸到项目策划、多方沟通、预算调配、材料选择与获取、施工时序组织、质量监管、二次分包协调等诸多事项和要素。如为了实现建构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与在地性的平衡,并兼顾造价要求,钢结构搭建由工厂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又如新建围墙采用青砖与玻璃砖组合的形式,由工匠手工砌筑而成。此外,砖的尺寸也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此时架构师需要协调和组织可以利用的各项资源,在建材选购、造价控制、品质监控等方面躬身参与,在诸多要素、节点及网络中寻求“纳什均衡点”,找到综合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相对最优解。
▲ 轻与重,明与暗 ©侯博文
重构关联
在日益强调可持续性、日常性、在地性的今天,当宏大叙事、大拆大建、多快好省等不再成为城乡发展的主旋律,回归自然,回到日常,从“小”做起,从“微” 着手,从“轻”介入,再“少”一些,再“精”一些,再 “慢”一些,方可适应“不确定”的未来,也方能更好地使建筑在自然、都市、人、物的整体网络中重构关联,重建美好。
▲ 向上滑动阅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桃李园
业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建设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蒋楠
设计团队:蒋楠、张准、马杰睿、孙嬿、许悦、高亦超、张菁等
总建筑面积:70㎡
设计时间:2021.05—2022.01
建成时间:2022.05
关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
胡水菁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BIM设计总监。
同构
——一种抽象概念的空间表达
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是世界公认的物质和原子粒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学者,祖籍是山东省海岸线上的日照市。2014年,接到日照市建设丁肇中科学馆(后更名为日照市科技馆,以下简称“科技馆”)的委托任务后,我们立即飞往日内瓦与丁教授会面,讨论设计理念和策略。在设计前期,丁教授直接参与项目的讨论;在整个设计阶段,他都对科技馆的科学成果、展览材料以及展览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审核。科技馆展览的内容由丁肇中先生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组成,包括五大实验以及AMS-02球幕影厅。
如何将抽象的物理学概念转换成建筑是设计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尝试通过与物理学概念同构的空间语言将高深的科学实验同大众的认知联系起来。新的科技馆应该是联系科学界和大众的纽带,建筑空间与展陈设计应该将丁肇中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
▲ 设计概念——映射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形态
——基于空间体验的形式生成
科技馆位于日照市青岛路东侧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场地内。与青岛路西侧的城市用地不同,科技馆首先属于公园与滨海景观的一部分,然后再是城市公共空间。
▲ 远景鸟瞰 ©日照市科技馆
▲ 总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我们最初的草图尝试将动态的星系运动与五大展厅的空间体验建立联系,所有展示空间都被置入植被覆土屋顶之下。建筑平面的几何中心宛若宇宙黑洞,主要展厅如星球般环绕其间,所有构成空间的要素都是动态的,暗示着沿特定的曲线轨迹,一切都将被吸入黑洞中。而外环通道将展厅串联起来的同时,也分别向外甩出若干条长长的迹线,延伸发散到公园的四面八方。露出地面的球幕影厅是科技馆唯一露出地表的构筑物。方案构思草图正是呼应丁肇中先生模拟宇宙形成的L3实验所在地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巨大圆环,也就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地下加速器。
▲ 概念草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鸟瞰 ©夏至
无论是源自星系运动还是加速器,设计草图都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叙事方式,这意味着建筑要寻求自身的空间语言,与动态的空间体验同构。
平面
——基于流线的平面构成
受丁教授实验的启发,设计将景观和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绘制成围绕其中心旋转的向心环绕型布局,在其两侧排列了出入大厅、大型展厅、会议厅和服务空间。这些空间和循环通道都受到核心“黑洞”的旋转力作用,因此它们的位置令人想起发动机在主轴上的旋转——“瞬间冻结”——类似于粒子加速器的运动。
▲ 建筑模型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外部鸟瞰 ©夏至
