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父母出柜?别怕,有782万人挺你!
今天10点,澳洲同性婚姻合法化民意调查结果正式在堪培拉宣布,这是一次半数以上澳洲人参加的调查,共1270万有效问卷、耗资6.4亿(人民币)、由澳大利亚统计局举办的调查。最终61.6%的人选择了YES!(即782万人投了赞成票)仅38.4%的人选择了NO!小编我先载歌载舞一下!
虽然从结果看是巨大的胜利,但是大家也别急着高兴,因为这只是澳洲同性婚姻合法化进程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果。之后澳洲的议员们还要对合法化草案进行投票,如果议会通过了相关草案,正式的法律才能颁布。
也就是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并且,每个性少数的个体生存现实远比Yes或No复杂。澳洲华人多,这次在关于同性婚姻的民调中,保守派华人对同性恋地观点让人大跌眼镜但又意料之中,“断子绝孙”、“道德沦丧”、“魔鬼地诅咒”这些似乎已经在生活环境中消失的声音又再次涌现了出来。
虽然外界的形式一片大好,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关起门来说话,就不难理解这些声音的出处。家庭成员之间如何消化“性少数”这个议题,绝非仅靠61.6%的民意就可以扭转观念,尤其是在家庭观念浓厚的东亚地区。而这类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向父母出柜”。
对一些人来说
最难的不是走出柜子
而是走出柜子后回到家里
作为李安家庭三部曲之一,《喜宴》将目光聚焦于一位男同性恋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男同性恋高伟同的父母求孙心切,催促儿子结婚续香火。后来,儿子向母亲出柜,母亲深受打击,并且嘱咐他千万不要告诉父亲。
图片来源:电影《喜宴》
出柜(Coming out)是性少数群体中的隐语,一般是指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的行为,主要是指具有同性、双性性取向的人公开性取向,或者跨性别者公开自己的性别认同。
出柜是性少数者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家庭出柜(即向家庭成员表明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包括子女向父母出柜,已婚的性少数者向自己的子女、丈夫或妻子出柜等,其中尤为常见的是子女向父母出柜。
出柜很难,向父母出柜难上加难。在知乎上搜索出柜,你可以找到“出柜到底有多难?”“如何友好地向爸妈出柜,并将伤害降到最低?”等热门提问。中国男同性恋的普遍生存状态是认同而不出柜,对性少数身份有较好认同的男同性恋者仍然不愿意向周围的人透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尤其因为害怕父母失望、愤怒而不愿向父母出柜,因而许多男同性恋在形同虚设的婚姻状态中挣扎(王晴锋,2011;富晓星,2012)。这一点在女同性恋及其他性少数群体中也颇为常见。
出柜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这里对这些具体情况稍作梳理,希望能帮助你友好地向父母出柜,赢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出柜前
1. 自我认同是出柜的起点
“自我认同”对于“出柜”整件事来说,就好像大树的种子、汽车的发动机,坦克的装甲一般。在现实情况中,当向别人表明自己的特殊身份时,就要做好他人另眼相待甚至过分干预的准备。在这时,良好的自我认同就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你可以看一些LGBTQIA题材的好的电影或者书籍,了解一下其他人是怎么认识自身身份和面对社会压力的。你还可以参加这个群体的公益活动,找到自己的组织,从中感受温暖和力量。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助力。
自我认同的过程虽然艰难,但绝对值得去做,因为这个阶段,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认识自己
了解生命本来的尊严,生命本身不喜欢被压抑、生命本身是追求光明的、生命本身是不喜欢被侵犯的。生活是你自己的生活,不是活出别人的生活。
2)认识你的特质与需求
只有明确自己的性别与性倾向,接纳并且认同,才能保证自我认同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种性倾向与性别并无优劣之分。
3)认识你身边的人
在了解上述问题之后,你就不难清醒认识身边的人,也就不难看出有谁真正支持你的,有谁真正关心你。找到好朋友,并且珍惜你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不会孤单。
4)认识历史与社会环境
自身所处的环境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是有其历史与社会原因的,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自己跳脱当下的集体无意识看自己,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更广阔的精神空间。不要因为外部的压抑限制自己的思考。
图片来源:电影《喜宴》
5)认识你的发展方向
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身边的环境,就要想一想自己将来要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活着,无异于温水煮青蛙。
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争取社会认同。出柜很难,自我认同对一些人来说也很难。但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又怎能感染别人正视这些问题呢?