动态的平面布局像一个卷向中心的螺旋线圈,拖着其尾部元素。我们主要的设计理念在于“同构”地表达建筑语言的象征意义:展览空间像一个巨大的装置,邀请游客进行科学探索,流线如同粒子一般沿环形加速运动,进入各个展厅及其子展厅。
▲ 螺旋平面 ©夏至
游客从±0.000m层的入口开始,经过圆形“黑洞”序厅后直接进入地下空间,主循环路径呈环形展开,围绕核心空间(象征着星体黑洞),穿过螺旋走廊和-6.000m层的展厅(对物质的探索),再环绕“黑洞”的环形坡道向上;到达顶部高度后,流线继续将游客带到外部坡道上,然后返回地下,连接到入口前厅。
▲ 入口平台 ©夏至
▲ 8.000m标高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0.000m标高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6.000m标高平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以丁教授科学研究历程为基础的常设展览由五个拱形展厅组成,分别展示测量电子半径、重光子研究、发现J粒子、揭开胶子之谜、L3实验五大实验设备。每个展厅都根据展示装置和模型的大小进行了设计,所有展厅都被拱形屋顶包围。拱厅之间的空腔成为设备机房。
地上部分由覆土屋面坡顶、球幕影厅及其周围的双螺旋钢结构坡道组成,为游客提供360°的连续观景步道,直到山丘上方15m的高度后,可以选择另一个坡道返回。
▲ 剖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观景步道 ©夏至
施工
——过程中的再发现与再创造
所有展厅及通道的木纹混凝土结构都需要一次浇筑成功,没有失败的余地。项目全程实施BIM设计建造技术,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紧密合作。例如,对模拟施工时的每组钢龙骨设置半径参数以及对木模板逐一编号,在工厂内加工所有弹性胶合板,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定位。
▲ 连续拱拆解图与建成实景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左)、张广源(右)
▲ 拱形展厅 ©夏至
▲ “黑洞”序厅 ©夏至
入口大厅由一系列同心拱顶覆盖,拱顶由较低且宽的拱门支撑。参观通道的环形走廊也是拱形的,弯曲的墙壁和拱形顶板的交叉点,完全呈现出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浇筑成型的界面。
▲ 木纹混凝土 ©夏至
中心空间是建筑的核心,也是其主要的旋转中心。它是一个由结构混凝土连续墙形成的锥形台,位于地下圆形展厅上方。在首层入口序厅,中央圆形大厅的地板和天花板向中心略微倾斜。该展厅通过三维投影展示了丁教授对宇宙缘起的研究。序厅的上层是球幕影厅,其中心有一可升降机构,从洞中升起来展示AMS-02模型。
▲ 圆形展厅拆解图与建成实景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左)、张广源(右)
▲ 圆形展厅 ©夏至
地上锥体的外表面覆有镜面反射波纹铝板,直径18m,高度18m。植被覆土坡上的建筑荷载完全由混凝土锥体承担,通过顶部的钢桁架及周圈的预应力钢拉杆将坡道吊挂并锚定住。锥体本身构成了支撑屋顶和螺旋坡道的主体结构,其结构系统可以通过三个不同的部件来分开理解:混凝土锥体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钢桁架屋顶,上部覆盖ETFE膜材料采光屋面;坡道通过一系列绷紧的钢拉杆由屋顶的边梁吊挂,以双螺旋的方式上升。
▲ 北立面图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 波纹板与室外坡道 ©夏至
反思
——何谓地标建筑的标志性
科技馆这一处于城市核心位置的建筑如同大多数地标建筑一样有着独特的外观,但拟态不是目的,整个设计中我们都在寻找形式背后的驱动力,并以此为契机找到形式生成的突破点。我们力图通过动态的同构,将抽象的物理学概念转换成建筑的空间体验,形成建筑的形态。它回馈于建筑对于室内、场地、城市的贡献,形成独有的标志性。
▲ 鸟瞰 ©夏至
▲ 向上滑动阅览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日照市科技馆
业主:日照市科技馆
建设地点:山东省日照市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主创设计师:崔愷、关飞
设计团队:叶水清、胡水菁、彭彦、高凡、伊拉里亚
建设单位:日照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冯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谢晓英工作室、笛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泛光照明: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总建筑面积:18 023㎡
设计时间:2014
建设时间:2016—2020
(上文节选自《建筑技艺》2024年3月刊。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塚本由晴. 从“空间”的视角到“事物关联”的视角[J]. 许天心,王梦龄,译. 建筑技艺,2023,29(12):8-10.
郭屹民,金野千惠,大野博史,等. 共愉的风景——品鉴春日台中心[J]. 建筑技艺,2023,29(12):33-51.
本文节选自《建筑技艺》杂志
2024年3月刊(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编辑:付丽娜
校核:王文慧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