2. 自我独立是成功出柜的重要保障。
自我独立不仅是指经济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当父母把你当成一个能为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的时候,你出柜的成功率会很高。
Nicole Legate等人(2017)研究了自主性支持(Autonomy Support)对出柜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且你的父母也鼓励你独立自主,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出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你的心理幸福感也会比较高。
3. 了解父母对性少数群体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父母对子女出柜的反应是高度个人化的,他们的感受、情感和态度不尽相同,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如震惊、拒绝与孤立、愤怒、商讨条件、绝望,以及最后是否接受等,这不仅取决于出柜之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父母是如何发现子女的同性恋身份、同性恋者本人的条件以及出柜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等因素。
出柜之前,你可以做好铺垫,准备一个“出柜剧本”,给父母讲别人的故事,试探父母的态度,让父母形成对性少数群体的正确认识。如果你的父母完全不介意孩子的性少数身份,你就很幸运了。
出柜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父母的身体健康状态、你是否有兄弟姐妹、出柜方式、出柜时间等。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性少数群体的王晴锋(2014)调查发现,导致家庭出柜产生负面效应的因素包括出柜时年龄相对较小、家庭依赖感强、经济尚未独立、缺乏铺垫的情况下贸然出柜、家长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低下、与同性伴侣情感不稳定、宗教因素、单亲家庭(父母更加孤独无助, 更希望有后代)等。
与之相对应的正面因素则包括:生活相对独立、向家人逐步透露性少数身份、不直接口头表白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是通过行为本身去表露、给家人自我反思的时间、有兄弟姐妹并且其中已有人结婚生子、父母能够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等。
另外在家庭生活中,要重视自己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建构。两代人之间是会自然出现“代沟”的,父母在面对一些陌生事物时,会有本能的敏感与抗拒。
不仅仅是在性少数的问题上,包括对智能手机、新闻、流行语、新晋明星等父母都有可能会出现无法接受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与父母加强联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重要基础。
很多时候感情是一种更深层的本能反应,与父母的感情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出柜时
父母对家庭的理解,背后是联系着许多脉络的一整套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的背后是联系着周围大环境的,当大环境比较保守、封闭时,他们就很容易固执或者难以接受陌生事物。
同理,如果你缺乏对自身背后的脉络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就很难与父母发生平等的对话与沟通,这样不论在心理上还是社会关系上都会处于弱势。理想的情况是你的父母对性少数群体有着成熟、理性的认知,对你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与支持,也就是说,在他对社会大环境的理解中是包含性少数群体并且对其是友善的。
但是许多父母对同性恋以及其他性少数群体缺乏认识,在他们的观念中“同性恋”这种性取向是不存在的,或者他们很容易将同性恋与性变态、艾滋病联系起来。当他们突然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子女时,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文化震惊”。
对性少数群体缺乏认识或者存在严重误解的父母,会产生以下四种反应。
1. 情绪上的崩溃
在中国,家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父母的世界体系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必然的,因此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期待子女结婚生娃。
子女的性少数身份打破了父母多年来的期待,这种期待越强,他们情绪上受到的打击就越强。
此外,如果父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耻辱或者疾病,他们可能会伤心过度,担心子女受到歧视和无法得到幸福,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不敢面对亲戚朋友,这时可能会陷入“子女出柜、父母入柜”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自身的想法要坚定,并且对父母要理解和支持,要帮助他们接纳“性少数孩子的父母”这一新的身份,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是他们生命的重要部分。面对他们的无知与震动,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就好像当初他们接纳刚出生的我们一样。
2. 认知上的颠覆
一些父母对性少数群体存在误解,甚至偏见,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恋时,他们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改变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他们可能会说:
“你还是小孩子,再过几年你就懂事了。”
“你只是没有遇到让你心动的异性,早晚有一天你会遇到的。”
“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你,让你走上了这条路。”
“传宗接代乃天地伦常,同性恋也是要结婚生子的,我就不信你没那个能力。”
面对这些或霸道或委屈的定义,我们要给父母分析清楚,向他们讲明这些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与其执迷不悟,不如尽早认清现实,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3. 道德上的恐慌
“你是跟谁学坏的?”“你怎么能做那些龌龊的事?”“你怎么能跟那些人混在一起?”父母可能会这样质问子女,他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罪恶,对子女进行语言攻击。
面对这种情况,你首先要缓和气氛,尽量避免引起冲突,要跟父母心平气和的摆事实讲道理。有些观念上的误区,是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才能改变的。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如何在家庭中顺利的实现,就考验我们每个人的创造力与父母本身的状态了。
人们倾向于将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并且使用双重标准(“双标”),也就是对内群体的某些行为轻描淡写,而将外群体的相同或相似行为视为过分、变态和罪恶。
具体来说,在一些异性恋眼里,男欢女爱是人之常情,同性相恋就是反自然、不正常。但事实上,同性之间的爱情也是爱情的一种类型。父母作为异性恋群体中的一员,在面对孩子出柜时首先可能会将孩子视为另一个群体,这时父母可能会用“他们”来指称性少数群体,指责“他们”怎么怎么样。
在多元社会中,这种将世界划分为“我们”和“他们”的二元对立思维是非常危险的。父母排斥“他们”,其实也在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施加压力,只会越来越痛苦。
4. 行为上的暴力
小说《孽子》的开头,书中的男主因为同性恋身份而遭到父亲的驱逐。同样,电影《美国丽人》中的Ricky被父亲怀疑是同性恋,遭到父亲的毒打,被赶出家门。
图片来源:电视剧《孽子》
许多中国农村家长将同性恋视为一种可以医治的疾病,可能会使用暴力手段强迫孩子接受治疗,尤其是当孩子没有经济独立能力时。
此外,网易新闻与NGO组织“同语”(2016)合作的《性少数家暴报告》显示,针对LGBT的欺凌歧视是一个异常严重的问题,曾经遭受家庭暴力的女同/双性恋者的比例为68.97%(有49%的受访者因性取向而遭受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42%的受访者受到来自亲密关系的暴力),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一数据更是高达77%,远高于中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24.7%—34.7%)。
令人堪忧的是,由于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及社会歧视等多方面原因,这些遭受家庭暴力的性少数者很难得到正式的帮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与父母关系疏远,父母对你冷漠相待,不怎么管你,没对你抱有什么期望,因此也就不会把你的性少数身份太当一回事。
对中国同性恋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中国香港学者周华山(2001)认为,中国同性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长的不理解或排斥,而不是来自国家机器的迫害、就业单位的歧视或宗教信仰的压迫。
他同时承认,由于孝文化的特殊作用,中国家长会因孩子的同性恋取向而感到难过,产生极大的苦痛。
出柜是有风险的。在向父母出柜之前,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考虑父母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在家庭出柜中,子女与家长之间保持顺畅、理性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有信息的反馈我们才能相应地作出策略调整。
但是一些父母固执己见,不会听你解释,对你使用语言攻击或者肢体暴力。如若不幸遭遇家庭暴力,你可以向同性恋公益组织求助,一定要坚定地保护好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出柜后
向父母公开性少数身份并不是出柜的终点,父母不接受也不完全等于出柜的失败。阿强同志在几年的同志公益工作接触了上千位同志家长,他认为父母在面对子女的出柜后会经历三个阶段:否认期,逃避期,接纳期。
向父母出柜是一次长征,要让父母接纳乃至支持你的性少数身份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魏伟(2007)认为同性恋身份的公开在中国涉及特有的人伦问题,要经过阶段性努力和时间考验。从中国的大环境来看,改善性少数者与他们家人的关系是任重道远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能否接受同性恋身份的公开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是否能够接受同性恋者的判断(景军,王晨阳和张玉萍,2014)。
除了考虑到孩子是否会结婚生子的问题,父母还要考虑社会歧视可能导致的伤害,考虑到孩子的同性恋身份公开是否会导致亲朋好友的疏远、名誉的毁坏、升职机会的丧失、法律的处罚乃至于整个家庭的社会边缘化。
所以,也许只有当一部分社会名流主动曝光自身的同性恋身份、媒体变得更为宽容、反歧视政策法规能够出台且有效实施时,即社会大环境对性少数群体的认识更加理性、态度更加包容时,来自家庭的压力和源于家庭关系的纠结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
是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既然选择了要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对这个生命负起责任。父母有义务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指引他,如果做不到指引,那至少能够帮助与支持。如果做不到帮助与支持,那至少能给孩子自由。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当初为什么要生下TA呢?生命是平等与相互的,帮助孩子,同样也是对自我的帮助,爱孩子,同样也是对自己的爱。
向父母出柜,从一方面看是出不出柜、如何出柜的问题,但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家庭成员之间敢不敢爱,如何去爱的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沟通彼此的桥梁,也是出柜这条长征路上的希望与信念。
参考文献:
阿强同志. (2014). 孩子出柜后家长要经历哪些阶段? 新浪博客.
富晓星. (2012). 空间、文化、表演: 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 光明日报出版社.
景军, 王晨阳, & 张玉萍. (2014). 同性恋的出柜与家本位的纠结. 青年研究(5), 79-86.
王晴锋. (2014). “家庭出柜”:影响因素及其文化阐释. 广东社会科学(3), 189-197.
王晴锋. (2011). 认同而不“出柜”——同性恋者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8(4), 142-153.
网易公益. (2016). 超33%网友遭受过家暴,性少数群体更易受伤害.
魏伟. (2007).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社会》第1期.
周华山. (2001). "Homosexuality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ongzhi in Chinese Socie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Vol. 40(3-4).
Nicole Legate, Richard M. Ryan, Ronald D. Rogge. (2017, May 16). Daily Autonomy Support and Sexual Identity Disclosure Predicts Daily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文 / Runsong、空气
作者系北京同志中心发声小组成员
本文来自谈性说爱中文网,如需转载请联系谈性说爱中文网
【活动推荐】
拥抱2017最美的时光,与北同中心相约Des Link餐吧 | Dining Out
【文章精选】